一种水稻种子杀菌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7988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种子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种子杀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种子在生长期间和收获期间常感染、携带各种病原菌,如恶苗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真菌性病害。种子带菌是许多水稻病害发生的初期侵染源,通过田间调查显示水稻的种子表面和内部带有病菌,带菌的种子常常会传染给秧苗和稻株,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因此,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灭菌,可以达到明显减轻病害的发生,促使种子发芽快、整齐且生长健壮,减少田间病害的发生。

传统的水稻种子消毒灭菌方法主要采用药剂浸种,但浸种药剂往往单一,只能杀死一种主要的水稻种传病害,且效益低,效果差,易导致种子发芽率低;同时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现在正在开展的有机稻种植不能使用药剂,给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制约。目前在生产上使用的专用种子消毒装置,一般是杀菌的成本较高,机器结构复杂,不便于普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稻种子杀菌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无需使用化学药剂,灭菌效果显著,且不影响种子发芽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种子的灭菌方法,包括:

将水稻种子在42℃温水中预热后在60℃热水中浸泡,降温。

本发明首先将水稻种子在42℃温水中预热,预热时间为10min。然后在60℃热水中浸泡灭菌,本发明优选将预热的水稻种子在60℃热水中浸泡2min后冷却30s,重复5次。在热水中浸泡完毕后进行降温,优选在常温蒸馏水中降温10min,即可按照普通浸种方法对水稻种子进行浸种催芽。

本发明首先对水稻种子在42℃温水中预热,然后在60℃热水中浸泡灭菌,最后冷却,整个灭菌过程未使用化学药剂,为有机水稻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灭菌方法能够有效杀灭水稻种传病害中的大部分病菌,而且不影响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稻种子的灭菌装置,包括:

用于盛放水稻种子的不锈钢篮;

温水发生装置;

热水发生装置和冷却装置;

盛放有水稻种子的不锈钢篮通过传送装置依次在温水发生装置、热水发生装置和冷却装置中进行处理。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稻种子灭菌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不锈钢篮,2为温水发生装置,3为热水发生装置,4为冷却装置,5为传送装置。

本发明以不锈钢篮1作为盛放水稻种子的装置,在传送装置的作用下依次将水稻种子在温水发生装置、热水发生装置和冷却装置中进行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篮为由不锈钢条经焊接成长方形的框体结构,长约80cm,宽60cm,高度50cm,可以承重约50kg。

本发明提供的灭菌装置包括温水发生装置2,作用在于提供温水,用于对水稻种子的预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水发生装置包括:开设有入水口和排水口的温水存储装置;通过混水阀分别与所述温热水存储装置的入水口相连的自来水存储装置和蒸汽存储装置。本发明通过自来水和蒸汽混合提供温度稳定的温水,如42℃,用于对水稻种子的预热,便于后续充分灭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水存储装置为池体,长300cm,宽200cm,深度150cm,下部接有入水口和排水口。

本发明提供的灭菌装置包括热水发生装置3,作用在于提供热水,用于对预热后的水稻进行消毒灭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发生装置包括:开设有入水口和排水口的热水存储装置;通过混水阀分别与所述热水存储装置的入水口相连的自来水存储装置和蒸汽存储装置。本发明通过自来水和蒸汽混合提供温度稳定的热水,如60℃,用于对水稻种子的灭菌,能够充分杀灭水稻种传病害中的大部分病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存储装置为池体,长300cm,宽200cm,深度150cm,下部接有入水口和排水口。

本发明提供的灭菌装置包括冷却装置4,用于对灭菌后的水稻种子进行冷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为常温蒸馏水储存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常温蒸馏水储存装置为池体,长300cm,宽200cm,深度150cm,下部接有入水口和排水口。

本发明提供的灭菌装置包括传送装置5,用于传送不锈钢篮1,使其依次在温水发生装置2、热水发生装置3和冷却装置4中进行处理。在一个实施例中,传送装置5包括滑轮、钢索和传送履带,实现不锈钢篮在各装置中的运行。

本发明提供的灭菌装置实现了机械灭菌,能够大幅提高灭菌效率。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灭菌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易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稻种子灭菌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灭菌装置,包括:

三个消毒池,每个约长300cm,宽200cm,深度150cm,下部接有入水口和排水口。第一个消毒池通过智能数字混水阀连接自来水和蒸汽使池内水温为42℃温水,第二个消毒池通过智能数字混水阀连接自来水和蒸汽使池内水温为60℃热水,第三个消毒池内存储常温蒸馏水;

5只不锈钢篮,各不锈钢篮由不锈钢条经焊接成长方形的框体结构,长约80cm,宽60cm,高度50cm,可以承重约50kg。

传送装置:通过滑轮、钢索和传输履带,将不锈钢篮依次运送至第一个消毒池、第二个消毒池和第三个消毒池。

实施例2

利用实施例1提供的灭菌装置对水稻种子进行灭菌:

(1)将水稻种子经过风选去杂,进行分装浸种,将种子放入40目尼龙网袋中,每袋装种子的重量为5kg,每个不锈钢篮放置6小袋;

(2)把装有种子的尼龙袋放入不锈钢篮中,启动传送装置将不锈钢篮首先置于储存42℃温水的第一个消毒池,在其中浸泡约10分钟以保证待消毒的种子充分预热;

(3)带种子充分预热完毕后,启动传送装置将不锈钢篮提起,沥水约5分钟,然后将装有种子的不锈钢篮浸入储存60℃热水的第二个消毒池持续消毒2分钟,然后将不锈钢篮提起离开温水30秒,再将不锈钢篮浸入热水中消毒2分钟,一共持续5次,确保带消毒的种子充分受热均匀。

(4)启动传送装置将充分消毒完毕的种子迅速浸入储存有常温蒸馏水的第三个消毒池,进行降温,大约10分钟以保证消毒的种子充分降温。

(5)待种子降温后,将种子从不锈钢篮中取出,放入浸种池,按照普通浸种催芽进行。

应用例

在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富阳基地温室进行水稻对比试验,所选用的土壤为水稻专用育秧基质,品种为中早39,分别进行自来水,药剂25%氰烯菌酯和25%咪鲜胺浸种以及实施例2的方法浸种催芽,然后播种到育秧基质中,分别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秧苗的地上部生物量和恶苗病株率,结果参见表1。

表1不同灭菌处理对水稻秧苗生长以及恶苗病发病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水稻恶苗病等病害的发生,是替代药剂浸种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实现种子的工厂化浸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