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旱地节水高效林木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918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地理生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在干旱地区节水高效的林木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干旱问题日益严重。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雨水是林木赖以生存的唯一水源。而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于较少的降水量,较强的太阳辐射和较大的风速致使潜在蒸散非常高,当土壤的供水强度不能满足林木正常的蒸腾要求时,林木便发生水分亏缺,生长受阻,甚至凋亡。为此人们开发了多种应对干旱环境的技术和方法,例如采用人工集流技术对极有限的降雨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再分配,使降水得到高效的利用,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蓄水保墒措施,尽可能减少地表水的无效蒸发损失,延长土壤水分的使用时间等等。这些技术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实用性,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缺点,在效果上看容易造成林木成活率低下,尤其是在北方旱区进行林木培育时效果较差,为此亟需提供一种人工补水结合特定栽培方法及功能性客土等一体化的综合育林方法,以提高北方旱区的林木培育成功率和综合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中国北方旱区进行高效节水林木培育的体系化技术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旱地节水高效林木培育方法,在干旱地区选取当地适种抗旱植物品种进行林木培育,实施步骤包括:

A、在苗木定植时,挖深坑浅埋土,即树坑深度在80cm-120cm,树坑内径为苗木外径的三倍以上,苗木底部埋深30-50cm,苗木中段位于树坑内部但不埋土,苗木上段暴露在地表之外;

B、由竖直设立的插地塑管、设置在插地塑管下端口的微渗头及设置在插地塑管上方的贮箱构成一组微渗装置,在定植苗木周围设置若干组微渗装置,这些微渗装置的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和苗木根部以下60cm之间;

C、在苗木定植后首先向埋深靠近苗木根部的微渗装置内添加纯水或含有生根剂的水溶液,后期根据贮箱内水分消耗情况及植株的水肥需求和植保需求分别采取如下操作:不加水并移除微渗装置循环使用、向贮箱内添加纯水、向贮箱内添加水肥溶液或向贮箱内添加灌根药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A中,挖好深坑后,用客土置换原生土壤进行树根的填埋;所述客土采用预制方式提前备好并统一运输到种植现场,利用客土填埋树根后再利用原生土壤在客土表面构建1cm-5cm的保护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客土采用大田耕层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客土由大田耕层土掺混生根剂和益生菌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客土采用人工土壤,此人工土壤包含大田耕层土50重量份,农牧业有机废料50重量份,煤矸石5重量份,凹凸棒5重量份,钾矿粉3重量份、麦饭石粉3重量份、浸过水的丙烯酸钾聚合物10重量份,上述原料混合后加益生菌有氧发酵完全即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B中,所述贮箱上方设置有一组倒喇叭型集雨装置用于收集降雨并输送到贮箱内部进行存储,贮箱上端还开设有可开闭的注水-观察口;所述插地塑管底端设置插尖,在插尖之上的塑管内部固设轴向长度1cm-5cm的海绵柱,紧贴此海绵柱的下表面固定设置一组防护层架,此防护层架由硬质塑料网架构成并与所述插地塑管一体化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B中,在定植苗木周围离散设置四组微渗装置,其中两组微渗装置的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和苗木根部以下10cm之间,一组微渗装置的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以下10cm-30cm之间,一组微渗装置的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以下30cm-50cm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组微渗装置均倾斜插入地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苗木定植后首先向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和苗木根部以下10cm之间的两组微渗装置灌水或含有生根剂的水溶液,其余两组微渗装置不灌水或少灌水;待前两组微渗装置水分耗尽后再向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以下10cm-30cm之间微渗装置灌水,待此组微渗装置水分耗尽后再向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以下30cm-50cm之间微渗装置灌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组微渗装置水分耗尽后及移除循环用于其他苗木的栽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深坑浅埋苗木定植技术和特定的渗灌装置及特定的渗灌管理实施方法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化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在北方旱区高成活率、极端节水、较低成本和劳动量消耗的情况下完成林木培育作业。

本发明在在苗木定植时挖深坑浅埋土,树坑深度在80cm-120cm但苗木底部埋深30-50cm,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原生地质环境中的水源和水分,使得苗木根部处于湿润土壤环境,苗木中段处于潮湿空气环境,苗木上端接受全日照,同时还非常有利的解决了风沙天气对定植苗木的破坏作用,在不消耗额外水源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苗木定植存活率。

本发明由竖直设立的插地塑管、设置在插地塑管下端口的微渗头及设置在插地塑管上方的贮箱构成一组微渗装置,在定植苗木周围离散设置四组微渗装置,其中两组微渗装置的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和苗木根部以下10cm之间,一组微渗装置的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以下10cm-30cm之间,一组微渗装置的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以下30cm-50cm之间;在苗木定植后首先向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和苗木根部以下10cm之间的两组微渗装置灌水或含有生根剂的水溶液,其余两组微渗装置不灌水或少灌水;待前两组微渗装置水分耗尽后再向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以下10cm-30cm之间微渗装置灌水,待此组微渗装置水分耗尽后再向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以下30cm-50cm之间微渗装置灌水。这些装置的布置及特定的浇水程序能够非常高效的提升苗木定植后的成活率和成长期的成活率及成长效率,在无其他不利因素(极端高温、极端风沙、病害、虫害)的情况下苗木存活几近百分之百。另外,本发明的微渗装置还能够兼容肥药的施用,并根据需要随时可以移除循环用于其他苗木的栽培,技术进步性十分明显。

本发明的客土配方包含大田耕层土50重量份,农牧业有机废料50重量份,煤矸石5重量份,凹凸棒5重量份,钾矿粉3重量份、麦饭石粉3重量份、浸过水的丙烯酸钾聚合物10重量份,上述原料混合后加益生菌有氧发酵完全即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十分有效的提高林木的活力和多种抗逆性能,且不仅局限于旱地林木培育,能够更广泛的应用于不同环境下的多种林木和作物的培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贮箱;2、插地塑管;3、微渗头、4、倒喇叭型集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本发明所使用的各种原料及各项设备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均能够通过市场购买直接获得。

实施例1、微渗装置的结构设置。

参见附图,本发明的微渗装置包括贮箱1和设置在贮箱1下方的插地塑管2;在贮箱1上设置有可开闭的注水-观察口和一组倒喇叭型集雨装置4用于收集降雨并输送到贮箱1内部进行存储,在插地塑管2底端设置插尖,在插尖之上的塑管内部固设轴向长度1cm-5cm的海绵柱,紧贴这个海绵柱的下表面固定设置一组防护层架,此防护层架由硬质塑料网架构成并与插地塑管2一体化成型;在定植苗木周围设置若干组微渗装置。

实施例2、北方旱地节水高效林木培育方法。

参看附图,本发明适合在干旱地区选取当地适种抗旱植物品种进行林木培育,其实施步骤包括:

A、在苗木定植时,挖深坑浅埋土,即树坑深度在100cm,树坑内径为苗木外径的三倍以上,苗木底部埋深30cm,苗木中段位于树坑内部但不埋土,苗木上段暴露在地表之外;此步骤中,最优的方案是在苗木定植时用客土置换原生土壤进行树根的填埋,客土采用预制方式提前备好并统一运输到种植现场,利用客土填埋树根后再利用原生土壤在客土表面构建1cm-5cm的保护层;客土采用人工土壤,此人工土壤包含大田耕层土50重量份,农牧业有机废料50重量份,煤矸石5重量份,凹凸棒5重量份,钾矿粉3重量份、麦饭石粉3重量份、浸过水的丙烯酸钾聚合物10重量份,上述原料混合后加益生菌有氧发酵完全即得,上述的益生菌由光合菌群、酵母菌群、乳酸菌群、芽孢杆菌群等多个菌群几十种细菌构成(也可直接购自日本农业益生菌公司或北京百丰天下公司);

B、由竖直设立的插地塑管2、设置在插地塑管2下端口的微渗头3及设置在插地塑管2上方的贮箱1构成一组微渗装置;在定植苗木周围离散设置四组微渗装置,四组微渗装置均倾斜插入地下指向苗木根系附近,其中两组微渗装置的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和苗木根部以下10cm之间,一组微渗装置的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以下10cm-30cm之间,一组微渗装置的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以下30cm-50cm之间;

C、在苗木定植后首先向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和苗木根部以下10cm之间的两组微渗装置灌水或含有生根剂的水溶液,其余两组微渗装置不灌水或少灌水;待前两组微渗装置水分耗尽后再向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以下10cm-30cm之间微渗装置灌水,待此组微渗装置水分耗尽后再向插地深度介于苗木根部以下30cm-50cm之间微渗装置灌水;具体到林木现场管理环节,还可以根据植株的水肥需求和植保需求向贮箱内添加水肥溶液或向贮箱内添加灌根药液等。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发明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