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收获机防堵塞式喂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5664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甘蔗收获机防堵塞式喂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甘蔗机械化收获时采用的喂入装置。



背景技术:

甘蔗机械化收获省时高效,极大地降低了蔗农的生产成本和劳动消耗,所以在我国甘蔗主要种植区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型和小型整秆式和切断式甘蔗联合收获机,但现有机型对倒伏、弯曲和缠绕的甘蔗适应性不足,收获后含杂、折断和损伤严重,难于达到糖厂要求,甚至在作业过程中因甘蔗堵塞作业通道造成被迫停机,给蔗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如何改进现有机型,提高甘蔗收获机的适应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现有整秆式甘蔗收获机主要包括扶蔗机构、切割机构、喂入机构、剥叶断尾机构和集蔗机构,切断式甘蔗收获机还有切断装置和杂质分离装置。无论是整秆式还是切断式联合收获机,蔗叶分离都是其中一道重要工序,直接影响甘蔗机械化收获质量,而作业性能优良的喂入机构可保证蔗叶分离过程的顺利进行。目前,甘蔗收获机的喂入装置主要由分布在输送通道两侧的一对辊筒组成,上下辊筒通过齿轮传递动力,作业过程中输送通道间距不变,并且输送元件被固定安装在辊筒上,这样就降低了输送辊筒对不同直径和弯曲程度的甘蔗的适应性,并容易导致输送通道堵塞、甘蔗表皮损伤甚至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蔗收获机防堵塞式喂入装置,该装置可根据甘蔗直径及弯曲程度的不同自动调节输送通道的间距,防止输送通道堵塞。同时,考虑到收获的甘蔗直径不同,设计一种带有V形槽的柔性输送元件并在该V形槽两边开有直径不同的圆弧槽,该输送元件能够增大与甘蔗的接触面积,可同时对甘蔗进行剥叶作业,极大地提高作业适应性,并有效降低收获后甘蔗的含杂率及折断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甘蔗收获机防堵塞式喂入装置,包括机架、垫片、调节弹簧、滑槽、下端盖、滑块、上端盖、上喂入辊筒、下喂入辊筒和调节螺栓;所述上喂入辊筒和下喂入辊筒分别包括:动力输入轴、辊筒架、夹持板、螺栓和输送元件;所述上喂入辊筒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机架上端,所述下喂入辊筒通过机架下端的跑道形孔安装于滑块的轴承座内;所述机架下端焊接有滑槽,所述滑块放置于滑槽内;所述垫片为方形,其中一面焊接有螺柱,另一面焊接有圆柱,所述垫片通过调节螺栓安装于机架上;所述调节弹簧一端固定于垫片圆柱上,另一端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上安装有轴承座和端盖。

所述辊筒架周向焊接有六块肋板,肋板上开有安装孔;所述输送元件由橡胶或尼龙等柔性材料制成,并在其一端加工有数个V形槽,V形槽两边对应设有直径不同的圆弧槽,另一端开有数个安装孔。所述输送元件由夹持板夹持并通过螺栓安装于肋板上。

所述上喂入辊筒和下喂入辊筒分别由液压马达独立驱动。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有效改善现有输送及剥叶辊筒适应性差的问题,输送通道间隙能够随喂入甘蔗的直径、数量浮动变化,有效降低甘蔗在输送过程中的堵塞和折断。所述输送元件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甘蔗,大大增加与茎秆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在输送的同时进行剥叶作业,有效降低收获后甘蔗的含杂率、折断率和伤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机构的轴侧图;

图2是本发明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机构的机架下部的局部视图;

图4是本发明机构的垫片的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喂入辊筒的轴侧图;

图6是本发明的喂入辊筒的主视图(右部分)和侧视图(左部分);

图7是本发明的辊筒架的轴测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夹持板(左部分)和输送元件(右部分)的轴侧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机架1、垫片2、调节弹簧3、滑槽4、下端盖5、滑块6、上端盖7、上喂入辊筒8、下喂入辊筒9、调节螺栓10、动力输入轴11、辊筒架12、夹持板13、螺栓14和输送元件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甘蔗收获机防堵塞式喂入装置,主要包括机架1、垫片2、调节弹簧3、滑槽4、下端盖5、滑块6、上端盖7、上喂入辊筒8、下喂入辊筒9和调节螺栓10。所述上喂入辊筒8和下喂入辊筒9的结构基本相同,分别包括:动力输入轴11、辊筒架12、夹持板13、螺栓14和输送元件15。所述上喂入辊筒8通过上端盖7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下喂入辊筒9通过滑块6安装于机架1上,滑块6下端和调节弹簧3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机架1下端设有跑道形孔,两端为滑槽4,下方分别加工有两个调节螺栓安装孔。

如图4所示,所述垫片2为方形,上端圆柱用于固定调节弹簧3,下端螺柱通过调节螺栓10与机架1连接,通过增减垫片可以调节输送通道初始间距。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上喂入辊筒8和下喂入辊筒9的辊筒架12周向焊接有六块肋板。输送元件15由夹持板13夹持并通过螺栓14安装于肋板上。工作过程中,上下喂入辊筒在液压马达的独立驱动下不断旋转对输送通道内的甘蔗进行疏刷,利用对甘蔗茎秆产生的摩擦力将甘蔗向剥叶断尾机构输送。

如图8所示,所述夹持板13和所述输送元件15等长并对应加工有直径和数量相同的安装孔。输送元件15由橡胶或尼龙等柔性材料制成,并在其一端加工有数个V形槽,V形槽两边对应设有直径不同的圆弧槽,喂入输送通道内的甘蔗根据直径的不同会被夹持在V形槽的不同部位,从而增大输送元件与甘蔗茎秆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实现在对甘蔗输送的同时进行剥叶。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工作时,甘蔗收获机压蔗辊将甘蔗茎秆压至一定倒伏角度,随后切割器将甘蔗由根部切断,切断后的甘蔗在收获机前进及切割器旋转作用下被送至喂入装置,随后该喂入装置利用辊筒旋转产生的摩擦力将甘蔗向后输送,下喂入辊筒9根据喂入甘蔗的数量和直径在机架1上弹性浮动,从而改变喂入通道间距,防止甘蔗堵塞和折断。与此同时,输送元件15不断对甘蔗茎秆进行疏刷,将蔗叶剥离。

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收获机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堵塞,并降低收获后甘蔗的含杂率、折断率和伤皮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