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藏红花苷含量的藏红花采集与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6407阅读:24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提高藏红花苷含量的藏红花采集与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又称西红花,《中国药典》记载藏红花具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功效,仅以雌蕊花柱上部三根红色的柱头入药,每朵藏红花的三根雌蕊烘干后只有6~10mg,1kg成品藏红花需人工采收100000~15000朵花。因此来源稀少,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也是世界上最名贵的香料,在地中海地区已有3000年种植历史,我国于1986年成功引种,但对其合理的采收加工方式,国内外文献记载出入较多,传统方式有记载苛刻的采收条件如必须在开花当天太阳出来前将半开的花朵采收完,当天必须在烘房低温烘干。但是藏红花花期集中,只有半个月左右,传统工艺短期耗费人工巨大,种植一亩藏红花,在花期至少需要雇佣4个人,在人工日益紧张昂贵的现代,制约了藏红花的生产发展。

国际标准与中国药典均以藏红花中所含藏红花苷为主要质量指标,但不同文献报道干燥温度对藏红花苷含量的影响不一致。《中国药材炮制方法》规定当在60度以下低温烘干,但也有认为应高温烘干或变温烘干,报道的最佳温度差别很大,不同的干燥温度与加热方式可使成品藏红花苷含量相差30%以上,已有的文献报道的干燥条件中大多未说明干燥时间及试验时物料的厚度,而这两者对藏红花苷稳定性影响很大,造成各文献报道的最佳干燥温度差异较大缺乏可比性,因此有必要对名贵药材藏红花的采收加工进行深入研究以减少藏红花苷损失,提高成品藏红花苷含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藏红花苷含量的藏红花采集与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藏红花苷含量的藏红花采集与加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a、藏红花球茎大田收获后,置于室内盘架上进行无土栽培,通过叶芽、花芽分化,花器官形成及开花的一系列生殖生长过程,收获花柱;

室内球茎管理主要是对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的控制,根据藏红花不同生育阶段按发明名称《藏红花种球繁育方法》(申请号2016107571807)中的方法要求进行,本发明中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b、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开花期,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有利提高藏红花产量,室内管理条件为:温度控制15-18℃,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光照强度在20mmol m-2s-1以上;

步骤c、藏红花花期为15-21天,在花朵盛开以前手工采收;

步骤d、当采收的藏红花花朵室温保存时在当天分离雌蕾花丝,当采收的藏红花花朵在4℃冷藏时在三天内完成分离雌蕾花丝;

步骤e、当雌蕾花丝在室温保存时应在当天烘干,当雌蕾花丝在4℃冷藏时可在三天内完成烘干,烘干后花丝含水量应小于10%;

步骤f、烘干的花丝避光密闭保存,室温保存2年,4℃冷藏保存4年,分装的容器使用避光的玻璃瓶或铁盒包装。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温度控制17℃。室温超过20℃易产生死花、烂花的萎花现象,小于15℃的低温推迟开花。

优选地,所述步骤e中的烘干具体为:将藏红花花丝单层摆放,互不重叠,用烘箱90℃高温烘干并开启烘箱通风功能,烘至柱头可折即可;或将藏红花花丝单层摆放,互不重叠,采用微波炉高火烘干,烘至柱头可折断;或将藏红花花丝单层、互不重叠摆放于烧水锅锅盖上,将锅盖下开水烧滚烘至柱头可折断。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控制温度、湿度的方法为:当室内温度高于19℃时在地面洒水、或用冰块、空调降温,室内温度低于14℃可在早上8-9时后,将匾移至室外温暖、无阳光直照处采花,阴雨天气室内温度低于14℃可用电饭锅烧开水等方法加温保湿,但需注意通风,不可使用煤炉等明火加热,保 持室内CO2浓度不高于600PPM。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控制光照的方法为:门窗不再遮阳,室内需光线明亮,但无阳光直照,若遇阴雨天光线不足,采用日光灯照明的方法增强室内亮度,如遇连续阴雨天时,提早1天加用日光灯辅助光照,促使开花正常。

优选地,所述步骤c,进一步为,当天开的花当天采收完,遇阴雨天时将所有露出红色雌蕾的未开放的花全部采完,或者再撕开花芽鞘几厘米将下面的花也剥出。

优选地,所述分离雌蕾花丝的方法为:左手扶花,右手将花瓣往下剥去,取出雌蕾三个分裂的柱头花丝,在三个柱头下部分叉处截除黄色部分花柱,花柱黄色部分不保留,然后将全红色的新鲜花丝摊于白纸上,上面再盖上一张纸,防止油和香味挥发。

本发明在严格控制试验条件下,提高了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对藏红花采收加工关键环节的工艺进行优化,简化了工艺要求,提高了成品藏红花苷含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提高藏红花苷含量的藏红花采集与加工方法,达到了如下效果:

1、提高藏红花干花丝中藏红花苷含量。

2、减少藏红花萎花现象,增加藏红花花朵采收效率。

3、通过冷藏保鲜花朵及新鲜花丝,延长花丝分离和烘干的可操作时间,减少短时间雇佣人工数量,可更合理安排工人劳动时间,减少人工费用。

4、通过避光与冷藏,延长藏红花干花丝保质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 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发明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实施例1:不同藏红花新鲜花丝物料厚度对藏红花苷含量的影响

藏红花鲜品于2015年11月在浙江湖州藏红花种植基地按不同条件采收,藏红花种球重量为20±2g。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藏红花苷含量,仪器为Lambda 4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美国PerkinElmer公司)。

2015年11月3日上午7~8时间采收未完全开放花朵,马上分离红色柱头,在三个柱头下部分叉处截除黄色部分花柱,取新鲜红色柱头450g,平均分为9份,第1~3份柱头平摊于60cm*40cm的白色陶瓷盘中,各个柱头互相不重叠,第4~6份柱头平摊于30cm*20cm的白色陶瓷盘中,各个柱头互相重叠约4层,第7~9份柱头平摊于20cm*10cm的白色陶瓷盘中,各个柱头互相重叠约10层,分别放置于预热至70℃、90℃、110℃的烘箱中,开启烘箱通风功能,烘至柱头可折断,记录烘干时间,取出置于干燥箱中待测,测定含量及水分。

结果如表1-表3所示:

表1预热至70℃时藏红花新鲜花丝物料厚度对藏红花苷含量的影响

表2预热至90℃时藏红花新鲜花丝物料厚度对藏红花苷含量的影响

表3预热至110℃时藏红花新鲜花丝物料厚度对藏红花苷含量的影响

90℃单层烘干含量最高,多层烘干花费时间多,但单层加盖烘干时水分蒸发较慢明显延长了烘干时间,充分说明烘干时物料厚度对藏红花苷的降解影响最大。因此下面实验均采用单层不加盖、开启鼓风烘干的方式。

实施例2:不同干燥温度对藏红花苷含量的影响

藏红花鲜品于2015年11月在浙江湖州藏红花种植基地按不同条件采收,藏红花种球重量为20±2g。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藏红花苷含量,仪器为Lambda 4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美国PerkinElmer公司)。

2015年11月3日上午7~8点采收未完全开放花朵,马上分离红色柱头,在三个柱头下部分叉处截除黄色部分花柱,取新鲜红色柱头100g,平均分为10份,每份柱头平摊于白色陶瓷盘中,各个柱头互相不重叠(单层),分别放置于预热至不同温度的烘箱中,开启烘箱鼓风,烘至柱头可折断,取出置于干燥箱中待测,测定含量及水分。

结果如下:

表4不同干燥温度对藏红花苷含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使用单层烘干时,90℃含量最高,但在70~110℃之间,烘干时间差别较小,含量差别不大,因此生产中烘干关键因素是控制藏红花鲜花丝单层摆放,为提高烘干效率可采用较高温度,并使烘干设备的表面积尽量大,以敞开加快水分蒸发。

实施例3:不同采收时机对藏红花苷含量的影响

藏红花鲜品于2015年11月在浙江湖州藏红花种植基地按不同条件采收,藏红花种球重量为20±2g。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藏红花苷含量,仪器为Lambda 4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美国PerkinElmer公司)。

表5不同采收时机对藏红花苷含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以室内当天开花当天采收的方式,不论花朵是否全开,6、12、16点采收,藏红花苷含量差别小于1%,第二天采收含量相差1%,第三天采收相差2%以上。在太阳光照下,藏红花苷易降解,8点前影响在1%,16点 影响可达3%。室外栽培的藏红花在雨天一般不开花,部分开花的花朵基本是闭合的,保护了雌蕊,减少雨淋,藏红花苷含量只下降了2%。

实施例4:新鲜花丝保存期间藏红花苷含量变化

藏红花鲜品于2015年11月在浙江湖州藏红花种植基地按不同条件采收,藏红花种球重量为20±2g。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藏红花苷含量,仪器为Lambda 4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美国PerkinElmer公司)。

2015年11月3日上午7~8点采收未完全开放花朵,马上分离红色柱头,在三个柱头下部分叉处截除黄色部分花柱,取新鲜红色柱头140g,平均分为14份,一份放冰箱冷藏,一份放冷冻,分别在0,12,24,48,72,120,240小时后于90℃单层烘干后测定含量及水分。

结果显示,冷藏保存5天内,冷冻保存10天内,含量无显著变化。

具体实施例5:不同干燥方式对藏红花苷含量变化

藏红花鲜品于2015年11月在浙江湖州藏红花种植基地按不同条件采收,藏红花种球重量为20±2g。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藏红花苷含量,仪器为Lambda 4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美国PerkinElmer公司)。

表6新鲜花丝保存期间藏红花苷含量变化

采用微波炉高火与90℃,单层烘箱烘干对藏红花苷含量影响较小,但微波炉烘干时藏红花花丝表面不光滑,影响外观;而太阳晒干时间太长,又受紫外光的破坏,藏红花苷含量只剩下一半。在农村最方便、便宜的烘干方式是水浴锅盖烘干法,只要使藏红花花丝单层摆放,含量可与90℃、单层烘箱烘干的方法媲美,是值得在实际生产中推荐使用的干燥方法。

每朵藏红花的三根雌蕊烘干后只有6~10mg,1kg成品藏红花需人工采收100000~15000朵花。文献记载的传统采收要求很苛刻,必须在开花当天太阳出来前将半开的花朵采收完,当天必须在烘房低温烘干。但是藏红花花期集中,只有半个月左右,传统工艺短期耗费人工巨大,种植一亩藏红花,在花期至少需要雇佣4个人,在人工日益紧张昂贵的现代,制约了藏红花的生产发展,使价格更昂贵,目前市场价在3~6万元/公斤。

国际标准主要以藏红花苷含量多寡评定等级,不同等级藏红花价格相差一倍以上。国内有数十种中成药含藏红花,以藏红花苷含量为检测指标,因此我们的研究目的是以藏红花苷含量为生产质量控制标准,对藏红花的各种采收加工方式进行统一评价,确定影响藏红花中总苷含量的关键工艺,对非关键的传统工艺环节适当降低时间要求,减少花期每天的用工人数,提高成品藏红花苷含量,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中的方法表明:1.藏红花苷含量最高的烘干方式为90℃、花丝单层摆放加鼓风烘干至可折断。2.水浴90℃平板上敞开烘干的方式只比最佳方式减少含量0.5%以下,但该方法简便,可将花丝单层摆放于烧水锅锅盖上,将锅盖下开水烧滚,花丝烘干至可折断,适合一般种植户采用。3.烘干工艺为藏红花采收加工的最关键工艺,现有的不同工艺对成品质量的影响巨大,可由政府参照本发明办法制定统一标准。4.花朵采收时间只要控制在开花当天采完即可,延长采收时间可减少雇工人数;采完的花朵当天无法分离完雌蕊的,可冷藏3天内继续分离;新鲜花丝因采用单层烘干,速度较慢,也可冷藏在3天内完成烘干。

现有部分藏红花专业合作社采用专人收购新鲜花丝,统一烘干加工的方式有利于保证藏红花质量,但目前采用的烘干温度相对较低常为50℃-70℃之间,物料厚度大,烘干时间有的长达数小时,藏红花苷损失较大,建议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以提高成品藏红花苷含量。

长期以来藏红花干燥加工方法并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优化的藏红花干燥加工工艺路线可使藏红花苷含量增加20%以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水浴90℃平板上敞开烘干的方式在农村是最经济方便的烘干方式,建议农民尽量采用此方式,但需注意花丝不要叠放,不要烘得过分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提高藏红花苷含量的藏红花采集与加工 方法,达到了如下效果:

1、提高藏红花干花丝中藏红花苷含量。

2、减少藏红花萎花现象,增加藏红花花朵采收效率。

3、通过冷藏保鲜花朵及新鲜花丝,延长花丝分离和烘干的可操作时间,减少短时间大量人工的耗费,可更合理安排工人劳动时间。

4、通过避光与冷藏,延长藏红花干花丝保质期。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