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柑橘、葡萄等的保花坐果及膨大的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
技术背景:
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通常受植物内源激素的调控,很多情况下为了达到增产的目的,需要额外添加外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产量、果实品质方面都有很大改善。但有些时候却得不到理想效果,因为植物的生长也同时要受到各种不良环境条件(包括许多非生物/生物胁迫等逆境因子)的制约,往往导致生长速率、果实品质和产量的下降。在 产品制作过程中添加一些抗逆剂,除了可以增加植物本身的抵抗力,同时对其他植物生长调剂还有很明显的增效效果。如在柑橘的保花保果上的应用:柑橘的生理落果是各柑橘品种的特性之一,研究表明,柑橘的生理落果占全部落果量的90%~95%,所以防止柑橘异常生理落果,对柑橘丰产、稳产至关重要。常规的柑橘座果药多为苄氨基嘌呤与赤霉酸复配,在实际施用过程中苄氨基嘌呤会对树体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叶片早衰、树体早衰等,导致座果情况不理想;如果遇到极端天气还会导致大小年效应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抗逆作用,使用成本低、效果好的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发明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
噻苯隆 0.1%~2%,
赤霉酸 0.2%~5%,
血红素 0.3%~3%,
表面活性剂 3%~30%,
助溶剂 5%~30%,
溶剂 余量。
上述的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
噻苯隆 0.5%~1.5%,
赤霉酸 1.5%~4%,
血红素 0.5%~2%,
表面活性剂 5%~25%,
助溶剂 10%~20%,
溶剂 余量。
上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中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助溶剂为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溶剂为甲醇、乙醇、丙二醇、乙二醇、丙三醇、水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可溶性液剂。
噻苯隆是良好的细胞激动素,在促进座果及叶片保绿上其生物活性比6-BA还高,可促进座果,延长叶片衰老,还在不少植物的组织培养中可以很好的诱导愈伤组织分化长出幼芽来,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棉花脱叶剂。
赤霉酸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重要的内源激素之一,在植物体内,赤霉酸在萌发的种子、幼芽、生长的叶、盛开的花、雄蕊、花粉粒、果实及根中合成。它有多种生理作用:促进座果、改变某些作物雄、雌花比例,诱导单性结实,加速某些植物果实生长等。
血红素,分子式:C34H32N4FeO4,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抗逆免疫物质”,不含已知的5大植物激素成分,它能迅速激活植物耐逆耐抗病基因,诱导植物体内CGMP(环磷酸鸟苷)的释放,调动植物体内的潜能,改善植物内部的微环境,协调植物体内源激素代谢的平衡;抵抗干旱、低温、盐碱、水涝、药害、肥害等不良环境的侵扰,并有效预防多种病害发生,促进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协调生长,促进氨基酸、维生素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雌花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本发明将常规柑橘座果药由苄氨基呤与赤霉酸复配改用噻苯隆与赤霉酸复配,可以有效的改善苄氨基呤对树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情况,同时在制剂内加入血红素,对植物进行调控,可以明显改善作物的抗逆因子,也可以明显的提高产品以及品质,而且按照实际的产品成本,噻苯隆要远低于苄氨基嘌呤。
本发明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制备过程为,首先将噻苯隆、血红素溶解于助溶剂中,将赤霉酸溶解在溶剂中,然后混合,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即可制的成品。
本发明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具有抗逆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由于不利因素导致的柑橘等坐果不良现象,在很低的使用浓度下即可起到座果、膨果的作用,而且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5%噻苯隆、1%赤霉酸、0.3%血红素、10%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10%环己酮、乙醇余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9%噻苯隆、2.5%赤霉酸、0.5%血红素、10%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20%环己酮、乙醇余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9%噻苯隆、3.1%赤霉酸、0.5%血红素、15%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20%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余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1.5%噻苯隆、4%赤霉酸、1.5%血红素、15%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20%N-甲基吡咯烷酮、甲醇余量。
实施例5:
本实施例5一种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1.8%噻苯隆、5%赤霉酸、3%血红素、20%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20%二甲亚砜、丙二醇余量。
实施例6:
本实施例6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1%噻苯隆、0.2%赤霉酸、0.3%血红素、10%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10%二甲亚砜、丙二醇余量。
实施例7:
本实施例7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5%噻苯隆、2%赤霉酸、0.3%血红素、10%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二甲亚砜、4%N-甲基吡咯烷酮、丙二醇余量。
实施例8:
本实施例8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2%噻苯隆、5%赤霉酸、0.3%血红素、5%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二甲基甲酰胺、4%N-甲基吡咯烷酮、15%乙二醇、丙二醇余量。
实施例9:
本实施例9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1.5%噻苯隆、4%赤霉酸、2%血红素、10%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十二烷基硫酸钠、5%二甲基甲酰胺、4%N-甲基吡咯烷酮、10%丙酮、15%乙二醇、5%乙醇、丙二醇余量。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10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1%噻苯隆、3%赤霉酸、1.5%血红素、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十二烷基硫酸钠、5%二甲基甲酰胺、4%N-甲基吡咯烷酮、10%丙酮、15%乙二醇、5%乙醇、丙二醇余量。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11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1.5%噻苯隆、4%赤霉酸、1.5%血红素、5%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十二烷基硫酸钠、5%二甲基甲酰胺、4%N-甲基吡咯烷酮、10%丙酮、15%乙二醇、5%乙醇、5%丙三醇、丙二醇余量。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12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1.2%噻苯隆、3.6%赤霉酸、2%血红素、30%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5%二甲基甲酰胺、4%N-甲基吡咯烷酮、10%丙酮、15%乙二醇、5%水、5%丙三醇、丙二醇余量。
应用实例:
柑橘的生理落果是各柑橘品种的特性之一。研究表明,柑橘的生理落果占全部落果量的90%~95%,所以防止柑橘异常生理落果,对柑橘丰产、稳产至关重要。
将上述实施例2所得的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0.9%噻苯隆+2.5%赤霉酸+0.5%血红素),与市售的柑橘座果膨大剂(1.8%6-苄氨基嘌呤+1.8%赤霉酸可溶液剂)分别的血橙、砂糖桔两个品种上进行比对实验。试验均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柑橘基地进行。在果园内选取生长一致的果树24株,四个处理,重复三次,每重复小区两株树,四个处理随机排列。处理设置为:A.清水对照;B.6-苄氨基嘌呤10mg/kg+赤霉酸10mg/kg;C.一种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稀释2500倍(噻苯隆3.6mg/kg+赤霉酸10mg/kg+血红素2mg/kg);D.一种含噻苯隆、赤霉酸和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稀释4000倍(噻苯隆2.25mg/kg+赤霉酸6.25mg/kg+血红素1.25mg/kg)。
重复三次,每个小区两株树,田间随机区组排列,分别在柑橘的第一次生理落果前、第二次生理落果前进行叶面喷施使用。每个小区选枝条涨势大致一致的40个枝条进行挂牌标记,调查座果率,单果重,商品果率。
试验结果:
1.不同柑橘坐果膨大剂处理连续两年对血橙的座果率、单果重、商品果率的影响(见表1):
2.不同柑橘座果膨大剂处理连续两年对砂糖桔的座果率、单果重、商品果率的影响(见表2):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噻苯隆、赤霉酸与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明。
2.不同柑橘坐果膨大剂处理连续两年对砂糖桔的座果率、单果重、商品果率的影响(见表2)。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噻苯隆、赤霉酸与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明显的提高柑橘的保花保果率,相对于苄氨基嘌呤与赤霉酸的组合物,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连续两年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噻苯隆、赤霉酸与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保持稳定的保花座果率,而苄氨基嘌呤与赤霉酸的组合物出现有波动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基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