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收割机出粮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2686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收割机出粮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稻收割机出粮筒。



背景技术:

水稻收割机出粮筒是水稻收割机的终端部件之一,形状多种多样,如簸箕状的出粮斗和有筒状的出粮筒,现有的出粮筒,当装粮食的袋子满了时,操作人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更换袋子,可能导致水稻洒漏,浪费,通常都是派一个工作人员在后面看着,防止水稻装满溢出,这样浪费人力,而且自动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收割机出粮筒,该出粮筒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有效防止水稻装满溢出的问题,不需要人力看守,可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稻收割机出粮筒,它包括连接筒和出粮筒,所述的连接筒一端和出粮筒连接,所述的连接筒另一端和水稻收割机连接,所述的出粮筒下方设有转盘,所述的转盘上开有若干通孔,所述的转盘中心位置下方连接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下方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一侧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的皮带轮末端设有储粮槽,所述的驱动电机另一侧通过线路与控制机箱连接,所述的皮带轮上设有重力感应装置,所述的重力感应装置通过线路与控制机箱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通孔内侧设有若干重力夹紧片。

进一步,所述的通孔下方通过重力夹紧片固定有储粮袋。

进一步,所述的出粮筒内径大小与通孔内径大小相同。

进一步,所述的控制机箱与水稻收割机共用电源。

进一步,所述的控制机箱、驱动电机、皮带轮和储粮槽均设置在水稻收割机机体上。

重力夹紧片的规格,根据储粮袋的大小和满载粮食时的重量选择,粮食依次通过连接筒、出粮筒和转盘上的通孔,进入到储粮袋内部,当储粮袋重量达到重力夹紧片承受极限时,重力夹紧片打开,储粮袋落到皮带轮上,之后进入储粮槽内部,转盘的大小和通孔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根据相邻通孔的圆周距离,通过控制机箱设定驱动电机的工作周期,当皮带轮上的重力感应装置检测到皮带轮重量突然增加时,将信号输送给控制机箱,控制机箱启动驱动电机工作,带动转轴和皮带轮转动,当下一个通孔与出粮筒下方对接后,停止驱动电机工作,等待下一个工作周期。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机箱、驱动电机、皮带轮、转盘和转轴等部件,实现了出粮筒工作的自动化操作,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收割工作效率;储粮袋满载后可以迅速下落,通过皮带轮移动到储粮槽内部,方便工作人员收集和搬运;可以根据不同水稻收割机具体工作量,合理的改变转盘大小和通孔个数,来适应不同的工作量,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筒;2、出粮筒;3、转盘;4、储粮袋;5、储粮槽;6、皮带轮;7、重力感应装置;8、转轴;9、驱动电机;10、控制机箱;11、重力夹紧片;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水稻收割机出粮筒,它包括连接筒1和出粮筒2,连接筒1一端和出粮筒2连接,连接筒1另一端和水稻收割机连接,出粮筒2下方设有转盘3,转盘3上开有四个通孔12,转盘3中心位置下方连接有转轴8,转轴8下方与驱动电机9连接,驱动电机9一侧连接有皮带轮6,皮带轮6末端设有储粮槽5,驱动电机9另一侧通过线路与控制机箱10连接,皮带轮6上设有重力感应装置7,重力感应装置7通过线路与控制机箱10连接,通孔12内侧设有一组重力夹紧片11,通孔12下方通过重力夹紧片11固定有储粮袋4,为了节省空间,控制机箱10与水稻收割机共用电源,控制机箱10、驱动电机9、皮带轮6和储粮槽5均设置在水稻收割机机体上。

使用时,先根据相邻通孔12的圆周距离,通过控制机箱10设定驱动电机9的一个工作周期时长,接着水稻收割机开始工作,粮食通过连接筒1和出粮筒2进入到通孔12内的储粮袋4中,当储粮袋4重量增加到重力夹紧片11的承受极限时,重力夹紧片11打开,储粮袋4落到下方的皮带轮6上,皮带轮6和转盘3的距离不易过大,之后皮带轮6上的重力感应装置7检测到皮带轮6的重量变化,将信号通过线路传送给控制机箱10,控制机箱10控制驱动电机9工作,带动转轴8和皮带轮6转动,将下一个挂有储粮袋4的通孔12转至出粮筒2下方,同时,皮带轮6带动满载的储粮袋4向储粮槽5运动,当工作时间达到周期时长时,控制机箱10停止驱动电机9工作,等待重力感应装置7传递下一个工作信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