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扶式插秧机纵向送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4236阅读:8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扶式插秧机纵向送秧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手扶式插秧机纵向送秧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小型插秧机的推广普及,因其价格便宜,工作效率高,维护方便,越来越多的农民用上了手扶式插秧机。由于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基本在丘陵山区,小田块,高速插秧机作业困难。因此手扶式插秧机在我国广大丘陵山区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现有的手扶式插秧机由于秧箱倾角过大,使用的秧箱纵向送秧机构易使秧苗堆积。现有的纵向送秧装置采用单个全矩形齿式滚轮通过长轴连接,及其不稳定,且轴容易变形。全矩形齿式滚轮在插秧过程中进泥,使皮带在全矩形齿式滚轮上打滑,从而造成送秧失败。根据现有手扶式插秧机纵向送秧装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手扶式插秧机纵向送秧装置,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扶式插秧机纵向送秧机构,将秧箱的弧度进行了调整,纵向送秧装置设计为集成式,很好地解决了秧苗容易堆积在秧门梁,纵向送秧装置送秧不稳定,滚轮与皮带容易打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扶式插秧机纵向送秧机构,包括秧箱、送秧滚轮装置、送秧皮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送秧装置是由一个方形六角轴和四个滚轮组成,且每两个滚轮安装在六角轴一侧,滚轮上带矩形齿的一侧相向安装。从动送秧滚轮装置是由一个圆形六角轴和四个滚轮组成,且每两个滚轮安装在六角轴一侧,滚轮上带矩形齿的一侧相向安装。纵向送秧机构是将皮带套在主动送秧滚轮装置和从动送秧滚轮装置上,其中从动送秧滚轮装置安装在秧箱的上方,主动送秧滚轮装置安装在秧箱的下方,动力驱动主动送秧滚轮装置带动皮带转动,再由皮带带动从动送秧装置,从而实现纵向送秧。

所述的一种手扶式插秧机纵向送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一侧由矩形齿环绕而成,一侧光滑。矩形齿一侧的圆柱一边伸出一个销子一边有凹槽。滚轮内侧由六角孔和叶板组成。

所述的一种手扶式插秧机纵向送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上排布着均匀的帽状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秧箱纵向送秧装置区弧度为0,纵向送秧上端有一定的弧度。有效的解决了秧门梁集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纵向送秧滚轮装置,采用组装式,有效地解决了六角轴容易变形,传动不稳定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的半矩形齿式滚轮采用半矩形齿式的方式,一半圆柱有矩形齿环绕,半圆柱光滑,且有矩形齿环绕的一侧圆柱有键和槽,可以将两个半矩形齿式滚轮通过键槽对应安装在一起,作为皮带上的滚轮装置。有效地避免了泥浆进入滚轮装置造成的打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送秧滚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滚轮的主视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滚轮的左视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六角从动轴的主视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六角从动轴的左视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的六角主动轴的主视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的六角主动轴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手扶式插秧机纵向送秧机构包括秧箱1、送秧皮带2、主动送秧滚轮装置3,从动送秧滚轮装置4。秧箱1纵向送秧装置区竖直,纵向送秧装置上端有一定的弧度。主动送秧装置3是由一个主动六角轴7 (图7a)和四个滚轮5 (图2b)组成,且每两个滚轮5 (图2b)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主动六角轴7 (图7a)的一侧,滚轮5 (图2b)上带矩形齿5-3的一侧相向安装。从动送秧滚轮装置3是由一个从动六角轴6 (图6a)和四个滚轮5 (图2b)组成,且每两个滚轮5 (图2b)安装在从动六角轴6 (图6a)的一侧,滚轮5 (图2b)上带矩形齿5-3的一侧相向安装。手扶式插秧机的纵向送秧机构是将皮带套在主动送秧滚轮装置4和从动送秧滚轮装置3上,其中从动送秧滚轮装置3安装在秧箱1的上方,主动送秧滚轮装置4安装在秧箱1的下方,动力驱动主动送秧滚轮装置4带动皮带2转动,再由皮带带动从动送秧装置3,从而实现纵向送秧。

滚轮5 (图2b)的一侧由矩形齿5-3和凹槽5-4环绕而成,一侧光滑圆柱5-5。矩形齿 5-3一侧的圆柱一边伸出一个销子5-2一边有缺口5-1。滚轮内侧由六角孔5-7 (图5a)和支撑板5-6 (图5a)组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