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灌机动力输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4833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割灌机动力输出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的动力输出结构,具体是指割灌机动力输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构成割灌机动力输出的结构如图4所示,主要是由大风罩箱体2、安装在大风罩箱体后部的离合器毂1、安装在大风罩箱体前部的风罩盖5和铝管6、安装在铝管与大风罩箱体之间的固定套4,及转动安装在铝管6内的驱动轴7等构成,离合器毂1上设有固定安装并同步转动的输出轴12,经输出轴即可带动驱动轴7输出动力。而在实际使用中却发现,驱动轴7是通过八径九齿的渐开花键轴与输出轴12形成传动配合的,这种连接结构在动力输出过程中极易磨损,从而无法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铝管6后端主要通过卡环13紧固安装在大风罩箱体2内,这种结构安装复杂,成本较高,无法保证同心度和精度,且在割灌机工作时容易造成内部配件的脱落,降低了内部零件的紧固性;另外,风罩盖在整个动力输出结构中仅起到压制固定套的作用,其与铝管之间存在一定的安装间隙,而固定套通常采用橡胶制成以起到减振作用,但橡胶容易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降低了铝管安装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动力输出的同心度,造成同心度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安装简便、制造成本低、能提高动力输出同心度和精度、增强结构紧固性和稳定性的割灌机动力输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割灌机动力输出结构,包括大风罩箱体、安装在大风罩箱体后部的离合器毂、安装在大风罩箱体前部的风罩盖和铝管、及转动安装在铝管内的驱动轴;所述的离合器毂上设有转动支承在大风罩箱体内的输出轴;所述的驱动轴后端连接在输出轴上,驱动轴前端伸出铝管并输出动力;所述的铝管与大风罩箱体之间设有固定套,所述的驱动轴后端与输出轴设为螺纹旋紧连接结构;所述的铝管后端紧配插装在所述大风罩箱体内,所述的铝管与风罩盖之间也设为紧配插装结构。

所述的驱动轴后端的螺纹旋紧方向与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的大风罩箱体内设有配合所述铝管后端作紧配插装的内肩。

所述的输出轴上设有一对转动支承在大风罩箱体内的轴承。

所述的铝管内设有多个支承所述驱动轴转动的轴瓦,每个轴瓦与铝管之间均设有轴瓦套。

所述的固定套和轴瓦套均为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驱动轴通过螺纹旋紧结构连接在输出轴上,从而减少动力输出过程中的磨损,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铝管与大风罩箱体之间、铝管与风罩盖之间均采用紧配插装结构,这种结构安装简便,能提高动力输出的同心度和精度,减少橡胶制成的固定套因热胀冷缩而降低铝管安装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同心度不良等问题,故极大增强了结构紧固性和稳定性;并且还省略了现有割灌机动力输出结构中的卡环,使得零部件得以减少,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大风罩箱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割灌机动力输出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1.离合器毂、2.大风罩箱体、21.内肩、22.安装孔、3.轴承、4.固定套、5.风罩盖、6.铝管、7.驱动轴、8.轴瓦、9.螺钉、10.轴瓦套、11.卡簧、12.输出轴、13.卡环。

割灌机动力输出结构,如图1、图2所示,涉及一种园林绿化工具中关于割灌机动力输出的结构改进,其包括大风罩箱体2、离合器毂1、风罩盖5、铝管6、驱动轴7、固定套4和轴瓦套10等。

其中,大风罩箱体2的外形是由类似于矩形状的后部和类似于圆柱状的前部连体而成的组合结构,大风罩箱体2内设有如图3所示沿轴心线贯穿的安装孔22,而现有割灌机动力输出结构中大风罩箱体2的安装孔22孔径通常为Φ30+0.05/0,深度尺寸52mm,本实施例将采用安装孔22孔径为Φ28±0.02,深度尺寸48mm;所述的离合器毂1活动塞装在大风罩箱体2后部,其上设有伸入大风罩箱体2内的输出轴12,该离合器毂1和输出轴12为焊接固定结构,故在离合器毂1转动时会带动输出轴12同步转动;所述的输出轴通过一对轴承3转动支承在大风罩箱体2内,并作为动力输出部件,而一对轴承3的两侧分别设有嵌装固定的卡簧11,以使该一对轴承3能够稳定支承输出轴12。

所述的铝管6尺寸通常设为Φ28,该铝管后端从大风罩箱体2前端的安装孔22塞装而入,且大风罩箱体2的安装孔孔壁上还设有一圈内肩21,则铝管6后端可通过内肩21紧配插装在大风罩箱体2内,再配合调整后的安装孔22尺寸进行安装后,能较好的提高产品的同心度及精度,使得内部零件的紧固性也大大提升;同时,铝管6与大风罩箱体2之间还设有固定套4,该固定套4紧固抱合在铝管6的两个小孔上,通过固定套4可提升铝管6在大风罩箱体1内的安装紧固性,而固定套6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橡胶套,也能较好的起到动力输出结构工作时的减振作用。

所述的驱动轴7安装在铝管6内,且铝管内还设有多个支承驱动轴7转动的轴瓦8,每个轴瓦8外均套装有轴瓦套10,以方便在铝管6内形成紧固安装,该轴瓦套10也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橡胶套,可起到减振作用。

所述的驱动轴7后端设为螺纹轴,并通过螺纹旋紧连接结构与输出轴12之间形成连接,驱动轴7后端的螺纹旋紧方向与输出轴12的转动方向相反,故通过这种连接结构能有效减少动力输出过程中的磨损,增强耐磨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所述的驱动轴7前端伸出铝管6,可经输出轴12带动转动后,该驱动轴7前端就能输出动力。

所述的风罩盖5设计成环状盖体,并通过两颗螺钉9固定连接在大风罩箱体2的前部,而铝管6将穿过风罩盖5向前延伸外露,并在铝管6与风罩盖5之间也设为紧配插装结构,主要是将现有风罩盖5的内孔尺寸Φ30mm调整为Φ28mm,外径尺寸47mm调整为47.6mm,从而提高了铝管6的紧固性,增强了同心度,使铝管6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也使得大风罩箱体2和风罩盖5配合固定中的传动结构部分既保证动力输出的同心度,又减少铝管6上的固定套4因热胀冷缩而造成同心度不良等影响。

这样,铝管6与大风罩箱体2之间、铝管6与风罩盖5之间均采用了紧配插装结构,安装更加简便,有效提高了动力输出的同心度和精度。

另外,风罩盖5也能配合固定套4的安装,即固定套后端定位接触在内肩21上,固定套4前端由风罩盖5给予压制定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等同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