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线码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8310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子线码盘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对不同的长度子线实现一一对应码放的子线码盘。



背景技术:

现代渔具行业的发展,给人们的钓鱼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渔具的多样化为使用者带来了应有尽有的选择,而其中鱼线就是钓鱼者最经常用到的渔具之一。鱼线分主线和子线,主线也被称为大线、母线和道系,在线组配置中起到连接鱼竿和八字环的作用;子线也被称为子系,脑线,主要用来绑钩,一般都是透明色,主要是为了降低鱼的警觉性.衡量子线好坏的标准抗缠绕性、拉力、柔软度等。子线有三大好处:一、可以丢卒保帅,子线比主线细,在钓中大鱼时,一般会先断保护鱼竿、坠和漂;二、子线较主线更柔细,可以降低鱼的警觉性,让鱼儿咬钩舒服,不费劲;三、可以及时和准确地传递信息,鱼儿咬钩了,以至涮饵或蹭线,都传达得一清二楚。

子线在钓具中的作用,注定了子线是一种极易耗费的物品,不少钓友一次垂钓准备的子线多达二三十幅。子线在使用时主要根据垂钓对象鱼及当时的水情和鱼情及水深等因素选用不同的型号和长度,再者由于子线比主线更细,质地柔软,颜色透明,且前端带双钩,存放不当很容易引起子线缠绕,双钩损坏,存放不当垂钓者也有可能被双钩刺伤,因此大量的子线必须需要专门的工具来辅助存放。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子线盒,一般盒底采用软质的海绵或其他软质材料制成,在盒体一端设置几个挂针,使用时将子线对折一端搭在挂针上,另外一端利用鱼钩扎进盒底的软性材料中完成子线的摆放。为了便于携带和使用子线盒的大小有限,一般一个子线盒上设置5~8个挂针不等,当需要大量摆放子线时,一个挂针上需要挂上多副子线。这种子线盒的弊端在于:其一,子线由使用者自行摆放在盒中,当挂放不同长度的子线时使用者只能根据子线长度自行将子线向前拉伸入盒底中保证的子线绷直状态,子线的码放位置不易控制;其二,使用软质材料扎入子线双钩,频繁使用容易导致材料损坏,子线码放后容易脱落,并且软质材料也不适合经常在潮湿多水环境中使用;其三,由于挂针数量有限,多副子线共用一个挂钩容易引起缠绕和取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子线码盘,该子线码盘既可以将不同长度子线进行统一码放,又可以一一对应码放多副子线,抛弃传统软质材料的扎入式码放方法,延长子线码盘的使用寿命,更加适应在潮湿多水地区的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子线码盘,包括:盘体和码扣,所述盘体的顶面设有内凹的矩形的上存放格,上存放格的中部沿盘体的轴向设有至少4列微型柱塞,上存放格的一端设有用于钩入子线双钩的一对前后排列的钩孔,每列钩孔与每列微型柱塞所在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码扣包括扣体本身,扣体顶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挂入子线的挂钩,另外一端设有用于把持控制扣体的凸台,扣体的底部设有柱孔,所述的码扣经柱孔与微型柱塞的配合可拆卸地安装在上存放格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子线码盘包括盘体和码扣,本实用新型的盘体上设有存放格,存放格内的微型柱塞和码扣上的柱孔是互相配合的,码扣可以通过柱孔安装在微型柱塞上,从而被固定在存放格内,当需要存放鱼线时,将子线双钩分别钩入一对钩孔中,将子线挂码扣一端设置的挂钩上,挂钩带着子线向后屡直绷紧,在合适的位置上将码扣的柱孔安装在存放格内的微型柱塞上,完成一次子线的码放,需要取出子线时,用手指或工具撬动扣体上的凸台将码扣取下即可。一次码放完成后再取码扣对第二幅子线进行码放,存放格上一般设置4列以上的微型柱塞,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之处在于,当4列微型柱塞每列都码放子线后,还可以继续码放,由于微型柱塞成列排放,当定长的一副子线码放完毕后,除了被码扣柱孔扣住的微型柱塞外,本列剩余的其它柱塞还处于闲置状态,本实用新型的钩孔设置成大孔,每列微型柱塞在口入一个码扣后,将新的一副子线双钩钩入钩孔中,同样将子线屡直绷紧使用码扣钩住后将码扣口入本列闲置柱塞处,由此既充分利用了微型柱塞,又可以满足多副子线的码放,当然为了保证子线的绷紧状态,同列柱塞上码放的子线长度是不同的。

传统码放子线的方法是挂针的位置固定,靠将鱼钩扎入盒底的不同位置来绷直子线,本实用新型反其道为之,鱼钩的位置是固定的,通过码扣和微型柱塞的配合时挂钩的位置可控,实现子线的绷直,不需要使用供鱼钩扎入的软性材料,更适合在潮湿多水地区的使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盘体的顶面和底面都分别内凹形成上下两个存放格,所述下存放格的构造与上存放格的构造一致,所述上存放格的另外一端同样设有用于钩入子线双钩的一对前后排列的钩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最大限度的开发码盘的使用效果,本技术方案的码盘上下设有两个对称的存放格,上下两个存放格均可以用于码放子线,为了使上下两个存放格都有钩孔使用,因此上存放格的左右两端都设有钩孔,上、下存放格存放鱼线时选用一端的钩孔使用即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扣体底部轴向阵列设有至少两个柱孔,所述的柱孔分别与微型柱塞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码扣与在存放格上安装的稳定性,在码扣扣体的底部至少设有两个柱孔,安装码扣时两个柱孔需同时塞入微型柱塞,一是安装稳定更加不易脱落,二是安装设置两个以上的柱孔可以防止码扣在微型柱塞上发生的转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所述的钩孔的孔壁上设有用于嵌入子线双钩钩身的缺口。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所述码扣安装在存放格内后其最高处的高度低于上存放格内壁的高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时存放格内壁的高度高于码扣安装的高度主要处于两方面原因的优势:其一,码盘内壁高于码扣的安装高度,对码扣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可以防止外力误碰码扣而导致的码扣脱落;其二,内壁的高度将整个码盘支撑在一定的高度上,可以将钩孔的位置架空,一是可以保护子线双钩钩尖,同时也可以避免钩尖对使用者或物品造成的伤害。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每列微型柱塞中各个微型柱塞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微型柱塞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可以将柱孔和微型柱塞配合的间歇式调整子线长度的最小调整距离控制在几毫米之间,可以保证子线处于绷直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 本实用新型的子线码盘使用码扣与码盘存放格配合可以实现一扣一线对应码放,通过调整码扣在微型柱塞上的位置可以将不同长度子线进行统一码放,也避免了同一挂针挂放多副子线可能造成的取放困难,和子线缠绕。2. 本实用新型一列微型柱塞可以配合码放多副子线当既充分利用了微型柱塞,又可以满足多副不同长度子线的码放,充分利用码放空间,使本实用新型尽可能的码放多副子线。3. 本实用新型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最大限度的开发码盘的使用效果,本技术方案的码盘上下设有两个对称的存放格,上下两个存放格均可以用于码放子线,存放子线的量可以翻倍。4.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使用软质材料扎入鱼钩来固定鱼线,更加适应在潮湿多水地区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盒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子线码盘,包括:盘体1和码扣2,所述盘体的顶面设有内凹的矩形的上存放格3,上存放格的中部沿盘体的轴向设有至少4列微型柱塞3a,每一列微型柱塞中各个微型柱塞之间的距离为5mm,上存放格的一端设有用于钩入子线双钩的一对前后排列的钩孔4,每列钩孔4与每列微型柱塞3a所在的位置一一对应,钩孔的孔壁上设有用于嵌入子线双钩钩身的缺口;所述的码扣包括扣体本身,扣体顶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挂入子线的挂钩5,另外一端设有用于把持控制扣体的凸台6,扣体的底部设有柱孔7,本实施例在扣体底部轴向阵列设有三个柱孔,所述的码扣经柱孔7与微型柱塞3a的配合可拆卸地安装在上存放格3内,安装码扣时三个柱孔需同时塞入微型柱塞,一是安装稳定更加不易脱落,二是安装设置三柱孔可以防止单个柱孔与微型柱塞配合导致的码扣转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最大限度的开发码盘的使用效果,顶面和底面都分别内凹形成上下两个存放格,所述下存放格8的构造与上存放格3的构造一致,所述上存放格的另外一端同样设有用于钩入子线双钩的一对前后排列的钩孔4,码盘上下设有两个对称的存放格,上下两个存放格均可以用于码放子线,为了使上下两个存放格都有钩孔使用,因此上存放格的左右两端都设有钩孔,上、下存放格存放鱼线时选用一端的钩孔使用即可。

本实施例中码扣安装在存放格内后其最高处的高度低于上存放格内壁的高度,一是对码扣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可以防止外力误碰码扣而导致的码扣脱落;二是内壁的高度将整个码盘支撑在一定的高度上,可以将钩孔的位置架空,保护子线双钩钩尖,同时也可以避免钩尖对使用者或物品造成的伤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