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养鱼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0559阅读:4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人工养鱼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池塘养鱼的产量大约占淡水养鱼的 60% 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池塘养鱼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工静水养鱼,在人工养鱼时,根据鱼种和鱼的成长期的不同,对鱼塘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对鱼塘饲养的条件有如下要求:①鱼塘面积:一般成鱼面积为 5-10 亩,亲鱼池、鱼苗池和鱼种池的面积以 3-5 亩为宜;②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 2-3m,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 1.5-2.0m 为宜,鱼苗池和孵化池以1.0-1.5m 为宜,鱼种池一般水深要求为 1.5-2.0m; ③水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④底质要求:鱼塘底质最好是壤土,沙壤土,其次是粘土。

目前的养鱼池塘,由于是静水,水质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有所变化,如果不及时换水,则导致水质变差,严重时会影响到鱼类的正常生长。直接排水会浪费掉大量的水,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养鱼水循环装置,对过滤箱的清洗方便,过滤效果好,降低维护费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养鱼水循环装置,包括池塘和设以池塘外的过滤箱,所述池塘通过管路与抽水泵连接,该抽水泵通过管路与过滤箱的进水端连接,过滤箱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水泵连接,该水泵通过管路与池塘连接,过滤箱内设有挡水墙,该挡水墙沿径向方向设有过水缝,该过水缝的高度为3-8厘米,并且过水缝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凹凸不平表面,过滤水箱内还设有位于挡水墙的出水方向的阻挡墙,该阻挡墙下端面与过滤水箱底面之间设有过水通道,该过水通道中设有倾斜的过滤网。

所述阻挡墙内设有向上凸起的槽腔,该槽腔中设有冲洗喷头,该冲洗喷头通过冲水管路与外界水源连接,喷头的喷水方向正对着过滤网,过滤箱上正对着过滤网的位置设有排污口。

所述冲水管路沿阻挡墙内中延伸至过滤箱外。

所述过滤箱内设有至少一个阻挡墙。

所述挡水墙由上往下设有至少两个过水缝。

所述过滤箱的出水端设有PH值检测计。

所述过水缝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为规则的波浪状表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过滤箱内设置挡水墙和阻挡墙,实现更好的过滤效果,而且对过滤网的清洗方便,降低维护费用,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人工养鱼水循环装置,包括池塘1和设在池塘1外的过滤箱3,所述池塘1通过管路与抽水泵2连接,该抽水泵2通过管路与过滤箱3的进水端连接,过滤箱3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水泵9连接,该水泵9通过管路与池塘1连接,过滤箱3内设有挡水墙4,该挡水墙4沿径向方向设有过水缝5,该过水缝5的高度为3-8厘米,并且过水缝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凹凸不平表面,过滤箱3内还设有位于挡水墙4的出水方向的阻挡墙8,该阻挡墙8下端面与过滤箱3底面之间设有过水通道,该过水通道中设有倾斜的过滤网6。过水缝5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优选设为规则的波浪状表面,通过将过水缝的表面设为凹凸不平表面,可以对水形成一个冲击作用,将水中含有的污物冲散,便于后续过滤。

所述阻挡墙8内设有向上凸起的槽腔,该槽腔中设有冲洗喷头7,该冲洗喷头7通过冲水管路10与外界水源连接,喷头的喷水方向正对着过滤网,过滤箱上正对着过滤网的位置设有排污口。冲水管路沿阻挡墙内中延伸至过滤箱外与干净水源(自来水)连接。

过滤箱内设有至少一个阻挡墙。挡水墙由上往下设有至少两个过水缝。

此外,过滤箱的出水端设有PH值检测计,通过该PH值检测计检测水的PH值,以此调节水质,保证鱼类正常生长。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抽水泵将池塘中的水抽到过滤箱中,先经过挡水墙,从挡水墙中的过水缝流过,由于过水缝并不大,因此,能够阻挡一些较大的颗粒,并且通过挡水墙对水形成一个阻挡作用,对水形成一个冲击作用,使水中的污物被冲散,然后水再从过水通道中流过,被过滤网过滤,过滤后的水经水泵被抽回到池塘中。使用一段时间,开启冲洗喷头对过滤网进行强力冲洗,将过滤网上的污物从排污口冲出,延长过滤网的更换时间,降低维护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