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茶叶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7533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富硒茶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茶树的栽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茶树对其生长的环境要求非常严格,例如选择土层厚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这种砂质壤土的有机质含量高,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ph值4.5~6.5;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mm以上;光照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气温日平均需10℃。因此选择有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种地形对茶树生育有利。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和茶文化的兴起,人们对茶叶数量、质量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与提高,市场上的富硒茶叶,因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深受欢迎,目前获得富硒茶叶的途径主要有2种,其一,是选择富含硒的地段种植,这种方式容易收地理位置影响,因为茶叶生长条件比较苛刻,满足富硒地段不一定适合茶叶种植,我国有72%的县(市)低硒或缺硒,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等严重缺硒地区有克山病、大骨节病发生,一些癌症高发区(如江苏启东市)也属低硒区,在这种地方自然种植出来的茶叶含硒必然很低;其二,通过茶叶种植中补充外源硒,让茶叶自然吸收硒,已达到“富硒”的目的,目前国内富硒茶生产方式有以下几种: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1779542a,名称为:富有机硒黄山毛峰茶的生产方法,此方法可以保证茶达到富硒标准,提高茶有机硒含量,但因为采用作物生长中期土壤根施,不能保证其营养剂被茶树充分吸收,营养剂中大部分的硒会遗留在土壤中,随着雨水或灌溉水流失,进而增加土壤和水体环境中硒的负担,长期使用易导致硒污染;另一篇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cn103798015a,名称为:有机富硒茶的健康生态种植方法,该方法是在茶树施肥过程中施入经发酵的有机硒肥,供茶树吸收硒元素,经施肥后采摘的一芽一叶的茶叶硒含量为0.350μg/g,一芽二叶的茶叶硒含量为0.424μg/g,本发明用硒肥和家杂肥一起发酵,第一激活了硒的活性,第二有大量的家杂肥包裹着硒元素,保护硒元素与土壤不直接接触,保证可溶性的硒含量较多,利于茶树的根系吸收,但是仅仅通过施肥方式施入硒肥不一定保证茶叶吸收到硒和转化硒;因此,需要摸索一种茶叶富含硒的种植方法,以满足人们对富硒茶叶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提供一种营养全面,满足茶叶生长过程中营养需求,并且种植的茶叶中硒含量高,品质好的富硒茶叶的种植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富硒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搭建育苗大棚:大棚包括保温墙体和顶棚组成,在大棚内建设苗床和浇灌装置,浇灌装置包括由管道连通的水箱和雾化喷头;苗床从上至下依次为营养土层、滤水层和砂石层;在苗床底部设有喇叭形接水口,接水口处通过管道连通水箱;

(2)幼苗培育:从母本茶树选取一到两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茶树穗条,将茶树穗条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2小时;然后将穗条插入所述苗床的营养土层内进行扦插育苗培育;扦插后一个月内,每隔5天通过所述浇灌装置对其进行喷洒雾化水,此后根据需要进行浇水;待长出新叶后,每三个月通过浇灌装置补充水溶性硒肥和氮磷钾肥,此后按照常规方法培育1年以上;

(3)种植地选择与整理:选择酸性黄土壤或红黄土壤,坡度为15~30°;沿种植地上挖宽度为1~1.5米宽的平台,在平台内放入专用有机肥和复合肥;

(4)移栽前管理:选择健壮的苗进行移栽,移栽前用茶苗根部蘸取根部刺激液30秒~1分钟;所述根部刺激液由生根粉600~800毫克,加95%的酒精溶解后加水至1000毫升;然后再加入磷酸二氢钾200毫克、硼酸6毫克、亚硒酸钠2毫克充分溶解得到;

(5)移栽后管理:茶苗种植后,在茶苗周围铺10~20厘米后的杂草;定植后3天适量浇水;以后每隔7天浇一次,持续一个月以上至茶苗转青成活;每次浇水浸湿茶树四周的耕地,然后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在茶苗水肥充足情况下生长;

(6)日常管理:a、定期除杂草和疏苗,发现杂草及时拔除,将弱苗和病苗及时清除;b、耕作松土,每年定期松土;时间为10~12月份;c、水肥管理,定期检查土壤湿度,适量浇水;遇上雨季连绵及时排水,保持地块排水透气良好;每年施2~3次专用有机肥;d、虫病防治,定期查看茶树长势,发现病虫及时防治。

优选地,所述营养土层由腐殖土、微生物硒肥组成,其重量比例为3~4:1~2。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硒肥的制备方法为:将亚硒酸盐配制成0.008mol/l~0.01mol/l的溶液,将地衣芽孢杆菌按照混合占亚硒酸盐溶液0.2%的比例加入至亚硒酸盐溶液中;并在28~35℃温度下保持24~48h,结晶后利用低温干燥后将其加入至腐熟农家肥中进行发酵得到。

优选地,所述滤水层由锯末或草粉按照任一比压制而成,厚度为5~10厘米。

优选地,所述专用有机肥包括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动物粪便60~70份、腐熟烟叶10~20份、水葫芦10~18份、富硒黑花生藤粉8~12份、粉煤灰5~8份、麦饭石6~8份、硅藻土4~6份、黄腐酸钾2~5份、硒制剂2~5份,其余为微生物菌剂,经过成堆发酵得到。

优选地,所述硒制剂由亚硒酸钠3份、复酞核酸3份、槐糖脂5份组成,其余为水;硒制剂以亚硒酸钠为外源硒,复酞核酸为增效剂,以生物型表面活性剂(槐糖脂)为润湿剂,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和生物无任何残留和污染。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至少2种,每种菌种的浓度为浓度为5~8×108cfu/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富硒茶叶的种植方法中,从茶叶育苗开始就保证茶叶始终处于“富硒”阶段,特别是在育苗过程中,利用苗床,在苗床上依次设有营养土层、滤水层和砂石层,营养层由腐殖土、微生物硒肥组成,微生物硒肥用地衣芽孢杆菌,将无机硒转化为可利用的有机活性硒,直接被茶叶幼苗吸收,拮抗有害金属,调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与利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等,防止茶叶对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吸收,提高茶叶的品质,早期吸收的硒利于后期茶叶生长的自我调控;在育苗床上通过浇灌装置可以给茶叶幼苗补充水肥,由于滤水层的作用,多余的水通过滤水层过滤掉,从喇叭形接水口处通过管道连通水箱,重复利用水的同时,避免未被吸收的硒流入自然界造成硒污染;通过大棚育苗得到的茶苗健壮,后期长势快,前期硒含量高;2、移栽过程采用刺激液刺激,可以充分促进生根,提高移栽成活率,同时补充早期硒源,硒源直接在根部,利于被茶叶吸收;3、采用专用有机肥,该有机肥以水葫芦作为原料,也能够防止茶叶对重金属的吸收,富硒黑花生藤粉和硒制剂作为外源硒,提供茶叶生长过程中,硒的需要;粉煤灰份、麦饭石份、硅藻土能够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防止土壤板结,促进茶叶根部的呼吸,提高吸收率;腐熟烟叶、水葫芦、富硒黑花生藤粉经发酵处理后能够使有机质快速以小分子形式存在于土壤中,为土壤快速补充有机质,改善土壤板结状况和团粒结构,改良土壤;硒肥和有机肥一起加入微生物菌剂发酵后,激活了硒的活性,有大量的有机肥包裹着硒元素,保护硒元素与土壤不直接接触,保证可溶性的硒含量较多,利于茶树的根系吸收,种植的茶叶含硒量均有,易于人体吸收,饮用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富硒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搭建育苗大棚:大棚育苗能很好调节温度、湿度,本实施例的大棚包括保温墙体和顶棚组成,在大棚内建设苗床和浇灌装置,浇灌装置包括由管道连通的水箱和雾化喷头;苗床从上至下依次为营养土层、滤水层和砂石层;在苗床底部设有喇叭形接水口,接水口处通过管道连通水箱;本实施例的营养土层由腐殖土、微生物硒肥组成,其重量比例为3:1;微生物硒肥的制备方法为:将亚硒酸盐配制成0.008mol/l~0.01mol/l的溶液,将地衣芽孢杆菌按照混合占亚硒酸盐溶液0.2%的比例加入至亚硒酸盐溶液中;并在28~35℃温度下保持24~48h,结晶后利用低温干燥后将其加入至腐熟农家肥中进行发酵得到;滤水层由锯末或草粉按照任一比压制而成,厚度为5~10厘米;

(2)幼苗培育:从母本茶树选取一到两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茶树穗条,将茶树穗条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2小时(消毒液选自市售,主要杀灭茶叶上的虫卵的害虫);然后将穗条插入所述苗床的营养土层内进行扦插育苗培育;扦插后一个月内,每隔5天通过所述浇灌装置对其进行喷洒雾化水,此后根据需要进行浇水;待长出新叶后,每三个月通过浇灌装置补充水溶性硒肥和氮磷钾肥(均来自市售),此后按照常规方法培育1年以上;

(3)种植地选择与整理:选择酸性黄土壤或红黄土壤,坡度为15~30°;沿种植地上挖宽度为1~1.5米宽的平台,在平台内放入专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专用有机肥包括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动物粪便60份、腐熟烟叶10份、水葫芦10份、富硒黑花生藤粉8份、粉煤灰5份、麦饭石6份、硅藻土4份、黄腐酸钾2份、硒制剂2份,其余为微生物菌剂,经过成堆发酵得到,本实施例的硒制剂由亚硒酸钠3份、复酞核酸3份、槐糖脂5份组成,其余为水;硒制剂以亚硒酸钠为外源硒,复酞核酸为增效剂,以生物型表面活性剂(槐糖脂)为润湿剂,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和生物无任何残留和污染;微生物菌剂包括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每种菌种的浓度为浓度为5~8×108cfu/g。

(4)移栽前管理:选择健壮的苗进行移栽,移栽前用茶苗根部蘸取根部刺激液30秒分钟;所述根部刺激液由生根粉800毫克,加95%的酒精溶解后加水至1000毫升;然后再加入磷酸二氢钾200毫克、硼酸6毫克、亚硒酸钠2毫克充分溶解得到;

(5)移栽后管理:茶苗种植后,在茶苗周围铺10~20厘米后的杂草;定植后3天适量浇水;以后每隔7天浇一次,持续一个月以上至茶苗转青成活;每次浇水浸湿茶树四周的耕地,然后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在茶苗水肥充足情况下生长;

(6)日常管理:a、定期除杂草和疏苗,发现杂草及时拔除,将弱苗和病苗及时清除;b、耕作松土,每年定期松土;时间为10~12月份;c、水肥管理,定期检查土壤湿度,适量浇水;遇上雨季连绵及时排水,保持地块排水透气良好;每年施2~3次专用有机肥,专用有机肥一致,在每年6-7月份和10-12月份进行;d、虫病防治,定期查看茶树长势,发现病虫及时防治。

实施例2

一种富硒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搭建育苗大棚:大棚同实施例1,营养土层由腐殖土、微生物硒肥组成,其重量比例为4:1;所述微生物硒肥的制备方法为同实施例1;滤水层同实施例1。

(2)幼苗培育:从母本茶树选取一到两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茶树穗条,将茶树穗条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2小时;然后将穗条插入所述苗床的营养土层内进行扦插育苗培育;扦插后一个月内,每隔5天通过所述浇灌装置对其进行喷洒雾化水,此后根据需要进行浇水;待长出新叶后,每三个月通过浇灌装置补充水溶性硒肥和氮磷钾肥,此后按照常规方法培育1年以上;

(3)种植地选择与整理:选择酸性黄土壤或红黄土壤,坡度为15~30°;沿种植地上挖宽度为1~1.5米宽的平台,在平台内放入专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专用有机肥包括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动物粪便65份、腐熟烟叶15份、水葫芦16份、富硒黑花生藤粉10份、粉煤灰7份、麦饭石7份、硅藻土5份、黄腐酸钾3份、硒制剂3份,其余为微生物菌剂,经过成堆发酵得到;硒制剂同实施例1;微生物菌剂包括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每种菌种的浓度为浓度为5~8×108cfu/g。

(4)移栽前管理:选择健壮的苗进行移栽,移栽前用茶苗根部蘸取根部刺激液1分钟;根部刺激液由生根粉700毫克,加95%的酒精溶解后加水至1000毫升;然后再加入磷酸二氢钾200毫克、硼酸6毫克、亚硒酸钠2毫克充分溶解得到;

(5)移栽后管理:茶苗种植后,在茶苗周围铺10~20厘米后的杂草;定植后3天适量浇水;以后每隔7天浇一次,持续一个月以上至茶苗转青成活;每次浇水浸湿茶树四周的耕地,然后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在茶苗水肥充足情况下生长;

(6)日常管理:a、定期除杂草和疏苗,发现杂草及时拔除,将弱苗和病苗及时清除;b、耕作松土,每年定期松土;时间为10~12月份;c、水肥管理,定期检查土壤湿度,适量浇水;遇上雨季连绵及时排水,保持地块排水透气良好;每年施2~3次专用有机肥,同实施例1;d、虫病防治,定期查看茶树长势,发现病虫及时防治。

实施例3

一种富硒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搭建育苗大棚:同实施例1;营养土层由腐殖土、微生物硒肥组成,其重量比例为4:1;微生物硒肥的制备方法为同实施例1;滤水层同实施例1。

(2)幼苗培育:从母本茶树选取一到两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茶树穗条,将茶树穗条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2小时;然后将穗条插入所述苗床的营养土层内进行扦插育苗培育;扦插后一个月内,每隔5天通过所述浇灌装置对其进行喷洒雾化水,此后根据需要进行浇水;待长出新叶后,每三个月通过浇灌装置补充水溶性硒肥和氮磷钾肥,此后按照常规方法培育1年以上;

(3)种植地选择与整理:选择酸性黄土壤或红黄土壤,坡度为15~30°;沿种植地上挖宽度为1~1.5米宽的平台,在平台内放入专用有机肥和复合肥;专用有机肥包括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动物粪便70份、腐熟烟叶20份、水葫芦18份、富硒黑花生藤粉12份、粉煤灰8份、麦饭石8份、硅藻土6份、黄腐酸钾5份、硒制剂5份,其余为微生物菌剂,经过成堆发酵得到。硒制剂同实施例1;微生物菌剂包括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每种菌种的浓度为浓度为5~8×108cfu/g。

(4)移栽前管理:选择健壮的苗进行移栽,移栽前用茶苗根部蘸取根部刺激液1分钟;所述根部刺激液由生根粉600毫克,加95%的酒精溶解后加水至1000毫升;然后再加入磷酸二氢钾200毫克、硼酸6毫克、亚硒酸钠2毫克充分溶解得到;

(5)移栽后管理:茶苗种植后,在茶苗周围铺10~20厘米后的杂草;定植后3天适量浇水;以后每隔7天浇一次,持续一个月以上至茶苗转青成活;每次浇水浸湿茶树四周的耕地,然后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在茶苗水肥充足情况下生长;

(6)日常管理:a、定期除杂草和疏苗,发现杂草及时拔除,将弱苗和病苗及时清除;b、耕作松土,每年定期松土;时间为10~12月份;c、水肥管理,定期检查土壤湿度,适量浇水;遇上雨季连绵及时排水,保持地块排水透气良好;每年施2~3次专用有机肥,方式同实施例1;d、虫病防治,定期查看茶树长势,发现病虫及时防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