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122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属于养殖网箱领域。



背景技术:

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尤其适用于海上网箱养殖,或大水体,如水库、湖泊中的网箱养殖。可用于养殖经济价值较高的游泳性鱼类,如大西洋鲑、鲷鱼,石斑鱼、斑石鲷、虹鳟等品种。

海上网箱养殖今年蓬勃发展,众多国家级、省级项目大力促进海上网箱养殖的发展,尤其是离岸网箱养殖,即,发展到离岸较远,水域开阔,水深深度达,水体交换充足的水域进行鱼类的网箱养殖。这类水域相对于近岸水域,水质稳定,水体容量大,水交换充足,不易在养殖过程中引起水体及底质中的残饵、粪便积累,可避免造成水体污染。但该水体区域,风浪较大,且风浪发生较为频繁,因此对养殖网箱的抗风浪性能要求较高。

传统抗风浪网箱,多为单网衣结构,即在网箱框架周围悬垂单层网衣,单层网衣一旦受损,极易造成养殖鱼类的逃脱,如养殖是非本地物种,则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长远来看,后果难以估计。同时,养殖鱼类逃脱则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网衣的损坏,还有可能致使网箱外鱼类进入网箱,对养殖对象进行捕食活动,或将寄生虫及病害传染病给网箱内养殖的鱼类,导致养殖过程中的经济损失。

传统网箱,由于其只配有单层网衣,且网衣材质多为聚乙烯(PE)材质,网衣悬垂在水体中后,网衣形状不易保持,在风浪较大时,网衣所圈围区的面积变化剧烈,影响养殖对象活动,如挤压养殖区域,造成鱼类拥挤,导致体外受伤,甚至导致死亡发生。或四周及底部网衣在水流的推动下向上移动,迫使鱼类游向水体表层,则极易造成鱼类逃逸。

传统网箱,几乎不配有造流设备。当处于水库或湖泊环境中时,没有较大风浪,水体波动小,水体交换能力较差,在此类环境中安置大型网箱,网箱内水体与外界水体主动交换能力较差,网箱内养殖的大量鱼类进行呼吸作用,极易造成网箱内水体溶氧较低,导致水体缺氧。同时,在向养殖鱼类投喂饲料后,残饵、粪便容易积累在网下下面的水体底质之中,导致底质富营养化,从而影响整体水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可有效避免较大风浪导致网箱内鱼类受伤,有效避免了网箱在大风浪中破损的情况,水体交换能力强。

本发明所述的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包括网箱框架,网箱框架上挂有养殖网,网箱框架上均匀连接有连接臂,连接臂上吊有外层养殖网和内层养殖网,内层养殖网套于外层养殖网内,网箱框架上安装有供水设备,供水设备设有提水泵,提水泵的抽水管伸入网箱外的海水中,提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伸入网箱内,进水管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其相应位置的网箱框架切线呈30度角,外层养殖网和内层养殖网底部连接有集污装置。

所述的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内层养殖网为高密度聚乙烯网衣。

所述的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外层养殖网为帆布式网衣。

所述的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网箱上设置供氧单元,供氧单元包括供氧机,供氧机的出氧口连接到进水管,供氧单元与供水设备组成供水供氧单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所述的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外层养殖网使用材质较硬的帆布作为材质,外层帆布式网衣重量大,浸入水中后,姿态稳定,在水流作用下也不易变形,也为内层悬挂的内层养殖网提供额外保护。同时将网箱内外隔离开来,第一,防止网箱内养殖的鱼类逃逸进入自然水体。第二,阻止网箱外的鱼类携带寄生虫等病原体进入网箱,感染养殖鱼类,同时可防止外部鱼类进入网箱捕食养殖鱼类。供水供氧单元在网箱框架上设置多处,由于其上的出水口为多个且位于不同水深,与切线呈30度角的出水口,喷出的水可在网箱内制造旋转水流,同时将网箱外的水抽入网箱内,增强了水交换能力,使网箱内水流速度从网箱边缘向网箱中央均匀递减分布,适合养殖鱼类选择适宜的流速环境进行游动。同时,旋转水流可以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推向网箱中央的底部的集污槽进行收集。这样的水流流动方式还有助于溶氧在网箱内部区域的均匀分布。均匀的流速变化和溶氧分布有助于养殖鱼类的生长,同时可提高单位水体的养殖密度,提高总体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网箱框架截面视图。

图中:1、抽水管;2、外层养殖网;3、集污装置;4、网箱框架;5、连接臂;6、进水管;7、安装管;8、内层养殖网;9、提水泵;10、供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包括网箱框架4,网箱框架4漂浮在水面上,网箱框架4上悬吊有养殖网,网箱框架4上均匀连接有连接臂5,连接臂5上吊有两根安装管7,两根安装管7上分别挂有外层养殖网2和内层养殖网8,内层养殖网8套于外层养殖网2内,网箱框架4上安装有供水设备,供水设备设有提水泵9,提水泵9的抽水管1伸入网箱外的海水中,提水泵9的出水口连接有进水管6,进水管6伸入网箱内,进水管6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其相应位置的网箱框架4切线呈30度角,外层养殖网2和内层养殖网8底部连接有集污装置3。

所述的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内层养殖网8为高密度聚乙烯网衣。

所述的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外层养殖网2为帆布式网衣。

所述的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外层养殖网2为高密度复合材料制成的帆布式网衣,内层养殖网8为高密度聚乙烯网衣。帆布式网衣,不存在网目结构,为整张帆布构成,透水性能较差,其表面涂有现有的生物防污损材料,无毒,且阻碍藻类等水体内的无损生物在网衣上附着生长。内层悬挂聚乙烯材质网衣。外层帆布式网衣重量大,浸入水中后,姿态稳定,在水流作用下也不易变形,也为内层悬挂的聚乙烯网衣提供额外保护,避免了挤压鱼类活动空间,导致的鱼类相互碰撞损伤。同时将网箱内外隔离开来,第一,放置网箱内养殖的鱼类逃逸进入自然水体。第二,阻止网箱外的鱼类携带寄生虫等病原体进入网箱,感染养殖鱼类,同时可防止外部鱼类进入网箱捕食养殖鱼类。

所述的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网箱上设置供氧单元10,供氧单元10包括供氧机,供氧机的出氧口连接到进水管6,供氧单元10与供水设备组成供水供氧单元10。

所述的抗风浪双网壁密闭型网箱,网箱框架4上集成有多个供水供养单元。本发明的网箱采用外包裹不锈钢的横截面为矩形的高密度基乙烯材质的框架,可在其上面安装水泵及水管等装置。网箱外设有抽水管1,竖直向水面以下延伸10m距离,用来抽取海水输入进网箱内部,框架上安装提水泵9经由网箱外部的抽水管1抽取海水,提水泵9连接进水管6,进水管6位于网箱内部,用来将外部海水注入网箱内部,进水管6贴近网衣,竖直安装在网箱内部,并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布置五个出水口。在进水管6道连接充氧装置,将氧气直接输入进水管6道,随水流排进网箱内部,为其内部充氧。提水泵9协同抽水管1和进水管6以及一台充氧设备为一个供水供氧单元10,在网箱上,均匀布置三个或四个此单元,较大直径的网箱,如直径24m,布置四套供水供氧单元10,较小的网箱,如直径为18m,布置三套供水供氧单元10。所有供水供氧单元10中出水口的进水方向要求沿所在位置的框架的切线方向成30°夹角,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进水(见图)。这样在网箱内部形成回转流动的水流,使网箱内水流速度从网箱边缘向网箱中央均匀递减分布,适合养殖的鱼类选择适宜的流速环境进行游动,同时可以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推向网箱中央的底部的集污槽进行收集。这样的水流流动方式还有助于溶氧在网箱内部区域的均匀分布。均匀的流速变化和溶氧分布有助于养殖鱼类的生长,同时可提高单位水体的养殖密度,提高总体产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