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10786阅读:12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园艺或蔬菜的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天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为兰科,是多年生的食菌草本植物,植株可达2米,为常用名贵中药,主产于云南、四川、陕西及贵州等地。主要以地下块茎入药,入药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历代本草都列为上品,中医学认为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经,具有息风定惊、镇静安眠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失眠、惊风、癫痫等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天麻还具有增智、健脑、延缓衰老的作用,对老年痴呆症有一定的疗效,天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人工种植天麻也越来越常见。

目前天麻的种植方法普遍选择坡向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为佳,土壤质地为中性黄壤、紫色土,地上植被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盖度不超过60%的地块,在所选地块每间隔25cm一个塘,塘宽60cm,长度不限,塘深25~30cm,选用长60cm的菌材,在菌材上砍三排鱼鳞口,鱼鳞口间隔3~5cm,将砍好鱼鳞口的菌材间隔固定于塘中,每塘放置4根菌材,在菌材的各个创口处均匀的放置蜜环菌生产种,然后覆盖厚度为8~10cm的土壤,至当年冬天菌材接上蜜环菌,将覆盖与菌材上的土刨出,把种麻放置于菌材上,每段菌材放5~7个,在种麻间放一长3~5cm的小树段,再盖上厚度为10~12cm的土壤,至次年秋天天麻长成。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蜜环菌有“好气”的特性,在通气条件良好时,才能生长发育繁盛,在嫌气条件下不能生长,现有技术中种植天麻的前期和中期,由于菌材位于土壤内,虽然采用较疏松的土壤但土壤有一定湿度,其通风效果不好,影响蜜环菌的生长。2、创造既适合蜜环菌生长,又适合天麻生长的调节,是人工栽培天麻的关键,如天麻生长的后期,气温降低到15℃以下,天麻将要进入休眠期,但在此温度下,蜜环菌仍可生长,此时蜜环菌会抑制天麻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天麻的种植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使得在天麻生长前期和中期,蜜环菌快速生长;天麻生长后期,减少天麻接触蜜环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一种天麻的种植方法,采用培养箱进行种植,所述培养箱包括箱本体和网状薄板,所述网状薄板与箱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箱本体的底面内设有空腔,所述箱本体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将空腔与箱本体内部连通的圆孔,所述圆孔处均固定连接有与空腔连通的气囊;所述箱本体的底部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出水管和入水管,所述入水管连通有水源;所述箱本体上还设有将空腔和箱本体内部连通的浸水口;所述箱本体的侧面还设有通风孔和取放口,所述取放口上设有盖子。

天麻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种:选择野生天麻进行授粉培育出种麻;

步骤二,蜜环菌的培育:每年8~9月之间,将粗9~10cm的树枝削去细枝,斜砍成11~12cm长后清水浸泡10~15分钟;将步骤一中培养箱内的网状薄板取出,向培养箱的箱底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树叶,浸泡后的树枝多个,混合腐殖土的树叶,薄沙土,且上述浸泡后的树枝的两端创口均匀放置蜜环菌生产种;8~10天后,打开入水管和出水管向培养箱内浸水,待培养箱内的沙土含水率在18~23%后,关闭出水管后再关闭入水管,保持空腔内的水量,再过22~30天培育完成;

步骤三,播种:将步骤二中培养箱中覆盖于树枝上的土刨开,然后将网状薄板放入培养箱内,网状薄板紧挨树枝放置,且树枝的两端创口位于网状薄板的网口处;将步骤一中的种麻放置于树枝的创口处,然后在网状薄板上铺设一层树叶,最后铺设一层6~9cm厚的沙土,最后将培养箱放置于遮阴林下;打开入水管向空腔内注入水,使得空腔湿润即可关闭入水管;

步骤四,繁殖:步骤三中的培养箱放置于遮阴林下60~70天,打开入水管向空腔内通入水,每隔4~6分钟打开一次出水管,连续打开4~6次,关闭入水管并将空腔内水放出后关闭出水管,保持空腔湿润即可;

步骤五,取菌:次年,步骤四中的天麻生长至进入休眠期,打开盖子,从取放口处将步骤三中放入培养箱内的树枝取出一部分,然后关闭盖子,直至秋天天麻果实成熟。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

1、培育蜜环菌时,打开入水管和出水管,向空腔内通入流动水,空腔内的部分水或者湿气会通过浸水口进入培养箱内,使得培养箱内空气湿润且土壤有一定的湿度,利于蜜环菌的培育生长,而且便于控制,可以随时向培养箱内浸水;

2、培养箱放置于遮阴林下60~70天时,打开入水管向空腔内通入水,且每隔4~6分钟打开一次出水管,在出水管未打开之前空腔内的水会将气囊撑起,使得气囊将培养箱内的土和树枝向上顶,使其松动,进而从通风孔进入的空气更容易进入到网状薄板下方的部分,增强通风效果,利于蜜环菌生长;

3、网状薄板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使得长大后的天麻位于薄板上,使得天麻与树枝之间由网状薄板隔开,而蜜环菌则会通过网状薄板上的网口与天麻接触,蜜环菌的数量繁殖的也会越来越多,待到天麻生长的后期,天麻即将进入休眠期,网口逐渐被蜜环菌堵住,因此网状薄板下方的蜜环菌不会再大量向上生长;天麻进入休眠期时,从取放口处将培养箱内的树枝取出一部分,使得树枝不再与网状薄板接触,此时生长后膨胀后的天麻位于网状薄板上,因此天麻不会再与树枝接触,树枝不会再繁殖更多的蜜环菌进入天麻表皮细胞,此时蜜环菌不会抑制天麻的生长;

4、本方案中的培养箱可反复用于天麻的种植,非常方便,而且取出的树枝还可以再用于培养蜜环菌。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1,箱本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圈放置网状薄板的凸起。

非常简单的实现了网状薄板与箱本体的可拆卸连接。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2,出水管处连接有储水箱,入水管与储水箱连通,储水箱连通水源。

使得从出水管处流出的水会再次进入入水管中,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3,步骤二中的每段树枝上均割有3排鱼鳞口,且相邻排鱼鳞口之间距离为2~3cm,鱼鳞口处均匀放置蜜环菌生产种。

鱼鳞口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便于培育蜜环菌,使得每段树枝上有五处创口,即树枝的两端处和中间三排鱼鳞口处,总计五处创口;相邻排鱼鳞口之间的距离为2~3cm,当相邻排鱼鳞口之间的距离小于2cm时,过密不利于培养蜜环菌,当鱼鳞口之间的距离大于3cm时,过于稀疏,使得两边排的鱼鳞口与树枝的端部太近,不利于培养蜜环菌,且不利于后续放置种麻。

对优选方案3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4,每段树枝上放置3个种麻,1个种麻位于树枝中间位置的一排鱼鳞口处,另外两个种麻分别位于树枝的两端的创口处。

便于放置在树枝两端的种麻生长膨胀后能够与相邻的鱼鳞口处生长延伸的蜜环菌接触,而放置在中间排的鱼鳞口处的种麻生长膨胀后也能够与两边的鱼鳞口生长延伸出的蜜环菌接触。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5,步骤三中固定于培养箱内的树枝之间的间距为4~5cm。

树枝之间的间距小于4cm时,长大后的天麻会互相干扰挤压,不利于生长;树枝之间的间距大于5cm,间距过大,浪费土地。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6,培养箱的内部尺寸为长80cm、宽50cm、高25cm。

培养箱大小适宜,利于搬运。

对基础方案或优选方案6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4,培养箱为塑料箱;网状薄板为塑料板。

塑料箱能够防止漏水且不易被水浸泡腐蚀,同理塑料板也不易被水浸泡腐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天麻的种植方法的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箱本体1、空腔11、气囊12、出水管13、入水管14、储水箱15、浸水口16、通风孔17、取放口18、网状薄板2。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实施例1为例详细描述天麻的种植方法,其他实施例和对比例在表1中体现,未示出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

一种天麻的种植方法,采用培养箱进行种植,参见图1所示,培养箱包括箱本体1和网状薄板2,且培养箱为塑料箱,网状薄板2为塑料板。箱本体1的内部尺寸为长80cm、宽50cm、高25cm。箱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一圈放置网状薄板2的凸起。箱本体1的底面内设有空腔11,箱本体1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将空腔11与箱本体1内部连通的圆孔,圆孔处均固定连接有与空腔11连通的气囊12;箱本体1的底部设有与空腔11连通的出水管13和入水管14,出水管13处连接有储水箱15,入水管14与储水箱15连通,储水箱15连通水源;且入水管14的直径大于出水管13的直径。箱本体1的底面还设有将空腔11和箱本体1内部连通的浸水口16,浸水口16内固定连接有滤网;箱本体1的侧面还设有通风孔17和取放口18,取放口18上设有盖子。

天麻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种:选择野生天麻进行授粉培育出种麻;

步骤二,蜜环菌的培育:每年8~9月之间,将粗9~10cm的树枝削去细枝,斜砍成11~12cm长的小段,每段树枝上均割有3排鱼鳞口,且鱼鳞口之间距离为2~3cm,然后采用清水浸泡10~15分钟;将步骤一中培养箱内的网状薄板2取出,向培养箱的箱底铺设2cm左右厚的树叶,取多个浸泡后的树枝,并排放置在树叶上,且相邻树枝之间的距离为4~5cm,然后在树枝两端的创口和鱼鳞口处均放置蜜环菌生产种;然后再覆盖2cm左右厚的混合腐殖土的树叶,最后覆盖薄沙土;8~10天后,打开入水管14和出水管13向培养箱内浸水,待培养箱内的沙土含水率在18~23%后,关闭出水管13后再关闭入水管14,保持空腔11内的水量,再过22~30天培育完成;

步骤三,播种:将步骤二中培养箱中覆盖于树枝上的土刨开,然后将网状薄板2放入培养箱内,网状薄板2紧挨树枝放置,且树枝的两端创口位于网状薄板2的网口处;将步骤一中的种麻放置于树枝的创口处,然后在网状薄板2上铺设一层树叶,最后铺设一层6~9cm厚的沙土,最后将培养箱放置于遮阴林下;打开入水管14向空腔11内注入水,使得空腔11湿润即可关闭入水管14;

步骤四,繁殖:步骤三中的培养箱放置于遮阴林下60~70天,打开入水管14向空腔11内通入水,每隔4~6分钟打开一次出水管13,连续打开4~6次,关闭入水管14并将空腔11内水放出后关闭出水管13,保持空腔11湿润即可;

步骤五,取菌:次年,步骤四中的天麻生长至进入休眠期,打开盖子,从取放口18处将步骤三中放入培养箱内的树枝取出一部分,然后关闭盖子,直至秋天天麻果实成熟。

表1

分别检测实施例1至对比例9中得到的各阶段蜜环菌量和天麻果实的大小等数据如下:

表2

根据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实施例2为最佳实施例,经实施例2的方式种植得到的天麻果实均较大。

实施例1与对比例1相比可以看出,蜜环菌重水,但是又不能浸泡在水中,因此采用浸泡树枝的方法,可以让树枝内含水量增加,以此使得放置在树枝的创口处的蜜环菌生产种周围的环境较为阴湿;当步骤二中树枝浸泡时间少于6分钟时,树枝内部浸泡不够,会影响蜜环菌的生长环境,因此影响蜜环菌的生长量和速度,在此基础上种植天麻,影响天麻前期接触蜜环菌的量。

实施例2与对比例2相比可以看出,浸泡时间多于15分钟时,树枝内含水量稍多,使得蜜环菌的生长量降低,但是由于有树叶和土壤的作用,因此也不至于降低特别多,但是后期不能够再向培养箱内通水。另外,发明人在试验中还得出,将树枝放入水中浸泡一周以上其树皮会被逐渐泡烂,因此本方案中树枝浸泡时间可以多于15分钟,虽然蜜环菌生长量会稍微下降,但是影响不大;但是不能够多于1周,主要是防止树皮被泡烂,不易放入土壤中。

实施例1与对比例3相比可以看出,步骤二中鱼鳞口之间的间距小于2cm,会影响蜜环菌的生长量,因为鱼鳞口之间的距离过小那么蜜环菌则会集中生长,其余地方延伸生长较慢。同时还会影响后期天麻果实的大小,因为天麻果实是放置在每段树枝的创口处的(即,树枝的鱼鳞口和树枝两端),而本方案中每段树枝上有3个位置放置种麻,树枝中间的鱼鳞口和两端,如果鱼鳞口过于集中,那么放置在中间鱼鳞口处的麻中接触到的蜜环菌比树枝两端的种麻则接触的蜜环菌多,影响两端天麻的生长。

实施例2与对比例4相比可以看出,步骤二中鱼鳞口之间的间距大于3cm,使得两边排的鱼鳞口与树枝的端部太近,因此放置在树枝两端的麻种前期接触的蜜环菌多,而位于树枝中部的麻种则相对于两端的麻种前期接触的蜜环菌少,果实较小。

实施例1与对比例5相比,可以看出步骤二中相邻树枝之间的距离小于4cm,长大后的天麻会相互挤压干扰,不利于生长。

实施例2与实施例6相比可以看出,步骤二中相邻树枝之间的距离大于5cm,种得的天麻较稀疏,间距过大,浪费土地。

实施例1与对比例7相比可以看出,步骤二中沙土含水率小于18%时,表示空腔11内浸入培养箱内的水分含量不充足,不能够达到蜜环菌生长的最佳环境,影响蜜环菌的生长。在此基础张培养天麻,由于天麻前期接触的蜜环菌数量较小,容易导致天麻果实的体积均较小。

实施例2与对比例8相比可以看出,虽然蜜环菌生长需要较重的水分,但不能长期渍水;所以场地应选在离水源较近、又不渍水的地方,步骤二中沙土含水率大于23%时,表示空腔11内侵入培养箱的水分含量较多,蜜环菌可能浸在水中,影响蜜环菌的生长量。在此基础张培养天麻,由于天麻前期接触的蜜环菌数量较小,容易导致天麻果实的体积均较小。

实施例1与对比例9相比可以看出,步骤四中打开出水管13的间隔时间会影响蜜环菌的生长量;主要是因为在出水管13未打开之前空腔11内的水会将气囊12撑起,使得气囊12将培养箱内的树枝顶的松动,使得从通风孔17进入的空气更容易进入到网状薄板2下方的部分,增强通风效果,利于蜜环菌生长繁殖,进而使得天麻生长中期接触的蜜环菌量更多。当步骤四中打开出水管13的间隔时间小于4分钟时,气囊12鼓起过于频繁,容易将树枝顶的移位,不利于天麻与蜜环菌接触,影响天麻生长中期与蜜环菌接触的量。

实施例2与对比例10相比可以看出,当步骤四中打开出水管13的间隔时间大于6分钟时,气囊12鼓起间隔过长不利于一次性的对蜜环菌周围的环境进行松土,试验得出,此处的延长较为浪费种植人员的时间,对天麻的种植影响不大。

实施例2与对比例11相比可以看出,在步骤五中将树枝取出,使得天麻在生长后期的休眠状态时与蜜环菌接触少,能够防止蜜环菌抑制天麻的生长。

实施例2与对比例12相比可以看出,天麻与树枝之间由网状薄板2隔开,而蜜环菌则会通过网状薄板2上的网口与天麻接触,蜜环菌的数量繁殖的也会越来越多,待到天麻生长的后期,天麻即将进入休眠期,网口逐渐被蜜环菌堵住,因此网状薄板2下方的蜜环菌不会再大量向上生长;天麻进入休眠期时,从取放口18处将培养箱内的树枝取出一部分,使得树枝不再与网状薄板2接触,此时生长后膨胀后的天麻位于网状薄板2上,因此天麻不会再与树枝接触,树枝不会再繁殖更多的蜜环菌进入天麻表皮细胞,蜜环菌不会抑制天麻的生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