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中烟100的施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4020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烟草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中烟100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中烟100是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以优质抗病为主攻方向,采用优质品种nc82为中心亲本与多抗性互补亲本9201杂交,再用nc82回交5代后,用系谱法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多抗烤烟品种,2002年12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开始大面积种植,目前主要集中在山东和河南,尤其在豫中典型浓香型烟区,中烟100种植面积占90%左右,该品种喜水肥,且易烘烤。在实际生产中多数烟农只注重追求产量,为达到这一目的,会施入烟田超量的氮肥。由此产生了诸多不良的后果:①肥料的浪费,降低肥料利用率,不利于绿色低碳的生产趋势;②增加成本,主要包括肥料成本和过量施肥致使烟株长势过旺产生的生产及人工成本;③黑爆烟比例增加,施肥过量后,黑爆烟比例增加,反而会降低产量;④降低烟叶品质,评吸质量下降,浓香型质量风格弱化;⑤产生不良的环境影响,不利于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氮是烤烟生长发育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不仅对产量有重大影响,也决定着烤烟质量的好坏。过多或过少的氮素供应均对烟叶的产量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只有适宜的氮素供应才是烟叶适宜产量和高品质的保证。在实际生产中大量存在过量施用氮肥的现象,不仅给烟农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而且肥料利用率低下,易造成面源污染,使江河湖泊富营养化。过量的施用氮肥还使成本增加,且不符合烟叶低碳生产的发展趋势。

传统上我们多凭借经验来判断烟株氮素的丰缺状况,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烟叶生产当中。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土壤养分测定值往往只能作为参考值,并不能对施肥量进行准确的量化,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各种实际情况对施肥量进行准确的量化。同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周期长,操作繁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经济成本较高。测定烟株氮营养是最直接的方法,但传统方法的诊断不仅破坏植株的生长,同时化验周期长、操作麻烦,难以实现作物生长期间的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烟100的施肥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中烟100的施肥方式不合理,尤其是中烟100的氮肥施用方式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烟100的施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烟苗移栽前,在起垄前条施磷肥和钾肥,在起垄后穴施芝麻饼肥;

烟苗移栽后的第20天至第50天分多个阶段对所述烟苗施用氮肥,检测每一阶段的烟叶实际spad值,对比同一阶段的烟叶实际spad值和该阶段的烟叶spad阈值的大小,当同一阶段的烟叶实际spad值小于等于该阶段的烟叶spad阈值时,对该阶段的烟株以水肥一体化方式施用氮肥;当同一阶段的烟叶实际spad值大于该阶段的烟叶spad阈值,不对该阶段的烟株施用氮肥,等待检测烟叶下一阶段的spad值;

烟苗移栽后的第50天以后至第90天分多个阶段对所述烟苗进行养护措施,检测每一阶段的烟叶spad值,对比同一阶段的烟叶实际spad值和该阶段的烟叶spad阈值的大小,当同一阶段的烟叶实际spad值小于等于该阶段的烟叶spad阈值,对烟苗进行中耕除草、培高烟垄、减少留叶数、及时打顶抹叉及喷施含氮叶面肥;当同一阶段的烟叶实际spad值大于该阶段的烟叶spad阈值,对烟苗进行增加留叶数和推迟打顶时间、浇水时间及喷施含钾叶面肥;其中,所述烟叶spad阈值是所述烟叶在正常情况下表现出正常生长特征时所具有的spad值范围中的最小极限值。

作为优选,所述磷肥为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所述磷肥在开沟条施时一次全部施完;

所述钾肥为硫酸钾或黄腐酸钾,在开沟条施时,施入所述钾肥总质量的30%,剩余的70%的所述钾肥根据所述烟苗的生长状态和土壤墒情以水肥一体化方式分多次追施;

所述氮肥为硝酸磷铵。

作为优选,所述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的施肥量为每667平方米施肥地施用4.5kg-6.75kg五氧化二磷(此处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施用量用纯五氧化二磷表示),所述硫酸钾或黄腐酸钾的施肥量为每667平方米施肥地施用4.05kg-9.45kg氧化钾(此处硫酸钾或黄腐酸钾的施用量用纯氧化钾表示),所述芝麻饼肥的施肥量为20kg/667m2

作为优选,所述烟苗移栽后的第20天至第50天分多个阶段是指第20天为第一阶段,第30天为第二阶段,第40天为第三阶段,第50天为第四阶段;

所述烟苗移栽后的第50天以后至第90天分多个阶段是指第70天为第五阶段,第90天为第六阶段。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每一阶段的烟叶实际spad值的具体步骤为:在上午8点-10点,选取至少5株能代表烟株所在地块整体长势一致和无病虫害的烟株,用酒精棉擦拭烟株顶部的第三片完全展开叶上以该叶片中部主脉为轴对称的两点区域,用spad仪测定擦拭区域的spad值并得出平均spad值,所述平均spad值为所述烟株在该阶段的实际spad值。

作为优选,所述中烟100在第20天的spad阈值为42.0,所述中烟100在第30天的spad阈值为47.0,所述中烟100在第40天的spad阈值为47.5,所述中烟100在第50天的spad阈值为52.5;所述中烟100在第70天的spad阈值为42.5,所述中烟100在第90天的spad阈值为48.5。

作为优选,对于所述第一阶段至所述第四阶段,当同一阶段的烟叶实际spad值小于等于该阶段的烟叶spad阈值,对该阶段的烟株以水肥一体化方式施用氮肥,每次追施氮肥量为1/12-1/6常规施氮量;其中,所述常规施氮量根据烟田肥力情况确定,一般中等肥力地块为每667平方米施肥地施用4.5kg纯度氮(此处施氮量用纯度氮表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中烟100的常规施肥方法,优化了中烟100的施肥方法,尤其是氮肥的不合理施肥方式造成的氮肥施用量大、烟叶品质下降和环境污染大的技术问题,采用了根据烟苗不同生长阶段测定的spad值来判断该阶段的烟苗是否需要施加氮肥、氮肥的施用量及其是否需要采取有效养护措施和采用水肥一体化方式的技术手段,达到了合理准确快速判断烟苗在其生长期的氮肥施用方案,做到了有的放矢,减少了氮肥施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烟叶贪青晚熟的风险,提高了烟叶对氮肥的有效吸收率,提高了烟叶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为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份、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spad测量原理:采用光电无损检测方法测量叶绿素含量的快速方法。叶绿素吸收峰是蓝光和红光区域,在绿光区域是吸收低谷,并且在近红外区域几乎没有吸收,基于此,选择红光区域和近红外区域测量叶绿素。具体过程是让由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光(峰值波长650nm)和近红外光(峰值波长940nm)。叶绿素吸收波长为650nm的红光,但并不吸收波长为940nm的红外光,红外光的发射和接受主要是为了消除叶片厚度等方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红光到达叶片后,一部分被叶片的叶绿素吸收,少量被反射后,剩下的透过叶片被接收器转换成为相应的电信号,然后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微处理器利用这些数字信号计算叶绿素的相对含量,表示为spad值,显示并存储。

spad阈值:是根据烟草的品种,以大量实验数据为基础,综合烟株生长的各种实际情况,并结合多年种植栽培经验而确定。

下述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采用spad方法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化的中烟100氮肥施用方法。

实施例1

准备中烟100烟苗,在核心示范区的种植地挖沟,以4.5kg(p2o5)/667m2的施肥量将全部过磷酸钙施入条沟中,以4.05kg(k2o)/667m2的施肥量将硫酸钾施入条沟中,在移栽后45天、60天、70天分别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追施4.05kg(k2o)/667m2、2.7kg(k2o)/667m2、2.7kg(k2o)/667m2硫酸钾;用土平沟起垄,在垄上的种植烟苗的地方20kg/667m2穴施芝麻饼肥,移栽烟苗;芝麻饼肥穴施时充分与土壤混匀。

在上述烟苗移栽后的第20天(第一阶段),在上午8点,选取10株能代表烟株所在地块整体长势一致和无病虫害的烟株,用酒精棉擦拭烟株顶部的第三片完全展开叶上以该叶片中部主脉为轴对称的两点区域,用spad仪测定10株烟苗的所有擦拭区域的spad值并得出平均spad值为40.1,小于第20天的烟叶的spad阈值42,判定需要对上述烟株追施硝酸磷铵,根据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水和硝酸磷胺肥料按比例配比得到硝酸磷胺液体,施肥量为0.75kgn/667m2

在上述烟苗移栽后的第30天(第二阶段),在同样的时间段和同样的烟株采用相同的spad仪测定到烟株的平均spad值为46.0,小于第30天的烟叶的spad阈值47,判定需要对上述烟株追施硝酸磷铵,根据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水和硝酸磷胺肥料按比例配比得到硝酸磷胺液体,施肥量为0.75kgn/667m2

在上述烟苗移栽后的第40天(第三阶段),以相同方式检测得到烟株的平均spad值为45.6,小于第40天的烟叶的spad阈值47.5,判定需要对上述烟株追施硝酸磷铵,根据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水和硝酸磷胺肥料按比例配比得到硝酸磷胺液体,施肥量为0.75kgn/667m2

在上述烟苗移栽后的第50天(第四阶段),以相同方式检测得到烟株的平均spad值为51.2,小于第50天的烟叶的spad阈值52.5,判定需要对上述烟株追施硝酸磷铵,根据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水和硝酸磷胺肥料按比例配比得到硝酸磷胺液体,施肥量为0.75kgn/667m2

在上述烟苗移栽后的第70天(第五阶段),以相同方式检测得到烟株的平均spad值为42.6,大于第70天的烟叶的spad阈值42.5,采用推迟两天打顶措施;

在上述烟苗移栽后的第90天(第六阶段),以相同方式检测得到烟株的平均spad值为48.2,小于第90天的烟叶的spad阈值48.5,采取及时抹叉措施;

经检测该示范区的烟叶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7.04%,产值比对照提高了28.76%。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施加氮肥的方式采用常规施肥方式,即氮肥采用一次性全部施入。

实施例2

采用本领域常规仪器检测并结合专家组(七位烟叶专家组成的检测评定小组)评定实施例1和对比例1培植的烟叶产量、质量、烟叶外观质量、烟叶化学成分和烟叶感官质量,检测结果如表1、表2、表3和表4所示。

表1主要经济性状

表2烟叶外观质量

表3烟叶化学成分

表4烟叶感官质量

与对比例1培育的烟叶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培育的烟叶处理亩产量、均价、亩产值、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均高于对比例1的烟叶;本发明实施例1的烟叶的颜色、身份、油分和色度均强于对比例1的烟叶,采用本发明方法培育的烟叶的外观质量得到改善;本发明实施例1培育的烟叶烟碱、钾含量、钾氯比和两糖比更高,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本发明实施例1的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劲头、刺激性、燃烧性和总分均高于对比例1的烟叶。

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尽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从现有技术中选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