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6138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园机械,尤其是一种避让装置。



背景技术:

果园中的农业作业受地形或株距的影响,在作业时会遇到许多问题,如农业作业时对障碍避让问题,果园面积大,单靠人工除草费时费力,依靠传统的作业机械不能满足果园不同行间距作业的要求,而且果园作业的难度在于果树周边区域,既不能损伤树干,又要良好完成作业。

现有果园作业机械多为固定幅宽式,工作时路径固定,对成行植株等特殊场合适应性差,效率低工作质量不理想。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避让装置,具有变路径功能,用液压缸控制实现作业机构的转动,自动控制精度高,可以完成作业机构的避障,结构简单,控制可靠。

因此,一种具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自动改变作业路径,实现避障作业,结构简单,控制可靠,提高作业效率等特点的一种避让装置被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避让装置,具有变路径功能,用液压缸控制实现作业机构的转动,自动控制转轴转动精度高,可以完成作业机构的避障,结构简单,控制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避让装置,包括机架(1)和转轴(6),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有通孔,所述转轴(6)上部置于该通孔内,所述转轴(6)与机架(1)之间设有复位扭簧(61),且复位扭簧(6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轴(6)和机架(1)上,转轴(6)上设有转轴推拉板(62)和感应避障装置;

所述转轴推拉板(62)与机架(1)之间设有推拉油缸(7),且转轴推拉板(62)上固定有液压换向阀(3);

所述感应避障装置包含:感应杆(2)、感应底座(4)、感应上座(41)和感应机构(44),感应底座(4)和感应上座(41)套在转轴(6)上,且感应底座(4)和感应上座(41)能够绕转轴(6)相对转动,并通过固定装置(42)固定感应底座(4)和感应上座(41)的相对位置,所述感应杆(2)和感应机构(44)设在感应底座(4)上,感应上座(41)和转轴推拉板(62)之间设有拉簧(43),所述感应杆(2)转动带动感应底座(44)转动,能够使感应机构(44)与液压换向阀(3)接触,驱动推拉油缸(7)伸缩,转轴(6)下部还设有作业机构(5)。

所述感应上座(41)上设有限位槽(411),感应底座(4)上设有螺纹孔,固定装置(42)为螺栓,螺栓穿过限位槽(411)旋拧于螺纹孔内将感应上座(41)与感应底座(42)固定。

实际使用时:整机工作向前行进时作业机构(5)与行进方向呈垂直状态,若作业机构行进路径上有障碍,则会触碰到感应杆(2),感应杆(2)杆带动感应底座(4)做旋转运动,感应底座(4)上设有固定装置(42),固定装置(42)将感应底座(4)和感应上座(41)固定为一体,所述固定装置(42)为一螺栓和设于感应底座(4)上的螺纹孔。

需要调节灵敏度时,松开固定装置(42),使得感应上座(41)与感应底座(4)能够相对转动一定角度,角度确定后,旋拧螺栓使得感应上座(41)与感应底座(4)固定,通过感应杆(2)相对于机架(1)的角度也随之改变,这样在感应杆(2)触碰障碍物后旋转角度改变,则感应底座(4)以及感应上座(41)旋转角度也随之变化,则转轴(6)动作时转动角度有所不同,带动作业机构(5)转动角度有所不同,所以可以根据不同工作环境,调节固定装置(42)相对于感应上座(41)的位置,使得作业机构(5)有不同的灵敏度和旋转角度,感应杆(2)带动同套设在转轴(6)上的感应底座(4)和感应上座(41)做旋转运动,所述感应上座(41)转动过程中,感应底座(4)转动后,一端的感应机构(44)会触碰到液压换向阀(3)的开关,液压换向阀(3)控制推拉油缸(7)伸出使得推动转轴推拉板(62),转轴推拉板(62)带动转轴(6)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作业机构(5)完成0~90度旋转,使作业机构(5)与整机行进方向平行从而使得作业机构(5)避开障碍,此过程中推拉油缸(7)继续推动转轴(6)转动,转动时液压换向阀(3)会远离感应机构(44),在复位扭簧(61)作用下,转轴(6)回转,液压换向阀(3)会继续触碰到感应机构(44),当感应杆(2)接触障碍物时,整个机构循环上述动作,待整机通过障碍物后,感应杆(2)受力消失,感应底座(4)在拉簧(43)的作用下回转,感应机构(44)随之转动液压换向阀(3)复位,推拉油缸(7)复位,在转轴(6)与机架(1)间的复位扭簧(61)作用下,使得转轴(6)回转,从而带动作业机构(5)重新恢复到工作行进状态。

作为改进:所述感应上座(41)与固定装置(42)的接触面设有凸起a(412),所述固定装置(42)与感应上座(41)之间设有垫片(421),所述垫片(422)与感应上座(41)的接触面上设有能够与凸起a(412)相啮合的凸起b(421)。

实际使用时:感应上座(41)与固定装置(42)的接触面设有凸起a(412),所述固定装置(42)与感应上座(41)之间设有垫片(421),所述垫片(422)与感应上座(41)的接触面上设有能够与凸起a(412)相啮合的凸起b(421),凸起a(412)与凸起b(421)相啮合,防止工作状态时,感应上座(41)与感应底座(4)间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凸起a(412)和凸起b(421)为锯齿状或条纹状。

作为改进:所述作业机构(5)为除草装置、耕地装置或整地装置中的一种。

实际使用时:转轴(6)下部安装的机构为除草装置,则整机可以进行除草;转轴(6)下部安装机构为犁体,则整机可以进行耕地;转轴(6)下部安装机构为耙,则整机可以进行整地。

所述作业机构(5)为除草装置,所述除草装置至少包含:除草刀a(51),所述除草刀a(51)为片状,除草刀a(51)上设有抖动铲(53)和/或除草刀b(52),所述抖动铲(53)和除草刀a(51)铰接,且可以绕铰接处摆动,所述除草刀b(52)设在除草刀a(51)的末端,使除草刀a(51)和除草刀b(52)构成“l”型。所述抖动铲(53)的结构如下:包含两个呈片状的铲体,两个铲体构成“v”字状,所述铲体的上边缘呈锯齿状,所述除草刀b(52)呈片状,设置在除草刀a(51)最外侧。

实际使用时:除草刀a(51)进入土壤3~5cm,地表以上3~5cm的土层从除草刀a(51)上方经过,并且将杂草铲断,之后通过抖动铲(53),可以将杂草进行抖动根除。

或者,还设有除草刀b(52),使除草刀a(51)和除草刀b(52)构成“l”型,可以将垅上的杂草除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自动改变作业路径,实现避障作业,结构简单,控制可靠,提高作业效率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工作状态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工作状态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工作状态俯视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感应座及感应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感应座及感应机构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感应座及感应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感应座及感应机构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感应底座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避障状态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避障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避障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避障状态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1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是机架,2是感应杆,3是液压换向阀,4是感应底座,41是感应上座,411是限位槽,412是凸起a,42是固定装置,421是凸起b,422是垫片,43是拉簧,44是感应机构,5是作业机构,51是除草刀a,52是除草刀b,53是抖动铲,6是转轴,61是复位扭簧,62是转轴推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1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机架1和转轴6,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有通孔,所述转轴6上部置于该通孔内,所述转轴6与机架1之间设有复位扭簧61,且复位扭簧6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轴6和机架1上,转轴6上设有转轴推拉板62和感应避障装置;

所述转轴推拉板62与机架1之间设有推拉油缸7,且转轴推拉板62上固定有液压换向阀3;

所述感应避障装置包含:感应杆2、感应底座4、感应上座41和感应机构44,感应底座4和感应上座41套在转轴6上,且感应底座4和感应上座41能够绕转轴6相对转动,并通过固定装置42固定感应底座4和感应上座41的相对位置,所述感应杆2和感应机构44设在感应底座4上,感应上座41和转轴推拉板62之间设有拉簧43,所述感应杆2转动带动感应底座44转动,能够使感应机构44与液压换向阀3接触,驱动推拉油缸7伸缩,转轴6下部还设有作业机构5。

所述感应上座41上设有限位槽411,感应底座4上设有螺纹孔,固定装置42为螺栓,螺栓穿过限位槽411旋拧于螺纹孔内将感应上座41与感应底座42固定。

实际使用时:整机工作向前行进时作业机构5与行进方向呈垂直状态,若作业机构行进路径上有障碍,则会触碰到感应杆2,感应杆2杆带动感应底座4做旋转运动,感应底座4上设有固定装置42,固定装置42将感应底座4和感应上座41固定为一体,所述固定装置42为一螺栓和设于感应底座4上的螺纹孔,感应上座41上设有能够穿过螺栓的限位槽411,限位槽411上边缘部设有凸起a412,螺栓头部下表面设有凸起b421,防止工作状态时,感应上座41与感应底座4间产生相对转动。

需要调节灵敏度时,松开固定装置42,使得感应上座41与感应底座4能够相对转动一定角度,角度确定后,旋拧螺栓使得感应上座41与感应底座4固定,通过感应杆2相对于机架1的角度也随之改变,这样在感应杆2触碰障碍物后旋转角度改变,则感应底座4以及感应上座41旋转角度也随之变化,则转轴6动作时转动角度有所不同,带动作业机构5转动角度有所不同,所以可以根据不同工作环境,调节固定装置42相对于感应上座41的位置,使得作业机构5有不同的灵敏度和旋转角度,感应杆2带动同套设在转轴6上的感应底座4和感应上座41做旋转运动,所述感应上座41转动过程中,感应底座4转动后,一端的感应机构44会触碰到液压换向阀3的开关,液压换向阀3控制推拉油缸7伸出使得推动转轴推拉板62,转轴推拉板62带动转轴6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作业机构5完成0~90度旋转,使作业机构5与整机行进方向平行从而使得作业机构5避开障碍,此过程中推拉油缸7继续推动转轴6转动,转动时液压换向阀3会远离感应机构44,在复位扭簧61作用下,转轴6回转,液压换向阀3会继续触碰到感应机构44,当感应杆2接触障碍物时,整个机构循环上述动作,待整机通过障碍物后,感应杆2受力消失,感应底座4在拉簧43的作用下回转,感应机构44随之转动液压换向阀3复位,推拉油缸7复位,在转轴6与机架1间的复位扭簧61作用下,使得转轴6回转,从而带动作业机构5重新恢复到工作行进状态。

实施例2:参考图14~15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感应上座41与固定装置42的接触面设有凸起a412,所述固定装置42与感应上座41之间设有垫片421,所述垫片422与感应上座41的接触面上设有能够与凸起a412相啮合的凸起b421。

实际使用时:感应上座41与固定装置42的接触面设有凸起a412,所述固定装置42与感应上座41之间设有垫片421,所述垫片422与感应上座41的接触面上设有能够与凸起a412相啮合的凸起b421,凸起a412与凸起b421相啮合,防止工作状态时,感应上座41与感应底座4间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凸起a412和凸起b421为锯齿状或条纹状。

实施例3:与实施例1或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作业机构5为除草装置。

实际使用时:转轴6下部安装的机构为除草装置,则整机可以进行除草

实施例4:与实施例1、2或3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作业机构5为耕地装置。

实际使用时:转轴6下部安装机构为犁体,则整机可以进行耕地。

实施例5:与实施例1~4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作业机构5为整地装置。

实际使用时:转轴6下部安装机构为耙,则整机可以进行整地。

实施例6:与实施例1~5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作业机构5为除草装置,所述除草装置至少包含:除草刀a51,所述除草刀a51为片状,除草刀a51上设有抖动铲53和/或除草刀b52,所述抖动铲53和除草刀a51铰接,且可以绕铰接处摆动,所述除草刀b52设在除草刀a51的末端,使除草刀a51和除草刀b52构成“l”型。所述抖动铲53的结构如下:包含两个呈片状的铲体,两个铲体构成“v”字状,所述铲体的上边缘呈锯齿状,所述除草刀b52呈片状,设置在除草刀a51最外侧。

实际使用时:除草刀a51进入土壤3~5cm,地表以上3~5cm的土层从除草刀a51上方经过,并且将杂草铲断,之后通过抖动铲53,可以将杂草进行抖动根除。

或者,还设有除草刀b52,使除草刀a51和除草刀b52构成“l”型,可以将垅上的杂草除去。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