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488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饲料收获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饲料收获机。



背景技术: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耕地备用于种植青贮,大面积的种植模式决定了在收获时需要采用机械化作业才能够在指定期限内完成收获作业;青贮饲料收获机就是专门用于收获青贮饲料的,其作业流程主要为:首先切割机构进行作物切割,之后通过揉丝切割机构将作物送入切碎机构,在切碎机构中通过机构中的切刀将作物切碎,然后通过抛送机构将段状的作物送入接料车,即完成青贮饲料的收获。

现有的切碎机构能完成简单的揉搓装置,其实现揉搓主要是依靠在凹板内凹面上设置齿板,因此其切割后获得的物料颗粒大,导致青贮饲料的品质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饲料收获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切割后获得的物料颗粒大、不符合贮存标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饲料收获机,包括切割机构、揉丝切割机构和切碎机构,所述揉丝切割机构分别与所述切割机构和所述切碎机构相连;

切割机构包括边缘分禾器和两个并排设置的圆盘切刀,所述边缘分禾器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圆盘切刀的底部,且所述边缘分禾器的端部延伸出所述圆盘切刀的外圆周面;

所述揉丝切割机构包括第一辊体、第二辊体和齿轮链条组件,所述第一辊体和所述第二辊体上下并排设置,且均与所述齿轮链条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辊体和所述第二辊体侧端面分别与设置在连接侧板上的所述齿轮链条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连接侧板分别与所述切割机构和所述切碎机构相连;

所述切碎机构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切碎滚筒、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定刀组件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切碎滚筒外壁上的第一动刀组件和第二动刀组件,所述第一动刀组件和所述第二动刀组件上均设置有摩擦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动刀组件和所述第二动刀组件均包括沿所述切碎滚筒的周向等间距分布的多个动刀,所述动刀固定在动刀座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摩擦块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动刀组件中的动刀座上的左纹摩擦块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动刀组件中的动刀座上的右纹摩擦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凹板,所述凹板构造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凹板包覆在所述切碎滚筒的外壁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板与所述摩擦块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凹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间隙的大小的调节螺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辊体包括第一上锯齿辊和第二上锯齿辊,所述第一上锯齿辊和所述第二上锯齿辊前后并排设置,所述第一上锯齿辊和所述第二上锯齿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侧板和浮动板相连,所述浮动板通过弹簧与所述连接侧板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辊体包括第一下平齿辊、第二下平齿辊和光轴,所述第二下平齿辊的端部通过齿轮链条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齿辊和所述光轴传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圆盘切刀上均设置有拨禾齿盘,所述拨禾齿盘设置于所述圆盘切刀的上表面上且与所述圆盘切刀同轴设置;所述圆盘切刀的直径大于所述拨禾齿盘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圆盘切刀之间设置有中间分禾器,所述中间分禾器沿着切割方向延伸,且所述中间分禾器的前端延伸出所述圆盘切刀的外圆周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圆盘切刀均包括刀盘和多个刀片,每个所述刀片均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刀盘的外边缘处,且多个所述刀片沿所述刀盘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所述刀片上设置有弧形凹陷部,所述弧形凹陷部的凹陷方向与所述刀盘的旋转方向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通过切碎揉搓装置上的第一动刀组件、第二动刀组件以及定刀组件的作用将作物切段,切段后的作物在摩擦块的揉搓作用下成为丝状,使物料的粉碎粒度小,提高了青贮饲料的品质。

(2)摩擦块采取左右交错安装,可有效防止物料向一侧集中,减小了摩擦块和凹板的局部受力,增加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摩擦块安装在动刀座的下方,凹板采用光滑凹版,在揉搓青贮饲料时,安装有摩擦块的切碎滚筒不停的转动,不会影响物料流的运动。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饲料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切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第一动刀组件的爆炸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动刀座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切碎机构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揉丝切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切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圆盘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附图标记:

1-切割机构;2-揉丝切割机构;3-切碎机构;

11-圆盘切刀;12-边缘分禾器;13-拨禾齿盘;

14-中间分禾器;21-第一辊体;22-第二辊体;

23-齿轮链条组件;24-连接侧板;25-浮动板;

26-弹簧;31-中间垫块;32-切碎滚筒;

33-定刀组件;34-第一动刀组件;35-第二动刀组件;

36-动刀;37-动刀座;38-凹板;

39-摩擦块;111-刀盘;112-刀片;

113-弧形凹陷部;211-第一上锯齿辊;212-第二上锯齿辊;

221-第一下平齿辊;222-第二下平齿辊;223-光轴;

371-安装面;372-切割面;373-圆弧面;

391-左纹摩擦块;392-右纹摩擦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饲料收获机,包括切割机构1、揉丝切割机构2和切碎机构3,揉丝切割机构2分别与切割机构1和切碎机构3相连。通过切割机构进行作物切割,之后通过揉丝切割机构通过差速旋转,可达到搓揉、运送的效果,接着作物进入切碎机构3,进一步切碎并达到青贮标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切割机构1包括边缘分禾器12和两个并排设置的圆盘切刀11,边缘分禾器12的数量为多个,边缘分禾器12分别设置在每个圆盘切刀11的底部,且边缘分禾器12的端部延伸出圆盘切刀11的外圆周面。并排设置的圆盘切刀11能够实现更高效率的切割,其中,圆盘切刀11设置在机架上,每个分禾器12的底端通过支撑杆连接在机架上。

具体地,每个圆盘切刀11分别通过连接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为了实现一对圆盘切刀与驱动机构更稳定的连接、提高可靠性,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切割机架上的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两个变速箱,驱动机构驱动转轴旋转并带动圆盘切刀11旋转,每个圆盘切刀11均通过一个主轴与一个变速箱连接,上述的两个圆盘切刀11的旋转方向相反。

随着收获机的前行,边缘分禾器12将待切割的作物收拢在圆盘切刀11附近,支撑杆对收拢在圆盘切刀11附近的作物定位形成切割副,能够减小圆盘切刀11的刀刃的长度,增加切割进程的稳定性,提高切割速度。

进一步地,每个圆盘切刀11上均设置有拨禾齿盘13,拨禾齿盘13设置于圆盘切刀11的上表面上且与圆盘切刀11同轴设置;圆盘切刀11的直径大于拨禾齿盘13的直径。

两个圆盘切刀11之间设置有中间分禾器14,中间分禾器14沿着切割方向延伸,且中间分禾器14的前端延伸出圆盘切刀11的外圆周面。

为了使拨禾齿盘13既设置在圆盘切刀11的上方,又与驱动机构连接,每个圆盘切刀11的主轴外侧旋转的设置有一个空心的齿轮管,且齿轮管的长度小于主轴的长度,拨禾齿盘13设置在齿轮管8上并位于相应的圆盘切刀11上方。拨禾齿盘13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包括旋转地设置在齿轮管上方的圆形齿轮、与该圆形齿轮啮合的锥形齿轮以及设置在机架上与锥形齿轮同轴转动的旋转杆,其中,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杆旋转。

如图8所示,每个圆盘切刀11均包括刀盘111和多个刀片112,每个刀片112均可拆卸地设置在刀盘111的外边缘处,避免由于刀片112的损坏而更换整个刀盘111,且多个刀片112沿刀盘111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刀片112上设置有弧形凹陷部113,即刀片112呈板状月牙形,能够减小刀刃的长度,增加切割的稳定性,提高圆盘切刀11的动态平衡,其中,弧形凹陷部113的凹陷方向与刀盘111的旋转方向一致。

此外,边缘分禾器12还可构造为圆锥状,以提高其分禾能力和稳定作业的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揉丝切割机构2包括第一辊体21、第二辊体22和齿轮链条组件23,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的上下并排设置,且均与齿轮链条组件23传动连接;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侧端面分别与设置在连接侧板24上的齿轮链条组件23传动连接,连接侧板24分别与切割机构1和切碎机构3相连。

第一辊体21包括第一上锯齿辊211和第二上锯齿辊212,第一上锯齿辊211和第二上锯齿辊212前后并排设置,第一上锯齿辊211和第二上锯齿辊21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侧板24和浮动板25相连,浮动板25通过弹簧26与连接侧板24相连。

第二辊体22包括第一下平齿辊221、第二下平齿辊222和光轴223,第二下平齿辊222的端部通过齿轮链条机构分别与第一平齿辊221和光轴223传动连接。

具体地,第一上锯齿辊211和第一下平齿辊221错位布置、第二上锯齿辊212和第二下平齿辊222错位布置,并且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差速旋转,例如第一辊体21的转速大于第二辊体22的转速。通过第一上锯齿辊211和第二上锯齿辊212将作物压在第一下平齿辊221和第二下平齿辊222之间,将作物压劈;此时在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差速旋转的作用下,将作物拉成丝状,经过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的反复折压拉丝,作物进入铡切机构时已成为丝状。因此,通过差速旋转,可达到搓揉、运送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切碎机构3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切碎滚筒32、固定连接在壳体上的定刀组件33以及分别设置于切碎滚筒32外壁上的第一动刀组件34和第二动刀组件35,第一动刀组件34和第二动刀组件35上均设置有摩擦块39。

如图2和3所示,第一动刀组件34和第二动刀组件35均包括沿切碎滚筒32的周向等间距分布的多个动刀36,动刀36固定在动刀座37上。具体地,第一动刀组件34和第二动刀组件35在切碎滚筒32的圆周面上分左右两侧,并呈人字形交叉排列。其中,动刀36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动刀座37上端。

摩擦块39固定连接于动刀座37的下端,且摩擦块39与动刀座36之间设置有中间垫块31。具体地,摩擦块39包括分别安装在第一动刀组件34中的动刀座37上的左纹摩擦块391和安装在第二动刀组件35中的动刀座37上的右纹摩擦块392。其中,左纹摩擦块391和右纹摩擦块392均由d型纹杆钢制成。

进一步地,位于左侧的动刀座37上的左纹摩擦块391和右纹摩擦块392交错设置;位于右侧的动刀座37上的左纹摩擦块391和右纹摩擦块392交错设置。

如图5所示,壳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凹板38,凹板38构造为弧形结构,且凹板38包覆在切碎滚筒32的外壁上。

凹板38与摩擦块35之间设置有间隙,凹板38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调节间隙的大小的调节螺栓。通过调节螺栓,能够来控制凹板38与摩擦块39之间的间隙,从而在摩擦块39磨损或者需要不同揉搓效果时,通过增大或减小间隙来实现。

此外,左纹摩擦块391及右纹摩擦块392与凹板38之间存在的相对运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凹板固定不动而导致的作物滞留的现象。

在使用时,作物通过揉丝切割机构2以一定的速度进入切碎揉搓装置,在入口处通过定刀组件33中的定刀与动刀36的相对运动,将作物切碎呈段状,由于切碎滚筒32的转速一定,因此切段的长短通过控制作物的进入速度来实现。段状的作物进入凹板38揉搓工作区域;在凹板38揉搓区,高速旋转的切碎滚筒32通过离心力将切碎成段状的作物饲料紧贴在凹板38上,通过左纹摩擦块391及右纹摩擦块392与凹板38的相对运动,对段状饲料进行揉搓,使之能够成为丝状且将大块果穗揉搓成有利于发酵的小块,从而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

可选地,动刀座37构造为如图3所示的平板状结构。

可选地,动刀座37构造为如图4所示的截面为l形的长条板状结构。具体来说,动刀座37包括安装面371以及与安装面371呈一锐角的切割面372。第一安装面371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圆弧面373,圆弧面373上分布着用于与动刀36固定安装的安装孔。这样可以保证动刀座37的圆弧面373与动刀36的接触面有一定的间隙,将动刀座37和动刀36固定连接时,动刀座37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使动刀36固定更紧固。

此外,该锐角α为50°~75°,优选地,α为60°,能够减小单个动刀36的负荷。

第二切割面372的两个端面的高度同,连接两个端面的上表面是该圆弧面373。该圆弧面373与切碎滚筒32旋转时动刀36的运动轨迹相符,因动刀36的运动轨迹为一圆周,所以该面根据圆周轮廓设计成圆弧面,这样既可以保证切割面372与动刀36的运动轨迹相同,也可以保证切割面372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定刀组件33中定刀之间的间隙均匀。

此外,在工作时,切割面372呈圆周运动,且运动轨迹与动刀36的运动轨迹是重合的,因此也可当做动刀使用。这样就等于增加了动刀36的数量,减小了单个动刀36的负荷,提高了切碎质量,同时也增强了抛送能力。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