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葡萄白粉病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6950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葡萄白粉病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葡萄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葡萄白粉病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吐鲁番地区葡萄酒产量仅占全国葡萄酒产量的1.7%,全疆产量的8.3%,葡萄酒产业起步较早,但整体实力不强,近年随着政府和相关企业对葡萄酒产业的重视与支持,吐鲁番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新的发展趋势,对葡萄原料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需要更为合理的栽培方式和生产管理来保证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本地区酿酒葡萄整形方式较为单一,基本上采用传统的多主蔓扇形整形,此种整形方式产量高、但果实品质差、病虫害发生严重;本地区酿酒葡萄主要病害类型为白粉病,且病害发生严重,严重影响葡萄品质;优良的整形方式可以增加叶面积和改善叶幕微气候,保持良好的叶幕透光性,有助于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促进果实初生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增加,减少潜在病害威胁,便于操作管理,利于机械化操作。

研究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白粉病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本地区酿酒葡萄栽培的整形方式,对促进本地区酿酒葡萄高效优质栽培、实现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酿酒葡萄整形上进行了一些研究,如在多主蔓扇形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双主蔓扇形。迟明、张振文等研究了单干单臂、单干双臂、单干双层双臂三种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发生情况的影响;高彩琴、王振平等研究了杯状、单行倒l型、单行倒l型+直立枝蔓和双行倒l型四种整形方式对蛇龙珠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水势、果实品质及蔗糖转化酶等指标的影响等。从前人的研究结果看,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品种适宜的整形方式不同。吐鲁番地区气候条件独特,酿酒葡萄栽培整形方式较为古老、传统,对本地区酿酒葡萄整形方式的新尝试还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葡萄白粉病的栽培方法,主要目的是降低赤霞珠葡萄白粉病,提高果实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葡萄白粉病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葡萄的整形方式,所述葡萄的整形方式选择扇形,即树形为直立多主蔓扇形,篱壁形叶幕;或者选择f形,即树形为倾斜式双龙蔓,篱壁形叶幕;或者选择厂形,树形为倾斜式单龙蔓,篱壁形叶幕;或者选择y形,即树形为倾斜式单龙蔓,v形叶幕。

作为优选,所述葡萄为赤霞珠葡萄。

作为优选,所述栽培方法中,降低赤霞珠葡萄叶片白粉病发病率的整形方式在降低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y形、所述厂形、所述f形及所述扇形;

降低赤霞珠葡萄叶片白粉病病情指数的整形方式在降低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y形、所述厂形、所述f形及所述扇形;其中,所述病情指数反映所述赤霞珠葡萄叶片的白粉病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栽培方法中,降低赤霞珠葡萄果实白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整形方式在降低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y形、所述厂形、所述f形及所述扇形。

作为优选,所述栽培方法中,提高赤霞珠葡萄产量的整形方式在提高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扇形、所述f形、所述厂形及所述y形。

作为优选,所述栽培方法中,提高赤霞珠葡萄果穗质量的整形方式从提高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厂形、所述f形、所述扇形及所述y形;提高赤霞珠葡萄果粒质量的整形方式从提高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厂形、所述f形、所述y形及所述扇形。

作为优选,所述栽培方法中,提高赤霞珠葡萄果皮颜色值在提高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厂形、所述y形、f形及扇形;提高赤霞珠葡萄相对果皮质量在提高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y形、所述厂形、f形及扇形;提高赤霞珠葡萄种皮颜色值在提高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y形、所述厂形、f形及扇形;提高赤霞珠葡萄单粒种子数在提高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厂形、所述y形、f形及扇形;提高赤霞珠葡萄相对种子质量在提高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y形、所述厂形、f形及扇形。

作为优选,所述栽培方法中,提高赤霞珠葡萄出汁率的整形方式在提高效果上所述y形最低,其他整形方式无显著差异;提高赤霞珠葡萄可溶性固形物浓度的整形方式从提高效果上所述扇形最低,其他整形方式无显著差异;提高赤霞珠葡萄还原糖含量的整形方式在提高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厂形、所述f形、所述y形及扇形;提高赤霞珠葡萄果实ph值的整形方式在提高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y形、所述厂形、所述f形及所述扇形。

作为优选,所述栽培方法中,提高赤霞珠葡萄果皮总酚含量的整形方式在提高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y形、所述厂形、所述f形及所述扇形;提高赤霞珠葡萄果皮单宁含量的整形方式在提高效果上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扇形、所述f形、所述y形及所述厂形。

作为优选,所述栽培方法中,减轻赤霞珠葡萄白粉病危害并提高葡萄综合品质的整形方式按效果从高至低依次为所述厂形、所述f形、所述y形及所述扇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吐鲁番地区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进行不同方式的整形,以传统的多主蔓扇形作对照,研究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白粉病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确定了各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白粉病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为吐鲁番地区酿酒葡萄整形方式的选择及葡萄酒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叶片白粉病发病率的影响分布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叶片白粉病病情指数的影响分布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果实白粉病的影响分布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亩产的影响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试验于2016年在新疆鄯善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42°91′n,90°30′e)进行;试验地海拔419m,年降雨量25.3mm,年蒸发量2751mm;全年日照时数为3122.8h,10℃以上有效积温4525℃以上,无霜期192d,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土壤质地为砾石砂壤土。供试品种为5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vinifera‘cabernetsauvignon’,cs)),东西行向,株行距均为1.0m×2.5m,灌溉方式为滴灌;

试验供设4个处理:厂形(篱架,倾斜式单龙蔓,主干高75cm,篱壁形叶幕)、f形(篱架,倾斜式双龙蔓,第一主干高60cm,第二主干高100cm,篱壁形叶幕)、y形(y形架,倾斜式单龙蔓,v形叶幕)、扇形(篱架,直立多主蔓扇形,篱壁形叶幕)整形,每个处理分3个小区进行,每连续10株葡萄为一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除整形方式不同外,其他栽培管理方法均一致;

葡萄白粉病调查:采用田间鉴定的方法进行调查,于葡萄白粉病高发期(8月1日、8月12日、8月24日、9月10日)随机抽取不同生长部位,长势基本一致的新梢30个,调查其上叶片白粉病感病面积百分比,计算出叶片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每处理重复3次;于果实采收前(8月30日)随机抽取不同生长部位、大小基本一致的果穗30个,调查果粒的感病情况,计算果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每处理重复3次。叶片病害、果实病害分级采用“0-7级”分级法(见表1);

表1.葡萄白粉病鉴定分级标准

葡萄产量测定:采收时分别测定小区实际产量,折算出平均亩产;

葡萄品质测定:葡萄采收时(9月1日)统一取样,每个处理随机剪取30个果穗用于统计果穗质量。参照oiv标准统计果穗松紧度,赋值标准为:1-极疏;3-疏;5-中;7-紧;9-极紧。随机取50个果粒统计果皮、种皮颜色值,果皮颜色(果柄周围)赋值标准为:1-粉红色,浅红色;2-红色,光线能穿透浆果;3-深红色,果柄周围颜色不均匀;4-黑红色,着色均匀。种皮颜色赋值标准为:1-绿色、黄绿色;2-棕绿色;3-灰褐色,无绿色痕迹;4-暗褐色。然后果皮和种子分别洗净附着果肉,晾干称重。随机剪取300个果粒用于测量果粒质量,然后压榨取汁,用数字手持糖量计测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液氮速冻后研磨成粉,加入20ml盐酸甲醇溶液提取,用于酚类物质的测定。还原糖采用斐林试剂法测定;总酸采用酸碱指示剂滴定法测定,结果以酒石酸表示;葡萄果皮中总花色苷含量采用吸光值法测定;总酚采用福林-肖卡法测定,结果用没食子酸表示;单宁采用福林-丹尼斯法测定;

数据处理:数据使用excel2007和dpsv7.05版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

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各方面分析: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叶片白粉病发病率的影响:发病率可以反映本地区白粉病病害发生的普遍程度,从图1可以看出,2016年本地区赤霞珠葡萄白粉病发病较晚,在7月下旬开始发病,且从8月1日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叶片发病率影响不同,扇形整形发病率高达43.62%,显著高于其他整形,其次是f形整形,显著高于厂形、y形整形,而厂形和y形整形间无显著差异;因为试验没进行任何防治措施,发病后迅速进入发病高峰期,8月12日扇形和f形发病率达71.0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整形方式,且二者间无显著差异,而厂形和y形发病率为52.27%和48.55%,且二者间差异不显著;8月24日白粉病进入发病高峰期,扇形整形发病率高达92.13%,显著高于厂形和y形整形,f形整形介于扇形和厂形整形之间,y形整形发病率最低,显著地区其他整形处理;9月10日各处理发病率有所降低,发病率大小排序为:扇形>f形>厂形>y形,且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叶片病情指数的比较:病情指数可以反映本地区白粉病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由图2可以看出,8月1日各整形处理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为:扇形>f形>厂形>y形,且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扇形整形病情指数最高为19.79,y形整形最低,仅为5.79;8月12日,病情指数以扇形整形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f形整形处理,显著高于厂形和y形整形,而厂形和y形间病情指数无显著差异;8月24日为发病高峰期以扇形病情指数最高,高达50.67,显著高于其他整形处理,其次是f形整形,显著高于y形,而厂形病情指数介于f形和y形之间;9月10日,所有处理病情指数有所下降,叶片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与发病率一致,为扇形>f形>厂形>y形,且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采收期果实白粉的影响:由图3可以看出,果实采收期(9月1日)赤霞珠葡萄果实白粉病发病率以扇形、f形最高,显著高于厂形和y形,发病率高达69.13%和67.84%,y形最低,仅为33.57%,显著低于厂形;病情指数以扇形和f形最高,显著高于厂形和y形,且二者间无显著差异,病情指数均在23.37以上,厂形和y形最低,病情指数在10.08~15.51之间,但二者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产量的影响:由图4可知,折合亩产以扇形整形最高,为1143.71kg,显著高于厂形和y形整形;其次是f形,为916.75kg,介于扇形和厂形之间;厂形整形折合亩产为902.71kg,显著高于y形整形;y形整形折合亩产值最低,仅为662.90kg,显著低于其他整形处理。y形整形产量偏低的可能原因是特殊的叶幕类型(v字形)形成的特殊果际微气候类型造成,果穗过少,果穗偏小。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果穗、果粒性状的影响:由表2可知,四种整形处理果穗质量大小顺序为:厂形>f形>扇形>y形,且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以厂形处理果穗质量最大,为113.41g,而扇形和y形处理较小,果穗质量均不到100g,y形整形果穗质量仅为82.46g;果穗紧密度以扇形值最大,显著大于其他处理,表现为紧密,f形果穗紧密度值显著大于厂形和y形,表现为偏紧密,厂形与y形间无显著差异,表现为适中或疏,但厂形紧密度更偏向于适中;f形萎蔫程度最高,达6.13%,显著高于厂形,而扇形和y形介于厂形和f形之间,这可能是由于f厂形和扇形白粉病发生较为严重和后期f形的摘叶管理造成叶片过少,养分供应不足有关,y形萎蔫程度较高可能与v字形叶幕及后期摘叶管理造成的叶幕微气候有关。果粒质量以厂形整形最大,显著大于扇形,f形和y形次介于二者之间;4种整形处理间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

表2.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果穗、果粒性状的影响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果皮、种皮颜色和相对质量的影响:由表3可知,果皮颜色值以厂形和y形最高,显著高于f形和扇形,颜色接近黑红色,且着色均匀,而f形果皮颜色值为3.36,偏向深红色,扇形果皮颜色值显著低于其他整形处理,仅为2.68,果皮颜色在红色和深红色之间;相对果皮质量以y形整形最大,显著大于扇形整形,达4.88%,厂形和f形相对果皮质量介于y形和扇形之间;种皮颜色值以y形和厂形最高,显著高于f形和扇形,种皮颜色接近暗褐色,成熟度最高,f形种子颜色值显著高于扇形,同样偏向于暗褐色,扇形种皮颜色值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种皮颜色偏向于灰褐色;单粒种子数以厂形和y形最多,显著多于扇形,f形介于厂形、y形和扇形之间,扇形最少,单粒种子数仅1.83;相对种子质量以厂形和y形最大,显著大于f形和扇形,而f形和扇形间差异不显著。从分析结果可知,y形和厂形果实中种皮、果皮颜色值较高,而且种子数量较多,相对种子质量和相对果皮质量较大,具有较好的成熟度。

表3.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果皮、种皮颜色值及相对质量的影响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成熟度的影响:由表4可知,出汁率以y形架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浓度以扇形整形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还原糖含量以厂形和f形最高,均值在170g·l-1以上,显著高于y形和扇形,扇形整形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含酸量以扇形最高,f形略低于扇形,但二者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y形最低,显著低于扇形和f形,厂形略高于y形,但二者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果实ph值大小与含酸量有关,果实ph值以厂形和y形较大,显著大于f形和扇形,扇形和f形间无显著差异;糖酸比以厂形最高,显著高于f形和扇形,y形次之,介于f形和厂形之间,扇形最低,显著低于整形处理,说明厂形和y形整形果实具有较高的成熟度。

表4.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出汁率及成熟度的影响

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果皮多酚物质的影响:由表5可知,总花色素浓度以扇形整形最低,仅0.60mg·g-1,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均在0.80mg·g-1以上,且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总酚含量同样以厂形、f形、y形较高,均值在19.00mg·g-1以上,显著高于扇形;单宁含量以扇形整形最高,显著高于厂形和y形,f形次之,介于扇形和厂形、y形之间,扇形和f形单宁含量较高,可能与成熟度有关,成熟度较低的葡萄果实中单宁类型多为劣质单宁。

表5.不同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果皮多酚类物质的影响

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白粉病的影响:由以上分析可知,2016年白粉病在酿酒葡萄赤霞珠上发病较晚,在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但发病后,在8月中旬迅速进入发病高峰期,在果实成熟期病害最为严重,果实采收后病害情况有所下降;不同时期处理间叶片白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不尽相同,白粉病发病初期厂形与y形发病率无差异,但厂形整形病情指数显著高于y形,而8月12日、24日扇形与f形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但病情指数扇形显著高于f形,同样,在8月24日厂形叶片发病率显著高于y形,但二者间病情指数并未出现显著差异,说明在白粉病发病高峰期(8月24日),厂形和f形白粉病病害严重程度基本相同。成熟期果实白粉病发病率厂形显著高于y形,但病情指数并无显著差异。说明发病高峰期(果实成熟期),虽然厂形整形叶片和果实白粉病发病普遍程度高于y形整形,但二者严重程度无差异,能够有效预防果实白粉病的发生。扇形和f形相比,叶片和果实的发病普遍程度无明显差异,但叶片发病严重程度扇形大于f形,果实发病严重程度二者间无明显差异。整形措施对酿酒葡萄白粉病的效果排序为:y形>厂形>f形>扇形。y形整形的“v”字形叶幕结果枝条呈45°夹角分开分布,结果枝间空隙较大,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而其他整形方式均为篱壁形叶幕,枝条过于密集,叶幕层较多,造成通风透光不足,白粉病发生严重,且扇形及f形果穗较多,分布较散,果穗、叶片过度重叠,白粉病发生最为严重。

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中厂形整形显著增加了果皮中花色苷浓度和可溶性固形物浓度,果穗紧密度较适中,果皮和种皮颜色值更深,且种子数量更多,相对种皮、种子质量更大,果实成熟度更好;试验中扇形产量较高,所以成熟度较差,总酚含量也低,而成熟度较高的厂形、y形总酚含量较高。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厂形、f形、y形相比扇形整形能够显著减轻吐鲁番地区酿酒葡萄赤霞珠葡萄叶片白粉病危害,且厂形和y形整形能够显著减轻白粉病对成熟期赤霞珠葡萄果实的危害;厂形和y形较扇形整形显著降低了葡萄产量,而厂形整形产量较合理;厂形、f形、y形相比扇形成熟度、总花色素浓度、总酚、果皮颜色值、种皮颜色值显著提高,均能显著改善酿酒葡萄品质,但厂形综合品质更佳。综合而言,酿酒葡萄厂形整形能够有效减轻吐鲁番地区酿酒葡萄白粉病的危害,具有合理的产量,且采收期果穗紧密度适中,果实成熟度较好,果皮、种子相对质量更大,总花色苷浓度和总酚含量更高,具有较高的酿酒品质。

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尽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从现有技术中选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