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斛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1935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斛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石斛(学名:dendrobiumnobilelindl),又名万丈须、吊兰、林兰、金钗华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cm,粗达1.3cm。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

现有的人工石斛种植因规模小、产量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价格昂贵原料极其紧缺,出现大量的假冒铁皮石斛。由于铁皮石斛原球茎分化率低、增殖系数低、繁殖时间长、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铁皮石斛试管苗的生产和发展;导致了种植市场的铁皮石斛种苗全部为种子生产实生苗,需要不断采集野生资源的果实,使其野生资源逐年减少濒临灭绝,而且种子生产实生苗有性繁殖还存在品种杂,变异大,产品标准不规范,品质无法保证等诸多问题,因此,近年来许多科研人员对铁皮石斛的组培和人工种植不断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组培苗移栽过程中成活率低、生长慢、产量不高、短期采收石斛营养成份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石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斛的种植方法,该种种植方法简单易行,不仅使得石斛种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还能提高石斛的产量和质量,其药用和食用效果佳,适宜推广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石斛的种植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苗驯化:将经培养瓶培育的品种特性纯正、根系生长正常、健壮无病、茎干长4-8cm的石斛种苗作为种植栽培对象,并连同培养瓶将石斛种苗置于自然光下驯化3-5天;

(2)选地建棚:选择年平均温度在15-30℃、光照充足、水源条件好、排涝方便、无污染源、通风透气好的平地或缓坡地作为种植地;利用塑料薄膜和支撑架搭建大棚,棚顶设有遮阳网,棚高大于等于2.2m,棚宽大于等于2.0m,且在棚内设有温湿度检测器;

(3)整地设畦:在大棚内平行设置种植畦,畦高为6-10cm,畦宽为40-50cm,且在种植畦上方铺设厚度为15-25cm的栽培基质,之后在每平方米的栽培基质上喷施20-30g的消菌液,然后盖上地膜8-12天;

(4)移栽定植:将所述驯化后的石斛种苗移栽至经步骤(3)处理后的栽培基质上,株距设置在10cm×10cm,植根深度为4-6cm,定植后浇透水;

(5)栽培管理

春夏季:控制大棚温度在18-32℃,湿度控制在70-80%,晴天遮光率在65-75%;

秋冬季:控制大棚温度在12-24℃,湿度控制在75-85%,晴天遮光率在55-65%;

浇水:每隔5-7天浇透一次水;

施肥:每隔20-30天施一次复合肥,施肥量为30-40g/株;

病虫害防治:每隔25-35天用600倍液的多菌灵水溶液或者8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喷施进行叶面防治,两者交替使用,喷施量为3-5g/m2

进一步地,所述驯化是将培养瓶瓶盖揭开,并利用滴管滴入4-6滴自来水。

进一步地,在所述种植畦一侧设置有宽度为10-20cm的管理路埂和宽度为10-20cm的灌溉排水沟。

优选地,所述栽培基质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殖土40-60份、蚕沙10-20份、蛭石5-15份、水杨酸4-8份、棉子壳5-15份和菜籽饼5-15份。

进一步地,所述栽培基质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殖土50份、蚕沙15份、蛭石10份、水杨酸6份、棉子壳10份和菜籽饼10份。

进一步地,所述消菌液为20倍液的紫茎泽兰提取液和15倍液的大蒜提取液的混合液。

优选地,所述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熟家禽粪25-35份、砻糠灰10-20份、秸秆灰烬10-20份、亚硒酸钠3-5份、磷酸二氢钾1-3份、一水硫酸亚铁1-2份和磷酸一铵1-3份。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熟家禽粪30份、砻糠灰15份、秸秆灰烬15份、亚硒酸钠4份、磷酸二氢钾2份、一水硫酸亚铁1.5份和磷酸一铵2份。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石斛的种植方法简单易行,实施方便,通过对石斛科学系统的栽培和大棚管理,并合理地选用栽培基质和复合肥,为石斛种苗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不仅使得石斛种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还能提高石斛的产量和质量,经该种种植方法种植出的石斛叶茎肥厚,植株体内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病虫害发生率低,管理期间未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施,安全可靠性高,无公害无污染,其药用和食用效果佳,适宜推广应用;

(1)本发明的栽培基质具有有机质含量高、制备成本低、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特点,通过铺设在种植畦上层,不仅可以替代石斛种植前期所用的基肥,减少种植成本输出,还能改善种植地区土壤机制,为石斛根系的发育提供了俱佳的生长环境;

(2)本发明的复合肥具有制备成本低、绿色环保、养分充足全面,包括有机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生长时期的石斛,还能提高成品石斛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该种有机复合肥可循环利用,天然无公害,相比化肥更安全可靠,利用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石斛的种植方法

种植地点:安徽省金寨县;

种植品种:铁皮石斛;

种植日期:2013年3月;

种植材料:塑料薄膜、支撑架、遮阳网、消菌液、栽培基质、复合肥等;

消菌液:20倍液的紫茎泽兰提取液和15倍液的大蒜提取液的混合液;

栽培基质: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殖土40份、蚕沙10份、蛭石5份、水杨酸4份、棉子壳5份和菜籽饼5份;

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熟家禽粪25份、砻糠灰10份、秸秆灰烬10份、亚硒酸钠3份、磷酸二氢钾1份、一水硫酸亚铁1份和磷酸一铵1份。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苗驯化:将经培养瓶培育的品种特性纯正、根系生长正常、健壮无病、茎干长4-8cm的石斛种苗作为种植栽培对象,并连同培养瓶将石斛种苗置于自然光下驯化3天,驯化期间将培养瓶瓶盖揭开,并利用滴管滴入4滴自来水;

(2)选地建棚:选择年平均温度在15-30℃、光照充足、水源条件好、排涝方便、无污染源、通风透气好的平地作为种植地;利用塑料薄膜和支撑架搭建大棚,棚顶50cm处设有遮阳网,棚高为2.2m,棚宽为2.0m,且在棚内设有温湿度检测器用于监控大棚内石斛生长的温度和湿度;

(3)整地设畦:在大棚内平行设置两条种植畦,畦高为6cm,畦宽为40cm,且在种植畦上方铺设厚度为15cm的栽培基质,之后在每平方米的栽培基质上喷施20g的消菌液,然后盖上地膜8天,并在上述两条种植畦中间设置有宽度为10cm的灌溉排水沟,在每条种植畦外侧设置一条10cm的管理路埂;

(4)移栽定植:将上述驯化后的石斛种苗移栽至经步骤(3)处理后的栽培基质上,株距设置在10cm×10cm,植根深度为4-6cm,定植后浇透水;

(5)栽培管理

控制大棚温度在20±2℃,湿度控制在70%,晴天遮光率在65%;

浇水:每隔5天浇透一次水;

施肥:每隔20天施一次复合肥,施肥量为30g/株;

病虫害防治:每隔25天用600倍液的多菌灵水溶液或者8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喷施进行叶面防治,两者交替使用,喷施量为3g/m2

修剪除草:每隔一个星期除去生长在种植畦周边的杂草以及生长在石斛上的老枝、枯枝及病枝。

实施例2

一种石斛的种植方法

种植地点:安徽省金寨县;

种植品种:铁皮石斛;

种植日期:2013年7月;

种植材料:塑料薄膜、支撑架、遮阳网、消菌液、栽培基质、复合肥等;

消菌液:20倍液的紫茎泽兰提取液和15倍液的大蒜提取液的混合液;

栽培基质: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殖土50份、蚕沙15份、蛭石10份、水杨酸6份、棉子壳10份和菜籽饼10份;

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熟家禽粪30份、砻糠灰15份、秸秆灰烬15份、亚硒酸钠4份、磷酸二氢钾2份、一水硫酸亚铁1.5份和磷酸一铵2份。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苗驯化:将经培养瓶培育的品种特性纯正、根系生长正常、健壮无病、茎干长4-8cm的石斛种苗作为种植栽培对象,并连同培养瓶将石斛种苗置于自然光下驯化4天,驯化期间将培养瓶瓶盖揭开,并利用滴管滴入5滴自来水;

(2)选地建棚:选择年平均温度在15-30℃、光照充足、水源条件好、排涝方便、无污染源、通风透气好的缓坡地作为种植地;利用塑料薄膜和支撑架搭建大棚,棚顶60cm处设有遮阳网,棚高为2.2m,棚宽为2.6m,且在棚内设有温湿度检测器用于监控大棚内石斛生长的温度和湿度;

(3)整地设畦:在大棚内平行设置三条种植畦,畦高为8cm,畦宽为45cm,且在种植畦上方铺设厚度为20cm的栽培基质,之后在每平方米的栽培基质上喷施25g的消菌液,然后盖上地膜10天,并在上述相邻的两条种植畦中间以及另外一条种植畦外侧各设置一条宽度为15cm的灌溉排水沟,在种植畦上设有两条宽度为15cm的管理路埂;

(4)移栽定植:将上述驯化后的石斛种苗移栽至经步骤(3)处理后的栽培基质上,株距设置在10cm×10cm,植根深度为4-6cm,定植后浇透水;

(5)栽培管理

控制大棚温度在25±5℃,湿度控制在75%,晴天遮光率在75%;

浇水:每隔6天浇透一次水;

施肥:每隔25天施一次复合肥,施肥量为35g/株;

病虫害防治:每隔30天用600倍液的多菌灵水溶液或者8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喷施进行叶面防治,两者交替使用,喷施量为4g/m2

修剪除草:每隔一个星期除去生长在种植畦周边的杂草以及生长在石斛上的老枝、枯枝及病枝。

实施例3

一种石斛的种植方法

种植地点:安徽省金寨县;

种植品种:铁皮石斛;

种植日期:2013年10月;

种植材料:塑料薄膜、支撑架、遮阳网、消菌液、栽培基质、复合肥等;

消菌液:20倍液的紫茎泽兰提取液和15倍液的大蒜提取液的混合液;

栽培基质: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殖土60份、蚕沙20份、蛭石15份、水杨酸8份、棉子壳15份和菜籽饼15份;

复合肥: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腐熟家禽粪35份、砻糠灰20份、秸秆灰烬20份、亚硒酸钠5份、磷酸二氢钾3份、一水硫酸亚铁2份和磷酸一铵3份。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苗驯化:将经培养瓶培育的品种特性纯正、根系生长正常、健壮无病、茎干长4-8cm的石斛种苗作为种植栽培对象,并连同培养瓶将石斛种苗置于自然光下驯化5天,驯化期间将培养瓶瓶盖揭开,并利用滴管滴入6滴自来水;

(2)选地建棚:选择年平均温度在15-30℃、光照充足、水源条件好、排涝方便、无污染源、通风透气好的平地作为种植地;利用塑料薄膜和支撑架搭建大棚,棚顶70cm处设有遮阳网,棚高为2.4m,棚宽为2.8m,且在棚内设有温湿度检测器用于监控大棚内石斛生长的温度和湿度;

(3)整地设畦:在大棚内平行设置四条种植畦,畦高为10cm,畦宽为50cm,且在种植畦上方铺设厚度为25cm的栽培基质,之后在每平方米的栽培基质上喷施30g的消菌液,然后盖上地膜12天,并在上述靠外侧的两条种植畦之间各设置一条宽度为20cm的灌溉排水沟,在四条种植畦中间及其两侧各设置三条管理路埂;

(4)移栽定植:将所述驯化后的石斛种苗移栽至经步骤(3)处理后的栽培基质上,株距设置在10cm×10cm,植根深度为4-6cm,定植后浇透水;

(5)栽培管理

控制大棚温度在15±3℃,湿度控制在85%,晴天遮光率在55%;

浇水:每隔7天浇透一次水;

施肥:每隔30天施一次复合肥,施肥量为40g/株;

病虫害防治:每隔35天用600倍液的多菌灵水溶液或者8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喷施进行叶面防治,两者交替使用,喷施量为5g/m2

修剪除草:每隔一个星期除去生长在种植畦周边的杂草以及生长在石斛上的老枝、枯枝及病枝。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