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橘疮痂病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6887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柑橘疮痂病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疮痂病,又叫癞头疤、钉子果,是柑橘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新梢、嫩叶和幼果。叶片上的病斑多向叶背面凸出,而叶面凹陷,叶背面部位突起木栓化,呈圆锥形或漏斗状的疮痂,潮湿时病斑顶部有粉色霉层。病斑散生或群集,使叶片畸形扭曲,严重时导致落叶。新梢受害症状与叶片基本相同,但突出部位不如叶片明显,枝梢变短而小、扭曲,表面粗糙。谢花后的幼果在被病菌侵染不久后即可发病,初生褐色小斑,后在果皮上扩大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化的瘤状突起。发病早而受害重的幼果常早期脱落,不脱落的幼果皮厚味酸,果皮表面的瘤状突起病斑随着果皮的展开而逐渐平坦,形成痂皮癣状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柑橘疮痂病防治方法,可以减少柑橘感染疮痂病,减少幼果脱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柑橘疮痂病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增强树势;(2)加强修剪,增加果园的通风透光,冬季彻底清园,减少初侵染源;(3)对于新建的果园,育苗从无病母树采穗,发现带病苗木立即销毁;(4)苗木和幼树以保梢为主,在新梢芽长1~2毫米时喷药1次,3周后再喷1次,成年树以保果为主:喷3次药,第一次在春芽萌发至1~2毫米长时,保护春梢;第二次是在落花三分之二时,重点保护幼果;第三次在次幼果期,视春梢发病情况而定,对秋梢也能发病的果园,喷药加强保护秋梢。

进一步说明,所述药为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腈菌唑、咪鲜胺、唑醚菌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减少柑橘感染疮痂病,减少幼果脱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一种柑橘疮痂病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增强树势;随着组织的老熟,抗病力逐渐增强,组织完全老熟后则不再感病。(2)加强修剪,增加果园的通风透光,冬季彻底清园,减少初侵染源;(3)对于新建的果园,育苗从无病母树采穗,发现带病苗木立即销毁;(4)苗木和幼树以保梢为主,在新梢芽长1~2毫米时喷药1次,3周后再喷1次,成年树以保果为主:喷3次药,第一次在春芽萌发至1~2毫米长时,保护春梢;第二次是在落花三分之二时,重点保护幼果;第三次在次幼果期,视春梢发病情况而定,对秋梢也能发病的果园,喷药加强保护秋梢。优选的,所述药为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腈菌唑、咪鲜胺、唑醚菌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一种或多种,防虫效果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柑橘疮痂病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增强树势;(2)加强修剪,增加果园的通风透光,冬季彻底清园,减少初侵染源;(3)对于新建的果园,育苗从无病母树采穗,发现带病苗木立即销毁;(4)苗木和幼树以保梢为主,在新梢芽长1~2毫米时喷药1次,3周后再喷1次,成年树以保果为主:喷3次药,第一次在春芽萌发至1~2 毫米长时,保护春梢;第二次是在落花三分之二时,重点保护幼果;第三次在次幼果期,视春梢发病情况而定,对秋梢也能发病的果园,喷药加强保护秋梢。本发明可以减少柑橘感染疮痂病,减少幼果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钟山县龙岛种养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7.09.28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