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香果和生姜高产套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93751阅读:1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百香果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百香果和生姜套种方法。



背景技术:

百香果,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草质藤本植物,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有紫果和黄果两大类。植株寿命约20年,经济寿命一般8至10年。果可生食或作蔬菜、饲料。果瓤多汁液,可制成芳香可口的饮料,还可用来添加在其他饮料中以提高饮料的品质。百香果含有17种氨基酸,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钙、磷、铁、钾、sod酶和超纤维等165种对人体有益物质,更被称为水果中的vc之王,口感独特,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姜的根茎、皮、叶均可入药,也是日常生活中用作饮食调味之一的原料。

目前,未发现有关于将生姜与百香果进行套种,以实现对生姜和百香果产量以及抗病性能改善,以实现绿色环保种植生姜与百香果,降低农药用量,降低施肥量,避免施肥导致的木桶短板效应,提高所施肥过程中的养分利用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提供一种百香果和生姜套种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百香果和生姜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背风向阳的沙壤土,并且是坡地,土壤ph值为6~6.5,深翻,除去杂草;

(2)挖穴、定植:挖穴,规格为70cm×70cm×70cm,将百香果苗移栽至穴中,其中,百香果苗高15~25cm,距离地面3cm处,茎干直径为0.6~0.8cm,叶色青秀而不浓绿,根系发达,白根多,每穴移栽2~8棵,移栽完成后,每隔10-15天浇一次水,浇至土壤湿润透;

(3)搭架:待百香果果苗长至30~55cm时,对其搭架处理,架高1.8~2.5m;抹去百香果果苗侧芽,促使主蔓增粗,当主蔓长到0.7~2.1m时,引导上架;采用花生麸与水混合成花生麸水,混合质量比为1:65;并将花生麸水与农家肥,按照质量比为(3~9):(11~17)混合而成的混合肥;农家肥为畜禽粪加硫酸亚铁混合腐熟而成,其中在每100kg畜禽粪中添加500~600g硫酸亚铁,每株每月施肥两次,并按照第一次施混合肥0.5kg,之后,每施肥一次增加前一次施肥量1~5%的量,并在施肥后,浇水;

(4)生姜种植:在百香果果苗成活之后,并在百香果的苗与苗之间挖30cm深,宽5~10cm的沟,并灌注满沟的沼液,撒入草木灰,按照沟底每平方厘米撒0.5kg,将生姜种种植于沟中,沟中生姜株距27cm;生姜苗长至20~35cm,施腐熟畜禽粪至生姜根部的泥土处,按照每亩施腐熟畜禽粪100-150kg,并浇水至土壤湿透;待生姜苗长至60~70cm,再施腐熟畜禽粪,每亩80-100kg,并浇水至土壤湿透;其中腐熟畜禽粪是将畜禽粪便与硫酸亚铁按照硫酸亚铁占畜禽粪便质量1-3%的比例混合发酵而成。

优选,所述的在百香果的苗与苗之间,是在百香果的苗与苗间距最中心的位置,开设一条沟。

更优选,所述的在百香果的苗与苗之间,是在百香果的苗与苗间距最中心的位置上,距离中心线各3cm的位置的两边各开设一条沟。

优选,所述的草木灰,在撒入过程中,其加入有占草木灰质量1-3%的艾草粉与占草木灰质量0.2-7%的梧桐树叶粉。

优选,所述的草木灰,在撒入过程中,其加入有占草木灰质量2%的艾草粉与占草木灰质量5%的梧桐树叶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以下经过试验对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能够带来的技术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实验组1:将生姜与百香果按照实施例1的套种方法进行套种;

实验组2:将生姜与百香果按照实施例2的套种方法进行套种;

实验组3:将生姜与百香果按照实施例3的套种方法进行套种;

实验组4:将生姜与百香果按照实施例4的套种方法进行套种;

实验组5:将生姜与百香果按照实施例5的套种方法进行套种;

对照组1:将生姜按照实施例1生姜种植方法进行开沟单独种植;

对照组2:将百香果按照实施例1百香果种植进行单独种植;

以上实验组试验是在2013年3月开始至2016年底期间,在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彬彬百香果种植基地进行的。百香果品种是满天星,生姜品种为遵义白姜。

并对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生姜产量、百香果产量以及生姜和百香果发病率情况进行统计,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见,在一定程度上,生姜与百香果进行套种,能够改善虫害率与发病率,改善生姜和百香果种植效果,提高生姜与百香果的产量,而且从上述试验来看,对于种植过程中的间距调整以及种植过程中,采用营养供给以及供给方式,均会对上述问题造成影响,而本发明创造经过合理的选取,有效的使得生姜和百香果种植的产量和成本均较低,而且还充分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核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百香果和生姜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背风向阳的沙壤土,并且是坡地,土壤ph值为6~6.5,深翻,除去杂草;

(2)挖穴、定植:挖穴,规格为70cm×70cm×70cm,将百香果苗移栽至穴中,其中,百香果苗高15~25cm,距离地面3cm处,茎干直径为0.6~0.8cm,叶色青秀而不浓绿,根系发达,白根多,每穴移栽2~8棵,移栽完成后,每隔10-15天浇一次水,浇至土壤湿润透;

(3)搭架:待百香果果苗长至30~55cm时,对其搭架处理,架高1.8~2.5m;抹去百香果果苗侧芽,促使主蔓增粗,当主蔓长到0.7~2.1m时,引导上架;采用花生麸与水混合成花生麸水,混合质量比为1:65;并将花生麸水与农家肥,按照质量比为(3~9):(11~17)混合而成的混合肥;农家肥为畜禽粪加硫酸亚铁混合腐熟而成,其中在每100kg畜禽粪中添加500~600g硫酸亚铁,每株每月施肥两次,并按照第一次施混合肥0.5kg,之后,每施肥一次增加前一次施肥量1~5%的量,并在施肥后,浇水;

(4)生姜种植:在百香果果苗成活之后,并在百香果的苗与苗之间挖30cm深,宽5~10cm的沟,并灌注满沟的沼液,撒入草木灰,按照沟底每平方厘米撒0.5kg,将生姜种种植于沟中,沟中生姜株距27cm;生姜苗长至20~35cm,施腐熟畜禽粪至生姜根部的泥土处,按照每亩施腐熟畜禽粪100-150kg,并浇水至土壤湿透;待生姜苗长至60~70cm,再施腐熟畜禽粪,每亩80-100kg,并浇水至土壤湿透;其中腐熟畜禽粪是将畜禽粪便与硫酸亚铁按照硫酸亚铁占畜禽粪便质量1-3%的比例混合发酵而成。

所述的在百香果的苗与苗之间,是在百香果的苗与苗间距最中心的位置,开设一条沟。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在百香果的苗与苗之间,是在百香果的苗与苗间距最中心的位置上,距离中心线各3cm的位置的两边各开设一条沟。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草木灰,在撒入过程中,其加入有占草木灰质量1%的艾草粉与占草木灰质量0.2%的梧桐树叶粉。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在百香果的苗与苗之间,是在百香果的苗与苗间距最中心的位置上,距离中心线各3cm的位置的两边各开设两条沟。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在百香果的苗与苗之间,是在百香果的苗与苗间距最中心的位置上,距离中心线各4cm的位置的两边各开设一条沟。

除此之外,本研究者还经过对种植过程中艾草粉与梧桐树叶粉加入量进行研究,其得出,在艾草粉加入量超过3%后,其生姜的品质急剧下滑,而且生姜的产量也极大程度的下降,甚至达到亩产1400kg左右,因此,对于艾草粉的加入量的控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百香果与生姜套种过程中的环境微变化,造成生长环境质量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进而影响生姜的生长;并且还对梧桐树叶粉加入量进行控制与添加调整,在梧桐树叶粉添加量达到7%以上后,其百香果的虫害率突然增加,导致引诱大量的白蚁进入基地,导致百香果根苗死亡率较高,造成种子成本较高。并且经过对艾草与梧桐树叶粉的添加量进行协同选择处理,其得出:在艾草粉添加2%,梧桐树叶粉添加7%的比例时,其效果最优,不仅能够促进生姜和百香果的产量,而且还能够降低斑点病发病率到3.71%,白蚁咬根率降低到3.21%,可见,对于艾草与梧桐树叶添加量控制恰当后,两者进入种植基地,将会具有协同增效,防止虫害,降低成本。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和试验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和理解,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的非突出实质性特征和显著进步的发明创造,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