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冠果果壳渣用于栽培香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6570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文冠果果壳渣用于栽培香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如《本草纲目》中描述香菇“性平、味甘、无毒”,《医林纂要》中描述香薛“甘、寒”,“可托痘毒”,现代医学认为香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补充人体需要;含有的一种被称为香菇素的有效成分能显著降低胆固醇;维生素的含量引人注目,对拘偻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用于治疗麻搏症、粘膜皮炎症等维生素缺乏症;另外含有的干扰素诱导剂能够强化免疫细胞,并已经证实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抗病毒功效张玉军,还能防止心血管病、糖尿病,健脾胃、助消化、强身滋补、消热解毒、抗衰老等,实为不可多得的绿色保健食品。目前香菇代料栽培是主流发展方向,主要是根据栽培条件,设计配置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基中利用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的木屑作物秸秆和野草等材料作为培养材料的主要成分,适当配以富含有机质和维生素的麸皮、米糠以及石灰、碳酸钙之类含无机盐物质为辅助料,因此,培养基的制备成本较高。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文冠果属植物,单属单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植物,有北方油茶之称,是我国林业和科技部重点发展和扶持的农林作物。文冠果在陕西、甘肃、辽宁、山西等地区已经有大规模的栽培,每年果实产量巨大,而果实中文冠果果壳的质量占到总质量的50%以上,目前对其开发利用仅限于少数科研机构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且处于实验室阶段,提取的有效成分含量很少,提取残渣占总质量的95%以上。而事实上,绝大多数栽种文冠果的种植户并没有对该部分进行开发利用,都将该部分作为开发文冠果种仁过程中的废弃物丢弃。目前对其开发利用申请的相关专利有文冠果壳保健枕头的制备(cn201410209803.8),含有文冠果油渣和文冠果壳的羊饲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1410498068.7)等。

针对以上情况,本发明试图将文冠果果壳渣用于食用菌栽培上,使其废物资源化利用,也为食用菌栽培提供新的原料来源。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文冠果果壳渣用于栽培香菇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文冠果果壳渣用于栽培香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按重量百分比进行备料,其中文冠果果壳渣40~60份、玉米芯10~25份、米糠10~18份、玉米粉2~8份、豆渣粉1~3份、石灰粉1~2份、甘蔗渣1~3份;

(2)配料,将准备好的文冠果果壳渣干燥、粉碎,留备用,把米糠、玉米粉、豆渣粉和石灰粉充分搅拌均匀后,撒入粉碎后的文冠果果壳渣搅拌均匀,然后再将准备好的甘蔗渣倒入其中,加水搅拌均匀,使混合后的物料的含水量达到50%~65%,搅拌好的物料以用手握不黏手,捏不成团为宜;

(3)装袋,将步骤(2)准备好的原料进行装袋后得到料筒,常温下堆放2-3小时;

(4)接种,将步骤(3)中堆放过的料筒,便可接种菌丝,菌丝的菌龄20~30天,在接种时先扎穴,每袋料筒接3~5穴菌种,每穴接种前用刀削弃料筒中原料表层2~3厘米,再进行接种,菌丝介入穴位要冒出筒表2~3毫米,料筒接种后得到菌筒;

(5)培养,将菌筒置于培养室培养,培养室的空气湿度控制在60%~70%,温度控制在20℃~30℃,当穴位菌丝伸延6~8厘米白色圆圈时,用细针在穴周围扎4~6个细穴;

(6)出菇管理,将培养后的菌筒放入菇棚继续培养;

(7)采收。

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的原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进行备料,其中文冠果果壳渣47份、玉米芯12份、米糠10份、玉米粉3份、豆渣粉1份、石灰粉1.5份、甘蔗渣1.5份。

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的原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进行备料,其中文冠果果壳渣53份、玉米芯18份、米糠15份、玉米粉6份、豆渣粉2份、石灰粉3份、甘蔗渣3份。

优选的是,步骤(4)所述的接种,在接种时要接种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接种室内四壁用浓石灰浆涂刷,要求清洁严密,远离污染源,室内间隔3天用硫磺加热密封熏蒸消毒一次。

优选的是,步骤(6)所述的出菇管理,拉大昼夜温差达到8℃以上,菇棚内温度保持15℃~25℃,空气相对湿度80%~9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香菇栽培方法中主要成分为文冠果果壳渣,同时其他成分均为常规廉价成分,整个代料制备过程无需高温高压灭菌措施,各原料之间恰当的配比使得香菇生长的微环境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生产工艺大大简化,成本非常低廉,同时,与传统代料培养香菇相比,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出菇量高出达60%左右。因此本发明的市场前景广阔,对于文冠果主产区的产业链延伸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内容的具体实施例,用于阐述本申请文件中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内容,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现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文冠果果壳渣用于栽培香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按重量百分比进行备料,其中文冠果果壳渣40份、玉米芯25份、米糠10份、玉米粉8份、豆渣粉1份、石灰粉2份、甘蔗渣1份;

(2)配料,将准备好的文冠果果壳渣干燥、粉碎,留备用,把米糠、玉米粉、豆渣粉和石灰粉充分搅拌均匀后,撒入粉碎后的文冠果果壳渣搅拌均匀,然后再将准备好的甘蔗渣倒入其中,加水搅拌均匀,使混合后的物料的含水量达到50%~65%,搅拌好的物料以用手握不黏手,捏不成团为宜;

(3)装袋,将步骤(2)准备好的原料进行装袋后得到料筒,常温下堆放2-3小时;

(4)接种,将步骤(3)中堆放过的料筒,便可接种菌丝,菌丝的菌龄20~30天,在接种时先扎穴,每袋料筒接3~5穴菌种,每穴接种前用刀削弃料筒中原料表层2~3厘米,再进行接种,菌丝介入穴位要冒出筒表2~3毫米,料筒接种后得到菌筒;

(5)培养,将菌筒置于培养室培养,培养室的空气湿度控制在60%~70%,温度控制在20℃~30℃,当穴位菌丝伸延6~8厘米白色圆圈时,用细针在穴周围扎4~6个细穴;

(6)出菇管理,将培养后的菌筒放入菇棚继续培养;

(7)采收。

其中,所述的接种,在接种时要接种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接种室内四壁用浓石灰浆涂刷,要求清洁严密,远离污染源,室内间隔3天用硫磺加热密封熏蒸消毒一次。

所述的出菇管理,拉大昼夜温差达到8℃以上,菇棚内温度保持15℃~25℃,空气相对湿度80%。

实施例2一种文冠果果壳渣用于栽培香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按重量百分比进行备料,其中文冠果果壳渣60份、玉米芯10份、米糠18份、玉米粉2份、豆渣粉3份、石灰粉1份、甘蔗渣3份;

(2)配料,将准备好的文冠果果壳渣干燥、粉碎,留备用,把米糠、玉米粉、豆渣粉和石灰粉充分搅拌均匀后,撒入粉碎后的文冠果果壳渣搅拌均匀,然后再将准备好的甘蔗渣倒入其中,加水搅拌均匀,使混合后的物料的含水量达到50%~65%,搅拌好的物料以用手握不黏手,捏不成团为宜;

(3)装袋,将步骤(2)准备好的原料进行装袋后得到料筒,常温下堆放2-3小时;

(4)接种,将步骤(3)中堆放过的料筒,便可接种菌丝,菌丝的菌龄20~30天,在接种时先扎穴,每袋料筒接3~5穴菌种,每穴接种前用刀削弃料筒中原料表层2~3厘米,再进行接种,菌丝介入穴位要冒出筒表2~3毫米,料筒接种后得到菌筒;

(5)培养,将菌筒置于培养室培养,培养室的空气湿度控制在60%~70%,温度控制在20℃~30℃,当穴位菌丝伸延6~8厘米白色圆圈时,用细针在穴周围扎4~6个细穴;

(6)出菇管理,将培养后的菌筒放入菇棚继续培养;

(7)采收。

其中,所述的接种,在接种时要接种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接种室内四壁用浓石灰浆涂刷,要求清洁严密,远离污染源,室内间隔3天用硫磺加热密封熏蒸消毒一次。

所述的出菇管理,拉大昼夜温差达到8℃以上,菇棚内温度保持25℃,空气相对湿度95%。

实施例3一种文冠果果壳渣用于栽培香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按重量百分比进行备料,其中文冠果果壳渣47份、玉米芯12份、米糠10份、玉米粉3份、豆渣粉1份、石灰粉1.5份、甘蔗渣1.5份;

(2)配料,将准备好的文冠果果壳渣干燥、粉碎,留备用,把米糠、玉米粉、豆渣粉和石灰粉充分搅拌均匀后,撒入粉碎后的文冠果果壳渣搅拌均匀,然后再将准备好的甘蔗渣倒入其中,加水搅拌均匀,使混合后的物料的含水量达到50%~65%,搅拌好的物料以用手握不黏手,捏不成团为宜;

(3)装袋,将步骤(2)准备好的原料进行装袋后得到料筒,常温下堆放2-3小时;

(4)接种,将步骤(3)中堆放过的料筒,便可接种菌丝,菌丝的菌龄20~30天,在接种时先扎穴,每袋料筒接3~5穴菌种,每穴接种前用刀削弃料筒中原料表层2~3厘米,再进行接种,菌丝介入穴位要冒出筒表2~3毫米,料筒接种后得到菌筒;

(5)培养,将菌筒置于培养室培养,培养室的空气湿度控制在60%~70%,温度控制在20℃~30℃,当穴位菌丝伸延6~8厘米白色圆圈时,用细针在穴周围扎4~6个细穴;

(6)出菇管理,将培养后的菌筒放入菇棚继续培养;

(7)采收。

其中,所述的接种,在接种时要接种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接种室内四壁用浓石灰浆涂刷,要求清洁严密,远离污染源,室内间隔3天用硫磺加热密封熏蒸消毒一次。

所述的出菇管理,拉大昼夜温差达到8℃以上,菇棚内温度保持25℃,空气相对湿度85%。

实施例4一种文冠果果壳渣用于栽培香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按重量百分比进行备料,其中文冠果果壳渣53份、玉米芯18份、米糠15份、玉米粉6份、豆渣粉2份、石灰粉3份、甘蔗渣3份;

(2)配料,将准备好的文冠果果壳渣干燥、粉碎,留备用,把米糠、玉米粉、豆渣粉和石灰粉充分搅拌均匀后,撒入粉碎后的文冠果果壳渣搅拌均匀,然后再将准备好的甘蔗渣倒入其中,加水搅拌均匀,使混合后的物料的含水量达到50%~65%,搅拌好的物料以用手握不黏手,捏不成团为宜;

(3)装袋,将步骤(2)准备好的原料进行装袋后得到料筒,常温下堆放2-3小时;

(4)接种,将步骤(3)中堆放过的料筒,便可接种菌丝,菌丝的菌龄20~30天,在接种时先扎穴,每袋料筒接3~5穴菌种,每穴接种前用刀削弃料筒中原料表层2~3厘米,再进行接种,菌丝介入穴位要冒出筒表2~3毫米,料筒接种后得到菌筒;

(5)培养,将菌筒置于培养室培养,培养室的空气湿度控制在60%~70%,温度控制在20℃~30℃,当穴位菌丝伸延6~8厘米白色圆圈时,用细针在穴周围扎4~6个细穴;

(6)出菇管理,将培养后的菌筒放入菇棚继续培养;

(7)采收。

其中,所述的接种,在接种时要接种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接种室内四壁用浓石灰浆涂刷,要求清洁严密,远离污染源,室内间隔3天用硫磺加热密封熏蒸消毒一次。

所述的出菇管理,拉大昼夜温差达到8℃以上,菇棚内温度保持23℃,空气相对湿度8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