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的高产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4297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鳅的高产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体型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泥鳅是杂食性动物,幼年阶段主要食用动物性饲料,成年后可食用一些藻类、植物的根、茎,泥鳅除了可以用腮进行呼吸,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但是在夏季,如果水质控制不好,泥鳅养殖密度过高,仍然会造成大量的泥鳅窒息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泥鳅的高产养殖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泥鳅的高产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水质清澈、池底有15-20cm深的淤泥,水质为弱碱性的养殖池,并在养殖池中每隔0.5m挖一个养泥鳅沟,泥鳅沟长度为5m并夯实养殖池的底部;

(2)在放养鱼苗前20天,对养殖池内撒生石灰进行消毒,在放苗前20天,对养殖池得每条养泥鳅沟内投放200g鸡粪;

(3)将鱼苗在浓度为1%-2%的食盐水中浸泡消毒10min,每条养泥鳅沟中放养体长3-4cm的鱼苗30-40尾;

(4)每天投喂两次饲料,分别是早上6-7点和晚上7-8点;早上所投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5-7份青饲料、6-9份鱼骨粉、1-5份维生素c、10-15份肉糜和10-15份麦麸;晚上所投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20-40份玉米粉、10-15份蚕蛹粉、5-10份苜蓿草、10-15份甘蔗叶;

(5)每天保证水温在25-28℃,每两天向养殖池内通入3小时氧气;

(6)及时清理养殖池中残余饲料,并清除产生病害的泥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高产养殖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泥鳅的营养价值,而且可以提高泥鳅本身的抗病能力,绿色安全,产量提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步骤(7),当泥鳅长到18-20cm时,进行分次捕捞,最后一批进行捕捞时,将养殖池内的水抽干,清池捕捞。

进一步,步骤(6)中,早上所投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6份青饲料、7份鱼骨粉、3份维生素c、12份肉糜和12份麦麸;晚上所投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30份玉米粉、12份蚕蛹粉、8份苜蓿草、12份甘蔗叶。

进一步,步骤(5)还包括,每月采用生石灰和微生物调节剂调节养殖池内的池水的ph值,使养殖池内池水的ph值维持在7-7.5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泥鳅的高产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水质清澈、池底有15cm深的淤泥,水质为弱碱性的养殖池,并在养殖池中每隔0.5m挖一个养泥鳅沟,泥鳅沟长度为5m并夯实养殖池的底部;

(2)在放养鱼苗前20天,对养殖池内撒生石灰进行消毒,在放苗前20天,对养殖池得每条养泥鳅沟内投放200g鸡粪;

(3)将鱼苗在浓度为1%-2%的食盐水中浸泡消毒10min,每条养泥鳅沟中放养体长3-4cm的鱼苗30-40尾;

(4)每天投喂两次饲料,分别是早上6-7点和晚上7-8点;早上所投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5份青饲料、6份鱼骨粉、1份维生素c、10份肉糜和10份麦麸;晚上所投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20份玉米粉、10份蚕蛹粉、5份苜蓿草、10份甘蔗叶;

(5)每天保证水温在25℃,每两天向养殖池内通入3小时氧气;

(6)及时清理养殖池中残余饲料,并清除产生病害的泥鳅。

(7),当泥鳅长到18-20cm时,进行分次捕捞,最后一批进行捕捞时,将养殖池内的水抽干,清池捕捞。

本实施例的高产养殖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泥鳅的营养价值,而且可以提高泥鳅本身的抗病能力,绿色安全,产量提高。

本实施例步骤(5)还包括,每月采用生石灰和微生物调节剂调节养殖池内的池水的ph值,使养殖池内池水的ph值维持在7-7.5之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泥鳅的高产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水质清澈、池底有18cm深的淤泥,水质为弱碱性的养殖池,并在养殖池中每隔0.5m挖一个养泥鳅沟,泥鳅沟长度为5m并夯实养殖池的底部;

(2)在放养鱼苗前20天,对养殖池内撒生石灰进行消毒,在放苗前20天,对养殖池得每条养泥鳅沟内投放200g鸡粪;

(3)将鱼苗在浓度为1.5%的食盐水中浸泡消毒10min,每条养泥鳅沟中放养体长3-4cm的鱼苗30-40尾;

(4)每天投喂两次饲料,分别是早上6-7点和晚上7-8点;早上所投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6份青饲料、7份鱼骨粉、3份维生素c、12份肉糜和12份麦麸;晚上所投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30份玉米粉、12份蚕蛹粉、8份苜蓿草、12份甘蔗叶。

(5)每天保证水温在26℃,每两天向养殖池内通入3小时氧气;

(6)及时清理养殖池中残余饲料,并清除产生病害的泥鳅。

(7),当泥鳅长到18-20cm时,进行分次捕捞,最后一批进行捕捞时,将养殖池内的水抽干,清池捕捞。

本实施例的高产养殖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泥鳅的营养价值,而且可以提高泥鳅本身的抗病能力,绿色安全,产量提高。

本实施例步骤(5)还包括,每月采用生石灰和微生物调节剂调节养殖池内的池水的ph值,使养殖池内池水的ph值维持在7-7.5之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泥鳅的高产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水质清澈、池底有20cm深的淤泥,水质为弱碱性的养殖池,并在养殖池中每隔0.5m挖一个养泥鳅沟,泥鳅沟长度为5m并夯实养殖池的底部;

(2)在放养鱼苗前20天,对养殖池内撒生石灰进行消毒,在放苗前20天,对养殖池得每条养泥鳅沟内投放200g鸡粪;

(3)将鱼苗在浓度为1%-2%的食盐水中浸泡消毒10min,每条养泥鳅沟中放养体长3-4cm的鱼苗30-40尾;

(4)每天投喂两次饲料,分别是早上6-7点和晚上7-8点;早上所投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7份青饲料、9份鱼骨粉、5份维生素c、15份肉糜和15份麦麸;晚上所投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40份玉米粉、15份蚕蛹粉、10份苜蓿草、15份甘蔗叶;

(5)每天保证水温在28℃,每两天向养殖池内通入3小时氧气;

(6)及时清理养殖池中残余饲料,并清除产生病害的泥鳅。

(7),当泥鳅长到18-20cm时,进行分次捕捞,最后一批进行捕捞时,将养殖池内的水抽干,清池捕捞。

本实施例的高产养殖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泥鳅的营养价值,而且可以提高泥鳅本身的抗病能力,绿色安全,产量提高。

本实施例步骤(5)还包括,每月采用生石灰和微生物调节剂调节养殖池内的池水的ph值,使养殖池内池水的ph值维持在7-7.5之间。

对比例1

一种泥鳅养殖方法,除了不在步骤(2)中的养殖池内投放鸡粪外,其余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

对比例2

一种泥鳅养殖方法,除了不在步骤(3)中对鱼苗进行消毒外,其余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

采用实施例1-3的泥鳅养殖方法得到泥鳅相比对比例1-2的泥鳅养殖方法得到的泥鳅产量高,且致病发生率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