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5400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捕鱼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牧业机械设备领域,尤其属于渔业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捕鱼装置。



背景技术:

鱼类作为重要的食用和药用资源,捕鱼从古至今一直是人类生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人们一般采用捕鱼装置辅助捕鱼,现有的捕鱼装置品种多样,结构各异,最为常用的就是利用网具捕鱼,目前的网具大都是从上向下撒,采用拖网、撒网、拉网、抬网等方法进行捕鱼。中国专利ZL201310433050.4公开了一种渔船捕鱼装置,包括网箱、入网口、框架、诱鱼饵料、网绳、浮球、升降绳a、滑轮a、支撑架、升降绳b、滑轮b、绞盘b、柱子、绞盘a、挂环和挂钩,由于浮球可以将整个网箱漂浮在水中,并且渔船和网箱可以分离,因此网箱在水中不会受到噪音的影响;网箱框架为不锈钢材料,因此具有质量轻,不易腐蚀的特点;通过网箱内的诱鱼饵料可以将鱼吸引到网箱内,由于入网口为锥形,因此鱼只能进而不能出;通过两个绞盘的作用可以轻松的将整个网箱提起,由于网箱框架为伸缩折叠式,因此具有携带方便,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但是上述的这种渔船捕鱼装置由于体积比较大只适用于水域比较广的捕鱼活动中,相对于南方一些小池塘或者人工养鱼池整个设备则显得过于庞大,而且由于浮球的体积比较大容易受到水面风的影响导致网箱在水下不停地晃动使得鱼群受到惊吓影响捕鱼效果,而且网箱 在水中的深度不可调,对于浅水层和深水层鱼类的捕获效果不佳;其次由于不同种类大小的鱼需要用不同目数的渔网,而渔网又容易破损,渔网破损之后整体更换起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捕鱼设备存在体积过大无法适用于小型水域、网箱在水中深度恒定、捕鱼效果不佳、日常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捕鱼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捕鱼装置,包括圆形的框架和连接于框架上的渔网,所述框架上连接有若干沿框架圆周均匀分布的拉索,所述拉索至少为三条,所述框架上方通过所述拉索连接有浮标,所述浮标上设有牵引部;所述浮标为内部成型为空腔的“十”字型结构,所述浮标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调节口,所述调节口上设有塞子。

进一步地,所述浮标的四个端部上均成型有沟槽,所述沟槽在所述浮标端部上的位置互相对应,保证拉索在浮标上能够稳定地连接,从而使得框架受到的力更均衡。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相对于所述拉索的另一侧设有若干沿框架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卸扣,每个所述第一卸扣均通过转环组件连接有第二卸扣,转环组件包括两个转环和连接两个转环的螺栓,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转环且端部连接有螺母,所述渔网连接于所述第二卸扣上,使得渔网跟框架之间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浮标下方通过钓鱼线连接有诱鱼器,所述钓鱼线的长度大于所述框架与所述浮标之间的距离,保证整个装置位于水中时,诱鱼器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垂且位于渔网的范围内,提高捕鱼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部为固定连接于所述浮标上方的把手,便于通过人力或者牵引设备将浮标连同渔网提出水面,从而达到捕鱼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上通过弹性绳连接有浮球,便于浮标位于水面以下的位置时快速确定浮标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捕鱼装置,利用“十”字型结构的浮标,可以在浮标的中央连接若干拉索使框架可以水平地悬浮于水中,也可以在浮标的四个端部连接拉索使框架更稳定地悬浮于水中,而且“十”字型结构的浮标受水面的风力影响小,使得框架可以比较稳定地悬浮在水中;另外由于浮标上开设有与内部空腔连通的调节口,通过调整浮标的浮力来调整框架在水中的深度,适用于捕捉生活于不同水层的鱼类,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捕鱼效果好,尤其适用于小池塘和人工养鱼池等小型静水水域;而且渔网与框架之间活动连接,便于更换渔网。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浮标结构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4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框架,101、第一卸扣,102、转环组件,103、第二卸扣,2、渔网,3、拉索,4、浮标,401、空腔,402、塞子,5、牵引部,6、诱鱼器,7、沟槽,8、钓鱼线,9、弹性绳,10、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鱼装置,包括圆形的框架1和连接于框架1上的渔网2,框架1上连接有三条沿框架1圆周均匀分布的拉索3,框架1上方通过拉索3连接有浮标4,浮标4为“十”字型结构,减小水面风等因素对浮标4位置的影响,拉索3与浮标4的连接点位于浮标4的几何中心位置,保证浮标4随水面波动时3根拉索受到的力是一样的。在工作状态时框架1在浮标4的作用下可以悬浮在水面上,浮标4上方固定连接有牵引部5,用于通过拉索3将框架1拉出水面。

实施例2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浮标4内部成型为空腔的“十”字型结构,浮标4上开设有与内部空腔401连通的调节口,调节口上设有塞子402,可以通过往空腔里灌入不同体积的水,通过调整浮标4的浮力来调整框架1在水中的深度,从而适用于多种不同种类的鱼。当浮标4低于水平面时,浮标4受到水面波动的影响很小,此时浮标4的四个端部对应的位置均成型有沟槽7在固定拉索3的同时,使得浮标4受到拉索3的力均匀,防止浮标4在水中悬浮的时候因为受力不均发生翻转。

实施例3

结合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框架上相对于拉索的另一侧设有八个沿框架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卸扣101,每个第一卸扣101均通过转环组件连接有第二卸扣103,转环组件102包括两个转环和连接两个转环的螺栓,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转环且端部连接有螺母,渔网通过这八个第二卸扣103与框架连接,使渔网2与框架1之间为活动连接,一方面便于根据要捕捉鱼类的大小种类选择不同目数的渔网,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地更换破损的渔网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牵引部5为固定连接于浮标4上方的把手,可以通过人力或者牵引设备将浮标4连同渔网2提出水面,把手上通过弹性绳9连接有浮球10,浮球10的颜色要尽量鲜艳,方便捕鱼者在浮标4位于水面以下的位置时快速确定浮标的位置,非常适用于小池塘和人工养鱼池等小型静水水域。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