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块茎作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109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块茎作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块茎作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点播马铃薯主要靠铁锹,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农民苦不堪言,而且效率特别低,一天下来一个人只能种半亩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马铃薯点播器依然存在很多弊端,其很费劲,并且点播后,马铃薯周围的土质是夯实的,马铃薯在夯实的土中是不会膨大的,而且缺土多,上边需要一大堆图,马铃薯芽子涨上来的时候还会被地膜包住,导致烧芽现象的发生,造成出苗不齐,导致马铃薯减产。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新型地下茎块收获结构,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块茎作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两个相对铰接的左边轴和右边轴,所述左边轴和右边轴各自包含铰接片,还包含穿过两个铰接片的铰接轴,左边轴和右边轴下方分别连接左侧筒和右侧筒,还包含朝下布置的插入箭,所述插入箭位于左边轴和/或右边轴上朝下布置;左侧筒和右侧筒的下方作为刀刃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左边轴和右边轴上方连接倾斜的一段,下方连接竖直的一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左边轴和右边轴各自倾斜的一段上各自连接有左手柄和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左侧筒和右侧筒各自为半圆筒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一端焊接在右边轴或者左边轴上,限位圈能够将其非固定的另一侧的边轴包覆在其中,使得左边轴和右边轴彼此旋转角度能够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左侧筒和右侧筒各自内壁上包含凸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朝下布置的插入箭,所述插入箭位于左边轴和/或右边轴上朝下布置。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产品解决了马铃薯种植的难题,两个半侧筒合在一起,插到土里边再把土拉上来,马铃薯种子直接放到坑里边,再把两个半侧筒中的土倒进去,因此马铃薯会处于松软的土壤环境中,更适合马铃薯膨大,半侧筒的下方作为刀刃状,很容易入土,不费力气,加上插入箭,甚至能够直接割开地膜,直接将其提出来,不会落到坑里边,不会发生地膜包芽的问题,一个人一天能种两亩马铃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真正实现了马铃薯的点种深土松软,易于膨大,不用撕开薄膜放苗,速度快,点播的时候人不弯腰,人轻松。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径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左手柄;2.限位圈;3.左边轴;4.右手柄;5.右边轴;6.铰接片;7.铰接轴;8.右侧筒;9.插入箭;10.左侧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地下块茎作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两个相对铰接的左边轴和右边轴,所述左边轴和右边轴各自包含铰接片,还包含穿过两个铰接片的铰接轴,左边轴和右边轴下方分别连接左侧筒和右侧筒,还包含朝下布置的插入箭,所述插入箭位于左边轴和/或右边轴上朝下布置。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产品解决了马铃薯种植的难题,两个半侧筒合在一起,插到土里边再把土拉上来,马铃薯种子直接放到坑里边,再把两个半侧筒中的土倒进去,因此马铃薯会处于松软的土壤环境中,更适合马铃薯膨大,半侧筒的下方作为刀刃状,很容易入土,不费力气,加上插入箭,甚至能够直接割开地膜,直接将其提出来,不会落到坑里边,不会发生地膜包芽的问题,一个人一天能种两亩马铃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真正实现了马铃薯的点种深土松软,易于膨大,不用撕开薄膜放苗,速度快,点播的时候人不弯腰,人轻松。

作为优选,所述左边轴和右边轴上方连接倾斜的一段,下方连接竖直的一段。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结合图1,本结构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式,受力更均匀,更有效。

所述左边轴和右边轴各自倾斜的一段上各自连接有左手柄和有手柄。

所述左侧筒和右侧筒各自为半圆筒状。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含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一端焊接在右边轴或者左边轴上,限位圈能够将其非固定的另一侧的边轴包覆在其中,使得左边轴和右边轴彼此旋转角度能够得到限制。

所述左侧筒和右侧筒各自内壁上包含凸起。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凸起能够夹持土壤,使得整体结构带出土壤的时候,更容易实现,土壤不会突然掉下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左侧筒和右侧筒各自侧壁上包含凹槽。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当作为收获工具的时候,凹槽能够夹持下方的马铃薯,方便其取出来。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地下块茎收获结构。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