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8749阅读:819来源:国知局
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菌袋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食用菌培养所废的食用菌包经常被回收利用于有机肥堆肥,废弃食用菌包需要先通过破碎机分离机将菌袋破碎与菌料分离,但是菌袋破碎后容易与菌料混在一起,难以分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6237872公开了一种杏鲍菇菌糠生物饲料菌袋分离系统,通过在分离机内出料口端固设分离柱,分离柱上设置若干小刺将菌袋勾住,出料口的上端与风机相连通,将分离柱上勾住的菌袋吸走。

但上述装置仍存在缺陷:风机将分离柱上的菌袋吸走的同时也可能将分离机内的菌料一同吸走,并且风机不能将挂在分离柱上的菌袋完全吸走,残留在分离柱上的菌袋会越来越多,分离柱的分离效果下降,而且分离柱位于分离机内部,不便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袋分离效果好并且残留菌袋便于清理的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另一端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螺旋刀片,所述出料口连通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弧心处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沿周向至少均布四组梳理机构,所述梳理机构包括沿所述弧形槽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梳齿,所述梳理机构的宽度与所述弧形槽的宽度相等,所述梳齿一端设有刮钩,所述刮钩自由端与所述弧形槽的槽底相抵,相邻两组梳理机构的夹角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弧形槽的角度;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有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弧形槽出料端下方设有用于收集菌料的菌料箱;所述梳理机构工作区外设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连通有用于收集菌袋的集料箱。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

废弃食用菌包通过进料口进入壳体,在输料过程中通过壳体内第一转轴上的螺旋刀片对菌袋进行破碎,菌袋和菌料一起通过出料口进入弧形槽;梳理机构在第二转轴转动下进行圆周运动,梳理机构上的刮钩和梳齿将弧形槽内的菌袋勾起,菌袋挂在刮钩和梳齿上随刮钩和梳齿一起做圆周运动离开弧形槽,菌袋通过吸风机进入集料箱内,菌料则从弧形槽下端进入菌料箱内;由于第二转轴位于弧形槽的弧心处,梳理机构上的刮钩能够始终紧贴弧形槽做圆周运动,又由于相邻两组梳理机构的夹角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弧形槽的角度,能够保证第二转轴在转动时,始终有梳理机构在弧形槽内做圆周运动,梳理机构的宽度与弧形槽的宽度相等保证了梳理机构能够对弧形槽内的菌袋清理得更彻底。

采用本方案能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菌料与菌袋破碎后通过壳体外的梳理机构能够将菌袋全部刮走,菌料与菌袋分离效果更好,菌袋不会残留在壳体内,并且菌袋易于清理。

进一步,第一驱动机构为电机,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固套在第一转轴上,第二齿轮固套在第二转轴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与第三齿轮啮合。采用此种驱动机构只需一台电机即可,梳理机构的圆周运动可以通过此台电机来带动,节约电源,节省成本。

进一步,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为电机。梳理机构的圆周运动通过电机直接驱动,比通过多层齿轮传动更加稳定,发生故障概率减小,结构也更加简单。

进一步,梳理机构上设有菌袋清理机构。当吸风机不能完全将刮钩和梳齿上的菌袋吸走时,可以通过菌袋清理机构将残留在刮钩和梳齿上的菌袋清理掉。

进一步,菌袋清理机构包括刮料杆,刮料杆穿过梳齿与梳齿滑动连接,刮料杆的长度与梳理机构宽度相同。将刮料杆从梳齿根部滑到刮钩自由端即可将残留在刮钩和梳齿上的菌袋完全清理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清理效果好。

进一步,菌袋清理机构包括推料杆,推料杆与刮钩工作面相切,推料杆通过气缸驱动。气缸驱动推料杆沿刮工作面钩切线方向运动,将刮钩上残留的菌袋刮下,省去了人工操作的麻烦。

进一步,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垂直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的直刀。从而可以在将前行的菌袋进行进一步破碎,提高了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进料口2、出料口3、第一转轴4、螺旋刀片41、直锥42、电机5、弧形槽6、第二转轴7、梳理机构8、梳齿81、刮料杆9、刮钩82、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第三齿轮12、菌料箱13、吸风机14、集料箱15、推料杆16和气缸17。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右端上方设置有进料口2,壳体左端下方设置有出料口3,壳体1内设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左端伸出壳体1外与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4右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第一转轴4上设有螺旋刀片41,壳体1的内侧壁上均布有直锥42,直锥42的左右两侧设有刀刃,出料口3连通有弧形槽6,弧形槽6的弧心处设有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沿周向均布四组由密布的梳齿81组成的梳理机构8,梳理机构8的宽度与弧形槽6的宽度相等,梳齿81一端设有刮钩82,刮钩82自由端与弧形槽6槽底相抵,相邻两组梳理机构8的夹角为90度,梳理机构8上设有刮料杆9,刮料杆9穿过梳齿81并且能够在梳齿81上自由滑动,刮料杆9的长度与梳理机构8宽度相同;第一转轴4通过平键与第一齿轮10连接,第二转轴7通过平键与第二齿轮11连接,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11均与第三齿轮12外啮合;弧形槽6自由端下方设有用于收集菌料的菌料箱13;紧邻梳理机构8工作区设有吸风机14,吸风机14连通有用于收集菌袋的集料箱15;紧邻刮钩82设有推料杆16,推料杆16与气缸17连接,推料杆16运动方向位于与刮钩82工作面切线上。

本实施例的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开启电机5的开关,电机5带动第一转轴4转动,使第一转轴4上的螺旋刀片41随着一起转动,废弃食用菌包通过进料口2进入壳体1内,在输料过程中通过壳体1内第一转轴4上的螺旋刀片41和壳体1内壁上的直锥42上的刀刃对菌袋进行破碎,菌袋和菌料一起通过出料口3进入弧形槽6;第一转轴4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0转动,第一齿轮10通过第三齿轮12带动第二齿轮11转动,从而使第二转轴7转动,第二转轴7上的梳理机构8进行圆周运动,梳理机构8上的刮钩81和梳齿82将弧形槽6内的菌袋勾起,菌袋挂在刮钩81和梳齿82上随刮钩81和梳齿82一起做圆周运动离开弧形槽6,菌袋通过吸风机14进入集料箱15内,菌料则从弧形槽6下端进入菌料箱13内;滑动刮料杆9即可将残留在刮钩81和梳齿82上的菌袋刮走,气缸17驱动推料杆16沿刮钩82工作面切线方向运动,将刮钩82上残留的菌袋清理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