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5199发布日期:2018-06-19 05:5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收获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饲草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我国作为水稻种植大国,水稻秸秆资源非常丰富。秸秆作为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秸秆面积较大,不方便收集,很多秸秆都在田间直接焚烧,对空气造成污染,若将秸秆在田间粉碎后存放在田间又会对下一季度农作物种植产生影响,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近年来也有不少打捆机出现,但大部分都是挂接在拖拉机后,并不能实现田间作业一体化,且作业效率较低。并且,现有打捆机送料时控制难度大,送料稳定性差且不均匀,存在结构复杂、容易堵塞、打捆质量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方便、工作效率高的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包括行走底盘,所述行走底盘上安装有收割装置、输送槽和打捆装置,所述输送槽的输入端与收割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行走底盘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输送槽输出的秸秆送至打捆装置的秸秆输送装置,所述秸秆输送装置包括具有容料内腔的集料喂料箱,所述容料内腔设有与输送槽输出端相连的进料口和与打捆装置进料端相连的出料口,所述容料内腔中设有用于将容料内腔中秸秆送至打捆装置的送料组件。

上述的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优选的,所述送料组件包括安装在容料内腔中的转筒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筒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出料口位于容料内腔底面的一侧,所述转筒位于出料口的上方,且转筒上安装有若干用于将容料内腔底面上的秸秆拨出出料口的拨齿,所述秸秆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阻止或允许秸秆落到容料内腔底面上的落料控制组件。

上述的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优选的,所述落料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容料内腔中的转轴,所述转轴与转筒并排且间隔布置形成一供秸秆落到容料内腔底面上的落料通道,所述进料口位于落料通道的上方,所述转轴上连接有若干梳齿,若干梳齿沿转轴轴向间隔布置形成一排齿排,所述转轴连接有驱使转轴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转动的转换机构,所述齿排在转轴处于第一角度时摆动至落料通道中以阻止秸秆落到容料内腔底面上,所述齿排在转轴处于第二角度时摆动至退出落料通道以使秸秆能落到容料内腔底面上。

上述的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优选的,所述转换机构包括第一伸缩驱动件、联动轴和摆臂,所述联动轴可转动的安装在行走底盘上,所述联动轴上连接有随联动轴转动而摆动的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铰接安装在行走底盘上,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的伸缩驱动端与第一摆杆铰接并能驱使联动轴转动,所述摆臂连接于转轴上,所述第二摆杆通过连接部件与摆臂相连并能驱使转轴在所述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转动。

上述的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和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与转筒相连,所述变速箱的输入端通过能控制动力通断的开关部件与动力源相连;所述开关部件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传动带和张紧轮,所述主动带轮与动力源相连,所述从动带轮与变速箱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传动带绕设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所述张紧轮的转动轴通过摆动臂安装在行走底盘上并能摆动张紧或松开传动带,所述开关部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摆动臂摆动的摆动驱动机构。

上述的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优选的,所述摆动驱动机构包括弹簧,所述联动轴上连接有随联动轴转动而摆动的第三摆杆,所述第三摆杆通过所述弹簧与摆动臂相连,且在第二摆杆驱使转轴转动至第一角度时第三摆杆驱使张紧轮张紧传动带,在第二摆杆驱使转轴转动至第二角度时第三摆杆驱使张紧轮松开传动带。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摆臂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摆动臂相连,且在摆杆驱使转轴转动至第一角度时张紧轮张紧传动带,在摆杆驱使转轴转动至第二角度时张紧轮松开传动带。

上述的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优选的,各拨齿以能在设定范围内沿转筒径向自由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转筒上。

上述的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优选的,所述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还包括安装在行走底盘上的集捆平台,所述集捆平台包括第一侧承载板、第二侧承载板和后承载板,所述第一侧承载板位于打捆装置输出端一侧能接收打捆装置输出的秸秆捆的位置,所述第一侧承载板与第二侧承载板并排布置,所述行走底盘上安装有用于将第一侧承载板上秸秆捆推送至第二侧承载板上的推捆装置,所述第二侧承载板铰接安装在后承载板一侧并能绕铰接轴摆动至倾斜布置以使第二侧承载板上的秸秆捆依靠自重滚落到后承载板上,所述第二侧承载板连接有驱使第二侧承载板摆动的倾斜驱动机构。

上述的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优选的,所述后承载板的后侧安装有后挡板,所述后承载板远离第二侧承载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侧挡板,所述第一侧挡板、行走底盘和后挡板围成阻止秸秆捆从后承载板上掉落的U型挡槽;所述第一侧承载板和第二侧承载板远离行走底盘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侧挡板,所述第二侧挡板与行走底盘之间形成使秸秆捆仅能沿推捆装置推送方向运动条形槽。

上述的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优选的,所述后承载板位于行走底盘的尾部,所述第一侧承载板和第二侧承载板位于行走底盘侧部,且第一侧承载板位于第二侧承载板的前方,所述第一侧承载板、第二侧承载板和后承载板分别通过可插拔销轴机构铰接安装在行走底盘上并能绕各自铰接轴向上摆动至与行走底盘的侧面相贴或者摆动至能承载秸秆捆的平铺状态,所述行走底盘上设有用于支承第一侧承载板、第二侧承载板和后承载板中的至少一个保持平铺状态的支承件;所述倾斜驱动机构包括铰接安装在后承载板上的第二伸缩驱动件,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的伸缩驱动端与第二侧承载板铰接;所述推捆装置包括推板和安装在行走底盘上的第三伸缩驱动件,所述推板连接于第三伸缩驱动件的伸缩驱动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是一种集收割、输送、打捆、收集为一体的新型高效农业装备,能够高效、快捷的处理好水稻等粮食作物秸秆的联合收割和打捆功能,可大大提高农作物秸秆收获效率、减轻农作物秸秆收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其具有集成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秸秆输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秸秆输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集料喂料箱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集料喂料箱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集捆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集捆平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转换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转换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收割装置;2、输送槽;3、打捆装置;4、集料喂料箱;40、落料通道;401、容料内腔;402、进料口;403、出料口;41、转筒;4101、拨齿;42、转轴;421、梳齿;43、第一伸缩驱动件;44、联动轴;441、第一摆杆;442、第二摆杆;443、第三摆杆;45、摆臂;46、动力源;47、变速箱;48、主动带轮;49、从动带轮;410、传动带;411、张紧轮;412、摆动臂;413、弹簧;5、集捆平台;51、第一侧承载板;52、第二侧承载板;53、后承载板;54、后挡板;55、第一侧挡板;56、第二侧挡板;57、第二伸缩驱动件;6、推捆装置;100、行走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包括行走底盘100,行走底盘100上安装有收割装置1、输送槽2和打捆装置3,输送槽2的输入端与收割装置1的输出端相连,行走底盘100上还安装有用于将输送槽2输出的秸秆送至打捆装置3的秸秆输送装置,秸秆输送装置包括具有容料内腔401的集料喂料箱4,容料内腔401设有与输送槽2输出端相连的进料口402和与打捆装置3进料端相连的出料口403,容料内腔401中设有用于将容料内腔401中秸秆送至打捆装置3的送料组件。工作时,随着行走底盘100前行,收割装置1先将田间的水稻等农作物收割,通过输送槽2将农作物秸秆连续的输送至集料喂料箱4,集料喂料箱4中的送料组件控制是否将集料喂料箱4中的秸秆送至打捆装置3进行打捆。该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是一种集收割、输送、打捆、收集为一体的新型高效农业装备,能够高效、快捷的处理好水稻等粮食作物秸秆的联合收割和打捆功能,可大大提高农作物秸秆收获效率、减轻农作物秸秆收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其具有集成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送料组件包括安装在容料内腔401中的转筒41以及用于驱动转筒41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出料口403位于容料内腔401底面的一侧,转筒41位于出料口403的上方,且转筒41上安装有若干用于将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秸秆拨出出料口403的拨齿4101,秸秆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阻止或允许秸秆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落料控制组件。旋转驱动机构控制转筒41是否转动,当打捆装置3打捆时落料控制组件转换至允许秸秆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状态,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筒41转动将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秸秆连续不断的拨出出料口403,使秸秆连续不断的进入打捆装置3进行打捆,当打捆装置3打捆完成一个秸秆捆后,旋转驱动机构控制转筒41停止转动,秸秆停止向打捆装置3输送,同时使落料控制组件转换至阻止秸秆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状态,这样,在打捆装置3打捆完成并送出秸秆捆的时间段内,从输送槽2源源不断送入集料喂料箱4的秸秆不会掉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从而秸秆不会大量累积在容料内腔401底面上,在转筒41重新工作向打捆装置3输送秸秆时,可避免转筒41初始扒送量过大而造成堵塞,因为转筒41拨送能力相当强,突然启动很容易造成很大的秸秆流拨送至打捆装置3,如果不控制秸秆初始输送量,很容易造成稻秸秆在输送中的堵塞;并且,落料控制组件从阻止秸秆掉落转换至允许秸秆掉落时,被阻挡累积的秸秆正好均匀的向容料内腔401底面掉落,再由转筒41均匀的拨送至打捆装置3,能提高整个送入到打捆装置3的秸秆均匀性,从而提高打捆效果和质量,例如,可提高秸秆捆的饱满度和紧凑度(尤其是秸秆捆芯部的紧凑度)。

本实施例中,落料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容料内腔401中的转轴42,转轴42与转筒41并排且间隔布置形成一供秸秆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的落料通道40,进料口402位于落料通道40的上方,转轴42上连接有若干梳齿421,若干梳齿421沿转轴42轴向间隔布置形成一排齿排,转轴42连接有驱使转轴42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转动的转换机构,齿排在转轴42处于第一角度时摆动至落料通道40中以阻止秸秆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齿排在转轴42处于第二角度时摆动至退出落料通道40以使秸秆能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该落料控制组件的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控制、工作稳定可靠。优选的,上述转轴42和转筒41的转动轴线均水平布置。

优选的,转轴42处于第一角度时,齿排与水平面的角度为0度,转轴42处于第二角度时,齿排与水平面的角度为100度。优选的,容料内腔401底面为弧面,该弧面的高度沿转筒41拨送秸秆的方向逐渐降低,这样利于秸秆拨出,并且转轴42处于第二角度时,齿排与该弧面相贴。优选的,在转轴42处于第一角度时,齿排中的梳齿421与转筒41的拨齿4101交错布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结构紧凑性。优选的,容料内腔401的顶部还设有可开闭顶盖。

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转换机构包括第一伸缩驱动件43、联动轴44和摆臂45,联动轴44可转动的安装在行走底盘100上,联动轴44上连接有第一摆杆441和第二摆杆442,第一摆杆441和第二摆杆442随联动轴44转动而相应摆动运动,第一伸缩驱动件43铰接安装在行走底盘100上,第一伸缩驱动件43的伸缩驱动端与第一摆杆441铰接,在第一伸缩驱动件43的驱动端伸缩运动时能驱使联动轴44相应的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摆臂45连接于转轴42上,第二摆杆442通过连接部件与摆臂45相连,第二摆杆442摆动运动能驱使转轴42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转动。第一伸缩驱动件43的伸缩驱动端伸出运动时,通过第一摆杆441驱使联动轴44正向转动,第二摆杆442随联动轴44转动而正向摆动,并通过连接部件驱动转轴42转动至第一角度;第一伸缩驱动件43的伸缩驱动端缩入运动时,通过第一摆杆441驱使联动轴44反向转动,第二摆杆442随联动轴44转动而反向摆动,并通过连接部件驱动转轴42转动至第二角度。上述第一伸缩驱动件43采用伸缩气缸或伸缩油缸或者其他组合式伸缩驱动机构。上述连接部件包括推拉板和关节球轴承,推拉板的上端连接于第二摆杆442上,推拉板的下端通过关节球轴承与摆臂45相连,关节球轴承可绕其转动中心小幅度自由转动,可很好的将第二摆杆442的摆动转换为摆臂45的摆动,从而实现驱动转轴42转动,采用关节轴承利于降低制作装配难度和提高结构紧凑性。

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46和变速箱47,变速箱47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与转筒41相连,变速箱47的输入端通过能控制动力通断的开关部件与动力源46相连;开关部件包括主动带轮48、从动带轮49、传动带410和张紧轮411,主动带轮48与动力源46相连,从动带轮49与变速箱47的输入端相连,传动带410绕设在主动带轮48和从动带轮49上,张紧轮411的转动轴通过摆动臂412安装在行走底盘100上并能摆动张紧或松开传动带410,开关部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摆动臂412摆动的摆动驱动机构。摆动驱动机构驱动摆动臂412摆动至使张紧轮411张紧传动带410时,传动带410将主动带轮48的动力传递至从动带轮49,从而通过变速箱47驱动转筒41转动拨送秸秆;摆动驱动机构驱动摆动臂412摆动至使张紧轮411松开传动带410时,传动带410不将主动带轮48的动力传递至从动带轮49,从而变速箱47不驱动转筒41转动。上述动力源46可以是行走底盘100的发动机,也可以是单独设置在行走底盘100上的发动力。传动机构可以是链轮传动机构或带轮传动机构等。

本实施例中,摆动驱动机构包括弹簧413,联动轴44上连接有第三摆杆443,第三摆杆443随联动轴44转动而相应摆动,第三摆杆443通过弹簧413与摆动臂412相连,且在第二摆杆442驱使转轴42转动至第一角度时第三摆杆443驱使张紧轮411张紧传动带410,在第二摆杆442驱使转轴42转动至第二角度时第三摆杆443驱使张紧轮411松开传动带410。由于摆动驱动机构与旋转驱动机构共用一个驱动件,这样能够降低成本、降低控制难度、提高结构紧凑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在第二摆杆442驱使转轴42转动至第一角度时第三摆杆443驱使张紧轮411张紧传动带410,在第二摆杆442驱使转轴42转动至第二角度时第三摆杆443驱使张紧轮411松开传动带410,也即转筒41拨送秸秆时,转轴42上的齿排允许秸秆掉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转筒41不拨送秸秆时,转轴42上的齿排阻挡秸秆掉落到容料内腔401底面上。这样通过一套机构即实现了转筒41和转轴42联合控制,能够大大降低控制难度,提高工作的同步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而采用第三摆杆443通过弹簧413连接和控制摆动臂412,弹簧413起到缓冲作用,可提高容错率,避免刚性连接而造成结构破坏。上述摆动臂412倾斜布置,利用自重作用保持拉紧弹簧413。

本实施例中,各拨齿4101以能在设定范围内沿转筒41径向自由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转筒41上,在转筒41轴线水平布置的情况下,各拨齿4101随转筒41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会往复伸缩运动一次,可有效避免秸秆的缠绕。且各拨齿4101随转筒41转动至转筒41上半表面时,逐渐缩入至最大缩入量,各拨齿4101随转筒41转动至转筒41下半表面时,逐渐伸出至最大伸出量,能够适应拨送过程中秸秆量逐渐累积的特点,可保证拨送可靠性,并提高拨送均匀性,以及进一步提高避免缠绕的效果。优选的,转筒41内部设置一套控制各拨齿4101按照上述方式伸缩运动的驱动机构,以保证上述效果。例如该驱动机构可以包括凸轮槽,各拨齿4101设置与凸轮槽配合的滑件,通过滑件与凸轮槽的配合迫使拨齿4101按照上述方式伸缩运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秸秆联合收获打捆机还包括安装在行走底盘100上的集捆平台5,集捆平台5包括第一侧承载板51、第二侧承载板52和后承载板53,第一侧承载板51位于打捆装置3输出端一侧能接收打捆装置3输出的秸秆捆的位置,第一侧承载板51与第二侧承载板52并排布置,行走底盘100上安装有用于将第一侧承载板51上秸秆捆推送至第二侧承载板52上的推捆装置6,第二侧承载板52铰接安装在后承载板53一侧并能绕铰接轴摆动至倾斜布置以使第二侧承载板52上的秸秆捆依靠自重滚落到后承载板53上,第二侧承载板52连接有驱使第二侧承载板52摆动的倾斜驱动机构。当打捆装置3将秸秆捆输出后,秸秆捆直接掉落到第一侧承载板51上,通过推捆装置6可将秸秆捆推至第二侧承载板52,再通过倾斜驱动机构驱使第二侧承载板52倾斜布置,可使秸秆捆在自重作用下滚落到后承载板53上,后承载板53可以承载多捆秸秆捆。当一捆秸秆捆滚落到后承载板53上以后,倾斜驱动机构重新驱使第二侧承载板52至水平布置,即可将推捆装置6输出的下一捆秸秆捆按照上述方式移送至后承载板53。设置集捆平台5和推捆装置6实现了秸秆捆的自动收集和储存,且集捆平台5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能齐全,利于提高整机的紧凑性。

本实施例中,后承载板53的后侧安装有后挡板54,后承载板53远离第二侧承载板5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侧挡板55,第一侧挡板55、行走底盘100和后挡板54围成阻止秸秆捆从后承载板53上掉落的U型挡槽;第一侧承载板51和第二侧承载板52远离行走底盘100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侧挡板56,第二侧挡板56与行走底盘100之间形成使秸秆捆仅能沿推捆装置6推送方向运动条形槽。设置后挡板54、第一侧挡板55和第二侧挡板56,可有效避免秸秆捆掉落,保证秸秆捆收集、储存的稳定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后承载板53位于行走底盘100的尾部,第一侧承载板51和第二侧承载板52位于行走底盘100侧部,且第一侧承载板51位于第二侧承载板52的前方,其空间布局合理,能够提高整机的紧凑性。第一侧承载板51、第二侧承载板52和后承载板53分别通过可插拔销轴机构铰接安装在行走底盘100上并能绕各自铰接轴向上摆动至与行走底盘100的侧面相贴或者摆动至能承载秸秆捆的平铺状态,行走底盘100上设有用于支承第一侧承载板51、第二侧承载板52和后承载板53中的至少一个保持平铺状态的支承件,采用支承件支承第一侧承载板51、第二侧承载板52和后承载板53中的至少一个保持平铺状态,能够提高集捆平台5的承载能力,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在不工作时,可将上述第一侧承载板51、第二侧承载板52和后承载板53可摆动至与行走底盘100的侧面相贴,收拢帖附在整机周围,能够大大减少整机占用的空间。

优选的,上述支承件可转动安装在行走底盘100上,并可转动至行走底盘100内侧以实现隐藏,或者转动至行走底盘100外侧以用于支承。优选的,上述后挡板54通过插拔销轴机构与后承载板53铰接,第一侧挡板55分别通过可插拔销轴机构与后承载板53、行走底盘100和后挡板54铰接,以实现第一侧挡板55和后挡板54保持固定。第二侧挡板56通过分别通过U型插销与第一侧承载板51和第二侧承载板52连接,以实现与第一侧承载板51和第二侧承载板52保持相对固定。

本实施例中,倾斜驱动机构包括铰接安装在后承载板53上的第二伸缩驱动件57,第二伸缩驱动件57的伸缩驱动端与第二侧承载板52铰接,第二伸缩驱动件57的伸缩驱动端伸出运动时驱动第二侧承载板52摆动至倾斜布置,第二伸缩驱动件57的伸缩驱动端伸出运动时驱动第二侧承载板52摆动至水平布置。该倾斜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易于控制。

推捆装置6包括推板和安装在行走底盘100上的第三伸缩驱动件,推板连接于第三伸缩驱动件的伸缩驱动端,第三伸缩驱动件的伸缩驱动端伸出运动时,可将第一侧承载板51上的秸秆捆推送至第二侧承载板52上。该推捆装置6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易于控制。

上述第二伸缩驱动件57和第三伸缩驱动件均可采用伸缩气缸或伸缩油缸或者其他组合式伸缩驱动机构。上述各可插拔插销机构为插销和插销孔的组合。上述行走底盘100、收割装置1、输送槽2和打捆装置3均属于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