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2503发布日期:2018-11-14 00:43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猕猴桃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学名:actinidiachinensis),是中华猕猴桃栽培种水果的称谓。也称猕猴梨、藤梨、羊桃、阳桃、木子与毛木果等,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山岭之间。猕猴桃果实富含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酸甜适口、风味独特,果实、根、枝叶均可入药,可以防癌,有降血压以及缓解肠道疾病的作用,既可以鲜食,又可以加工成罐头、果汁、果酱等。

猕猴桃的种植需要异化授粉才能正常结出果实,现有的方式是通过人工授粉受精,或采用养殖部分蜜蜂来进行授粉,这两种授粉方式都能够保证猕猴桃雌植株正常结出果实。但是,人工授粉必然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而养殖蜜蜂需要较高的管理成本和养殖成本。

在猕猴桃栽培过程中,通常是利用良好的气候条件来促进猕猴桃的生长和生产,但是有利于猕猴桃生长的自然环境是很少的。为了增大猕猴桃的种植面积以及产量,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满足猕猴桃的生长,例如:防风林、遮阳网等。但是,防风林会造成部分植物光照不足,遮阳网无法重复利用会增大种植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以解决猕猴桃在授粉期间内人工授粉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使用一种支撑架对猕猴桃进行种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猕猴桃种植地内挖出长方形的种植坑,并且在种植坑的两侧搭建若干支撑轴,支撑轴沿种植坑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沿种植坑宽度方向的两侧相邻的三个支撑轴之间搭建上层架和位于上层架下方的下层架,上层架和下层架之间构成一个通道;

步骤二:将猕猴桃的雌性植株和雄性植株进行区分;

步骤三:步骤二中的雄性植株的枝干沿着支撑轴外侧向上引导生长,并且将雄性植株的枝叶搭设在上层架上,步骤二中的雌性植株的枝干沿着支撑轴内侧向上引导生长,并且将雌性植株的枝叶搭设在下层架上;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雄性植株的枝叶沿上层架的水平方向搭设并且呈并排排列,将步骤三中的雌性植株的枝叶沿下层架搭设并且呈井字形分布;

步骤五:在雌性植株开花且需要授粉时,在通道的两侧对雄性植株进行吹风。

本发明的原理:使用支撑轴并且在两侧相邻的三个支撑轴之间搭建上层架和下层架,并且上层架和下层架之间形成通道。支撑轴对猕猴桃植株进行引导向上生长,上层架用于并排排列雄性植株,下层架用于呈井字形排列雌性植株,雄性植株在雌性植株的上方对雌性植株进行遮阳。通道用于通风,如此可以对雄性植株和雌性植株进行温度调节,并且在雌性植株需要授粉时,通过通道通风,使得雄性植株上的花粉吹到下层的雌性植株的花蕊上,如此便能进行风力传粉使得雌性植株授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搭建上层架和下层架,并且利用雄性植株对雌性植株进行遮阳,避免在雌性植株生长果实时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同时减少遮阳网的使用,从而达到减少种植成本的目的。

2、雌性植株通过风力授粉,能够使得雄性植株的花粉大面积的撒播,提高雌性植株的授粉率,同时不需要人工单株授粉,提高授粉的工作效率。

3、上层架和下层架之间形成的通道,通道可以用于对植株进行温度调节,还达到通风的目的,可简易的创造适宜猕猴桃植株生长温度环境。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传统的单层架相比,双层架可以将雄性植株和雌性植株进行区分,在雌性植株需要补充果实生长营养时,不会盲目的对雄性植株也进行了营养补给,从而减少了猕猴桃种植成本,同时使用风力大面积撒播,能够提高授粉的工作效率,在上层雄性植株和下层雌性植株的限制下,又提高了授粉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的通道高度为10cm~15cm。通道高度达到小于10cm,吹入的风比较集中可能会对上层的雄性植株的花蕊造成伤害,使得花蕊掉落。通道高度大于15cm,吹入的风比较散乱,吹到花蕊的风比较少,播撒出的花粉较少。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的猕猴桃植株,在种植时将雌性植株贴近支撑轴的内侧种植,雄性植株贴近支撑轴的外侧种植。雄性植株种植在支撑轴的外侧能够更方便的引导生长到上层架上,雌性植株种植在支撑轴的内侧能够更方便的引导生长到下层架上。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搭设在上层架的并排的雄性植株的间距为10cm~14cm。由于雄性植株和雌性植株均需要阳光进行生长,并排的雄性植株间距小于10cm进入的阳光较少,不利于生长,大于14cm进入的阳光较多照射到下层雌性植株的阳光较多,雄性植株无法起到遮阳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的雌性植株的枝叶井字形分布的长宽均为15cm~30cm。在向通道两侧吹风时,两侧的风撞击形成紊流,会将雄性植株上的花粉吹落,若呈井字形分布的枝叶的长宽小于15cm,风会从雄性植株之间的间隙跑出,若呈井字形分布的枝叶的长宽大于30cm,风还未吹到中部的雄性植株就会枝叶之间跑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上层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下层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层架1、支撑杆111、下层架2、支撑轴3、气道311、通道312、环形腔314、扩口315、压板4、活塞杆5、气管6、活塞板7、弹簧8、空腔9、薄膜辊10、阀门11。

实施例

一种猕猴桃种植方法,包括使用一种支撑架,基本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支撑架包括支撑轴3,上层架1,下层架2。

支撑轴3呈并排均匀固定在土壤上,上层架1的两侧分别固定在相邻三根支撑轴3上,下层架2位于上层架1的下方,并且与上层架2的距离为12cm,下层架2与上层架1之间构成一个通道312,通道312两侧的支撑轴3上设有气道311,下层架2的两侧分别设有三个压板4,压板4均与下层架2一体成型。压板4分别与对应的支撑轴3竖直滑动连接,压板4下部均固定有活塞杆5,活塞杆5的下部固定有活塞板7。支撑轴3内均设有气腔,活塞板7均位于对应的气腔内并且活塞板7可以在气腔内竖直滑动。活塞板7的底部设有弹簧8,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气腔底部。气腔侧壁设有与气腔连通的阀门11,阀门11通过气管6与环形腔314连通。

如附图2所示,气道311周向设有环形腔314,气道311的左侧为出气口,气道311的右侧为进气口,进气口为扩口315,环形腔314设有风口,风口倾斜朝向出气口,气道311和环形腔314构成一个空气放大器。

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下层架2和上层架1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若干支撑杆111,上层架1的支撑杆111沿架体的水平方向固定在架体上,并且支撑杆111呈并排排列,相邻两根支撑杆111的距离为11cm。下层架2的支撑杆111呈井字形分布,井字形的长宽均为16cm。

在对猕猴桃种植时,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在猕猴桃种植地内挖出长方形的种植坑,在种植坑的两侧搭建若干支撑轴3,并且使得支撑轴3沿种植坑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将上层架1的两侧分别固定在种植坑两侧的三根相邻的支撑轴3上;下层架2两侧的三个压板4分别与对应的支撑轴3竖直滑动连接,下层架2位于上层架1的下方并且距离为12cm,同时上层架1和下层架2之间构成一个通道312。

步骤二:在支撑轴3的内侧种植雌性猕猴桃植株,在支撑轴3的外侧种植雄性猕猴桃植株,如此便于区别猕猴桃雌性植株和雄性植株。在猕猴桃果实成熟期,指向性的对猕猴桃雌性植株进行营养液补充,如:使用输液袋对猕猴桃雌性植株进行营养补充。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雄性植株沿着支撑轴3的外侧向上引导,帮助雄性植株沿着支撑轴3的外侧并且向上层架1生长,引导上层架1上的雄性植株枝叶沿着上层架1的支撑杆111生长,将步骤二中的雌性植株沿着支撑轴3的内侧向上引导,帮助雌性植株沿着支撑轴3的内侧并且向下层架2生长,引导雌性植株的枝叶沿着下层架2的支撑杆111生长。

步骤四:将雄性植株的枝叶沿着支撑杆111生长并且呈并排排列,同时使得相邻的雄性植株的间距为11cm;将雌性植株的枝叶沿着下层架2的支撑杆111生长,并且雌性植株的枝叶呈井字形分布,井字形的长宽均为16cm。

步骤五:在雌性植株生长过程中,雌性植株的重量会增加,从而雌性植株会推动下层架2和带动压板4向下滑动,压板4向下滑动会推动活塞杆5和活塞板7挤压气腔内的气体,使得气腔内的气体压缩。在需要对雌性植株授粉时,打开阀门11,气腔内的气体会通过气管6进入到环形腔314内,环形腔314内的气体会倾斜朝向出气口跑出,从而使得气道311内形成高速气体,高速气流通过扩口315吸入大量的空气形成气流,从而气流会吹向雄性植株的花蕊,花蕊上的花粉会分散在通道312内。由于井字形的中部距离大于相邻两个雄性植株之间的距离,气体会带着雄性植株的花粉向下通过井字口对雌性植株进行授粉。

为了对猕猴桃植株进行保温,如附图1所示,还在支撑轴3内设有空腔9,空腔9内转动连接有薄膜辊10。在需要对猕猴桃植株进行保温时,拉动薄膜辊10上的薄膜,薄膜从空腔9内拉出,可以对猕猴桃植株进行包裹,从而对猕猴桃植株进行保温。

当猕猴桃雌性植株上的果实成熟被采摘,并且落叶之后,雌性植株的质量会下降。在弹簧8的作用下会推动活塞板7和活塞杆5向上滑动,并且活塞杆5会通过压板4将下层架21向上推动复位。在活塞板7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气腔会形成吸力,并且气腔会通过阀门11吸入气体,然后将阀门11关闭。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