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折叠机构及具有该旋转式折叠机构的割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3006发布日期:2018-11-16 23:0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折叠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折叠机构。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旋转式折叠机构的割草机。

背景技术

割草机是一种用于修剪草坪、植被等的机械工具,为方便收纳,割草机的扶手通常采用可折叠的上下推杆结构。

目前园林割草机的上下推杆之间的连接普遍采用旋钮旋紧形式,推杆无论是装配还是收纳都需要用力旋拧旋钮,费时费力,操作不便,且扶手受到旋转操作时,上下推杆之间易松动。

因此如何解决上下推杆连接收纳费时费力、操作不便等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折叠机构,其通过旋转方式实现上下推杆的折叠收纳及连接功能,操作简单方便,且上下推杆连接可靠,受到推拉、旋转等操作时不易变形。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旋转式折叠机构的割草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折叠机构,包括上推杆和下推杆,所述上推杆和所述下推杆通过横杆相连,且所述上推杆和所述下推杆均能够绕所述横杆轴线旋转,所述下推杆与所述横杆连接的一端中空且该空腔内设有挂钩,所述上推杆与所述横杆连接的一端设有能够卡入所述挂钩钩槽内以将所述上推杆与所述下推杆固定连接的凸起,所述挂钩能够跟随所述横杆的转动而移动,以使所述凸起脱离所述钩槽。

优选地,所述凸起为固定在所述上推杆端部的销钉。

优选地,所述横杆的外壁上设有与其同步转动且用于推动所述挂钩移动至打开位置的压杆,所述挂钩为能够自动复位至连接位置的弹性挂钩。

优选地,所述钩槽设在所述挂钩的上部,且所述钩槽的开口设在靠近所述压杆的一侧,所述压杆一端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下推杆空腔内与所述挂钩下部相抵。

优选地,所述下推杆上端部腔壁上设有与所述挂钩相连且用于推动所述挂钩复位至连接位置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横杆上设置有使其复位至所述挂钩处于连接位置的扭簧。

优选地,所述挂钩上部靠近所述钩槽开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导向的倾斜面,以便于所述凸起卡入所述钩槽内。

优选地,所述横杆上设有用于指示所述挂钩位于打开位置和连接位置的旋拧标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割草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式折叠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包括上推杆和下推杆,上推杆和下推杆通过横杆相连,且上推杆和下推杆均能够绕横杆轴线旋转,下推杆与横杆连接的一端中空且该空腔内设有挂钩,挂钩能够跟随横杆的转动而移动,上推杆与横杆连接的一端设有能够卡入挂钩钩槽内以将上推杆与下推杆固定连接的凸起。

上推杆与下推杆需要连接使用时,先转动横杆使挂钩处于打开位置,然后绕横杆轴线翻转上推杆,直到上推杆与下推杆端部相对且位于同一直线,此时反向转动横杆使挂钩移动至连接位置,在此过程中凸起逐渐卡入挂钩的钩槽内,实现将上推杆和下推杆可靠的连接在一起;收纳时,再次转动横杆使挂钩处于打开位置,凸起从钩槽内脱离,上推杆和下推杆可翻转折叠,方便收纳。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其通过旋转方式实现上下推杆的折叠收纳及连接功能,操作简单方便,且上下推杆采用凸起卡入挂钩钩槽方式连接,连接可靠,受到推拉、旋转等操作时不易变形。

本发明提供的割草机包括上述旋转式折叠机构,由于上述旋转式折叠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割草机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的挂钩处于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的挂钩处于打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上推杆1、下推杆2、横杆3、旋拧标记31、挂钩4、钩槽41、凸起5、压杆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折叠机构,其通过旋转方式实现上下推杆的折叠收纳及连接功能,操作简单方便,且上下推杆连接可靠,受到推拉、旋转等操作时不易变形。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旋转式折叠机构的割草机。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的挂钩处于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的挂钩处于打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包括上推杆1和下推杆2,上推杆1和下推杆2通过横杆3相连,且上推杆1和下推杆2均能够绕横杆3轴线旋转,下推杆2与横杆3连接的一端中空且该空腔内设有挂钩4,上推杆1与横杆3连接的一端设有凸起5,该凸起5能够卡入挂钩4的钩槽41内并实现上推杆1与下推杆2的固定相连,挂钩4能够跟随横杆3的转动而移动,以使凸起5从挂钩4的钩槽41内脱离。其中,横杆3绕轴自转时,挂钩4在空腔内移动,分别处于打开位置和连接位置,挂钩4处于连接位置且凸起5卡入挂钩4的钩槽41内时,上推杆1和下推杆2可靠的连接在一起,挂钩4反向移动时,凸起5从钩槽41内逐渐脱离,当挂钩4处于打开位置时,上推杆1和下推杆2分离,上推杆1可相对下推杆2翻转折叠。

其中,凸起5具体可以为固定在上推杆1端部的销钉,以方便上推杆1的加工,销钉横向设置,挂钩4的钩槽41为横向钩槽41,挂钩4移动时,销钉可卡入钩槽41或从钩槽41内脱离。当然,凸起5也可以为与上推杆1一体成型的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上推杆1与下推杆2需要连接使用时,先转动横杆3使挂钩4处于打开位置,然后绕横杆3轴线翻转上推杆1,直到上推杆1与下推杆2端部相对且位于同一直线,此时反向转动横杆3使挂钩4移动至连接位置,在此过程中凸起5逐渐卡入挂钩4的钩槽41内,实现将上推杆1和下推杆2可靠的连接在一起;收纳时,再次转动横杆3使挂钩4处于打开位置,凸起5从钩槽41内脱离,上推杆1和下推杆2可翻转折叠,方便收纳。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其通过旋转方式实现上下推杆2的折叠收纳及连接功能,操作简单方便,且上下推杆2采用凸起5卡入挂钩4钩槽41方式连接,连接可靠,受到推拉、旋转等操作时不易变形。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挂钩4能够跟随横杆3的转动而移动,具体有多种方式实现,具体地,可以在横杆3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推动挂钩4移动至打开位置的压杆6,挂钩4为能够自动复位至连接位置的弹性挂钩4;压杆6与横杆3固定相连,能够与横杆3同步转动,横杆3绕轴转动时,压杆6同步转动并推动挂钩4移动至打开位置,横杆3绕轴反向转动时,压杆6反向转动,挂钩4自动复位至连接位置,保证上推杆1和下推杆2连接时牢固可靠。

为防止压杆6阻挡凸起5卡入挂钩4钩槽41内,钩槽41优选设在挂钩4的上部,且挂钩4钩槽41的开口设在靠近压杆6的一侧,压杆6一端与横杆3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下推杆2空腔内与挂钩4下部相抵;横杆3转动带动压杆6抬起时,压杆6推动挂钩4向打开位置移动,凸起5能够逐渐脱离钩槽41,横杆3反向转动带动压杆6下压时,挂钩4自动复位至连接位置。

进一步地,挂钩4为能够自动复位至连接位置的弹性挂钩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挂钩4可以采用弹性材质,下端与下推杆2空腔侧壁相连,压杆6与挂钩4中部相抵,横杆3转动带动压杆6抬起时,压杆6推动挂钩4具有钩槽41的上部移动至打开位置,横杆3绕轴反向转动带动压杆6下压时,挂钩4上部自动复位至连接位置。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弹簧实现挂钩4的复位,简单方便,弹簧设在下推杆2空腔腔壁与挂钩4之间,且弹簧两端分别与空腔腔壁与挂钩4相连,压杆6推动挂钩4移动至打开位置时,会压缩弹簧,压杆6撤回后,挂钩4在压缩弹簧弹力作用下复位。

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为使上推杆1和下推杆2的连接操作更方便,在横杆3上优选设置有使横杆3复位至压杆6下压位置即挂钩4处于连接位置的扭簧,这样连接时,旋转横杆3带动压杆6抬起,并翻转上推杆1至与下推杆2端部相对且位于同一直线时,直接松手即可实现凸起5卡入挂钩4的钩槽41内,而无需反向转动横杆3,简单方便,且能保证上推杆1和下推杆2的连接更可靠。

进一步地,在挂钩4上部靠近钩槽41开口的一侧优选设有用于导向且便于凸起5卡入所述钩槽41内倾斜面,上推杆1和下推杆2需要连接且挂钩4连接位置时,可以直接绕横杆3翻转上推杆1,使凸起5沿倾斜面向下滑动并挤压挂钩4偏移,自动卡入挂钩4钩槽41内,而无需转动横杆3,操作更简单方便。

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在横杆3上可以设有用于指示挂钩4位于打开位置和连接位置的旋拧标记31,以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时观察横杆3的旋转方向。

除了上述旋转式折叠机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旋转式折叠机构的割草机,该割草机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申请文件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横”、“纵”等指示的方位或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式折叠机构及具有该旋转式折叠机构的割草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