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类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5263发布日期:2019-03-22 20:2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谷类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谷类脱粒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机械设备取缔传统人工操作,大大将减轻人们的负担,农业方面也是如此,脱粒机为收割机械,指能够将农作物籽粒与茎秆分离的机械,主要指粮食作物的收获机械,根据作粮物的不同,脱粒机种类不同,如″打稻机″适用于水稻脱粒,用于玉米脱粒的称为″玉米脱粒机″等等,打稻机俗称″打谷机″,为最常见水稻脱粒机械,需要先将水稻收割以后,通过这种机械将水稻谷粒与茎秆分离,打稻机分为二类,一类依靠人力驱动,称为″人力打稻机″,为半机械化工具;将打稻机改为动力驱动,则称为″动力打稻机″。

原有的脱粒机是将农作物的籽粒与茎秆分离,但脱粒机将农作物的籽粒与茎秆分离时,籽粒中也带有大量农作物的糠屑,需要人去清理籽粒中糠屑,这样无疑耽误时间,影响工作效率,浪费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谷类脱粒机,旨在解决原有的脱粒机是将农作物的籽粒与茎秆分离,但脱粒机将农作物的籽粒与茎秆分离时,籽粒中也带有大量农作物的糠屑,需要人去清理籽粒中糠屑,这样无疑耽误时间,影响工作效率,浪费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成本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谷类脱粒机,包括支撑组件、脱粒组件和风机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架、脱粒箱、进料口、排糠出口和颗粒出口管,所述脱粒箱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架上方,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脱粒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脱粒箱后表面,所述排糠出口与所述脱粒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脱粒箱前表面,所述颗粒出口管与所述脱粒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脱粒箱下方;

所述脱粒组件包括脱粒滚筒、脱粒滚刀、排糠齿、主动轮、脱粒电机和颗粒筛板,所述脱粒滚筒与所述脱粒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脱粒箱内部,所述脱粒滚刀与所述脱粒滚筒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脱粒滚筒表面,所述排糠齿与所述脱粒滚筒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脱粒滚刀一端,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脱粒滚筒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脱粒滚筒一端,所述脱粒电机与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颗粒筛板与所述脱粒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脱粒滚筒下方;

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抽风扇叶和抽风道,所述抽风扇叶与所述脱粒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脱粒箱远离所述抽风扇叶的另一端,所述抽风道与所述颗粒出口管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抽风扇叶远离所述脱粒箱的另一端,所述脱粒电机与电源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移动支撑板,所述移动支撑板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可在支架上下左右调节,且位于所述脱粒电机底部。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脱粒滚刀数量有二十一颗,分为三排,每排七颗,呈螺旋状排列在所述脱粒滚筒上。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脱粒箱分为脱粒仓和排草仓。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排风出口,所述排风出口与所述抽风扇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抽风扇叶前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进料口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进料口上。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脱粒组件还包括防草板,所述防草板与所述脱粒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脱粒箱内部两壁。

所述抽风扇叶由六片扇叶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谷类脱粒机,通过安装脱粒电机,通过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带动脱粒滚筒运转,安装脱粒滚筒,通过脱粒滚刀将农作物的籽粒与茎秆分离,设置排糠齿,将分离后的糠杆通过排糠出口排出,安装颗粒筛板,用于过滤颗粒,安装抽风扇叶,通过抽风道,从颗粒出口管将糠屑与颗粒分离出去,通过颗粒筛板和抽风扇叶共同作用,去除籽粒中的糠屑,无需专人去清理籽粒中糠屑,节省时间,通过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降低工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脱粒机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脱粒机后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脱粒滚筒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抽风扇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防草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组件、11-支架、12-脱粒箱、13-进料口、14-排糠出口、15-颗粒出口管、16-移动支撑板、17-挡板、2-脱粒组件、21-脱粒滚筒、22-脱粒滚刀、23-排糠齿、24-主动轮、25-脱粒电机、26-颗粒筛板、27-防草板、3-风机组件、31-抽风扇叶、32-抽风道、33-排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谷类脱粒机,包括支撑组件1、脱粒组件2和风机组件3,支撑组件1包括支架11、脱粒箱12、进料口13、排糠出口14和颗粒出口管15,脱粒箱12与支架11固定连接,且位于支架11上方,进料口13与脱粒箱12固定连接,且位于脱粒箱12后表面,排糠出口14与脱粒箱12固定连接,且位于脱粒箱12前表面,颗粒出口管15与脱粒箱12固定连接,且位于脱粒箱12下方;

脱粒组件2包括脱粒滚筒21、脱粒滚刀22、排糠齿23、主动轮24、脱粒电机25和颗粒筛板26,脱粒滚筒21与脱粒箱12固定连接,且位于脱粒箱12内部,脱粒滚刀22与脱粒滚筒21固定连接,且位于脱粒滚筒21表面,排糠齿23与脱粒滚筒21固定连接,且位于脱粒滚刀22一端,主动轮24与脱粒滚筒21固定连接,且位于脱粒滚筒21一端,脱粒电机25与主动轮24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且位于支架11上,颗粒筛板26与脱粒箱12固定连接,且位于脱粒滚筒21下方;

风机组件3包括抽风扇叶31和抽风道32,抽风扇叶31与脱粒箱12固定连接,且位于脱粒箱12远离抽风扇叶31的另一端,抽风道32与颗粒出口管15固定连接,且位于抽风扇叶31远离脱粒箱12的另一端,脱粒电机25与电源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安装脱粒电机25,通过皮带与主动轮24传动连接,带动脱粒滚筒21运转,安装脱粒滚筒21,通过脱粒滚刀22将农作物的籽粒与茎秆分离,设置排糠齿23,将分离后的糠杆通过排糠出口14排出,安装颗粒筛板26,用于过滤颗粒,安装抽风扇叶31,通过抽风道32,从颗粒出口管15将糠屑与颗粒分离出去,通过颗粒筛板26和抽风扇叶31共同作用,去除籽粒中的糠屑,无需专人去清理籽粒中糠屑,节省时间,通过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降低工作成本。

进一步的,支撑组件1还包括移动支撑板16,移动支撑板16与支架11滑动连接,可在支架11上下左右调节,且位于脱粒电机25底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脱粒电机25底部安装移动支撑板16,使移动支撑板16与支架11滑动连接,通过移动支撑板16用于放置脱粒电机25,避免脱粒电机25脱落掉地,造成机器运转失常,还可通过控制移动支撑板16,用于控制脱粒电机25上下左右调节位置。

进一步的,脱粒滚刀22数量有二十一颗,分为三排,每排七颗,呈螺旋状排列在脱粒滚筒2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脱粒滚刀22数量有二十一颗,分为三排,每排七颗,呈螺旋状排列在脱粒滚筒21上,通过设置成螺旋状分布在脱粒滚筒21上,便于脱粒滚刀22与农作物充分均匀接触,有利于将农作物的籽粒与茎秆分离。

进一步的,脱粒箱12分为脱粒仓和排草仓。

在本实施方式中,粒箱12分为脱粒仓和排草仓,将农作物投放进脱粒仓,通过脱粒仓中的脱粒滚筒21上的脱粒滚刀22,将农作物的籽粒与茎秆分离,在通过螺旋状的脱粒滚刀22,将脱粒后的茎秆旋转至排草仓中,通过排草仓中的排糠齿23将茎秆通过排糠出口14排出排草仓。

进一步的,风机组件3还包括排风出口33,排风出口33与抽风扇叶31固定连接,且位于抽风扇叶31前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抽风扇叶31前表面安装排风出口33,当抽风扇叶31通过抽风道32抽取分离颗粒出口管15内的糠屑,在经过排风出口33将糠屑排出,避免糠屑在进入颗粒中。

进一步的,支撑组件1还包括挡板17,挡板17与进料口13固定连接,且位于进料口13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料口13上安装挡板17,当人们将农作物通过进料口13投放进脱粒箱12内,脱粒滚筒21高速运转,会使脱粒滚刀22与颗粒高速搅拌碰撞,造成部分颗粒通过进料口13进出脱粒箱12,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通过安装挡板17,可以阻挡进出的颗粒,避免颗粒进出脱粒箱12。

进一步的,脱粒组件2还包括防草板27,防草板27与脱粒箱12固定连接,且位于脱粒箱12内部两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脱粒组件2还包括防草板27,防草板27与脱粒箱12固定连接,且位于脱粒箱12内部两壁,脱粒电机25通过带动脱粒滚筒21运转,防草板27不转,避免茎秆缠绕到脱粒滚筒21两端的转轴上,使得脱粒滚筒21始终负荷就轻。

进一步的,抽风扇叶31由六片扇叶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抽风扇叶31由六片扇叶组成,抽风扇叶31与脱粒滚筒21在同一转轴上,通过脱粒电机25带动抽风扇叶31运转,通过抽风道32将颗粒出口管15中农作物颗粒中的糠屑抽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安装好过后,接通外部电源,启动机器,将装备好的农作物通过进料口13投放进脱粒箱12中,由脱离电机25带动脱粒滚筒21高速运转,通过脱粒滚刀22将脱粒箱12中农作物的籽粒与茎秆分离,由排糠齿23将分离后的茎秆糠屑经排糠出口14排出,分离后的的籽粒通过颗粒筛板26进入颗粒出口管15内,再由抽风扇叶31通过抽风道32,从颗粒出口管15将糠屑与颗粒分离出去,完成一种谷类脱粒机使用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