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用便于替换的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安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9254发布日期:2019-04-09 21:01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用便于替换的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安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用便于替换的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安放装置。



背景技术:

水草按形态可以分成有茎类、丛生类、漂浮类等等,其中绝大多数是有茎类,漂浮类水草只有十几种,在自然界,漂浮类水草多生于湖泊、沼泽地、沟渠及池塘里,常见的有浮萍、槐叶萍、满江红等,它们一般都喜欢强光和充足的肥料,能够遮光及净水,在观赏鱼养殖及污水处理方面都有很好的利用价值,某些品种也可作为家畜及草食性鱼类的饲料,广泛用于水产养殖领域,漂浮类水草很容易在水面上广泛分布,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将漂浮类水草放置在安放装置中可以大大提高养殖效率。

但市面上一般的漂浮类水草安放装置,不能方便的收集和替换移动式漂浮类水草,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容易向外扩散,且不能将该装置位置固定,并且该装置不具有防撞功能,耐久性较弱,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产养殖用便于替换的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安放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便于替换的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安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面上一般的漂浮类水草安放装置,不能方便的收集和替换移动式漂浮类水草,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容易向外扩散,且不能将该装置位置固定,并且该装置不具有防撞功能,耐久性较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用便于替换的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安放装置,包括防腐木框、连接框、固定块和预留孔,所述防腐木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外侧下方位置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固定连接有放置网,且放置网位于防腐木框的内侧,所述连接框连接在连接环的上方,且连接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扩散网,所述固定块连接在连接杆的外侧,且固定块的下表面紧密连接在连接杆的上表面上,并且固定块位于防扩散网的外侧,所述防腐木框的内部四侧均粘贴连接有气囊,且气囊的上方开设有充气口,并且气囊位于连接杆的外侧,所述充气口的上方连接有堵气块,且堵气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线,并且连接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充气口上,所述气囊的下方设置有防撞框,且防撞框的上方固定连接在防腐木框的下表面上,所述预留孔开设在防腐木框上,且预留孔位于气囊的外侧,所述预留孔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绳,且连接绳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钉,所述防腐木框的四侧均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防撞板,且防腐木框的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钩。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在防腐木框上等间距设置,且连接杆与固定块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框在连接杆上构成拆卸结构,且连接杆与连接环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堵气块和充气口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堵气块与充气口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钉的外侧呈螺纹状结构,且连接钉的上方直径尺寸小于预留孔的直径尺寸,并且预留孔的直径尺寸小于连接绳的上方直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防撞板的长度尺寸等于防腐木框的侧面长度尺寸,且防撞板在防腐木框上构成伸缩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产养殖用便于替换的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安放装置,可以方便的收集和替换移动式漂浮类水草,移动式漂浮类水草不容易向外扩散,且可以使该装置自由的移动或将该装置位置固定,并且该装置具有防撞功能,耐久性强,

1、设置有连接环、固定块、连接杆和固定块,连接环和连接框均与连接杆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杆与固定块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则可以方便的安装和拆卸该装置,将移动式漂浮类水草放置在放置网中,放置网与防扩散网均为网状结构,可以防止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向外扩散,将放置网取下后可以方便的将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倒出进行收集;

2、设置有连接绳、连接钉和预留孔,连接钉的外侧呈螺纹状结构,且连接绳在预留孔上构成拆卸结构,防腐木框的四角均预留有预留孔,则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选择是否安装连接绳,通过转动连接钉可以方便牢固的将连接钉固定在泥土中,从而限定该装置的移动范围;

3、设置有防撞板、弹簧和防撞框,防腐木框的四侧均设置有防撞板,且防撞板通过弹簧在防腐木框上构成伸缩结构,则通过弹簧的弹性作用起到为该装置防撞的作用,且气囊的下方设置有防撞框,防撞框为蜂窝状结构,则谁可以透过防撞框进入防撞框内,石头树枝等物品将被防撞框隔绝,可以防止气囊被扎坏,增加了该装置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腐木框与放置网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腐木框;2、连接杆;3、放置网;4、连接环;5、连接框;6、固定块;7、防扩散网;8、气囊;9、充气口;10、堵气块;11、连接线;12、防撞框;13、连接绳;14、连接钉;15、弹簧;16、防撞板;17、连接钩;18、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用便于替换的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安放装置,包括防腐木框1、连接框5、固定块6和预留孔18,防腐木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且连接杆2的外侧下方位置连接有连接环4,连接环4上固定连接有放置网3,且放置网3位于防腐木框1的内侧,连接框5连接在连接环4的上方,且连接框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扩散网7,固定块6连接在连接杆2的外侧,且固定块6的下表面紧密连接在连接杆2的上表面上,并且固定块6位于防扩散网7的外侧,防腐木框1的内部四侧均粘贴连接有气囊8,且气囊8的上方开设有充气口9,并且气囊8位于连接杆2的外侧,充气口9的上方连接有堵气块10,且堵气块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线11,并且连接线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充气口9上,气囊8的下方设置有防撞框12,且防撞框12的上方固定连接在防腐木框1的下表面上,预留孔18开设在防腐木框1上,且预留孔18位于气囊8的外侧,预留孔18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绳13,且连接绳1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钉14,防腐木框1的四侧均通过弹簧15固定连接有防撞板16,且防腐木框1的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钩17。

如图1和图2中连接杆2在防腐木框1上等间距设置,且连接杆2与固定块6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则可以方便牢固的固定放置网3,如图1中连接框5在连接杆2上构成拆卸结构,且连接杆2与连接环4一一对应设置,则可以方便的将放置网3取下,则可以通过放置网3将漂浮类水草同时倒出,方便收集漂浮类水草;如图4中连接线11的两端分别与堵气块10和充气口9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堵气块10与充气口9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可以防止堵气块10丢失,且可以方便的为气囊8充气或放气,增加气囊8的密封性,并且增加了该装置的耐久性,如图1和图2中防撞板16的长度尺寸等于防腐木框1的侧面长度尺寸,且防撞板16在防腐木框1上构成伸缩结构,通过弹簧15的弹性作用缓解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起到防撞的作用,增加该装置的耐久性;如图1和图5中连接钉14的外侧呈螺纹状结构,且连接钉14的上方直径尺寸小于预留孔18的直径尺寸,并且预留孔18的直径尺寸小于连接绳13的上方直径尺寸,则可以方便的安装和拆卸连接钉14和连接绳13,且通过转动连接钉14可以方便的将该装置牢固的固定,从而达到限定移动范围的作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水产养殖用便于替换的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安放装置时,首先将各个连接环4依次插入对应的连接杆2中,然后将放置网3放入防腐木框1的内侧,再将连接框5从连接杆2的上方插入,然后将固定块6插入连接杆2中与连接杆2螺纹连接,即可将连接框5和放置网3固定在防腐木框1上,然后将堵气块10从充气口9上取下,通过充气口9为气囊8中充满气体,然后将堵气块10与充气口9卡槽连接,即可将充气口9封上,防止气囊8中气体泄漏,且堵气块10通过连接线11固定连接在充气口9上,则堵气块10不容易丢失,增加该装置的耐久性,然后即可将该装置放置在水中,通过气囊8的浮力作用可以将该装置漂浮在水面上,且气囊8的下方设置有防撞框12,起到防止杂物撞坏气囊8的作用,增加了该装置的耐久性,然后将移动式漂浮类水草放置在防腐木框1的内侧,放置网3与防扩散网7均为网状结构,分别起到防止移动式漂浮类水草从该装置下方和上方向外侧蔓延的作用,从而将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固定在该装置上,若想要移动式漂浮类水草自由的漂浮水面时,不需要安装连接绳13即可,该装置设置有防撞板16,通过弹簧15的弹性作用可以防止两个该装置碰撞导致该装置的损坏,增加该装置的耐久性,当希望该装置位置固定时,可以将连接绳13从预留孔18中插入,然后将连接钉14插入土中转动,由于连接钉14的外侧呈螺纹状结构,使该装置与土地的连接更加紧密,则可以将该装置位置固定,当需要对该装置进行转移时,可以将连接钉14拔出后将绳子套在连接钩17上,通过拉动绳子即可方便的移动该装置,然后将固定块6和连接框5依次取下后,将各个连接环4收集即可将所有的移动式漂浮类水草一起取出,方便收集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倒下后从新安装即可方便的更换种植移动式漂浮类水草,这就是水产养殖用便于替换的移动式漂浮类水草安放装置使用的整个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