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32886发布日期:2020-12-01 13:0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白灵菇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又名阿魏蘑、阿魏菇、阿魏蘑菇、白阿魏蘑、阿魏侧耳,白灵菇为掌状阿魏菇的商品名,以其形状近似灵芝,全身为纯白色故称白灵菇,它是一种野生名贵食(药)用菌。

白灵菇菇体色泽洁白、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

人工养殖时,由于白灵菇有二次生长过程,第一次生长周期后,有些蘑菇长不大,会影响正常生长的蘑菇,同时培养基内侧或者夹层中的白灵菇不便于采摘,这都会影响人工的养殖操作;大大降低采摘效率,影响二期的白灵菇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人工养殖时,由于白灵菇有二次生长过程,第一次生长周期后,有些蘑菇长不大,会影响正常生长的蘑菇,同时培养基内侧或者夹层中的白灵菇不便于采摘,这都会影响人工的养殖操作;大大降低采摘效率,影响二期的白灵菇品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

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有升降机构、万向轮、蓄电池、扶手、第一采摘机构、第二采摘机构和控制屏;升降机构下方四个对角均设置有一个万向轮;升降机构上方设置有蓄电池;升降机构上方与扶手相连接;升降机构上方与第一采摘机构相连接;升降机构上方与第二采摘机构相连接;第一采摘机构与第二采摘机构相连接;扶手与控制屏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升降机构还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第一伸缩架、第二伸缩架、第一定滑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四滑块、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伸缩杆、固定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一传动轮、第二支撑板和丝杆;第一支撑板上方一侧与第一伸缩架相连接;第一支撑板上方另一侧与第二伸缩架相连接;第一支撑板下方与第一定滑杆进行插接;第一定滑杆外表面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块侧面与第一伸缩架相连接;第二滑块侧面与第二伸缩架相连接;第一伸缩架上方一侧与第二支撑板相连接;第二支撑板上方与丝杆进行转动连接;丝杆外表面分别与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进行转动连接;丝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滑块侧面与第一伸缩架相连接;第四滑块侧面与第二伸缩架相连接;第一伸缩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二锥齿轮、固定板和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固定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二支撑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伸缩杆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下方四个对角均与一个万向轮相连接;第一支撑板上方与扶手相连接;第二支撑板上方与蓄电池相连接;第二支撑板上方与第一采摘机构相连接;第二支撑板上方与第二采摘机构相连接;第一传动轮与第一采摘机构进行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采摘机构还包括有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一齿轮、第一支撑杆、第四传动轮、第一齿杆架、第二定滑杆、第一轴杆、第二齿轮、弹簧伸缩杆、第一收集斗、第五传动轮、第三齿轮和电动夹手;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杆同时与第二传动轮和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四锥齿轮、第三传动轮、第五锥齿轮和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通过转轴同时与第一齿轮和第一支撑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通过转轴与第三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杆架进行啮合;第一齿杆架内上方与第二定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齿杆架与第一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杆外表面与第二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杆架与弹簧伸缩杆一侧相连接;第一收集斗与弹簧伸缩杆另一侧相连接;第一轴杆与电动夹手相连接;电机与升降机构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升降机构相连接;第二定滑杆与升降机构相连接;第一支撑杆与升降机构相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齿杆架与升降机构相连接;第三传动轮与第二采摘机构进行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二采摘机构还包括有第六传动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转盘、连杆、第一圆销、第一异形杆、销滑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扇形齿盘、第四齿轮、滑座、滑轨、第二齿杆架、弹簧套、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红外传感器和第三传动杆;第三传动杆外表面同时与第六传动轮和第七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轴心通过转轴与转盘进行转动连接;转盘通过转轴与连杆进行转动连接;连杆与第一圆销进行插接;第一圆销外表面与第一异形杆相互接触;第一异形杆内部通过与销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异形杆内部上方和下方均与两组第一弹簧和两组第二弹簧相连接;两组第一弹簧和两组第二弹簧均与销滑块相连接;销滑块与扇形齿盘相互接触;扇形齿盘与第四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齿轮通过转轴与滑座进行转动连接;滑座与滑轨进行滑动连接;滑座与弹簧套相连接;弹簧套与第二齿杆架进行焊接;第二齿杆架与第四齿轮进行啮合;弹簧套上方与第一切刀进行焊接;滑座与第二切刀进行焊接;滑座与红外传感器进行旋接;滑轨与第二支撑板相连接;第六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板相连接;扇形齿盘与第二支撑板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扇形齿盘中部设置有一个槽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异形杆由一个跑道环状的环杆,一个组合杆,一个矩形空心框还有一个横杆依次组合而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刃口相向反设。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设置有两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收集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使用时先将食用菌采摘装置放置在所要使用的位置,并且事先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使用时只需要手推扶手,通过升降机构下的四个万向轮移动配合带动第一采摘机构和第二采摘机构移动,接着通过控制屏控制装置运行,当正常采摘时,通过第一采摘机构对白灵菇进行采摘收集,并且可以联动升降机构进行高度的调节配合自动采摘,当需要对有问题的白灵菇采摘时通过第一采摘机构联动第二采摘机构运行对有问题的白灵菇进行检测采摘;

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检测白灵菇进行采摘;大大提高人工的操作效率,并且提高了后期的白灵菇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采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采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升降机构,2、万向轮,3、蓄电池,4、扶手,5、第一采摘机构,6、第二采摘机构,7、控制屏,101、第一支撑板,102、第一伸缩架,103、第二伸缩架,104、第一定滑杆,105、第一滑块,106、第二滑块,107、第三滑块,108、第四滑块,109、第一锥齿轮,1010、第二锥齿轮,1011、第一伸缩杆,1012、固定板,1013、第一电动推杆,1014、第一传动轮,1015、第二支撑板,1016、丝杆,501、电机,502、第一传动杆,503、第二传动轮,504、第三锥齿轮,505、第四锥齿轮,506、第二传动杆,507、第三传动轮,508、第五锥齿轮,509、第六锥齿轮,5010、第一齿轮,5011、第一支撑杆,5012、第四传动轮,5013、第一齿杆架,5014、第二定滑杆,5015、第一轴杆,5016、第二齿轮,5017、弹簧伸缩杆,5018、第一收集斗,5019、第五传动轮,5020、第三齿轮,5021、电动夹手,601、第六传动轮,602、第七锥齿轮,603、第八锥齿轮,604、转盘,605、连杆,606、第一圆销,607、第一异形杆,608、销滑块,609、第一弹簧,6010、第二弹簧,6011、扇形齿盘,6012、第四齿轮,6013、滑座,6014、滑轨,6015、第二齿杆架,6016、弹簧套,6017、第一切刀,6018、第二切刀,6019、红外传感器,6020、第三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1

一种食用菌采摘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升降机构1、万向轮2、蓄电池3、扶手4、第一采摘机构5、第二采摘机构6和控制屏7;升降机构1下方四个对角均设置有一个万向轮2;升降机构1上方设置有蓄电池3;升降机构1上方与扶手4相连接;升降机构1上方与第一采摘机构5相连接;升降机构1上方与第二采摘机构6相连接;第一采摘机构5与第二采摘机构6相连接;扶手4与控制屏7相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食用菌采摘装置放置在所要使用的位置,并且事先对蓄电池3进行充电,使用时只需要手推扶手4,通过升降机构1下的四个万向轮2移动配合带动第一采摘机构5和第二采摘机构6移动,接着通过控制屏7控制装置运行,当正常采摘时,通过第一采摘机构5对白灵菇进行采摘收集,并且可以联动升降机构1进行高度的调节配合自动采摘,当需要对有问题的白灵菇采摘时通过第一采摘机构5联动第二采摘机构6运行对有问题的白灵菇进行检测采摘,实现了自动化检测白灵菇进行采摘;大大提高人工的操作效率,并且提高了后期的白灵菇产量。

升降机构1还包括有第一支撑板101、第一伸缩架102、第二伸缩架103、第一定滑杆104、第一滑块105、第二滑块106、第三滑块107、第四滑块108、第一锥齿轮109、第二锥齿轮1010、第一伸缩杆1011、固定板1012、第一电动推杆1013、第一传动轮1014、第二支撑板1015和丝杆1016;第一支撑板101上方一侧与第一伸缩架102相连接;第一支撑板101上方另一侧与第二伸缩架103相连接;第一支撑板101下方与第一定滑杆104进行插接;第一定滑杆104外表面分别与第一滑块105和第二滑块10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块105侧面与第一伸缩架102相连接;第二滑块106侧面与第二伸缩架103相连接;第一伸缩架102上方一侧与第二支撑板1015相连接;第二支撑板1015上方与丝杆1016进行转动连接;丝杆1016外表面分别与第三滑块107和第四滑块108进行转动连接;丝杆1016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109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滑块107侧面与第一伸缩架102相连接;第四滑块108侧面与第二伸缩架103相连接;第一伸缩杆1011外表面依次与第二锥齿轮1010、固定板1012和第一传动轮1014进行转动连接;固定板1012与第一电动推杆1013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电动推杆1013与第二支撑板1015进行螺栓连接;第一伸缩杆1011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板1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101下方四个对角均与一个万向轮2相连接;第一支撑板101上方与扶手4相连接;第二支撑板1015上方与蓄电池3相连接;第二支撑板1015上方与第一采摘机构5相连接;第二支撑板1015上方与第二采摘机构6相连接;第一传动轮1014与第一采摘机构5进行传动连接。

移动后,对于不同夹层的白灵菇采摘时,通过第二传动轮503传动第一传动轮1014,第一传动轮1014通过第一伸缩杆1011带动第二锥齿轮1010啮合第一锥齿轮109,第一锥齿轮109转动丝杆1016带动第三滑块107和第四滑块108同时移动,移动时在第二支撑板1015的限位下相向移动,第三滑块107和第四滑块108同时移动带动第一伸缩架102和第二伸缩架103舒展,在第一支撑板101内的第一滑块105和第二滑块106在第一定滑杆104的限位下滑动,配合带动第一伸缩架102和第二伸缩架103舒展,则此时可以升降装置的高度;当需要断开第二锥齿轮1010和第一锥齿轮109时,则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013升降带动固定板1012带动第一伸缩杆1011伸缩,则可以实现第二锥齿轮1010和第一锥齿轮109断开;实现了对装置的升降高度调节。

第一采摘机构5还包括有电机501、第一传动杆502、第二传动轮503、第三锥齿轮504、第四锥齿轮505、第二传动杆506、第三传动轮507、第五锥齿轮508、第六锥齿轮509、第一齿轮5010、第一支撑杆5011、第四传动轮5012、第一齿杆架5013、第二定滑杆5014、第一轴杆5015、第二齿轮5016、弹簧伸缩杆5017、第一收集斗5018、第五传动轮5019、第三齿轮5020和电动夹手5021;电机501通过第一传动杆502同时与第二传动轮503和第三锥齿轮5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504与第四锥齿轮505进行啮合;第二传动杆506外表面依次与第四锥齿轮505、第三传动轮507、第五锥齿轮508和第四传动轮5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508与第六锥齿轮509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509通过转轴同时与第一齿轮5010和第一支撑杆501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501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5019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5019通过转轴与第三齿轮5020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5010与第一齿杆架5013进行啮合;第一齿杆架5013内上方与第二定滑杆5014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齿杆架5013与第一轴杆5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杆5015外表面与第二齿轮5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杆架5013与弹簧伸缩杆5017一侧相连接;第一收集斗5018与弹簧伸缩杆5017另一侧相连接;第一轴杆5015与电动夹手5021相连接;电机501与升降机构1相连接;第二传动杆506外表面与升降机构1相连接;第二定滑杆5014与升降机构1相连接;第一支撑杆5011与升降机构1相连接;第二传动轮503与第一传动轮1014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齿杆架5013与升降机构1相连接;第三传动轮507与第二采摘机构6进行传动连接。

正常采摘时,电机501通过第一传动杆502带动第二传动轮503传动第一传动轮1014运行,同时带动第三锥齿轮504啮合第四锥齿轮505,第四锥齿轮505转动时带动第二传动杆506同时传动第三传动轮507、第五锥齿轮508和第四传动轮5012;第三传动轮507可以传动第六传动轮601运行,则第五锥齿轮508啮合第六锥齿轮509带动第一支撑杆5011上的第一齿轮5010转动,第一齿轮5010转动啮合第一齿杆架5013带动第一轴杆5015在第二定滑杆5014的限位下滑动,第一轴杆5015在移动时还带动电动夹手5021和弹簧伸缩杆5017一侧连接的第一收集斗5018移动,弹簧伸缩杆5017被压缩后带动第一收集斗5018在其中一个收集箱内限位不动,由于第五传动轮5019被第四传动轮5012传动第三齿轮5020转动,当第二齿轮5016与第三齿轮5020啮合时,第二齿轮5016转动带动第一轴杆5015转动,则可以使第一轴杆5015上的电动夹手5021在对白灵菇夹持后进行扭转,接着电动夹手5021复位时,在位于第一收集斗5018上方时松开,白灵菇通过第一收集斗5018导流被引流收集,实现了对白灵菇的采摘,同时联动升降机构1和第二采摘机构6运行。

第二采摘机构6还包括有第六传动轮601、第七锥齿轮602、第八锥齿轮603、转盘604、连杆605、第一圆销606、第一异形杆607、销滑块608、第一弹簧609、第二弹簧6010、扇形齿盘6011、第四齿轮6012、滑座6013、滑轨6014、第二齿杆架6015、弹簧套6016、第一切刀6017、第二切刀6018、红外传感器6019和第三传动杆6020;第三传动杆6020外表面同时与第六传动轮601和第七锥齿轮6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锥齿轮602与第八锥齿轮603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603轴心通过转轴与转盘604进行转动连接;转盘604通过转轴与连杆605进行转动连接;连杆605与第一圆销606进行插接;第一圆销606外表面与第一异形杆607相互接触;第一异形杆607内部通过与销滑块608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异形杆607内部上方和下方均与两组第一弹簧609和两组第二弹簧6010相连接;两组第一弹簧609和两组第二弹簧6010均与销滑块608相连接;销滑块608与扇形齿盘6011相互接触;扇形齿盘6011与第四齿轮6012进行啮合;第四齿轮6012通过转轴与滑座6013进行转动连接;滑座6013与滑轨6014进行滑动连接;滑座6013与弹簧套6016相连接;弹簧套6016与第二齿杆架6015进行焊接;第二齿杆架6015与第四齿轮6012进行啮合;弹簧套6016上方与第一切刀6017进行焊接;滑座6013与第二切刀6018进行焊接;滑座6013与红外传感器6019进行旋接;滑轨6014与第二支撑板1015相连接;第六传动轮601与第一传动轮1014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杆6020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板1015相连接;扇形齿盘6011与第二支撑板1015相连接。

当对生长有问题的白灵菇进行采摘时,则通过第三传动轮507传动第六传动轮601带动第三传动杆6020转动,第三传动杆6020转动带动第七锥齿轮602啮合第八锥齿轮603,第八锥齿轮603带动转盘604在连杆605的配合下带动第一圆销606转动,第一圆销606转动带动第一异形杆607往复移动,第一异形杆607往复移动带动销滑块608在第一弹簧609和第二弹簧6010的配合下,带动扇形齿盘6011往复摆动,扇形齿盘6011往复摆动啮合第四齿轮6012转动,第四齿轮6012转动带动滑座6013上的第二齿杆架6015带动弹簧套6016上的第一切刀6017上下往复运动,在红外传感器6019检测后,通过第二切刀6018的配合将生长有问题的白灵菇切断,同时掉落在另一个收集箱内,滑轨6014则可以配合带动滑座6013移动;实现了对有问题的白灵菇进行检测切除收集。

扇形齿盘6011中部设置有一个槽口。

可以配合销滑块608带动摆动扇形齿盘6011。

第一异形杆607由一个跑道环状的环杆,一个组合杆,一个矩形空心框还有一个横杆依次组合而成。

可以配合在第一圆销606带动下使第一异形杆607往复移动,同时矩形空心框可以配合销滑块608带动摆动扇形齿盘6011。

第一切刀6017和第二切刀6018刃口相向反设。

可以实现快速的切断。

第一弹簧609和第二弹簧6010均设置有两组。

可以实现高效的均匀减震。

第二支撑板1015上设置有两个收集箱。

可以配合对不同位置采摘的白灵菇进行分类收集。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