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8223发布日期:2020-10-30 21:1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田间昆虫调查的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是危害我国及东南亚等各稻区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稻飞虱田间调查方法主要采用盘拍法、目测法和粘虫板法,其中田间实际生产主要采用盘拍法。盘拍法以白搪瓷盘作为载体,在调查时以清水湿润盘内壁,通过快速拍击稻株中、下部,连拍三次,计数落入盘中各类稻飞虱不同翅型成虫及低龄和高龄若虫数量。盘拍法是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推广的稻飞虱田间调查方法,也是现阶段我国应用最广的调查方法。

现有技术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0161439.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盘,包括底盘和上端开口的盘体,所述盘体下部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盘体内外的槽口,底盘穿过所述槽口设置于盘体的下部,且底盘位于盘体槽口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底盘的上端面均匀的设置有网格线;所述盘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毛刷。本实用新型操作性强,更加轻便,减少了清理时的工作量和能够更加快速地对大量虫情进行调查。

现有调查方式有以下5个缺点:1、调查时需要弯腰,一手持盘、一手拍打,稻叶易划伤脸部皮肤,劳动强度大;2、拍打后需要端起瓷盘进行计数,由于稻飞虱善跳飞,易逃离,造成计数误差;3、计数时需要逐一数稻飞虱数量,同时分辨稻飞虱种类,耗费时间长也影响计数精度;4、调查计数后需要清理瓷盘内杂物,田间无水或水质较差,影响清理效果;5、该调查过程总体耗时较长,严重影响调查效率。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减少调查时间、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夏季田间中暑的风险,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杆组件,所述杆组件包括主杆、功能杆以及连接杆,所述主杆与所述功能杆可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功能杆可旋转连接;

调查盘,所述调查盘分别与所述主杆和所述连接杆连接,使得所述调查盘位于所述杆组件下端;

拍打板,所述拍打板与所述功能杆连接;以及

安装在所述功能杆和所述连接杆上的拍照设备和洗盘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与所述功能杆通过可旋转的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功能杆通过可旋转的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查盘呈长方形凹槽状,所述调查盘的一侧与所述主杆连接,所述调查盘的与所述主杆连接的一侧的相对侧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查盘的底部设有刻度线,所述调查盘的底部靠近所述主杆的一侧设有排水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为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打板与所述调查盘底部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设备包括拍照摄像头和拍照按钮,所述拍照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拍照按钮设置在所述功能杆上,所述拍照摄像头和所述拍照按钮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盘设备包括水壶和喷头,所述水壶设置在所述功能杆上,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水壶与所述喷头之间通过水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由弹性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所述功能杆以及所述连接杆均由碳纤维管制成。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不用弯腰即可实现稻飞虱拍打调查,降低劳动强度,避免稻叶对脸部的划伤;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设有拍照系统,实现田间调查快速定格稻飞虱种类和数量,提高调查精度和效率;3)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自带的洗盘设备,可以实现高效清理盘底;4)把调查盘底部照片上传电脑,室内计数分类,减少户外作业;5)通过对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调查时间、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了夏季田间中暑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结构中未见有类似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的调查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各标号为:杆组件-1;调查盘-2;拍打板-3;拍照设备-4;洗盘设备-5;螺栓-6;主杆-10;功能杆-11;连接杆-12;刻度线-20;排水口-21;拍照摄像头-40;拍照按钮-41;导线-42;水壶-50;喷头-51;水管-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步骤、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的调查盘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包括杆组件1、调查盘2、拍打板3、拍照设备4以及洗盘设备5。杆组件1包括主杆10、功能杆11以及连接杆12。主杆10与功能杆11可旋转连接,连接杆12与功能杆11可旋转连接。优选地,主杆10与功能杆11通过可旋转的螺栓6连接,连接杆12与功能杆11通过可旋转的螺栓6连接。调查盘2,调查盘2分别与主杆10和连接杆12连接,从而使得调查盘2位于杆组件1下端。调查盘2呈长方形凹槽状。调查盘2的一侧与主杆10连接,调查盘2的与主杆10连接的一侧的相对侧与连接杆12连接。调查盘2的底部还设有刻度线20,调查盘2的底部靠近10主杆的一侧设有排水口21。优选地,排水口21为两个。拍打板3,拍打板3与功能杆11连接。以及安装在功能杆11和连接杆12上的拍照设备4和洗盘设备5。主杆10负责插入土壤以及连接调查盘2的一边,起到固定支撑作用。功能杆11负责连接拍打板3,起到杠杆传动拍打功能。连接杆12负责连接调查盘2的另一边。拍打板3与调查盘2底部保持平行,这样能够方便使拍打的稻飞虱落入调查盘2中。拍照设备4包括拍照摄像头40和拍照按钮41。拍照摄像头40设置在连接杆12上。拍照按钮41设置在功能杆11上。拍照摄像头40和拍照按钮41之间通过导线42连接。洗盘设备5包括水壶50和喷头51。水壶50设置在功能杆11上。喷头51设置在连接杆12上。水壶50与喷头51之间通过水管52连通。水壶50是可压缩的,这样可以方便挤压内部的水到喷头处。优选地,水壶50有弹性材料制成。主杆10、功能杆11以及连接杆12均由碳纤维管制成。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进行调查时,打开功能杆11,按压水壶50,润湿调查盘2。把主杆10插于稻丛之间,调查盘2底边紧贴稻丛基部,用力多次按压功能杆11,使拍打板3迅速用力拍打水稻植株。待拍打结束后,使用拍照按钮41,及时对调查盘2的盘面进行拍照,拍照后按压水壶50,迅速清理盘面,然后进行下一个点调查。将拍照数据整理即可知稻飞虱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将拍打板、调查盘固定于支架上,实现不弯腰操作;将拍照设备用于该装置上,确保稻飞虱调查数据快速定格;将洗盘设备用于该装置上,确保洗盘效果和调查效率。有效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