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叶轮式拔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41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叶轮式拔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的非钳夹式人力拔秧装置。
现有的小型拔秧装置很少有可兼用于人工操作的,一般都是利用小型拖拉机牵引的钳夹上拔式拔秧机,它有单排的夹秧钳43对,操作的适用高度为130-200毫米,操作长度为1米,进给量为10毫米;机械的长×宽×高为1400×1300×820毫米,机重43公斤,每天可拔秧0.4亩。这种钳夹上拔式拔秧机必然要将部分秧苗夹烂,其损秧率较高;而且不能自动清洗已拔下的秧苗。若用户没有拖拉机,这种拔秧机也无法使用。而且其结构相当复杂,生产成本高,维修也困难。所以难以适应当前家庭小户拔秧的需求,因此发明一种利用人力的高效拔秧机是当务之急。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型的可用多种动力驱动的,不伤或少伤秧苗的拔秧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拔秧机是一种采用主要靠人力驱动(也可改用电动机或汽、柴油机驱动的),用叶轮切秧,平移推动秧苗的机械,它具有自动给秧苗洗泥的功能,而且整机的结构简化,重量轻,而功效与原型机械相当或略有提高。
其结构是这样的在一拔秧机的底盘上,装一变速箱,变速箱的主动轮上装一只飞轮(或装一个皮带轮、链轮),此飞轮(或是利用电机,汽、柴油机驱动)上连有曲柄与驱动手柄、连杆、手柄轴、与拉簧相接,曲柄与飞轮是装在同一根轴上的。当操作人用手不断地作往复式剪切运动,即以左右两向移动驱动手柄时,就可使与连杆相接的曲柄绕主动轴的轴心旋转,由于飞轮也是装在此轴上的,所以在人力的驱动下,飞轮开始加速旋转(或电动机、汽柴沿油机通过皮带轮或链轮驱动变速箱主动轮旋转),于是使变速箱以规定的速比驱使从动轮旋转,变速箱的从动轮用伟传动皮带与两个安装在支承座上的拔苗叶轮和一个洗苗盘相连,这两个拔苗叶轮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由于拔苗叶轮要在土表层下运动,故拔苗叶轮的底盘要有薄而韧,其边缘制有锯齿的特点。则此拔苗叶轮可起切割秧苗的根系和松散泥土的作用。为使切下的秧苗能平行位移,可在拔苗叶轮的齿盘沿轴套的切线方向焊上与底盘成直角的若干条轮叶,而此轮叶间的夹角成30°-60°,最好是45°角,轮叶的高为拔苗叶轮直径的1/10-2/10,轮叶的长度为拔苗叶轮直径的4/10-9/10,轮叶的外圆应比拔苗叶轮的直径小1/10-1.5/10。这是考虑到秧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分蘖数目不同,细粗不匀,所以在切割时不能使叶轮伤及苗根。从而使切割秧苗根系时切割提前,而不会伤及秧苗的根部。
在变速箱的装有皮带轮的向上的从动轴的前端,还啮接有一根向下的装有一个洗苗盘的从动轴,此轴穿过底盘的圆形孔,在轴端装有一洗苗盘,此洗苗盘具有可清洗秧苗根部所沾的泥和依靠洗苗盘自身的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秧苗自动往后推动的功能,秧苗可移向秧苗输出辅助轮,最后移出拔秧机外侧。洗苗盘与两个拔苗叶轮相对处的边沿上装有一条转移秧苗的滑轨,由于拔秧叶轮的轮缘上所设的锯齿,可在土中将秧苗沿根部的下端切下,切下的秧苗被轮叶推入滑轨进入洗苗盘的上面,此洗苗盘上开有若干个边缘上凸的圆孔,圆孔的直径为洗苗盘直径的1/10-1.5/10,以≤60°角分列,最好为60°角,每列设2-4个孔,孔内圆上凸约1-2毫米,是作为摩擦秧苗根部,将根泥脱下的功能用的。泥浆可通过这些圆孔及时淌走。在圆孔与圆孔之间冲有下折的呈等腰梯形的小叶片,此小叶片的长边与洗苗盘外周边的距离为洗苗盘直径的1/10-1.5/10,短边为长边长度的1/2-1.5/2,小叶片的下折角度为15°-35°,最好为30°角。当洗苗盘旋转时,可使秧田中的清水形成向上的涡流并沿小叶片进入盘面,充分冲洗秧苗的根部。冲洗干净的秧苗经输出辅助轮推出机外。辅助轮可防止秧苗在移动时倾倒,又可使秧苗成把地推出。这样当沾泥的秧苗不断地进入,又不断地被洗净后推出的,至此拔秧工作全部完成。
通过这种拔秧机拔秧可达到用机械快速拔秧之目的,又使秧苗整齐不烂,无乱根,而且容易分株。
为了使拔秧机能轻松地在秧田上推进,故在拔秧机底盘上安装了四个长形滚轮,可使移动方便,又不致使机身下陷。
在底盘左侧有一个机械活动方向控制手柄,用耒掌握与推动拔秧机的活动方向。同时它与右侧的驱动手柄是对应的,供操作人两手各扶一个手柄,再将右手左右移动驱动手柄耒驱动飞轮(若使用电动机或汽、柴油机,则驱动手柄就改成与左侧一样的固定手柄作调整拔秧机的方向专用了)。
与曲柄相连的连杆与驱动手柄相交处的拉簧是固定在底盘上面的,是起到不使机件发生死点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拔秧机如制成最小的机型为长宽高可为380×280×200毫米,适用高度为130-260毫米,进给量可自由调整,调整量为7-20毫米;作业幅宽可任意调整,伤秧率小于2%,秧苗全部机械清洗;整机重约7公斤。而生产能力与原小型钳夹式拔秧机相比还略有提高,一般为0.4-0.5亩/天。
由于本拔秧装置结构简单,所以加工与维修方便,生产成本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拔秧机作详细的阐述。



图1是小型人力拔秧机的动力传动系统示意图;附图2是小型人力拔秧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小型人力拔秧机的左侧视图;附图4是小型人力拔秧机的拔秧叶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小型人力拔秧机的拔秧叶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小型人力拔秧机的洗苗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小型人力拔秧机的洗苗盘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一种小型叶轮式拔秧机的结构是这样的此拔秧机的底盘(1)上,装一变速箱(2),变速箱(2)的主动轮是一只飞轮(3)(这个装飞轮的位置可以改装上皮带轮或链轮),此飞轮(3)是利用一根驱动手柄(19)、连杆(16)、手柄轴(18)与拉簧(17)用人力耒驱动的,当操作人用手不断地作往复式剪切运动推拉驱动手柄(19)时,就可使与连杆(16)相接的曲柄(15)绕主动轴的轴心(14)旋转,由于飞轮(3)也是装在此轴(14)上的,所以在人力的驱动下,飞轮开始加速旋转,于是使变速箱(2)内的传动齿轮以规定的速比驱使从动轮旋转(若是在主动轴上装的是皮带轮、链轮则可用电动机或汽、柴油机驱动),其从动轮(4)可带动两个安装在支承座(10)上的拔苗叶轮(用传动皮带相连)(6)和一个洗苗盘(5)。这两个拔苗叶轮(6)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由于拔苗叶轮要在土表层下运动,故拔苗叶轮的底盘要有薄而韧,其边缘制有锯齿(9)的特点。则此拔苗叶轮(6)可起切割秧苗的根系和松散泥土的作用。为使切下的秧苗能平行位移,则在拔苗叶轮(6)的齿盘沿轴套(7)的切线方向焊上与底盘成直角的轮叶(8),而此轮叶(8)之间的夹角成30°-60°,最好为45°角,轮叶(8)的高为拔苗叶轮(6)直径的1/10-2/10,长度为拔苗叶轮(6)直径的4/10-9/10。这是考虑到秧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分蘖数目不同,细粗不匀,所以在切割时不能使叶轮伤及苗根,则需将拔苗叶轮齿盘上焊接的轮叶(8)的外圆应比拔苗叶轮直径小1/10-1.5/10。从而使切割秧苗根系时切割提前,而不会伤及秧苗的根部。
在变速箱(2)上装有皮带轮(4)的向上的从动轴的前端,还连接有一根向下的装有一个洗苗盘(5)的从动轴,此轴穿过底盘的圆形孔,在轴端装一洗苗盘(5),此洗苗盘(5)具有可清洗秧苗根部所沾的泥和依靠洗苗盘(5)自身的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秧苗自动往后推动的功能,秧苗可移向秧苗输出辅助轮(13),最后移出拔秧机外侧。洗苗盘(5)与两个拔苗叶轮(6)相对处的边沿上装有一条转移秧苗的滑轨(21),由于拔秧叶轮(6)的轮缘上所设的锯齿(9),可在土中将秧苗沿根部的下端切下,切下的秧苗被轮叶(8)推入滑轨(21)进入洗苗盘(5)的上面,此洗苗盘(5)上开有若干个边缘上凸的圆孔(12),圆孔(12)的直径是洗苗盘直径的1/10-1.5/10,圆孔(12)是以≤60°角分列的,最好是以60°角分列,每列设2-4个圆孔,孔内圆上凸约1-2毫米。是作为摩擦秧苗根部,将根泥脱下的功能用的。泥浆可通过这些圆孔(12)及时淌走。在圆孔(12)与圆孔(12)之间冲有下折角度为15°-35°,最好为30°角的小叶片(11),此小叶片(11)的形状是呈等腰梯形,其长边与洗苗盘(5)的外周边相距为洗苗盘直径的1/10-1.5/10,短边为长边长度的1/2-1.5/2。当洗苗盘(5)旋转时,可使秧田中的清水形成向上的涡流并沿小叶片(11)进入盘面,充分冲洗秧苗的根部。冲洗干净的秧苗经输出辅助轮(13)推出机外。
辅助轮(13)可防止秧苗在移动时倾倒,又可使秧苗成把地推出。沽泥的秧苗是不断的进入,又不断地被洗净后推出的,至此拔秧工作全部完成。拔秧机底盘(1)的下面装有四个长条状滚轮(22)可使拔秧机容易推动,为了控制拔秧机的活动方向,在底盘(1)的下左侧装有一个控制手柄(20)。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叶轮式拔秧机,是由底盘、变速箱、传动装置、拔秧装置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此拔秧机的底盘(1)上装有一个变速箱(2),变速箱(2)的主动轮是一只飞轮(3),飞轮(3)上连有曲柄(15)与驱动手柄(19)、连杆(16)、手柄轴(18)与拉簧(17)相接,曲柄(15)与飞轮(3)是装在同一根轴(14)上的,变速箱(2)的从动轮(4)用传动皮带与两个安装在支承座(10)上的拔苗叶轮(6)和一个洗苗盘(5)相连;这两个拔苗叶轮(6)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拔苗叶轮(6)的底盘的边缘制有锯齿(9),拔苗叶轮(6)的齿盘沿轴套(7)的切线方向焊上与底盘成直角的轮叶(8),而此轮叶(8)与轮叶(8)间的夹角成30°-60°角,轮叶(8)的高为拔苗叶轮直径的1/10-2/10;拔苗叶轮(6)的齿盘上焊的轮叶(8)的外圆应小于拔苗叶轮底盘外径1/10-1.5/10;在变速箱(2)上装有皮带轮(4)的向上的从动轴的前端,还啮接有一根向下的装有一个洗苗盘(5)的从动轴,此轴穿过底盘(1)的圆形孔,在轴端装一洗苗盘(5),此洗苗盘(5)与两个拔苗叶轮(6)相对处的边沿上装有一条转移秧苗的滑轨(21);此洗苗盘(5)上开有若干个圆孔(12),在圆孔与圆孔之间冲有下折的呈等腰梯形的小叶片(11),在洗苗盘的平面上与一个输出辅助轮(13)相错设置;拔秧机底盘(1)的下面装有四个长条状滚轮(22),在底盘(1)的下左侧装有一个控制手柄(2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小型人力拔秧机,其特征在于拔苗叶轮(6)的轮叶(8)的高度为拔苗叶轮(6)直径的1/10-2/10,长度为拔苗叶轮(6)直径的4/10-9/10,轮叶(8)与轮叶(8)之间的夹角为30°-60°,最好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小型人力拔秧机,其特征在于洗苗盘(5)上的圆孔的直径为洗苗盘直径的1/10-1.5/10,以≤60°角分列,最好为60°角,每列设2-4个孔,孔内圆上凸约1-2毫米,,洗苗盘(5)上的小叶片(11)的长边与洗苗盘(5)的外周边的距离为洗苗盘直径的1/10-1.5/10,短边为长边长度的1/2-1.5/2,小叶片(11)下折的角度为15°-35°,最好为30°角。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小型人力拔秧机,其特征在于其作为主动轮的飞轮(3),在改用由电动机、汽柴油机带动时可采用皮带轮替代。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小型人力拔秧机,其特征在于其作为主动轮的飞轮(3),在改用由电动机、汽柴油机带动时,可采用链轮替代。
专利摘要一种小型叶轮式拔秧机,是由人力或机动驱动变速箱主动轴旋转,来带动变速箱的从动轴上所装的两个拔苗叶轮、一个洗苗盘和辅助轮工作,因拔苗叶轮的边缘上设有锯齿,所以能在表土下切割秧苗的根端,并将秧苗经滑轨移至洗苗盘上清洗,再经辅助轮移至机外,从而达到机械拔秧的目的。此拔秧机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所以生产成本低,易于在小型家庭农田中推广。
文档编号A01C11/00GK2273949SQ942426
公开日1998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21日
发明者张贵年 申请人:张贵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