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食用菌的反季节栽培方法_2

文档序号:82706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温度上升至105°C保持30分钟,再上升至115°C保持30分钟,然后上升至121°C保持180分钟,灭菌压力为0.15MPa,最后焖置60分钟,待气压平衡后可出锅;
5)冷却:依靠风扇或制冷机组对灭菌后的菌包降温,先自然缓慢冷却,随后再依靠大功率制冷机组强制性冷却至常温;在冷却室内冷却的同时,每立方米用4克气雾消毒剂点燃熏蒸消毒;
6)接种:当灭菌后的菌包温度降至25°C时,即接种;采用枝条种作栽培种进行接种,每袋栽培包的接种量为22克;
7)培养:“莆蕈I号”菌丝的最适宜温度为23-25°C;前9天为25°C,之后降I度,至24°C,同时打开内循环和外循环风扇;第14天再降I度,至23°C,采用枝条种接种的菌包30天发满菌;
8)后熟:将发满菌的菌包继续培养5天,有利于出菇整齐与同步;
9)开袋覆土:将后熟后的菌包除去套环,割去袋口,袋口留取长度为距料面5公分,挖去中间老菌块和出菇的老菌皮以及枝条棒,覆土 2公分,覆土材料为稻田土,并且先用石灰水调至合理含水量21% ;
10)出菇:温度控制在25°C,湿度控制在90%;调节内外循环风扇的开关,使二氧化碳浓度在 100ppm ;
11)采收:待出菇菌包中的菇蕾都长至菇盖内卷时一次性全采收,同时清除剩余残留小菇和菇根。
[0016]实施例3
O预湿堆置:将棉籽壳放进泡料池中,浸泡I天,然后捞出与喷淋后的木屑混合并翻堆,堆置2天;
2)拌料:将棉籽壳木屑混合料铲入搅拌机,与麸皮,石灰,轻质碳酸钙混合拌匀,调节含水量,控制在63%。
[0017]3)打包:用装袋机填料制包,每袋湿料重1.0kg,套入套环,撑开袋口,盖上防潮盖;
4)灭菌:将菌包连同筐子一起装入灭菌周转车,堆入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灭菌过程为锅内温度上升至105°C保持30分钟,再上升至115°C保持30分钟,然后上升至121°C保持180分钟,灭菌压力为0.15MPa,最后焖置60分钟,待气压平衡后可出锅;
5)冷却:依靠风扇或制冷机组对灭菌后的菌包降温,先自然缓慢冷却,随后再依靠大功率制冷机组强制性冷却至常温;在冷却室内冷却的同时,每立方米用4克气雾消毒剂点燃熏蒸消毒;
6)接种:当灭菌后的菌包温度降至21°C时,即接种;采用枝条种作栽培种进行接种,每袋栽培包的接种量为20克;
7)培养:“莆蕈I号”菌丝的最适宜温度为24°C;前8天为24°C,之后降I度,至23°C,同时打开内循环和外循环风扇;第14天再降I度,至22°C,采用枝条种接种的菌包29天发满菌;
8)后熟:将发满菌的菌包继续培养4天,有利于出菇整齐与同步;
9)开袋覆土:将后熟后的菌包除去套环,割去袋口,袋口留取长度为距料面4公分,挖去中间老菌块和出菇的老菌皮以及枝条棒,覆土 2公分,覆土材料为稻田土,并且先用石灰水调至合理含水量20% ;
10)出菇:温度控制在24°C,湿度控制在87%;调节内外循环风扇的开关,使二氧化碳浓度在 800ppm ;
11)采收:待出菇菌包中的菇蕾都长至菇盖内卷时一次性全采收,同时清除剩余残留小菇和菇根。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野生食用菌的反季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预湿堆置、拌料、打包、灭囷、冷却、接种、培养、后熟、开袋復土、出姑、米收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食用菌的反季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O预湿堆置:将棉籽壳放进泡料池中,浸泡I天,然后捞出与喷淋后的木屑混合并翻堆,堆置2天; 2)拌料:将棉籽壳木屑混合料铲入搅拌机,与麸皮,石灰,轻质碳酸钙混合拌匀,调节含水量,控制在60-65% ; 3)打包:用装袋机填料制包,每袋湿料重0.9-1.0kg,套入套环,撑开袋口,盖上防潮盖; 4)灭菌:将菌包连同筐子一起装入灭菌周转车,堆入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灭菌过程为锅内温度上升至105°C保持30分钟,再上升至115°C保持30分钟,然后上升至121°C保持180分钟,灭菌压力为0.15MPa,最后焖置60分钟,待气压平衡后可出锅; 5)冷却:依靠风扇或制冷机组对灭菌后的菌包降温,先自然缓慢冷却,随后再依靠大功率制冷机组强制性冷却至常温;在冷却室内冷却的同时,每立方米用4克气雾消毒剂点燃熏蒸消毒; 6)接种:当灭菌后的菌包温度降至28-20°C时,即接种;采用枝条种作栽培种进行接种,每袋栽培包的接种量为18-22克; 7)培养:菌丝的最适宜温度为23-25°C;前8-10天为23-25°C,之后降I度,至22_24°C,同时打开内循环和外循环风扇;第14天再降I度,至21-23°C,采用枝条种接种的菌包28-30天发满菌; 8)后熟:将发满菌的菌包继续培养3-5天,有利于出菇整齐与同步; 9)开袋覆土:将后熟后的菌包除去套环,割去袋口,袋口留取长度为距料面3-5公分,挖去中间老菌块和出菇的老菌皮以及枝条棒,覆土 2公分,覆土材料为稻田土,并且先用石灰水调至合理含水量19-21% ; 10)出菇:温度控制在23-25°C,湿度控制在85-90%;调节内外循环风扇的开关,使二氧化碳浓度在500-1000ppm ; 11)采收:待出菇菌包中的菇蕾都长至菇盖内卷时一次性全采收,同时清除剩余残留小菇和菇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生食用菌的反季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袋料培养基各配料质量百分比为:棉籽壳40%、麦麸17%、木屑40%、轻质碳酸钙2%、石灰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生食用菌的反季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为莆蕈I号。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野生食用菌的反季节栽培方法,采用了预湿堆置、拌料、打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后熟、开袋覆土、出菇、采收等步骤,袋料培养基各配料质量百分比为:棉籽壳40%、麦麸17%、木屑40%、轻质碳酸钙2%、石灰1%。通过在控温条件下,实现一种野生食用菌的反季节栽培,同时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将原料(木屑、棉籽壳等)提前预湿堆置,可以使培养料中的水分更加均匀,并且减少菌袋的污染率;灭菌时让菌袋继续在高压灭菌锅中焖置处理,可以使培养料的分解更加彻底,从而更有利于菌丝吃料和走菌。CGMCC No.490820110601
【IPC分类】A01G1-04, C05G3-00
【公开号】CN104584866
【申请号】CN201510058804
【发明人】郑永德, 陈政明, 彭建平, 李碧琼, 林俊扬, 卢翠香, 邱春锦, 张祖堂
【申请人】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5年2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