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行菊组培苗炼苗移栽的方法

文档序号:8548753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行菊组培苗炼苗移栽的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太行菊组培苗炼苗移栽的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组织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行菊组培苗炼苗移栽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3]太行菊是菊科太行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国内主要分布于豫、晋、冀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区,多生在海拔1000 m左右的山坡上及悬崖峭壁的石缝中,是我国太行山区特有珍稀物种,主要生长在山坡、山沟岩石缝中。太行菊耐旱、耐荫、耐寒,是一种宝贵的野生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植物药用方面,菊花本身以花入药,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能。资料显示野生类型菊花具有更高的药用菊花挥发油和总黄酮含量,可见太行菊药用市场开发不容忽视。但是由于太行菊生长的环境十分恶劣,其种群不易繁殖,为了扩大其种群数量,应对太行菊进行科学研宄。如建立太行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使太行菊属与菊科其他属的二倍体野生种杂交亲和性较好,并通过体细胞融合等现代生物学技术的研宄,获得属问杂种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会改变太行菊的遗传性能。
[0004]近些年,组培技术大力发展,然而组培苗在瓶苗阶段都是在人工条件下,提供各种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完成生长过程;同外界自然环境条件差异很大,组培苗被移植到外界时,由于外界环境突然改变,死亡率很高,培育不成功。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行菊组培苗炼苗移栽的方法,可以提高太行菊组培苗移栽成活率。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太行菊组培苗炼苗移栽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太行菊组培苗炼苗移栽的方法,在太行菊组培苗生根后,拧松组培瓶,注入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溶液,放置室内两天;两天后,白天太行菊组培苗半开瓶盖搬到室外,每天喷2~3次水,重复两天;两天后,将组培瓶打开搬到室外,每天喷2~3次水,并喷1/2MS培养基溶液2~3次;两天后,将太行菊组培苗移栽到大棚。
[0007]可选的,所述将太行菊组培苗移栽到大棚使用的培养基质为:按照1:1:1配置的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
[0008]可选的,所述将太行菊组培苗移栽到大棚具体为:把基质放置在育苗盘中,种植培养苗,种植完之后用水浇透基质,用薄膜密封进行炼苗,温度控制在22~27°C,湿度78%~82%,之后每天喷1/2MS培养基溶液2~3次,时间为4~5天。
[0009]可选的,将太行菊组培苗移栽到育苗盘中炼苗4~5天后,进行种苗定植,具体是:把育苗盘中长势良好的苗移栽到大棚中进行管理,行距6CM,种植后覆土,根部浇水,保持大棚温度22~27°C,湿度78%~82%,每两天浇一次水。
[0010]可选的,种苗定植后,进行6~8天的缓苗,缓苗期期间每天用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一次;温度22~27°C,湿度78%~82%。
[0011]可选的,所述将太行菊组培苗移栽到大棚前,将培养苗从培养基中用镊子取出,用清水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然后用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溶液浸根3-5min。
[0012]可选的,所述太行菊组培苗生根具体为:太行菊组培苗苗长4~5cm,叶片呈翠绿色,根系长2~3 cm,具有分根4~5条。
[0013]可选的,所述种植组培苗前,用清水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
[0014]可选的,种苗定植前,将大棚中土地翻新晾干。
[0015]本发明提供的太行菊组培苗炼苗移栽的方法,太行菊组培苗生根后,拧松组培瓶,放置室内两天,首先在光照培养室内进行炼苗,减小环境条件变化,使所有幼苗处在几近相似的的生长环境中,实现高成活率、低成本的移栽方式。
[0016]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太行菊组培苗炼苗移栽的方法,移栽时,幼苗和基质都用0.8%多菌灵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增强植株的抵抗力,从而增强太行菊幼苗的成活率。选用疏松透气、肥沃、无病害的混合基质进行炼苗移栽,移栽前用0.8%多菌灵浇透进行消毒,最好先配现用当天用完。
[0017]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太行菊组培苗炼苗移栽的方法,炼苗后移栽大棚,使太行菊幼苗继续适应近似的自然环境;移栽后浇一遍水,浇透,用干土封土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幼苗扎根。
[0018]进一步的,太行菊组培苗苗长4~5cm,根系长2-3 cm,叶片呈翠绿色,具有分根4~5条,此时组培苗生出须根,须根密集时对组培苗进行移栽,此时太行菊苗已形成根叶俱全的苗,提高成活率。
[0019]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太行菊组培苗炼苗移栽的方法,种苗定植后要经过一周时间左右的缓苗期期间用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一次,以补充营养。
[0020]进一步的,种植组培苗前,将培养苗从培养基中用镊子取出,用清水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以免琼脂发霉引起烂根。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太行菊组培苗苗长4~5cm可以进行炼苗的图片;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太行菊种植定苗后一个星期太行菊生长状况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太行菊种植定苗后两个星期太行菊生长状况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太行菊种植定苗后三个星期太行菊生长状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3]本发明提供的太行菊组培苗炼苗移栽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执行:
101、太行菊组培苗生根后,准备出瓶;
如图1所示,太行菊组培苗苗长4~5cm,叶片颜色嫩绿,根系长2~3cm,具有分根4~5条,此时出瓶效果最好,苗的生命力最旺,最容易适应另一个环境。
[0024]102、拧松组培瓶,注入稀释1000倍的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