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捆机捆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0555阅读:2036来源:国知局
圆捆机捆绳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农作物秸杆或牧草圆型打捆机的捆绳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圆捆机捆绳机构只能以确定的几种螺距对圆捆进行绕绳作业,不能针对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秸杆或牧草进行圆捆端部(指距圆捆端面50-100mm部位)绕绳圈数的调整,这导致圆捆机所打圆捆易于出现端部蓬松现象,尤其是进行稻杆打捆时,严重时会产生散捆情况。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具有端部绕绳圈数、圆捆绕绳螺距皆可调整的圆捆机捆绳机构,以提高圆捆机所打圆捆的绕绳作业质量并避免散捆情况发生,进而保证圆捆机打捆收获生产效率及打捆密度、提高其作业的经济性。
[0004]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圆捆机捆绳机构主要包括U型框架(6)及其上焊接的右支座板(23)、左支座板(2),在右支座板(23)上安装有大齿轮(13)、右链轮(27)、右移动导轮(38)、右固定导轮(37)、小齿轮(11)、、第四级导绳轮(12)、第三级导绳轮(9)、第二级导绳轮(10)、第一级导绳轮(20),在左支座板(2)上安装有左链轮(35)、左移动导轮
(33)、左固定导轮(36),在U型框架(6)的中部安装有摆臂(30)、上调整轮(29)、下调整轮
(32),在U型框架¢)的开口侧设置有导轮滚道(39)并安装有移动导绳板(17),移动导绳板(17)上安装有移动导轮(15)、左挡(7)、右挡(19),环绕右链轮(27)、右移动导轮(38)、右固定导轮(37)、下调整轮(32)、左链轮(35)、左移动导轮(33)、左固定导轮(36)、上调整轮(29)安装有链条(28),在链条(28)上安装有链销(8)。
[0005]本发明创造采用在圆捆机捆绳机构U型框架前侧安装齿轮、导绳轮;在U型框架后侦Η即开口侧)安装链轮、导轮、调整轮、链条、移动导绳板;捆绳由夹绳板、导绳环、导绳轮、移动导绳板出绳口导入送绳对辊。
[0006]本发明将圆捆端部绕绳圈数调整、圆捆绕绳螺距调整集于一个捆绳机构上,可针对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秸杆或牧草进行组合调整,拓宽了圆捆机捆绳机构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圆捆机所打圆捆的密度及打捆生产效率,进而解决了圆捆端部蓬松甚至散捆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作业质量高、草捆密度大、使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圆捆机捆绳机构主视图;
[0008]图2是圆捆机捆绳机构后视图;
[0009]图3是圆捆机捆绳机构U型框架及其下外配的送绳对辊侧视图;
[0010]图中件号说明:
[0011]1.轴承座、2.左支座板、3.左滑槽、4.左滑块、5.上导绳环、6.U型框架、7.左挡、8.链销、9.第三级导绳轮、10.第二级导绳轮、11.小齿轮、12.第四级导绳轮、13.大齿轮、14.夹绳板、15.移动导轮、16.下导绳环、17.移动导绳板、18.移动导绳板出绳口、19.右挡、20.第一级导绳轮、21.右滑槽、22.右滑块、23.右支座板、24.捆绳、26.右肋板、27.右链轮、28.链条、29.上调整轮、30.摆臂、31.摆臂轴、32.下调整轮、33.左移动导轮、34.左肋板、35.左链轮、36.左固定导轮、37.右固定导轮、38.右移动导轮、39.导轮滚道、41.送绳对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圆捆机捆绳机构U型框架6右侧焊接的右支座板23上安装有两组轮系,一组轮系由同轴安装的大齿轮13、右链轮27组成,一组轮系由同轴依次安装的小齿轮11、第四级导绳轮12、第三级导绳轮9、第二级导绳轮10、第一级导绳轮20组成,其中大齿轮13、小齿轮11相互啮合,此外,右支座板23上还安装有右固定导轮37、右移动导轮38,右移动导轮38可由右滑块22带动沿右滑槽21上下移动;U型框架6左侧焊接的左支座板2上安装有左链轮35、左移动导轮33、左固定导轮36,左移动导轮33可由左滑块4带动沿左滑槽3上下移动;U型框架6中部安装有摆臂30、上调整轮29、下调整轮32,上调整轮29、下调整轮32安装在摆臂30的两端并可由摆臂30带动绕摆臂轴31摆动;链条28环绕安装于右链轮27、右移动导轮38、右固定导轮37、下调整轮32、左链轮35、左移动导轮33、左固定导轮36、上调整轮29上,左移动导轮33、右移动导轮38、上调整轮29、下调整轮32的移动或摆动要同步调整;链条28上安装有链销8 ;在U型框架6的开口侧设置有导轮滚道39,并安装有移动导绳板17,移动导绳板17上安装有四个移动导轮15、左挡7、右挡19,移动导轮15沿U型框架6的开口侧导轮滚道39移动;在U型框架6开口侧的两端侧焊有右肋板26、左肋板34 ;在U型框架6的前方安装有夹绳板14、上导绳环5、下导绳环16 ;在U型框架6的后下方外配有送绳对辊41。
[0013]捆绳24通过夹绳板14、上导绳环5、第四级导绳轮12或第三级导绳轮9或第二级导绳轮10或第一级导绳轮20、下导绳环16、移动导绳板出绳口 18导入送绳对辊41之间,当打捆完成需要捆绳时,启动送绳对辊41,捆绳24在送绳对辊41的夹带输送下开始缠绕圆捆。同时,捆绳24带动第四级导绳轮12或第三级导绳轮9或第二级导绳轮10或第一级导绳轮20转动,从而带动同轴上安装的小齿轮11以相同转速旋转,小齿轮11驱动相互啮合的大齿轮13以较低的转速旋转,继而大齿轮13带动同轴安装的右链轮27转动,再由右链轮27带动链条28、安装于链条28上的链销8运动,链销8通过安装于移动导绳板17上的左挡7或右挡19推动由四个移动导轮15支撑的移动导绳板17沿导轮滚道39向左或向右移动,进而通过移动导绳板出绳口 18引导捆绳24实现沿圆捆表面从中部开始、至一端折回、再至另一端返回至中部,由切刀(图中未画出)将捆绳切断,结束布绳作业。捆绳24在圆捆端部的绕绳圈数通过同步调整左移动导轮33、右移动导轮38、上调整轮29、下调整轮32实现,左移动导轮33与右移动导轮38向外移动则圆捆端部的绕绳圈数增加,否则减少。圆捆绕绳螺距通过调整捆绳24环绕穿过的第四级导绳轮12或第三级导绳轮9或第二级导绳轮10或第一级导绳轮20实现,捆绳24环绕穿过第四级导绳轮12时圆捆绕绳螺距较小,捆绳24环绕穿过第三级导绳轮9或第二级导绳轮10或第一级导绳轮20时圆捆绕绳螺距逐渐增大。因而,该圆捆机捆绳机构对农作物秸杆、牧草的适用范围更广。
【主权项】
1.一种圆捆机捆绳机构,包括U型框架(6)以及焊接在U型框架(6)两侧的右肋板(26)、左肋板(34)、右支座板(23)、左支座板(2),在右支座板(23)上安装有大齿轮(13)、右链轮(27)、右移动导轮(38)、右固定导轮(37)、小齿轮(11)、第四级导绳轮(12)、第三级导绳轮(9)、第二级导绳轮(10)、第一级导绳轮(20),在左支座板(2)上安装有左链轮(35)、左移动导轮(33)、左固定导轮(36),在U型框架(6)的中部安装有摆臂(30)、上调整轮(29)、下调整轮(32),在U型框架(6)的开口侧安装有移动导绳板(17),移动导绳板(17)上安装有移动导轮(15)、左挡(7)、右挡(19),环绕右链轮(27)、右移动导轮(38)、右固定导轮(37)、下调整轮(32)、左链轮(35)、左移动导轮(33)、左固定导轮(36)、上调整轮(29)安装有链条(28),在链条(28)上安装有链销(8),其特征在于:上调整轮(29)、下调整轮(32)安装在摆臂(30)的两端并可由摆臂(30)带动绕摆臂轴(31)摆动,左移动导轮(33)可由左滑块(4)带动沿左滑槽(3)上下移动,右移动导轮(38)可由右滑块(22)带动沿右滑槽(21)上下移动,左移动导轮(33)、右移动导轮(38)、上调整轮(29)、下调整轮(32)的移动或摆动要同步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捆机捆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13)、右链轮(27)安装于同一根轴上,小齿轮(11)、第一级导绳轮(20)、第二级导绳轮(10)、第三级导绳轮(9)、第四级导绳轮(12)安装于同一根轴上,大齿轮(13)与小齿轮(11)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捆机捆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架(6)的开口侧设置有导轮滚道(39),并在U型框架(6)开口侧的两端侧焊有右肋板(26)、左肋板(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捆机捆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导绳板(17)安装在U型框架(6)的开口侧,移动导绳板(17)上安装有四个移动导轮(15),移动导轮15沿U型框架6的开口侧导轮滚道(39)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捆机捆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28)上安装有链销(8),移动导绳板(17)上安装有左挡(7)、右挡(19),链销⑶通过左挡(7)或右挡(19)带动移动导绳板(17)向左或向右移动。
【专利摘要】圆捆机捆绳机构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它主要包括U型框架及其上焊接的右支座板、左支座板,在右支座板上安装有大齿轮、右链轮、右移动导轮、右固定导轮、小齿轮、四级导绳轮,在左支座板上安装有左链轮、左移动导轮、左固定导轮,在U型框架的中部安装有摆臂、上调整轮、下调整轮,在U型框架的开口侧安装有移动导绳板,移动导绳板上安装有移动导轮、左挡、右挡,环绕右链轮、右移动导轮、右固定导轮、下调整轮、左链轮、左移动导轮、左固定导轮、上调整轮安装有链条,在链条上安装有链销;本发明实现了圆捆端部绕绳圈数、圆捆绕绳螺距的组合调整,可保证不同种类圆捆的捆绕质量,具有结构简单、作业质量好、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IPC分类】A01F15/14
【公开号】CN105265111
【申请号】CN201510701159
【发明人】王德福, 张全超, 李利桥, 雷军乐, 那明君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