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9553732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莴苣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莴苣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莴苣,又名莴笋,春菜、麦菜,是菊科莴苣属之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它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用蔬菜,中国、日本等国的人往往煮熟后食用,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往往放在沙律、汉堡包等食品中生食。在香港,为了跟西生菜区分,莴苣又称为唐生菜。
[0003]莴苣可分为叶用和茎用两类。莴苣的名称很多,在本草书上称作〃千金菜”、“莴苣”和“石苣”。茎用莴苣又称莴笋、香笋。中国各地莴笋栽培面积比生菜多,莴笋的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溃。生菜主要食用叶片或叶球。莴苣茎叶中含有莴苣素,味苦、高温干旱苦味浓,能增强胃液、刺激消化、增进食欲,并具有镇痛和催眠的作用。
[0004]莴苣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而无机盐、维生素则含量较丰富,尤其是含有较多的烟酸。烟酸是胰岛素的激活剂,糖尿病人经常吃些莴苣,可改善糖的代谢功能。莴苣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锌、铁,特别是莴苣中的铁元素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经常食用新鲜莴苣,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莴苣中的钾离子含量丰富,是钠盐含量的27倍,有利于调节体内盐的平衡。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具有促进利尿、降低血压、预防心律紊乱的作用。莴苣还有增进食欲、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等功能。
[0005]可见莴苣不但可作为食材,并且还具有药用,但是,现有的莴苣种植方法不够完善,无法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保证莴苣的质量及绿色安全。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增加莴苣产量并且可保证莴苣质量及绿色安全性的一种莴苣的栽培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莴苣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整土,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作苗床,播前5-7天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400千克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后深翻,整平整细,盖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种。
[0010](2)种子处理,在5-9月播种的,由于炎热高温,种子发芽困难,播种前需低温催芽。将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6-7小时,捞出甩干多余的水后,放入冰箱的冷藏箱,每隔4小时拿出,置于常温下4-6小时,交替进行,连续2-3天,然后将种子置于阴凉处1-2天即可出芽;方法三也可将种子浸泡24小时后,用湿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柜内,在-3-5°C下冷冻24小时,然后放在凉爽处,2-3天即可发芽。
[0011 ] (3)播种,春莴笋,大棚育苗播种时,先揭开苗畦上薄膜,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掺在少量的细沙或细土中拌匀后撒播。播后覆土 3-5毫米,盖严薄膜,夜间加盖遮阳网或草苫保温。露地育苗加盖小拱棚。幼苗出土前,晚揭早盖覆盖物,不通风,提高床温。幼苗出土后,适当通风;遮阳网早揭晚盖,2-3片真叶时间苗1次,苗距4-5厘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风炼苗。
[0012](4)定植时,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壤土,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400千克,深翻整平,做成1.2-1.5米宽的高畦。起苗前,先将苗床浇水。
[0013](5)在茎充分肥大之前可随时采收嫩株上市。当莴笋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尖端相平时为收获莴笋茎的适期。秋莴笋为了延长上市期,延迟采收,可采用在晴天用手掐去生长点和花蕾,或莲座期开始,每隔5-7天喷250-300毫克/千克矮壮素2-3次,或在基部肥大时每隔5天喷500毫克/千克青鲜素2次。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莴笋采种以越冬的春莴笋留种为好,留种株品种间隔离1000米左右。选留生长健壮,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间拔以后,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见方,去掉老叶,增施肥水、培土,促侧枝生长。开花时适当摘除部分枝,插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谢后减少灌水,开花后20-25天,种株叶片正常发黄,种子呈褐色或银灰色,生白色冠毛时,及时采收。
[0015]本发明有益效果。
[0016]本发明一种莴苣的栽培方法,通过合理的整土、种子处理、播种方法、定植方式,增加莴苣的产量,并且增加莴苣的健康程度,减少喷洒农药,因此,使用本发明所述莴苣的栽培方法可产出优质绿色的莴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发明莴苣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1)整土,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作苗床,播前5-7天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400千克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后深翻,整平整细,盖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种。
[0019](2)种子处理,在5-9月播种的,由于炎热高温,种子发芽困难,播种前需低温催芽。将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6-7小时,捞出甩干多余的水后,放入冰箱的冷藏箱,每隔4小时拿出,置于常温下4-6小时,交替进行,连续2-3天,然后将种子置于阴凉处1-2天即可出芽;方法三也可将种子浸泡24小时后,用湿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柜内,在-3-5°C下冷冻24小时,然后放在凉爽处,2-3天即可发芽。
[0020](3)播种,春莴笋,大棚育苗播种时,先揭开苗畦上薄膜,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掺在少量的细沙或细土中拌匀后撒播。播后覆土 3-5毫米,盖严薄膜,夜间加盖遮阳网或草苫保温。露地育苗加盖小拱棚。幼苗出土前,晚揭早盖覆盖物,不通风,提高床温。幼苗出土后,适当通风;遮阳网早揭晚盖,2-3片真叶时间苗1次,苗距4-5厘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风炼苗。
[0021](4)定植时,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壤土,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400千克,深翻整平,做成1.2-1.5米宽的高畦。起苗前,先将苗床浇水。
[0022](5)在茎充分肥大之前可随时采收嫩株上市。当莴笋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尖端相平时为收获莴笋茎的适期。秋莴笋为了延长上市期,延迟采收,可采用在晴天用手掐去生长点和花蕾,或莲座期开始,每隔5-7天喷250-300毫克/千克矮壮素2-3次,或在基部肥大时每隔5天喷500毫克/千克青鲜素2次。
[002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莴笋采种以越冬的春莴笋留种为好,留种株品种间隔离1000米左右。选留生长健壮,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间拔以后,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见方,去掉老叶,增施肥水、培土,促侧枝生长。开花时适当摘除部分枝,插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谢后减少灌水,开花后20-25天,种株叶片正常发黄,种子呈褐色或银灰色,生白色冠毛时,及时采收。
【主权项】
1.莴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土,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作苗床,播前5-7天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400千克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后深翻,整平整细,盖上塑料薄膜等待播种; (2)种子处理,在5-9月播种的,由于炎热高温,种子发芽困难,播种前需低温催芽;将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6-7小时,捞出甩干多余的水后,放入冰箱的冷藏箱,每隔4小时拿出,置于常温下4-6小时,交替进行,连续2-3天,然后将种子置于阴凉处1-2天即可出芽;方法三也可将种子浸泡24小时后,用湿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柜内,在-3-5°C下冷冻24小时,然后放在凉爽处,2-3天即可发芽; (3)播种,春莴笋,大棚育苗播种时,先揭开苗畦上薄膜,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掺在少量的细沙或细土中拌匀后撒播;播后覆土 3-5毫米,盖严薄膜,夜间加盖遮阳网或草苫保温;露地育苗加盖小拱棚;幼苗出土前,晚揭早盖覆盖物,不通风,提高床温;幼苗出土后,适当通风;遮阳网早揭晚盖,2-3片真叶时间苗1次,苗距4-5厘米;移栽前5-6天,加大通风炼苗; (4)定植时,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壤土,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400千克,深翻整平,做成1.2-1.5米宽的高畦;起苗前,先将苗床浇水; (5)在茎充分肥大之前可随时采收嫩株上市;当莴笋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尖端相平时为收获莴笋茎的适期;秋莴笋为了延长上市期,延迟采收,可采用在晴天用手掐去生长点和花蕾,或莲座期开始,每隔5-7天喷250-300毫克/千克矮壮素2-3次,或在基部肥大时每隔5天喷500毫克/千克青鲜素2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莴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莴笋采种以越冬的春莴笋留种为好,留种株品种间隔离1000米左右;选留生长健壮,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间拔以后,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见方,去掉老叶,增施肥水、培土,促侧枝生长;开花时适当摘除部分枝,插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谢后减少灌水,开花后20-25天,种株叶片正常发黄,种子呈褐色或银灰色,生白色冠毛时,及时采收。
【专利摘要】莴苣的栽培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莴苣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增加莴苣产量并且可保证莴苣质量及绿色安全性的一种莴苣的栽培方法。莴苣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土,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作苗床。(2)种子处理,在5-9月播种的,由于炎热高温,种子发芽困难,播种前需低温催芽。(3)播种,春莴笋,大棚育苗播种时,先揭开苗畦上薄膜,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掺在少量的细沙或细土中拌匀后撒播。(4)定植时,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壤土,起苗前,先将苗床浇水。(5)在茎充分肥大之前可随时采收嫩株上市。
【IPC分类】A01G1/00
【公开号】CN105309162
【申请号】CN201410372090
【发明人】由国峰
【申请人】由国峰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