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腿菇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9569016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鸡腿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鸡腿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鸡腿菇是鸡腿蘑的俗称,因其形如鸡腿,肉质肉味似鸡丝而得名,是近年来人工开发的具有商业潜力的珍稀菌品,被誉为“菌中新秀”。
[0003]鸡腿菇是一种药用菌。味甘滑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痔等功效。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加食欲和治疗痔疮的作用。据《中国药用真菌图鉴》载,鸡腿菇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0%。另据阿斯顿大学报道,鸡腿菇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份。近年来,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相继栽培鸡腿菇成功,鲜菇、干菇(切片菇)、罐头菇均受欢迎。
[0004]由于鸡腿菇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身,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特性。且色,香,味形俱佳。菇体洁白,美观,肉质细腻。炒食,炖食,煲汤均久煮不烂,口感滑嫩,清香味美,因而倍受消费者青睐。鸡腿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极好,经常食用有助于增进食欲、消化、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鸡腿菇的栽培方法,用桑树栽培食用菌鸡腿菇,既能解决传统鸡腿菇段木栽培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大量栎木、发菌时间比代料缓慢的问题,又能解决新兴的鸡腿菇代料栽培技术需要外加大量营成分、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鸡腿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桑枝处理:将桑枝剪伐粉碎后用食用菌专用袋包装,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
(2)、接种:取鸡腿菇栽培育种一小块接入菌袋,放在洁净房内进行暗培养,前期室温为20?23°C,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保持空气流动;培养40天左右,待长满菌丝后移至大棚培土;
(3)、栽培场地选择、搭棚、作畦;
(4)、菌袋埋土:当菌袋出现少量原基且气温达到13°C以上时,将菌条表面塑料袋撕开,直立排于已整好的畦上,接种面朝上,菌条间距为3?5厘米,菌袋上面平齐,用细土填满菌条间隙,上端覆土 1-3厘米;
(5)、出芝管理:1)要使棚内的光亮度调整到400?600勒克斯烛光范围且光源固定;2)调控温度在15?35°C之间;3)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含水量为50%?55%,子实体的含水量在15?35°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土壤湿度为50%_60% ;4)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0.03%以下。
[0007]优选地,在步骤(3)中,选择排水量好、通风透光的砂质壤土建棚,搭设“人”字形荫棚,上盖塑料布,加覆遮阴网,光亮度要求均匀,三分阳七分阴。
[0008]优选地,在步骤(3)中,畦东西走向,畦宽1.2米,长1.2米,高25厘米,畦间留走道,畦内进行土壤消毒。
[0009]优选地,在步骤(5)中,2)调控温度在25?30°C之间,低于20°C要关闭棚门,盖好塑料薄膜保温;超过30°C,打开棚门,揭开周围塑料薄膜,加强通风降温,棚顶喷水降温。优选地,在步骤(5)中,在桑枝鸡腿菇的栽培中,将桑枝两用,一部分作为鸡腿菇的培养料,另一部分作为灭菌的燃料。
[0010]桑树为木本科植物,桑枝是蚕桑生产中最大量的副产物,桑枝木纤维化程度适中,除可作为优质的纸张原料外,还适宜用作食用菌和食用菌的培养料。桑枝本身是常用的中药材,用桑枝栽培的食用菌鸡腿菇,比杂木屑和段木栽培的鸡腿菇都更好。与现有技术相t匕,本发明提供的鸡腿菇的栽培方法,用桑树栽培食用菌鸡腿菇,既能解决传统鸡腿菇段木栽培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大量栎木、发菌时间比代料缓慢的问题,又能解决新兴的鸡腿菇代料栽培技术需要外加大量营成分、成本较高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00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鸡腿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桑枝处理:将桑枝剪伐粉碎后用食用菌专用袋包装,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
(2)、接种:取鸡腿菇栽培育种一小块接入菌袋,放在洁净房内进行暗培养,前期室温为20?23°C,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保持空气流动;培养40天左右,待长满菌丝后移至大棚培土;
(3)、栽培场地选择、搭棚、作畦:选择排水量好、通风透光的砂质壤土建棚,搭设“人”字形荫棚,上盖塑料布,加覆遮阴网,光亮度要求均匀,三分阳七分阴;畦东西走向,畦宽1.2米,长1.2米,高25厘米,畦间留走道,畦内进行土壤消毒;
(4)、菌袋埋土:当菌袋出现少量原基且气温达到13°C以上时,将菌条表面塑料袋撕开,直立排于已整好的畦上,接种面朝上,菌条间距为3?5厘米,菌袋上面平齐,用细土填满菌条间隙,上端覆土 1-3厘米;
(5)、出芝管理:I)要使棚内的光亮度调整到400?600勒克斯烛光范围且光源固定;2)调控温度在25?30°C之间,低于20°C要关闭棚门,盖好塑料薄膜保温;超过30°C,打开棚门,揭开周围塑料薄膜,加强通风降温,棚顶喷水降温;3)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含水量为50%?55%,子实体的含水量在15?35°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土壤湿度为50%-60% ;4)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0.03%以下。
[0013]在步骤(5)中,具体的栽培条件如下:
I)鸡腿菇子实体对光线要求较高,且有强烈的趋光性。光线太强太弱都会造成菌盖连体或者畸形,太强还会使幼嫩子实体枯萎,太多会使菌柄徒长。光线不匀,或上下午有双向光照射,会造成子实体倾斜,因此,要使棚内的光亮度调整到400?600勒克斯烛光范围且光源固定;
2)鸡腿菇是中偏高温型真菌,生长温度为15?35°C,最适宜温度为25?30°C。低于20°C要关闭棚门,盖好塑料薄膜保温;超过30°C,打开棚门,揭开周围塑料薄膜,加强通风降温,棚顶喷水降温;
3)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含水量以50%?55%为佳,子实体在15?35°C之间能分化出芝,但以25°C左右为分化最快、发育最好,生长最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 土壤湿度为50%左右,湿度偏高,采用通风降湿,畦内停止淋水;湿度偏低,宜向空间喷雾,提高棚内空气相对湿度;
4)改善通气条件,鸡腿菇为好气性真菌,子实体对二氧化碳极为敏感,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0.03%以下,偏高会造成畸形,在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要定期打开棚门,揭开周围塑料薄膜,改善通气条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含量。
[0014]在桑枝鸡腿燕的栽培中,将桑枝两用,一部分作为鸡腿燕的培养料,另一部分作为灭菌的燃料。
[0015]桑树为木本科植物,桑枝是蚕桑生产中最大量的副产物,桑枝木纤维化程度适中,除可作为优质的纸张原料外,还适宜用作食用菌和食用菌的培养料。桑枝本身是常用的中药材,用桑枝栽培的食用菌鸡腿菇,比杂木屑和段木栽培的鸡腿菇都更好。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鸡腿菇的栽培方法,用桑树栽培食用菌鸡腿菇,既能解决传统鸡腿菇段木栽培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大量栎木、发菌时间比代料缓慢的问题,又能解决新兴的鸡腿菇代料栽培技术需要外加大量营成分、成本较高的问题。
[001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0018]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鸡腿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桑枝处理:将桑枝剪伐粉碎后用食用菌专用袋包装,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 (2)、接种:取鸡腿菇栽培育种一小块接入菌袋,放在洁净房内进行暗培养,前期室温为20?23°C,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保持空气流动;培养40天左右,待长满菌丝后移至大棚培土; (3)、栽培场地选择、搭棚、作畦; (4)、菌袋埋土:当菌袋出现少量原基且气温达到13°C以上时,将菌条表面塑料袋撕开,直立排于已整好的畦上,接种面朝上,菌条间距为3?5厘米,菌袋上面平齐,用细土填满菌条间隙,上端覆土 1-3厘米; (5)、出芝管理:1)要使棚内的光亮度调整到400?600勒克斯烛光范围且光源固定;2)调控温度在15?35°C之间;3)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含水量为50%?55%,子实体的含水量在15?35°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土壤湿度为50%_60% ;4)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0.03%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腿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选择排水量好、通风透光的砂质壤土建棚,搭设“人”字形荫棚,上盖塑料布,加覆遮阴网,光亮度要求均匀,三分阳七分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鸡腿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畦东西走向,畦宽1.2米,长1.2米,高25厘米,畦间留走道,畦内进行土壤消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腿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2)调控温度在25?30°C之间,低于20 V要关闭棚门,盖好塑料薄膜保温;超过30 V,打开棚门,揭开周围塑料薄膜,加强通风降温,棚顶喷水降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腿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在桑枝鸡腿菇的栽培中,将桑枝两用,一部分作为鸡腿菇的培养料,另一部分作为灭菌的燃料。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鸡腿菇的栽培方法,用桑树栽培食用菌鸡腿菇,既能解决传统鸡腿菇段木栽培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大量栎木、发菌时间比代料缓慢的问题,又能解决新兴的鸡腿菇代料栽培技术需要外加大量营成分、成本较高的问题。
【IPC分类】A01G1/04
【公开号】CN105325170
【申请号】CN201410391458
【发明人】宋淑芹
【申请人】宋淑芹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8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