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松树伐桩上种植茯苓菌种的生物灭迹方法

文档序号:10598717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松树伐桩上种植茯苓菌种的生物灭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松树伐桩上种植茯苓菌种的生物灭迹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期控制线虫疫情、处理成本低、处理后不破坏原生态环境的在松树伐桩上种植茯苓菌种的生物灭迹方法。将松树伐桩外皮去掉后,在松树伐桩表面砍出新口;将茯苓菌种外膜衣剖开,茯苓菌种剖开处贴于松树伐桩的新口处,撒上白蚂蚁药,用泥土将菌种盖上;用塑料薄膜将整个松树伐桩和茯苓菌种包裹严实。本发明方法无需将伐桩集中,能将树桩大部分转化成中药材茯苓产生经济收益,整个树桩的木质会成碎木屑,不留树桩痕迹,从而达到生物灭迹的效果;并且整个过程对于环境没有破坏,茯苓收获后林地即可进行人工造林恢复林地,寄生在树桩的病虫也无存活。
【专利说明】
一种在松树伐桩上种植茯苓菌种的生物灭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松树伐粧上种植茯苓菌种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松树伐粧上种植茯苓菌种而将松树伐粧消耗灭迹的方法。【背景技术】
[0002]松树是一种针叶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而松木具有较强弹性和透气性,备受家具厂家青睐,同时松树也是植树造林时常选的树种。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在树干上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木材蓝变。松材线虫对于松树具有极大危害甚至是毁灭性的,如松材线虫几乎毁灭了在香港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林。
[0003]传统方法中,松材线虫病疫木通常会通过批量采伐,采伐下来的疫木会进行烧毁或者药剂除害处理,而采伐后的疫木伐粧的只能靠人工或者挖掘机械连根挖出并集中烧毁处理,但显然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并且疫区通常交通不便,推行起来也十分困难。研究人员及各林业管理部门也对伐粧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0004]1.伐粧覆土,让天牛幼虫或蛹缺氧死亡,同时提高伐粧表面和内部湿度,加快伐粧的腐烂分解。
[0005]2.伐粧覆盖生石灰,剥下树皮并销毁,覆盖生石灰后用塑料膜覆盖生石灰与伐粧, 再用泥土将整个伐粧盖土。
[0006]3.药物熏蒸,剥下树皮并销毁,将磷化铝放在伐粧表面,用塑料膜覆盖磷化铝与伐粧,再用泥土将整个伐粧盖土。
[0007]4.药物灌注,剥下树皮并销毁,用杀灭菊酯、敌敌畏、甲胺磷、倍硫磷等药剂与柴油或水进行灌注处理,用塑料膜覆盖伐粧,再用泥土将整个伐粧盖土。
[0008]第一种伐粧覆土的方法中松树伐粧的腐烂过程较慢,天牛幼虫或蛹会利用伐粧残活部分,难以根除线虫病。而后三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生石灰或者药物对于林地会造成污染,破坏林地原生态环境并且劳动强度大,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和压缩线虫发生面积,实际治理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期控制线虫疫情、处理成本低、处理后不破坏原生态环境的在松树伐粧上种植茯苓菌种的生物灭迹方法。[〇〇1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松树伐粧上种植茯苓菌种的生物灭迹方法包括步骤:
[0011]A.将松树伐粧外皮去掉后,在松树伐粧表面砍出新口;
[0012]B.将茯苓菌种外膜衣剖开,茯苓菌种剖开处贴于松树伐粧的新口处,撒上白蚂蚁药,用泥土将菌种盖上;
[0013]C.用塑料薄膜将整个松树伐粧和茯苓菌种包裹严实。
[0014]也就是说先将松树伐粧的外皮用斧头或者其它工具剥下,在松树伐粧表面砍出新的开口,然后直接将茯苓菌种的外膜衣用小刀划开一条小口,让茯苓菌种裸露出来,将裸露的茯苓菌种与松树伐粧表面贴合,便于菌种发育。菌种裸露处四周撒上白蚂蚁药用于防止白蚁侵食茯苓,然后用泥土将菌种覆盖,覆盖在菌种上的的泥土厚度不超过lcm。最后用塑料薄膜将整个松树伐粧和茯苓菌种包裹严实,所述塑料薄膜可采用一般农用的塑料薄膜也可以采用其他透气塑料薄膜,这样一方面可以营造一个湿润的培育温室,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其中,伐粧与菌种充分贴牢,为使得菌种能够生长良好且使得松树伐粧能够尽快灭迹,通常根据伐粧的大小来确定菌种的个数,为使得茯苓生长效果和松树伐粧的灭迹效果更好,通常是按伐粧18-22斤重配一个菌种,即有的伐粧上会接种多个茯苓菌种, 优选接种的茯苓菌种为长度为26cm底面直径为13cm的圆柱体菌种,每个菌种的重量为 0.35-0.4 公斤。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操作的环境温度不低于15°C。这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茯苓的转化效率。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松树伐粧的新口面尺寸为3 X 5cm。也就是说所述伐粧的表面砍出的新口大约为长5cm,宽度为3cm的长方形开口面。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松树伐粧上砍出的新口位于松树伐粧顶部。也就是说茯苓菌种与松树伐粧的顶部贴合从而进行生长,因为在实践中发现这样可以使得菌种与松树伐粧贴合更紧密,菌种生产更加快速,生长出的茯苓更大,且松树伐粧灭迹时间越短。
[00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在去掉松树伐粧外皮后松树伐粧自然晾干至含水量为 30 %-40%。也就是说松树伐粧去皮后不是立刻进行接种茯等,而是待其自然晚干一段时间,晴好天气通常在砍伐后自然晾干1-3天后,待其水分含量降至30%-40%时,此时松树顶面已干燥,再接种茯苓,这样接种的茯苓生长效果最优,更加优选的是其水分含量降至 35%。含水量为平均含水量,即在伐粧上不同部位取样测得的含水量的平均值,通常会在松树伐粧露出地面高度的一半处取其心材和边材处各两个样品测其含水量求得平均值。
[0019]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松树伐粧去外皮后用透气塑料薄膜覆盖后自然晾干。也就是说松树伐粧去外皮后自然晾干时用透气薄膜覆盖后进行,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雨水再次透湿伐粧,另一方面也可防止伐粧上的病虫害的传播。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白蚂蚁药的用量为3-5g,白蚂蚁药均匀散布在茯苓菌种剖开处周围。白蚂蚁药为市售产品,也就是说将白蚂蚁药均匀散布在茯苓菌种裸露部分与松树伐粧接触部分的四周,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止白蚂蚁对茯苓的侵食,另一方面白蚂蚁药在松树伐粧顶部面上,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00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用泥土将菌种覆盖时,覆盖在菌种上的的泥土厚度不超过lcm。这样可以使得菌种发育得更快更好。
[00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松树为华山松、油松、白皮松、樟子松、巴山松、云南松、思茅松、湿地松、火炬松、雪松、杜松、黑松、赤松、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台湾松、北美短叶松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各种松树品种,但从国内应用实施来看,对于上述品种的伐粧处理十分有效,并且种植处的茯苓个头大,经济效益好。[〇〇23]采用本发明方法对于松木伐粧进行处理具有如下优点:[〇〇24]处理时间短,无需将伐粧集中,在伐粧原处5至7天茯苓菌种即开始发育、牢固地依附在松树伐粧上,菌丝体吸收松树木质醇的营养,并且能将整个树粧的60%转化生长成中药材茯苓,大小在5斤至30斤左右,产生收益。从接种到茯苓的采收大约要六个月左右,茯苓成熟后,整个树粧的木质成碎木肩,看不到原有树粧遗留下的痕迹,从而达到生物灭迹的效果;并且整个过程对于环境没有破坏,茯苓收获后林地即可进行人工造林恢复林地。
[0025]本方法能有效的将役木松树伐粧的病虫彻底处理掉,茯苓菌种依靠吸收树粧营养,长成5至30斤大小不等的鲜茯苓,目前按3.5元/斤价格,一个废弃的树粧能产生10元以上的经济效益。接上茯苓菌种,并用塑料薄膜封严的同时,防止役木病虫向外扩散传播,菌种菌丝体吸收木料营养,寄生在树粧的病虫因木料营养枯竭无法生存而死亡。【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〇〇27] 实施例一[〇〇28]气温为20°C,将树径为11cm的马尾松的伐粧外皮用斧头去掉,用透气塑料薄膜覆盖后自然晾干至含水量为34 %后,在松树伐粧顶上砍出3 X 5cm的新口,将茯苓菌种外膜衣用小刀剖开一条长为5.lcm的缝,茯苓菌种剖开处贴合于松树伐粧的新口处,在松树伐粧顶部的贴合处四周均匀撒上3.6g白蚂蚁药,然后用附近的泥土将菌种覆盖,泥土覆盖厚度不超过lcm,再用农用薄膜将整个伐粧和茯苓菌种盖住,28天后长出茯苓,176天后得到重28.6 斤的成熟茯苓,而经仔细检查及取样化验,覆膜处线虫及其蛹无存活,附近的松树也未有感染。整个疫区伐树剩下的伐粧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跟踪两年处理疫区无松材线虫疫情复发。[〇〇29]实施例二[〇〇3〇]气温为13°C,将树径为23cm的思茅松的伐粧外皮用斧头去掉,用透气塑料薄膜覆盖后自然晾干至含水量为40 %后,在松树伐粧顶上砍出两个3 X 5cm的新口,将两个茯苓菌种外膜衣分别用小刀剖开一条长为5cm的缝,两个茯苓菌种剖开处分别贴合于松树伐粧上的两个新口处,在松树伐粧顶部的贴合处四周均匀撒上5g白蚂蚁药,然后用附近的泥土将菌种覆盖,泥土覆盖厚度不超过lcm,再用农用薄膜将整个伐粧和茯苓菌种盖住,38天后长出茯苓,194天后得到重量分别为10.8斤和21.2斤的成熟茯苓,而经仔细检查及取样化验, 覆膜处线虫及其蛹无存活,附近的松树也未有感染。整个疫区伐树剩下的伐粧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跟踪两年处理疫区无松材线虫疫情复发。[〇〇31] 实施例三[〇〇32]气温为26°C,将树径为15cm的油松的伐粧外皮用斧头去掉,用透气塑料薄膜覆盖后自然晾干至含水量为30%后,在松树伐粧顶上砍出3 X 5cm的新口,将茯苓菌种外膜衣用小刀剖开一条长为5cm的缝,茯苓菌种剖开处贴合于松树伐粧的新口处,在松树伐粧顶部的贴合处四周均匀撒上3.2g白蚂蚁药,然后用附近的泥土将菌种覆盖,泥土覆盖厚度不超过 lcm,再用农用薄膜将整个伐粧和茯苓菌种盖住,26天后长出茯苓,176天后得到重16.3斤的成熟茯苓,而经仔细检查及取样化验,覆膜处线虫及其蛹无存活,附近的松树也未有感染。整个疫区伐树剩下的伐粧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跟踪两年处理疫区无松材线虫疫情复发。
【主权项】
1.一种在松树伐粧上种植茯苓菌种的生物灭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将松树伐粧外皮去掉后,在松树伐粧表面砍出新口;B.将茯苓菌种外膜衣剖开,茯苓菌种剖开处贴于松树伐粧的新口处,撒上白蚂蚁药,用 泥土将菌种盖上;C.用塑料薄膜将整个松树伐粧和茯苓菌种包裹严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灭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操作的环境温度不低 于 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灭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松树伐粧的新口面尺寸为 3 X 5cm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灭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松树伐粧上砍出的新口位 于松树伐粧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灭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在去掉松树伐粧外 皮后松树伐粧自然晾干至含水量为30 % -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灭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松树伐粧去外皮后 用透气塑料薄膜覆盖后自然晾干。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灭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白蚂蚁药的用量为 3_5g,白蚂蚁药均匀散布在茯苓菌种剖开处周围。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灭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用泥土将菌种覆盖时, 覆盖在菌种上的的泥土厚度不超过lcm。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物灭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树为华山 松、油松、白皮松、樟子松、巴山松、云南松、思茅松、湿地松、火炬松、雪松、杜松、黑松、赤松、 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台湾松、北美短叶松中的任意一种。
【文档编号】A01G1/04GK105961023SQ201610347411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4日
【发明人】秦光月, 张红, 边海平
【申请人】重庆市康地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