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偏心圆—非圆齿轮行星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34260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不完全偏心圆—非圆齿轮行星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具体涉及一种不完 全偏心圆一非圆齿轮行星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水稻种植有两种农艺方式:直播和移栽,移栽又分为机插秧和钵苗移栽两种 方式。移栽具有使作物生育提早和对气候的补偿作用的综合效益,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其经济与社会效益均非常可观。水田、旱地的钵苗移栽作业需要开发移栽取苗机构。而机插 秧的分插机构大部分只适用于取毯状苗,取苗时取苗爪对秧苗根须有损伤。而钵苗移栽机 构所取的秧苗为钵苗,钵与钵之间的苗不存在盘根现象,所以在取苗过程不存在伤根问题, 相比毯状苗插秧具有更加短的返青周期,这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大意义。
[0003] 非圆齿轮行星系移栽机构可以实现从塑盘穴位中取秧、并植入田中这一过程,即 取苗一推苗一回程的工作过程;为完成该过程,移栽臂尖点要完成所需要的运动轨迹。通过 调节各个非圆齿轮的参数,优化相关机构参数,可以设计出满足不同机型,不同要求的钵苗 移栽机构。但现有的非圆齿轮行星系移栽机构可调参数多,机构优化过程复杂,通常需要优 化设计两对非圆齿轮副,给优化程序的编写造成了不便,从而延长了开发周期。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完全偏心圆一非圆齿轮行 星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通过调节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轮的半径、偏心距以及有齿部分对 应的圆心角,根据传动比设计非圆齿轮的机构参数,设计出满足不同机型,不同要求的钵苗 移栽机构。
[0005] 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心轴、行星架、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轮、凸锁止弧、第一中间轴、 第二中间轴、第一中间非圆齿轮、第一凹锁止弧、第二中间非圆齿轮、第二凹锁止弧、第一行 星轴、第二行星轴、第一行星非圆齿轮、第二行星非圆齿轮和取苗爪。所述的行星架包括一 体成型的中间轮安装架和行星轮安装架;两个行星轮安装架对称设置在中间轮安装架的两 端,与行星轮安装架的夹角均为15~45°中的一个值;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 另一端固定在中间轮安装架的中心处;所述的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轮空套在中心轴上,并 与机架固定;所述的凸锁止弧与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轮固定,且凸锁止弧与中心不完全偏 心圆齿轮的轮齿设置在不同侧;所述的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侧, 且均通过轴承支承在行星架的中间轮安装架上;所述的第一中间非圆齿轮与第一中间轴通 过花键连接,第一凹锁止弧与第一中间非圆齿轮固定;第二中间非圆齿轮与第二中间轴通 过花键连接,第二凹锁止弧与第二中间非圆齿轮固定;第一行星轴和第二行星轴对称设置 在行星架两端,且均通过轴承支承在行星架的行星轮安装架上;所述的第一行星非圆齿轮 第一行星轴通过花键连接,第二行星非圆齿轮与第二行星轴通过花键连接;第一行星轴和 第二行星轴的一端均伸出行星轮安装架外与一个取苗爪的壳体固定。所述第一中间非圆齿 轮的两侧分别与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轮和第一行星非圆齿轮通过齿轮副连接;第二中间非 圆齿轮的两侧分别与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轮和第二行星非圆齿轮通过齿轮副连接;当中心 不完全偏心圆齿轮与第一中间非圆齿轮开始嗤合时,凸锁止弧与第一凹锁止弧分离,与第 二凹锁止弧摩擦传动;当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轮与第二中间非圆齿轮开始啮合时,凸锁止 弧与第二凹锁止弧分离,与第一凹锁止弧摩擦传动。
[0006] 所述的凸锁止弧为扇形,对应的圆心角为45~60° ;所述的第一凹锁止弧与第二 凹锁止弧结构相同,且均与凸锁止弧的结构匹配。
[0007] 当行星架绕中心轴转动时,取苗爪的秧针尖点形成取苗轨迹;取苗轨迹的取苗段 形成环扣,环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为29mm~35mm。
[0008] 所述的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轮与第一中间非圆齿轮嗤合的传动比曲线只有一个 波峰。
[0009] 所述第一中间非圆齿轮与第二中间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参数相同;第一行星非圆齿 轮与第二行星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参数相同。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 1、本实用新型根据钵苗移栽的要求,仅需调节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轮的参数,便 可根据传动比设计非圆齿轮的机构参数,从而设计出满足不同机型、不同要求的钵苗移栽 机构,使取苗爪的秧针尖点形成取苗轨迹,实现从苗盘中取秧、并植入田中这一过程;简化 了机构优化过程和优化程序的编写,从而缩短开发周期。
[0012]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振动小、制造成本低。
[0013]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取苗爪的布置方案,行星架转动一次,取苗作业两次,工作 效率高,能适应移栽机在各种转速下的水田和旱地移栽作业。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各个齿轮的啮合传动示意图;
[0017] 图4-1为本实用新型中取苗爪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8] 图4-2为本实用新型中取苗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行星架转角为0~283°时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轮与第一中 间非圆齿轮啮合的传动比曲线图。
[0020] 图中:1、中心轴,2、行星架,3、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轮,4、凸锁止弧,5、第一中间 轴,6、第二中间轴,7、第一中间非圆齿轮,8、第一凹锁止弧,9、第二中间非圆齿轮,10、第二 凹锁止弧,11、第一行星轴,12、第二行星轴,13、第一行星非圆齿轮,14、第二行星非圆齿轮, 15、取苗爪,15-1、推苗凸轮,15-2、推苗拨叉,15-3、推苗杆,15-4、秧针,15-5、弹簧,15-6、推 苗爪,16、取苗轨迹,17、钵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如图1、2和3所示,不完全偏心圆一非圆齿轮行星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包括中心 轴1、行星架2、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轮3、凸锁止弧4、第一中间轴5、第二中间轴6、第一中 间非圆齿轮7、第一凹锁止弧8、第二中间非圆齿轮9、第二凹锁止弧10、第一行星轴11、第 二行星轴12、第一行星非圆齿轮13、第二行星非圆齿轮14和取苗爪15。行星架2包括一 体成型的中间轮安装架和行星轮安装架;两个行星轮安装架对称设置在中间轮安装架的两 端,与行星轮安装架的夹角均为α,α的取值为15~45° ;中心轴1的一端与动力装置连 接,另一端固定在中间轮安装架的中心处;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轮3空套在中心轴上,并与 机架固定;凸锁止弧4与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轮3固定,且凸锁止弧与中心不完全偏心圆齿 轮的轮齿设置在不同侧;第一中间轴5和第二中间轴6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侧,且均通过轴 承支承在行星架2的中间轮安装架上;第一中间非圆齿轮7与第一中间轴5通过花键连接, 第一凹锁止弧8与第一中间非圆齿轮7固定;第二中间非圆齿轮9与第二中间轴6通过花 键连接,第二凹锁止弧10与第二中间非圆齿轮9固定;第一行星轴11和第二行星轴12对 称设置在行星架2两端,且均通过轴承支承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