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盘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9563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苗盘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机,尤其是一种苗盘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据申请人了解,苗盘育苗有利于播种精细化、工业化,易于保证秧苗长势一致等优点,因此发展迅速。为了实现机械化作业,申请号为200620022623.X的中国专利公开过一种育苗盘播种机,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苗盘的播种机械。为解决现有有的机械式播种机结构复杂的问题,该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育苗播种机,其工作台架下方有电动机和丝杆,电动机上的主动齿轮和丝杆上的从动齿轮之间有链条连接,丝杆上的驱动螺母通过摆杆、托架和工作台架上的左、右滑套连接,左、右滑套活套在左、右导杆上,在左、右滑套上固定安装有轴套;轴套内有播种轴,播种轴上有齿轮,齿轮下方有齿条轨道,轴套上的盛种槽底部有入种口,播种轴上有排种穴,启动电动机,齿轮发生旋转,带动播种轴旋转,种子在排种穴中转动,从出种口处落出,播入育苗孔内,这种育苗盘播种虽然能够自动、高效、连续地实现育苗盘的播种,但纯机械结构难以保证不漏播和重播。
[0003]此外,申请号为201110062831.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育苗盘式播种机,该机包括播种机工作台、安装在播种机工作台上的传输装置、根据传输装置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在传输装置上方的床土供给装置、取角装置、灌水装置、播种装置及覆土装置;传输装置用于传输育苗盘;床土供给装置用于在育苗盘中铺设播种所需床土 ;取角装置用于将育苗盘中床土刮平;灌水装置外接供水装置,用于向育苗盘中的床土浇注适量水;播种装置用于向育苗盘中浇注适量水的床土中播种;覆土装置用于将土壤覆盖在育苗盘中的种子上。该机虽然实现了育苗的工厂化生产,但结构过于复杂,不仅设备价格高、维护管理不够方便,而且实践证明播种精度也存在一定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播种精度高的苗盘播种机。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苗盘播种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支撑在机架(2)上的输送带(30),所述机架的输入端装有压穴辊支架(8),以及支撑在压穴辊支架上的压穴辊(5);所述压穴辊上间隔分布有与被输送苗盘内各穴盘位置分别对应的径向锥形钉齿,并装有苗盘推抵驱使压穴辊始动的压穴定位器(4 );所述机架的输出端装有支撑在播种支架(9)上的料箱(15)以及位于料箱一侧的一组种子导向器(17),所述一组种子导向器
(17)分别具有对应被输送苗盘内各穴盘位置的垂向通孔;所述播种支架固连的气缸支撑座
(23)铰支气缸的缸体,所述气缸的活塞端头装有受凸轮(18)约束的一组吸种头(19);所述凸轮具有对应所述活塞伸出时约束吸种头下端吸种口下落至料箱下部的吸种位置,以及对应所述活塞缩回时约束吸种头下端吸种口抬起至种子导向器垂向通孔上方的排种位置。
[0006]因此,在置于输送带上的苗盘随输送带送进过程中,当苗盘运动到推抵压穴定位器时,将驱使压穴辊开始转动,其表面锥形钉齿将在转动过程中插入苗盘内第一排穴盘,在各穴盘内的育苗基质中央形成用于播种的锥凹,同时由于锥形钉齿与锥凹形成了类似齿轮齿条的“啮合”关系,因此随着苗盘的继续前移,压穴辊将被带动持续旋转,其后续的锥形钉齿将插入第二排穴盘,此时第一排穴盘脱离啮合而第二排穴盘形成新的“啮合”关系,并依此继续下去,直至所有穴盘内的育苗基质中央都形成用于播种的锥凹。而当形成锥凹的穴盘随苗盘输送到播种支架处时,只要通过气路实时控制气缸活塞的伸出与缩回、以及吸种头吸种口的气压状态,即可实现吸种头如鸡啄米那样,伸入料箱后垂下,借助负压吸起种子;再退回抬起到种子导向器垂向通孔上方,通过正压排放种子,使之通过种子导向器落到穴盘的锥凹内,完成播种。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播种精度高,从而为保证后期的育苗质量奠定良好基础。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包括1)所述压穴辊支架通过可调高丝杆螺母机构支撑压穴辊。2)所述料箱一侧装有振动器。3)所述输送带上方装有挡条状的苗盘限位器。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0]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1]图3为图2的A-A剖面排种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图2的A-A剖面吸种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苗盘1、机架2、限位导轨调节手柄3、压穴定位器4、压穴辊5、压穴调节支撑杆6、压穴调节手柄7、压穴辊支架8、播种支架9、气缸10、空压机11、输送带动力12、料箱支撑梁13、振动器14、料箱15、种子16、种子导向器17、凸轮18、吸种头19、气室20、密封垫21、连接块22、气缸支撑座23、气缸支撑梁24、种子导向支撑梁25、苗盘限位器26、振动器进气口 27、气室进气口 28、气缸连接头29、输送带30、传动辊31。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苗盘播种机的输送带30支撑在机架2上,输送带30上方装有挡条状的可调高苗盘限位器26。机架2的输入端两侧分别装有压穴辊支架8,压穴辊支架8通过压穴调节手柄7操纵的可调高丝杆螺母机构支撑压穴辊5,因此可以适应多种规格的苗盘。压穴辊5上间隔分布有与被输送苗盘内各穴盘位置分别对应的径向锥形钉齿,并装有苗盘推抵驱使压穴辊始动的压穴定位器4。机架2的输出端装有支撑在播种支架9上的料箱15以及位于料箱一侧的一组种子导向器17。
[0015]各种子导向器17分别具有对应被输送苗盘内各穴盘位置的垂向通孔。播种支架9固连的气缸支撑座23铰支气缸10的缸体,气缸10的活塞端头装有受凸轮18约束的吸种头19。吸种头19的下端具有吸种口。该凸轮18的曲线轮廓可约束吸种头19在活塞伸出时下端的吸种口下落至料箱15下部的吸种位置(参见图4),而当活塞缩回时,约束吸种头下端的吸种口抬起至种子导向器17垂向通孔上方的排种位置(参见图3)。料箱15 —侧装有振动器14。
[0016]工作时,输送带带动苗盘送进,推抵压穴定位器时,将驱使压穴辊转动,锥形钉齿在转动过程中插入苗盘各穴盘内的育苗基质中央形成锥凹,同时与之“啮合”使压穴辊被带动持续旋转,依此循环,在后续的穴盘内形成锥凹。
[0017]当形成锥凹的穴盘随苗盘输送到播种支架处时,被光电器件感知,进而控制空压机供气给料箱振动器、气缸以及气室。结果种子受振均布在料箱中;气缸则适时处于正压和负压,按需使其活塞伸出与缩回,配合吸种头吸种口的气压状态,实现吸种头如鸡啄米那样,伸入料箱后垂下,借助负压吸起种子;再退回抬起到种子导向器垂向通孔上方,通过正压排放种子,使之通过种子导向器落到穴盘的锥凹内,如此循环,完成所有播种操作。
[0018]实践证明,本实施例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0019]1、气、电、机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十分适用于中小型种田大户;
[0020]2、吸种头、气室更换方便,可适应不同粒径的种子及不同穴位的育苗盘;
[0021]3、气室的正、负压气流采用换向阀控制,解决了常用的滚筒式播种机采用的端面气道分配技术因气流密封泄漏,造成的重播和漏播问题。
[0022]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苗盘播种机,包括支撑在机架(2)上的输送带(3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输入端装有压穴辊支架(8),以及支撑在压穴辊支架上的压穴辊(5);所述压穴辊上间隔分布有与被输送苗盘内各穴盘位置分别对应的径向锥形钉齿,并装有苗盘推抵驱使压穴辊始动的压穴定位器(4);所述机架的输出端装有支撑在播种支架(9)上的料箱(15)以及位于料箱一侧的一组种子导向器(17),所述一组种子导向器(17)分别具有对应被输送苗盘内各穴盘位置的垂向通孔;所述播种支架固连的气缸支撑座(23)铰支气缸的缸体,所述气缸的活塞端头装有受凸轮(18)约束的一组吸种头(19);所述凸轮具有对应所述活塞伸出时约束吸种头下端吸种口下落至料箱下部的吸种位置,以及对应所述活塞缩回时约束吸种头下端吸种口抬起至种子导向器垂向通孔上方的排种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盘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穴辊支架通过可调高丝杆螺母机构支撑压穴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苗盘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一侧装有振动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苗盘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上方装有挡条状的苗盘限位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苗盘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机机架的输入端装有压穴辊支架,以及支撑在压穴辊支架上的压穴辊;压穴辊上间隔分布有与被输送苗盘内各穴盘位置分别对应的径向锥形钉齿,并装有苗盘推抵驱使压穴辊始动的压穴定位器;机架的输出端装有支撑在播种支架上的料箱以及位于料箱一侧的一组种子导向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播种精度高,从而为保证后期的育苗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IPC分类】A01C7/18
【公开号】CN205005460
【申请号】CN201520612198
【发明人】秦广明, 赵映, 吴耀东, 金月, 李群
【申请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江苏云马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