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播种机的动力机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播种机的动力机头。
【背景技术】
[0002]申请号为2014108105798,名称为一种大蒜播种机的专利为我公司的早期产品。该装置中,通过设计全新的旋转成穴、播种机构、补种机构和锥度扶正器使其集成穴、播种、补种及种子扶正功能于一身,具有较高的播种效率与成活率。
[0003]但是,该装置的机头部分为轮式承载结构,在播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机头车轮陷入耕地当中,导致播种不能顺利进行。受限于轮式承载结构的特点,其车轮的压强较大,在播种完成后,经常会造成耕地出现沟壑,影响大蒜种子的后期生长。
[0004]同时,播种机部分和机头部分米用了较多的链传动及齿轮传动,动力从第一级输出后经过多级传递才到达最终到达受力构件,存在较多的能量损失,且维护成本高昂、复杂ο
[0005]又因为大量链传动结构的存在,使播种机部分和机头部分存在较高的故障率。作为复杂的机械结构,不可避免的是,在播种机部分和机头部分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二者不同步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实质为较多的链传动与较多的齿轮传动使得动力从减速箱输出后存在过多的动力损失及打滑,动力传递到最终受力部件时与动力输出出现了异步,进而影响播种效果。
[0006]因此,有必要对早期的产品进行改进,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播种机的动力机头。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液压作为动力,利用履带作为行进机构,极大的提高了机头的通过性。
[000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应用于播种机的动力机头,包括机头本体,该机头本体上具有液压动力源,机头的两侧具有履带,液压动力源将液压动力通过行走控制阀块传递给液压马达,液压马达驱动履带运动;
[0010]所述机头本体上设有用于与播种机相连接的连接臂及提升臂;
[0011]所述机头本体上还具有将液压动力传递给播种机的播种机控制机构。
[0012]优选的,所述播种机控制机构包括播种机控制阀块,液压油通过播种机控制阀块后流经液压伺服阀,然后传递给播种机。
[0013]优选的,所述液压伺服阀包括电机支架,电机支架的顶部设有伺服电机,电机支架的底部与阀块固定连接,阀块上具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阀块内安装有流量控制销轴,伺服电机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流量控制销轴上下移动来改变通过进油口及出油口的液压油流量。
[0014]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销轴,连接销轴的上端通过连接套接受伺服电机的动力,下端通过螺纹副与流量控制销轴相适配。
[0015]优选的,所述阀块内具有密封圈。
[0016]优选的,所述阀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为流量控制销轴导向。
[0017]优选的,在连接套与阀块之间还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具有轴承,连接销轴与轴承内圈适配。
[0018]优选的,所述轴承为两个,分别为推力轴承和深沟球轴承。
[0019]优选的,所述机头本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托轮、张紧轮和支撑轮,履带被托轮和支撑轮支撑,同时被张紧轮张紧。
[0020]优选的,所述液压动力源包括发动机,发动机通过液压栗将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传递给液压马达、播种机控制机构和行走控制阀块。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2](1)将机头由原有的车轮驱动改为履带驱动,能很好的提高机头的通过性,防止机头陷入较软的土地无法移动。
[0023](2)将机头上通过减速机输出的动力改变为通过液压油输出动力,使得能够接受液压油作为动力的播种机具有了极高的控制精度,并能依靠液压传动的实质来简化播种机中机械传动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头与播种机整体装配后的轴测图;
[0025]图2是图1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图1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图1中播种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图1中播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图1中播种单元的正视图;
[0030]图7是图1中补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图1中补种单元的正视图;
[0032]图9是实施例1中旋转成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是实施例1中成穴器动力传输不意图;
[0034]图11是图1中机头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是图1中扶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3是图1中扶土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7]图14是图1中液压伺服阀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8]图15是图1中液压伺服阀的内部结构不意图;
[0039]图16是图1中播种监测机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40]图17是图1中播种监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8是图1中补种监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19是图1中抓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20是图1中播种单元和补种单元的配合图;
[0044]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中成穴器动力传输示意图;
[0045]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中成穴器动力传输示意图;
[0046]图23图22平面结构图;
[0047]其中:
[0048]1-1、接种滑道,1-2、播种机构,1-3、补种机构,1_4、机头,1_5、旋转成穴机构,1_6、播种机,1_7、扶正机构,1-8、补种监测机构,1-9、播种监测机构;1-10、扶土机构,1-11、液压伺服阀,1-12、液压栗;
[0049]2-1、驱动链轮,2-2、从动链轮,2-3、链条,2_4、抓种器,2_5、播种板栅组,2_6、固定支架,2-8、主种箱,2-9、凹弧,2-10、护种板,2-11、下通道,2-12、长度调节管;
[0050]3-1、抓种器,3-2、驱动电机,3-3、补种栅板组,3_4、主动链轮,3_5、从动链轮,3_6、链轮支架,3-7、链条,3-8、减速齿轮,3-9、电机支架,3-10、补种箱,3_11、凹弧,3_12、护种板,3-13、上通道;
[0051 ] 4-1、提升臂,4-2、连接臂,4-3、履带,4-4、液压油箱,4-5、发动机,4-6、油箱,4-8、水箱,4-9、油散热器,4-10、第三液压马达,4-11、托轮,4-12、支撑轮,4-13、张紧轮,4-14、播种机控制阀块,4-15、行走控制阀块,4-16、手柄;
[0052] 5-1、第一传动轴,5-2、第一传动轴伞齿轮,5-3、曲柄,5-4、曲柄连杆,5-5、成穴器机架,5-6、活动梁挂耳,5-7、成穴器,5-8、从动伞齿轮,5-9、第二传动轴主动伞齿轮,5-10、第二传动轴;5-11、蜗轴,5-12、蜗轮,5-13、传动链条,5-14、链轮;
[0053 ] 6-1、第一液压马达,6-2、第二液压马达,6-3、大链轮,6-4、小链轮,6-5、链条,6-6、第三传动轴,6-7、株距控制油缸;
[0054]7-1、锥形扶正器,7-2、布种器;
[0055]8-1、补种监测支架,8-2、红外传感器;
[0056]9-1、播种监测支架,9-2、红外传感器;
[0057]10-1、扶土轮,10-2、挂耳,10-3、支撑架;
[0058]11-1、伺服电机,11-2、伺服电机支架,11-3、连接套,11-4、推力轴承,11-5、深沟球轴承,11-6、连接销轴,11-7、流量控制销轴,11-8、密封圈,11-9、出油口,11-10、阀块,11-
11、进油口,11-12、轴承座,11-13、导向块;
[0059]12-1、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006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61]实施例:一种大蒜播种机,其结构参考图1-3所示,包括机头1-4,该机头1-4后端具有提升臂4-1及连接臂4-2,机头1-4的两侧具有履带4-3,且机头1-4上还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履带4-3的液压动力源;
[0062]所述提升臂4-1及连接臂4-2分别通过销轴与同一播种机1-6铰接连接,该播种机1-6具有播种机机架;
[0063]播种机机架上设有播种机构1-2和补种机构1-3,播种机机架内安装有旋转成穴机构1-5,旋转成穴机构1-5后方设有扶正机构1-7,播种机构1-2和补种机构1-3通过接种滑道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