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粽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9629阅读:1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姜粽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粽子,尤其涉及该粽子中馅的组分。
背景技术
粽子作为中华民族习俗中的一项传统食品,通常是人们在端午期间会食用的纪念食品;不仅仅是在中国,在有华人文化的地方都保留了这一传统。
现在的粽子原料主要是糯米,根据辅料的不同,粽子的口味包含了很多种,如板栗、葡萄、叉烧肉、牛肉、火腿、枣泥、八宝等不同类型的粽子;其基本的形状有四面体、斜四角形或三角形。
而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早在周代,人们已经开始人工栽培姜。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其中许多功效已为人们所熟知,如喝生姜红糖水治感冒,是民间行之有效的方法;用生姜止呕吐有良效,故生姜有“呕家圣药”之称。生姜除被用于治疗呕吐和感冒外,还被用于治疗肠炎、痢疾、急性睾丸痛以及急救。生姜外擦对白癜风、斑秃、手癣也有一定治疗效果。由于姜是极好的保健食品,所以民间有“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及“十月生姜小人参”之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姜中含有的辛辣成分被人体吸收后,能够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其抗氧化作用比目前应用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作用还明显,因而具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生姜中还含有一种化学结构与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相近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能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液凝固、抑制血栓形成。此外,生姜中所含的姜酚,有很强的利胆作用,因而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如何将生姜成分加入到现有的粽子中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生姜粽子,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糯米、生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粽子中添加姜的成分具有排汗、提神、缓解疲劳等功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发明包括糯米、生姜。
实施例2本发明包括糯米、生姜;还包括板栗。
实施例3本发明包括糯米、生姜;还包括葡萄。
实施例4本发明包括糯米、生姜;还包括叉烧肉。
实施例5本发明包括糯米、生姜;还包括牛肉。
实施例6本发明包括糯米、生姜;还包括火腿。
本发明将姜成分放进粽子中,形成姜粒粽子。在保持粽子原有的营养基础上增加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具有排汗、提神、缓解疲劳等功效。
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步骤包括如下准备原辅料将糯米(或者黑米/大黄米等主料)漂洗干净经浸泡后沥净水分; 选用生姜,将生姜用果汁机打碎,碾成碎末糊状;准备粽叶将洗过的粽叶用开水煮20~30分钟,煮好的粽叶再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装筐沥水;混合拌匀将糯米(或者黑米/大黄米等主料)、选择好的生姜碎末按照食用者的口味配比搅拌均匀;包粽取数片粽叶,搭成一个漏斗状,将搅拌好的米放入,包成所需的形状,如四角或斜面等,压实绑紧;煮粽将包好的粽子置入水中,煮沸出锅、冷却后即可食用。
本发明可满足不同口味的食用者食用,对于推广中华传统美食的民间食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生姜粽子,包括糯米、生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粽子,还包括板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粽子,还包括葡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粽子,还包括叉烧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粽子,还包括牛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粽子,还包括火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姜粽子,包括糯米、生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粽子中添加姜的成分具有排汗、提神、缓解疲劳等功效。
文档编号A23L1/31GK101091580SQ20061002810
公开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3日
发明者张建君, 刘奕彤, 沈莉莉, 李文娟 申请人:上海甲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