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54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升降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茶叶萎凋系统的安 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制茶可分为采摘、萎凋、搅拌、炒菁、4栗抢及烘焙等主要步 骤,其中萎凋的目的是藉由适当的热能或热风使茶菁水份适度蒸散,减少细胞水份含量,减低其活性并除去细胞膜的半透性,使细胞中各 化学成〗分(尤其是儿茶素类)得以藉酵素氧化作用而引起发酵的进行。进行萎凋的作法是将茶叶置放在一茶叶静置盘中,并在预定时间 搅拌茶叶,须反复进行静置与搅拌约四至八次,由于茶叶数量通常相 当多,为了有效利用空间,乃有可供放置多数个茶叶静置盘的茶叶萎 凋架产生,由于该等茶叶静置盘是放置于茶叶萎凋架的不同高度的隔 间部中,因此,在进行萎凋,及取出与置入该等茶叶静置盘的过程中, 须耗用大量的人力与工时,因此,有针对此制程设计的半自动茶叶萎 凋系统,并利用搭配萎凋架设置,用以搬运该茶叶静置盘的升降装置 来改善上述缺失。现有的升降装置多是装设在一对应该萎凋架设置的固定支撑架 上,并具有一可供该茶叶静置盘放置的升降台,再利用链轮、链条等 动力传递的设计,使该升降台能够被带动而向上或下位移,进而将该 茶叶静置盘相对该萎凋架移动到预定的高度。通常是在该升降台二相 反侧的前后端设置分别可供二侧链轮同步转动的轴体,并藉由马达所 带动的传动轴连动轴体,才能使整个升降装置运转,达到使该升降台 升降移动的结果。虽然使用该现有的升降装置能以较省力的方式达到上下搬移茶 叶静置盘以进出该茶叶萎凋架的使用效果,但实际上仍存有下列缺失一、 现有升降装置必须以马达带动传动轴,再通过复杂的链轮、 链条的组合与设计来传递动力,达到使该升降台升降的使用目的,而 具有结构的配置專交复杂与制造成本相对较高的缺点。二、 现有升降装置的马达必须同时带动连接于该升降台的多数条 链条同时移动,才能使该升降台产生升降位移,因此,整个升降装置 运转的动力都是透过该马达提供,使该现有升降装置需使用具有足够 动力的马达,而具有成本较高与较耗费能源的缺失。三、 由于现有升降装置的升降台是同时受到多数条链条拉引悬 置,且该等链条是与马达、轴体形成相关连的动力传递关系,当其中 一条链条断裂时或脱离链轮时,容易导致轴体失去平衡,并连动其他链条受到影响,易使该升降台直接且急速地坠落,可能危及现场操作 人员的生命安全,而具有操作使用上较不安全的缺点。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省力,并能达到 节能与安全效果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茶叶萎凋系统 的安全升降装置,该茶叶萎凋系统具有至少一茶叶静苴盘、 一供该茶 叶静置盘置放的萎凋架,及一对应地邻设于萎凋架旁的支撑架,在该 萎凋架并形成多数个沿一直立方向相间隔地设置,且可供该茶叶静置 盘容置定位的隔间部,该安全升降装置是装设于该支梯架以栽置该茶 叶静置盘相对该萎凋架升降移动;其中该安全升降装置包含一装设于 该支撑架的传动机构、 一受该传动机构连动的升降台,及一对应该升 降台装设于该传动机构的配重单元。所述传动机构是装设于支撑架,包括一动力单元、 一受该动力单 元双向驱动,且沿一与该直立方向垂直的前后方向设皇在该支撑架顶 部一侧的一主动轴杆、 一与该主动轴杆相平行地设置于该支撑架顶部 一相反侧的从动轴杆、同轴且相错开地设置于该主动轴杆二相反端部 的二第一链轮、二第二链轮、同轴且与该二第二链轮相对齐地设置于 该从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二第三链轮、二分别绕设在该二第一链轮上 的第 一链条,及二分别绕设在该二第二链轮与该二第三链轮的第二链 条。所述传动才几构是装设于该支撑架,包括一动力单元、 一受该动力 单元双向驱动,且沿一与该直立方向垂直的前后方向设置在该支撑架 顶部一侧的一主动轴杆、 一与该主动轴杆相平行地设置于该支撑架顶 部一相反侧的从动轴杆、同轴且相错开地设置于该从动轴杆二相反端 部的二第一链轮、二第二链轮、同轴且与该二第二链轮相对齐地设置 于该主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二第三链轮、二分别绕设在该二第一链轮 上的第 一链条,及二分别绕设在该二第三链轮与该二第二链轮的第二 链条。;斤述升降台包括多数个沿其外周斜目间隔设置,以分别与每一第 一、第二链条另一末端相组结的定位部。所述配重单元包括分别桂置在每一第 一、第二链条的另 一末端的 四个配重块组,且该等配重块组的总重量至少与该升降台的重量相 等。所述传动才几构的动力单元包括一马达、一i殳置于该动主轴杆并受 该马达双向驱动的传动链轮,及一挂连在该马达与该传动链轮之间的 传动链条。所述二第一链轮是分别设置于该主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内侧,及 该二第二链轮是分别与该二第一链轮相错开的设置于该主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外侧。所述二第二链轮是分别设置于该主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内侧,及 该二第一链轮是分别与该二第二链轮相错开地设置于该主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外侧。所述该主动轴杆其中 一端部是将该第 一链轮设置于内侧,及该第 二链轮设置于外侧,另一端部则是将该第一链轮设置于外侧,及该第 二链轮设置于内侧。所述挂置在该第一链条末端的配重块组的重量与挂置在该第二 链条末端的配动块组的重量相等。所述配重单元的每一配重块組皆各具有多数个具不同重量,且可 移除地挂置于该等第一、第二链条末端的配重块。所述从动轴杆是呈相分离的二段设计,并具有沿一轴线相间隔地 设置的一第一端轴杆段及一第二端轴杆段,该二第三链轮是与该主动 轴杆的第二链轮相对齐地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端轴杆段、该第二端轴杆 段。所述二第一链專仑是分别设置于该从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内侧,及 该二第二链轮是分别与该二第 一链轮相错开地设置于该从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外侧。所述二第二链轮是分别设置于该从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内侧,及 该二第 一链轮是分别与该二第二链轮相错开地设置于该从动轴杆二 相反端部的外侧。所述该从动轴杆其中 一端部是将该第 一链轮设置于内侧,及该第 二链轮设置于外侧,另一端部则是将该第一链轮设置于外侧,及该第 二链轮设置于内侧。所述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还包含一对应该茶叶静置盘 的推拉路径设置于该安全升降装置与该萎凋架之间的间隔处的感测单元,包括呈上下相间隔设置,用以感测该茶叶静置盘在该安全升降 装置与该萎凋架之间的水平移动装态的一讯号发送器,及一讯号接收器。藉此,当该动力单元驱动该主动轴杆转动时,可连动该二第一、 第二链轮转动,以驱使该二第一、第二链条移动,再藉由该第二链条 连动该第三链轮与该从动轴杆转动,进而带动该升降台上下升降移 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藉由分别接设在该等第一、第二链 条二相反端的升降台的重量,及配合该等配重块组的总重量所开成的合力平衡状态,则要升降该升降台时,该动力单元只需稍微提供一些 动力且只需驱动该主动轴杆,就能带动该升降台上升或下降到预定高 度,且由于每一第一、第二链条是分别独立地供第一配重块组挂设, 当其中 一个链条发生断裂或与传动链轮间发生松脱时,仍能藉由其他 链条上的配重块撑持该升降台不致发生突然与急速的坠落,使本实用 新型因结构较简化而可降低制造成本,并兼具省力、节能与操作使用 上较安全的优点。


图l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1;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2;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3;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4;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IO是本实用新型第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 合参考图式的数较佳实施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以下的说明内容中, 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1、图2与图3,为本实用新型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 装置3 —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中,该茶叶萎凋系统2具有至少一茶叶 静置盘21、 一供该茶叶静置盘21置放的萎凋架22,及一对应地邻设 该萎凋架22旁的支撑架23,在该萎凋架22并形成多数个沿一直立 方向Z相间隔地设置,且可供该茶叶静置盘21容置定位的隔间部221 , 该安全升降装置3是装设于该支撑架23以载置该茶叶静置盘21相对 该萎凋架22升降移动,该安全升降装置3包含一装设于该支撑架23 的传动机构4、 一受该传动机构4连动的升降台5、 一对应该升降台 5装设于该传动机构4的配重单元6、 一对应该茶叶静置盘21的水平 推拉路径设置于该安全升降装置3与该萎凋架22之间的间隔处的感 测单元7,及一装设于该萎凋架22用以控制该传动机构4作动的控 制单元8。该传动机构4包括一动力单元41、一受该动力单元41双向驱动, 且沿一与该直立方向Z垂直的前后方向Y设置在该支撑架23顶部一 侧的一主动轴杆42、 一与该主动轴杆42相平行地设置于该支撑架23 顶部一相反侧的从动轴杆43、同轴且相错开地设置于该主动轴杆42 二相反端部的二第一链轮44、 二第二链轮45、同轴且与该二第二链 轮45相对齐地设置于该从动轴杆43 二相反端部的二第三链轮46、 二分别组结于该升降台5并绕设在该二第一链轮44上的第一链条47, 及二分别组结于该升降台5并绕设在该二第二链条45与该二第三链 轮46的第二链条48。其中,该二第一链轮44是分别设置于该主动 轴杆42 二相反端部的内侧,及该二第二链轮45是分别与该二第一链 轮44相错开地设置于主动轴杆42 二相反端部的外侧。参阅图2与图4,该主动、从动轴杆42、 43是藉由轴承座420、 430平行轴装固定在该支撑架23顶部的二侧。此外,该动力单元41 包括一马达411、 一设置于该主动轴杆42并受该马达411双向驱动 的传动链轮412,及一挂连在该马达411的一转轴链轮413与该传动 链轮412之间的传动链条414。该升降台5是呈矩形的框架体,并可供承置该茶叶静置盘21 (参 阅图l),且包括多数个沿其外周绷相间隔设置,以分别与每一第一、 第二链条47、 48的其中一末端相组结的定位部51,而呈平稳地悬置 于该支撑架23内的状态。该配重单元6包括分别挂置在每一第一、第二链条47、 48另一 末端的二个第一配重块组61、 二个第二配重块组62,且该等第一、 第二配重块组61、 62的总重量至少是与该升降台5的重量相等。且 挂置在该第一链条47末端的第一配重块组61的重量实质上是与挂置 在该第二链条48末端的第二配动块组62的重量相等。因此,使该升 降台5 二相反侧所受到的向上位力分别相等而概呈水平平衡状态,且 该等第一、第二配重块组61、 62通过该等第一、第二链条47、 48施 予该升降台5向上拉力的合力与该升降台5的重量几乎相等,使该升 降台5能处于合力平衡的情况,只要稍微被施力就能容易地升降位 移,并马上又于预定高度形成力平衡的稳定状态。藉此,当该动力单元41的马达411顺向运转时,就可藉由该传 动链条414带动该主动轴杆42绕一方向A顺向转动,并连动该二第 一、第二链动44、 45也顺向转动,以驱使该二第一链条47绕该第一 链轮44朝该第一配重块组61的方向移动,及该二第二链条48绕该 第二链轮45朝该第二配重块组62的方向移动,并藉由该第二链条 48连动该第三链轴46与该从动轴杆43绕方向A顺向转动,进而带 动该升降台5上升移动。反之,当该马达411逆向运转时,同样可驱动该主动轴杆42绕 一与该方向A相反的方向B逆向转动,及连动该二第一、第二链轮 44、 45也逆向转动,及该二第一链条47朝该升降台5的方向移动、 该二第二链条48也朝该升降台5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该从动轴杆 43绕方向B逆向转动,最终使该升降台5下降移动。参阅图1与图2,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该升降台5是处于合力平 衡的状态,该动力单元41的马达411只要以较小的动力顺向或逆向 转动预定的距离,就能藉由该等第一、第二配重块组61、 62之间的 作用关系,轻易地连动该待第一、第二链条47、 48移动,进而顺利 地带动该升降台5上升或下降移动到与该委凋架22的其中一个隔间 部221相对齐的高度,且当该马达411停止运转时,该升降台5马上 又处于力平衡的状态而能稳定地定位在预定的高度处。较佳地,每一第一、第二配重块组61、 62可以如图3所示,直 接配合该升降台5的重量设计成一体且具有预定的固定重量的型式。 此外,也可以如图7所示,每一第一、第二配重块组61、 62可以设 计成可自由调整配重的型式,并皆各具有多数个不同重量,且可移除地挂置于该二第一、第二链条47、 48末端的配重块611、 6n。因此,当将该茶叶静置盘21 (见图1) i文置于该升降吧5上而使 向下的总重量增加时,仍可藉由分别在该等第一、第二链条47、 48 加挂适当的配重块611、 621而再形成合力平衡的状态,因此,可再 配合该升降台5的栽重调整该等第一、第二配重块组61、 62的重量, 使该升降台5能容易地维持在合力平衡的状态。该感测单元7是装设在该萎凋架22上,并与该控制单元8电连 接,包括呈上下相间隔设置,用以感测茶叶静置盘21在该安全升降 装置3与该萎凋架22之间的水平移动状态的一讯号发送器71,及一 讯号接收器72,以利用感测结果控制该传动才几构4的马达411的作 动,藉此,当该升降台5暂时停驻于预定位置,以便供作业人员进行 将该茶叶静置盘21放置入该萎凋架22或自该萎凋架22拉出的作业 时,由于该讯号发送器71与该讯号接收器72无法接收来自该读发送 器71的讯号,因此会发出一讯号迫使马达411停止作动,而具有这 忍俊不禁防护的作用。在该较佳实施例中,该讯号发送器71为一电 眼,该讯号接收器72为一反射镜,若二者71、 72之间不存在障碍物 (即茶叶静置盘21)时,该讯号发送器71送出的讯号会经该讯号接 收器72反射传回至该讯号发送器71处,当无反射讯号回传时,表示 讯号发送顺71与接收器72之间有障碍物(茶叶静置盘21)存在, 则此时会透过该讯号发送器71送出一讯号至该控制单元8,并藉由 该控制单元8迫使马达411停止作动。在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等第一、第二链轮44、 45,及分别 与该二第二链轮45相对齐的第三链轮46的配置方式不应该受到限 制,除了如图4所示的配置方式外,也可以如图5所示,将该二第二 链轮45分别设置于该主动轴杆42 二相反端部的内侧,及该二第一链 轮44分别与该二第二链轮45相错开地设置于该主动轴杆42 二相反 端部外侧,仍能达到供该等第一、第二链条47、 48挂连,进而带动 该升降台5 (见图2)升降移动的功用。或者,也可以如图6所示, 使该主动轴杆42其中一端部的该第一链轮44设置于内侧,及该第二 链轮45设置于外侧,另一端部则将该第一链轮44设置于外侧,及该 第二链轮45设置于内侧,再使该从动轴杆43上的第三链轮46分别 与该二第二链轮45相对齐,仍能达到供该等第一、第二链条47、 48 挂设与连动该升降台5 (见图2)的使用目的。此外,该从动轴杆43的型式也不限于如图4或图6所示的沿一 长度方向连续延伸的单一长杆型式,也可以中图3所示,将该从动轴 杆43设计成相分离的二段短杆式设计,并具有沿一轴线I相间隔地 设置的一第一端轴杆段431及一第二端轴杆段432,该二第一链轮46 是与该主动轴杆42的第二链轮45相对齐地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端轴杆 段431、该第二端轴杆段432,且该第一、第二轴杆段431、 432皆分 别藉由二轴承座430轴接定位,该第三链轮46则是夹设在二轴承座 430之间,藉由此种设计,该从动轴杆43仍能分别透过该第一、第 二轴杆段431、 432与该主动轴杆42相配合,达到使该升降台5升降移动的功能,且还能藉由分段设置的第一、第二轴杆段431、 432缩 短该从动轴杆43的总长度,进一步减少制造该从动轴杆43的材料用量,以节省制造成本。参阅图8,为本实用新型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3—第二 较佳实施例,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 一较佳实施的主要差别在于 该二第一链轮44、该二第二链轮45是设置在该从动轴杆43,及该第 三链轮46是设置于该主动轴杆42,及该二第一链条47是分别绕设 在该二第一链轮44上,该二第一链条47是分别绕设在该二第一链轮 44上,该二第二链条48是分别绕设在该二第三链轮46与该二第一 链轮45上,如此,仍能透过该动力单元41驱动该主动轴杆42转动, 再连动该第二链条48,及藉由该第二链条48带动该从动轴杆43转 动,及该第一链条47移动,最终仍能利用该动力单元41的马达411 的顺向或逆向运转,分别带动该升降吧5 (参见图2)下降或上升。此外,该二第一链轮44与该二第二链轮45的配置可以如图8所 示,该二第 一链轮44是分别设置于该从动轴杆4 3 二相反端部的内侧, 及该二第二链轮45是分别与该二第一链轮44相错开地i殳置于该从动 轴杆43二相反端部的外侧。也可以如图9所示,该二第二链轮45是 分别设置于该从动轴杆43 二相反端部的内侧,及该二第二链轮45是 分别与该二第 一链轮44相错开地设置于该从动轴杆43 二相反端部的 外侧。也可以如图9所示,该二第二链轮45是分另设置于该从动轴 杆43 二相反端部的内侧,及该二第一链轮44是分别与该二第二链轮 45相错形地设置于该从动轴杆43二相反端部的外侧。或者,也可以 如图IO所示,使该从动轴杆43其中一端部的该第一链轮44设置于 内侧,及该第二链轮45设置于外侧,另一端部则将该第一链轮44设 置于外侧,及该第二链轮45设置于内侧,再^f吏该主动轴杆42上的第 三链轮46分别与该二第二链轮45相对齐,同样都能达到供该等第一、 第二链条47、 48挂设,进而连动该升降台5 (见图2)升降移动的结 果,并不影响到该安全升降装置3的使用功能。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2可获致下 述的功交及优点,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 藉由使用该等第一、第二配重块组61、 62,能够使该升降 台5达到合务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该动力单元41的马达411只 需较小的动力就能改变平衡,驱动该主动轴杆42转动,进而使用该 升降台5位移到预定的高度位置,当该马达411停上运转时,也能藉 由该等第一、第二配重块组61、 62的作用马上回复到平衡状态,因 此,只需以较小的动力驱动单一的主动轴杆42,就能达到升降该升 降台5的功能,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容易驱动、省力、且能有效节省动 力能源的优点。二、 由于该升降台5是分别与该等第一、第二链条47、 48相组 结,且每一第一、第二链条47、 48是独立地受到该等第一配重块组 61、第二配重块组62的重力作用,当其中一个链条47、 48发生断裂 或与链轮44、 45、 46相松脱的情形时,该升降吧5仍能透过其他链条47、 48与配重块组61、 62的拉引,而不会直接坠落,因此,也具 有操作使用上较安全的优点。三、配合该等第一、第二配动块组61、 62的作用,就能在不额 外使用其他动力情况下,使该升降台5能维持在接近合力平衡的状 态,且该动力单元41只要驱动该主动轴杆42就能容易地连动整个升 降装置3运作,使本实用新型藉由传动元件相对较少且较简单的传动 机构4就能达到使该升降台5位移的功效,相对具有能有效降低制造 成本的优点。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数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 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 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 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该茶叶萎凋系统具有至少一茶叶静置盘、一供该茶叶静置盘置放的萎凋架,及一对应地邻设于萎凋架旁的支撑架,在该萎凋架并形成多数个沿一直立方向相间隔地设置,且可供该茶叶静置盘容置定位的隔间部,该安全升降装置是装设于该支撑架以载置该茶叶静置盘相对该萎凋架升降移动;其特征在于该安全升降装置包含一装设于该支撑架的传动机构、一受该传动机构连动的升降台,及一对应该升降台装设于该传动机构的配重单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其特征 在于该传动机构是装设于支撑架,包括一动力单元、 一受该动力单 元双向驱动,且沿一与该直立方向垂直的前后方向"^殳置在该支撑架顶 部一侧的一主动轴杆、 一与该主动轴杆相平行地设置乎该支撑架顶部 一相反侧的从动轴杆、同轴且相错开地设置于该主动轴杆二相反端部 的二第一链轮、二第二链轮、同轴且与该二第二链轮相对齐地设置于 该从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二第三链轮、二分别绕设^该二第一链轮上 的第 一链条,及二分别绕设在该二第二链轮与该二第三链轮的第二链 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是装设于该支撑架,包括一动力单元、 一受该动力 单元双向驱动,且沿一与该直立方向垂直的前后方向"i殳置在该支撑架 顶部一侧的一主动轴杆、 一与该主动轴杆相平行地设置于该支撑架顶 部一相反侧的从动轴杆、同轴且相错开地设置于该从动轴杆二相反端 部的二第一链轮、二第二链轮、同轴且与该二第二链轮相对齐地设置 于该主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二第三链轮、二分别绕设在该二第 一链轮 上的第 一链条,及二分别绕设在该二第三链轮与该二第二链轮的第二 链条。
4、如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升降台包括多数个沿其外周缘相间隔设置,以分别与每 一第一、第二链条另一末端相組结的定位部。
5、 如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配重单元包括分別挂置在每一第一、第二链条的另一末 端的四个配重块组,且该等配重块組的总重量至少与该升降台的重量 相等。
6、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其 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的动力单元包括一马达、 一设置于该动主轴杆 并受该马达双向驱动的传动链轮,及一挂连在该马达与该传动链轮之 间的传动链条。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一链轮是分别设置于该主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内侧,及 该二第二链轮是分别与该二第一链轮相错开的设置于该主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外侧。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二链轮是分别设置于该主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内侧,及 该二第一链轮是分别与该二第二链轮相错开地设置于该主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外侧。
9、 如权利要求2所迷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其特征 在于在该主动轴杆其中一端部是将该第一链轮没置于内側,及该第 二链l^殳置于外侧,另一端部则是将该第一链轮没置于外侧,及该第 二链轮设置于内側。
10、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其特征 在于挂置在该第一链条末端的配重块组的重量与挂置在该第二链条 末端的配动块组的重量相等。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其特 征在于该配重单元的每一配重块组皆各具有多数个具不同重量,且 可移除地挂置于该等第一、第二链条末端的配重块。
12、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其特征 在于该从动轴杆是呈相分离的二段设计,并具有沿一轴线相间隔地 设置的一第一端轴杆段及一第二端轴杆段,该二第三链轮是与该主动 轴杆的第二链轮相对齐地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端轴杆段、该第二端轴杆段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其特征 在于该二第一链轮是分别设置于该从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内侧,及 该二第二链轮是分别与该二第一链轮相错开地设置于该从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外侧。
1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第二链轮是分别设置于该从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内侧,及 该二第一链轮是分别与该二第二链轮相错开地设置于该从动轴杆二相反端部的外侧。
1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其特征 在于在该从动轴杆其中一端部是将该第一链轮设置于内侧,及该第 二链轮设置于外侧,另一端部则是将该第一链轮"i殳置于外侧,及该第二链^i殳置于内侧。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对应该茶叶静置盘的推拉路径设置于该安全升降装置 与该萎凋架之间的间隔处的感测单元,包括呈上下相间隔设置,用以 感测该茶叶静置盘在该安全升降装置与该萎凋架之间的水平移动装 态的一讯号发送器,及一讯号接收器。
专利摘要一种茶叶萎凋系统的安全升降装置,该茶叶萎凋系统具有至少一茶叶静置盘、一供该茶叶静置盘置放的萎凋架,及一对应地邻设于萎凋架旁的支撑架,在该萎凋架并形成多数个沿一直立方向相间隔地设置,且可供该茶叶静置盘容置定位的隔间部,该安全升降装置是装设于该支撑架以载置该茶叶静置盘相对该萎凋架升降移动;其中该安全升降装置包含一装设于该支撑架的传动机构、一受该传动机构连动的升降台,及一对应该升降台装设于该传动机构的配重单元。藉由该配重单元,使该升降台处于合力平衡而易被驱动且不易直接坠落,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省力的优点。
文档编号A23F3/06GK201171336SQ20072000881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6日
发明者潘同享 申请人:吕经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