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结合手工制作毛尖茶的方法

文档序号:59741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结合手工制作毛尖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绿茶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机械结合 手工制作毛尖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产茶大国,不但产量高、而且品种多。目前, 绿茶大都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设备进行加工,其方法是将采集到的 茶叶放入高温的机械设备中进行杀青处理以便破坏茶叶中的活性酶,然后 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制以使茶叶巻曲成型并散发水分,最后再将其置于 烘烤设备中进行干燥而得到成品茶。上述方法虽然生产率高、产量大,但 存在火候和时间不易控制,揉捻、搓团、提毫的力度以及时间不易掌握等 缺陷。若火力过大,则容易使茶叶带有焦煳味;火力过小,则茶叶中的活 性酶不能被完全破坏,茶汤容易变成褐色,视觉效果不佳、没有美感,使 饮者失去品茗的乐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机 械结合手工制作毛尖茶的方法,该方法制作的茶叶色泽青翠碧绿、常泡不 败,而且茶汤嫩绿清澈、口感清香爽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如下步骤构成
① 摊放,将选好的新鲜茶叶摊凉2小时,叶片摊放厚度小于2cm;
② 杀青,将摊放后的茶叶100 250克投入滚筒式杀青机中炒3 5 分钟,温度控制在160 180°C;
③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在常温下放入揉捻机中揉捻15 17分钟;④搓团提豪,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烘焙机中并用手将茶叶搓成团后放
入烘头中定型,温度控制在70 80°C;待全部搓成团后再将茶团全部解团 抖散,然后再搓团、定型、抖散,如此反复操作10 15分钟,然后摊凉;
(D干燥,将搓团提豪后的茶叶放入60 7(TC的锅中烘焙5 8分钟, 然后起锅、摊凉,最后用白皮纸包装。
本发明的最佳技术方案步骤②中杀青温度为16(TC、时间为4分钟;
步骤③中揉捻时间为16分钟,揉捻时先轻后重、逐步加压;步骤④中温度
控制在75T:、时间为13分钟,搓团时搓转方向要一致、每团搓4 5转; 步骤⑤中烘焙温度为65°C、时间为6分钟。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将手工制茶工艺与机械制茶工艺有机的 结合起来,既克服了机械制茶温度、时间和力度难以控制的缺陷又克服了 手工制茶生产率低下的缺陷,在提高了生产率的同时又使得产品叶翠汤清、 香气淡雅宜人,而且叶片新鲜嫩绿、常泡不败,让人赏心悦目、极具美感。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制作步骤如下
① 摊放,将选好的新鲜茶叶摊凉2小时,叶片摊放厚度小于2cm;
② 杀青,将摊放后的茶叶150克投入16(TC的锅中炒5分钟;
③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在常温下放入揉捻机中揉捻15分钟;
搓团提豪,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烘焙机中并用手将茶叶搓成团后放 入烘头中定型,温度控制在7(TC;待全部搓成团后再将茶团全部解团抖散,
再搓团、定型、抖散,如此反复操作10分钟,然后摊凉;◎干燥,将搓团提豪后的茶叶放入6(TC的锅中烘焙5分钟,然后起 锅、摊凉,最后用白皮纸包装。 实施例2:
制作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步骤②中杀青温度为1S(TC,炒制时间为3 分钟;步骤③中揉捻时间为17分钟;步骤④中搓团温度为80°C,搓团时 间为15分钟;步骤⑤中烘焙温度为70°C,烘焙时间为8分钟。
实施例3:
制作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步骤②中杀青的最佳温度为160°C,最佳炒
制时间为4分钟;步骤③中揉捻的最佳揉捻时间为16分钟;步骤④中搓团
的最佳温度为75"C,最佳搓团时间为13分钟;步骤⑤中烘焙最佳温度为 65°C,最佳烘焙时间为6分钟。
在上述实施例中必须注意下列要领
A) 在步骤③中,揉捻机应采用25 30型,最大机型不能超过40型; 揉捻时应先轻后重,逐步加压。
B) 在步骤④中,采用的烘焙机是单体式或多体式,其加热方式可以 是电热,也可以是木材或煤炭。烘焙时先开大风后开小风,并按轻--_重-一 轻的原则和搓团方向要一致的原则用双手搓团,每团搓4 5转;搓团时动 作要快,切忌造成红梗红叶。当叶片含水量为60 70%左右便开始提毫、 显亳且叶片逐渐干燥,至含水量为6%左右便可结束下烘。
C) 在步骤⑤中,当茶香透发、捻茶条即成粉末时便可割末起锅。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选鲜叶时还必须遵守下列原则极品茶青单芽芽叶完整匀齐,无机械损伤、无病虫芽叶、无杂物等。 特级茶青 一芽一叶初展、芽叶完整匀齐,无机械损伤、无病虫芽叶、
无断碎、无幼果、无老梗老叶、无紫红芽叶、无萎凋叶、无非茶夹杂物。 一级茶青; 一芽一叶半开展,长度不超过2. 5cm、叶柄梗不超过2mm,
芽叶嫩绿或嫩黄绿,无断碎片、无萎凋叶、无幼果、无老梗叶和非茶夹杂
二级茶青 一芽一叶,芽长2.5cm、叶梗长2mm,叶色黄绿、芽叶鲜活, 无萎蔫、无机械损伤、芽叶匀齐无紫红芽、无单片、无碎片、无幼果、无 老梗叶、无病虫芽叶和非茶夹杂物。
权利要求
1. 一种机械结合手工制作毛尖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步骤如下①摊放,将选好的新鲜茶叶摊凉2小时,叶片摊放厚度小于2cm;②杀青,将摊放后的茶叶100~250克投入滚筒式杀青机中炒3~5分钟,温度控制在160~180℃;③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在常温下放入揉捻机中揉捻15~17分钟;④搓团提豪,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烘焙机中并用手将茶叶搓成团后放入烘头中定型,温度控制在70~80℃;待全部搓成团后再将茶团全部解团抖散,然后再搓团、定型、抖散,如此反复操作10~15分钟,然后摊凉;⑤干燥,将搓团提豪后的茶叶放入60~70℃的锅中烘焙5~8分钟,然后起锅、摊凉,最后用白皮纸包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结合手工制作毛尖茶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②中杀青温度为160°C、时间为4分钟;步骤③中揉捻时间为16 分钟,揉捻时先轻后重、逐步加压;步骤④中温度控制在75°C、时间为13 分钟,搓团时搓转方向要一致、每团搓4 5转;步骤⑤中烘焙温度为65'C、 时间为6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结合手工制作毛尖茶的方法,属于茶叶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骤如下①摊放,将选好的新鲜叶片摊凉2小时;②杀青,将摊放后的叶片100~250克投入滚筒杀青机中炒3~5分钟;③揉捻,将杀青后的叶片在常温下放入揉捻机中揉捻15~17分钟;④搓团提豪,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烘焙机中并用双手将茶叶搓成团后放入烘头中定型;⑤干燥,将搓团提豪后的茶叶放入60~70℃的锅中烘焙5~8分钟。本发明叶翠汤清、香气淡雅宜人,而且叶片新鲜嫩绿、常泡不败,让人赏心悦目、极具美感。
文档编号A23F3/06GK101438742SQ20081006903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5日
发明者蔡邦红 申请人:蔡邦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