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高活力β-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599123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品级高活力β-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尤其是涉及食品级高活力β-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β-淀粉酶是一种外切型淀粉酶,主要用于生产麦芽糖。目前β-淀粉酶的生产多以小麦、大麦、大豆等植物为原料,其不足是原料成本高,提取后的原料只能作为饲料利用而造成资源浪费。人们试图利用红薯作为原料工业化生产β-淀粉酶,但所提取的β-淀粉酶纯度达不到食品级标准,并且酶活力低于5万u/ml。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规模化制备食品级高活力β-淀粉酶的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食品级高活力β-淀粉酶的生产方法,它按照下述工艺步骤制备; 第一步,将红薯、水按照1∶1-1.5的重量份比例混合后粉碎,所述水的硬度≤4mmol/l;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浆渣分离,将分离后的浆液沉淀12小时以上后取上清液;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上清液进行离心脱杂蛋白,然后加入脱杂蛋白后上清液重量百分比2-5%的硅藻土或珍珠岩,混合均匀后经过100目以上过滤,除去悬浮物、淀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后的液体进行膜过滤,滤膜截留分子量5000以上,过滤温度5-48℃; 第四步,按照常规工艺精滤除杂即得活力在50万u/ml以上、菌落总数cfu/ml≤5×104个/ml、大肠菌群MPN/100ml≤300个/100ml的β-淀粉酶。
所述第二步离心脱杂蛋白采取离心机和滤布进行,离心机转速为7000转/秒以上,滤布400目以上。
所述第三步过滤温度为5℃、15℃、25℃、35℃或48℃。
本发明优点就在于利用廉价高产的红薯进行β-淀粉酶的工业化生产;通过对所述上清液进行离心脱杂蛋白后,加入2-5%重量百分比的硅藻土或珍珠岩,混合均匀后采取滤膜截留分子量5000以上的滤膜过滤,从而得到活力在50万u/ml以上、菌落总数cfu/ml≤5×104个/ml、大肠菌群MPN/100ml≤300个/100ml的β-淀粉酶。同时,粉碎分离出来的滤渣烘干后可用作饲料,而沉淀所得到的淀粉烘干后又可作为粉条等红薯制品原料,实现了循环经济生产模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食品级高活力β-淀粉酶的生产方法,它按照下述工艺步骤制备; 第一步,将红薯、水按照1∶1重量份比例混合后粉碎,所述水的硬度≤4mmol/l;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浆渣分离;分离出来的渣料经烘干后用作饲料,浆液沉淀12小时后取上清液备用,淀粉烘干后制成成品;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上清液置于离心机内经400目滤布离心过滤脱杂蛋白后,加入2%重量百分比的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经100目板框过滤,除去悬浮物、淀粉;离心机转速为7000转/秒; 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后的液体进行膜过滤,滤膜截留分子量5000,过滤温度为5℃; 第四步,按照常规工艺精滤除杂即得活力在50万u/ml以上、菌落总数cfu/ml≤5×104个/ml、大肠菌群MPN/100ml≤300个/100ml的β-淀粉酶。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食品级高活力β-淀粉酶的生产方法,它按照下述工艺步骤制备; 第一步,将红薯、水按照1∶1.2的重量份比例混合后粉碎,所述水的硬度≤4mmol/l;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浆渣分离;分离出来的渣料经烘干后用作饲料,浆液沉淀12小时后取上清液备用,淀粉烘干后制成成品;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上清液置于离心机内经500目滤布离心过滤脱杂蛋白后,加入4%重量百分比的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经150目板框过滤,除去悬浮物、淀粉;离心机转速为7500转/秒; 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后的液体进行膜过滤,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5万,过滤温度为25℃; 第四步,按照常规工艺精滤除杂即得活力在50万u/ml以上、菌落总数cfu/ml≤5×104个/ml、大肠菌群MPN/100ml≤300个/100ml的β-淀粉酶。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食品级高活力β-淀粉酶的生产方法,它按照下述工艺步骤制备; 第一步,将红薯、水按照1∶1.5的重量份比例混合后粉碎,所述水的硬度≤4mmol/l;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浆渣分离;分离出来的渣料经烘干后用作饲料,浆液沉淀12小时后取上清液备用,淀粉烘干后制成成品;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上清液置于离心机内经600目滤布离心过滤脱杂蛋白后,加入5%重量百分比的珍珠岩,混合均匀后经200目板框过滤,除去悬浮物、淀粉;离心机转速为8000转/秒; 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后的液体进行膜过滤,滤膜截留分子量为2.5万,过滤温度为48℃; 第四步,按照常规工艺精滤除杂即得活力在50万u/ml以上、菌落总数cfu/ml≤5×104个/ml、大肠菌群MPN/100ml≤300个/100ml的β-淀粉酶。
权利要求
1、一种食品级高活力β-淀粉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下述工艺步骤制备
第一步,将红薯、水按照1∶1-1.5的重量份比例混合后粉碎,所述水的硬度≤4mmol/l;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浆渣分离,将分离后的浆液沉淀12小时以上后取上清液;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上清液进行离心脱杂蛋白,然后加入脱杂蛋白后上清液重量百分比2-5%的硅藻土或珍珠岩,混合均匀后经过100目以上过滤,除去悬浮物、淀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后的液体进行膜过滤,滤膜截留分子量5000以上,过滤温度5-48℃;
第四步,按照常规工艺精滤除杂即得活力在50万u/ml以上、菌落总数cfu/ml≤5×104个/ml、大肠菌群MPN/100ml≤300个/100ml的β-淀粉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品级高活力β-淀粉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离心脱杂蛋白采取离心机和滤布进行,离心机转速为7000转/秒以上,滤布400目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品级高活力β-淀粉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过滤温度为5℃、15℃、25℃、35℃或4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级高活力β-淀粉酶的生产方法,工艺为一、将红薯、水按照1∶1-1.5的重量份比例混合后粉碎,水的硬度≤4mmol/l;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浆渣分离,将分离后的浆液沉淀12小时以上后取上清液;二、将第一步所得上清液进行离心脱杂蛋白,然后加入脱杂蛋白后上清液重量百分比2-5%的硅藻土或珍珠岩,混合均匀后经过100目以上过滤,除去悬浮物、淀粉;三、将第二步过滤后的液体进行膜过滤,滤膜截留分子量5000以上,过滤温度5-48℃;四、按照常规工艺精滤除杂即得活力在50万u/ml以上、菌落总数cfu/ml≤5×104个/ml、大肠菌群MPN/100ml≤300个/100ml的β-淀粉酶。本发明优点在于利用廉价高产的红薯进行β-淀粉酶的工业化循环经济生产模式。
文档编号C12N9/26GK101319205SQ20081014069
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8日
发明者卢强福 申请人:卢强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