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茶球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9949阅读:1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观音茶球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具体是一种将一定数量铁观音茶叶包揉成球状并
烘干成型的茶球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铁观音茶因其茶汤滋味醇厚甘鲜、茶香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而历来为人们所喜 爱。国内外试验研究表明,铁观音所含的香气成份种类最为丰富,如芳樟醇、苯乙酮、琉百 酸、苹果酸橙花叔醇、吲哚等多达数十种;在这些成份中,低沸点香气组份所占比重大,易于 挥发;并且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份,不仅可改善室内空气,使人备感清新,而且能 够改善睡眠、利于健康。近年来,为改善室内空气环境,人们喜欢将装满铁观音茶的敞口容 器放置在办公室、居室或者直接将茶叶散放在房间的某个角落,这样不仅影响视觉美观,而 且由于茶叶完全与空气接触,茶叶中香气成份挥发速度快,为保持持续效果而需经常更换 新鲜茶叶,造成较大浪费。 为此将一定数量的铁观音茶叶包揉成球状并烘干成型,不仅美观大方,释放香气 持久,而且更代表一种极富创意的茶文化发展方向。但是,将铁观音茶叶做成大圆球状并烘 干须克服许多传统制茶工艺的技术障碍,特别是烘焙阶段,如何使茶球内部茶叶和外部茶 叶受热均匀,做到内外如一,这一直是困扰制茶行业的技术难题。本申请人历经多年反复研 究和长期技术攻关,终于研制成功用铁观音茶叶制成的茶球及其制作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观音茶球及其制作工艺,该茶球陈列室内 更显美观大方,香味释放持久;其制作工序复杂,工艺难度大,须克服现有制茶技术的许多 障碍。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观音茶球,该茶球是由复数片铁观音茶叶包揉 成球状并烘干成型。
—种铁观音茶球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采摘的茶鲜叶进行晒青、凉青;
(2)做青茶叶摇青与凉青相间进行; (3)炒青炒青温度200°C 230°C,时间持续2 3分钟,至叶片含水量48
55% ; (4)揉捻揉压茶叶,挤出茶汁凝于叶表,增强叶子的黏结性,并初步揉巻成条; (5)初烘烘焙温度80°C IO(TC ,持续时间8分钟,叶片含水量降至45 50% ; (6)包揉采用揉、搓、压、抓等手法,将复数片茶叶包揉成球状; (7)烘干该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将包揉成形的茶球烘焙,之后再烘焙两次,每间隔15日进行一次,每次
烘焙温度6(TC,持续3小时;
第二阶段所述第一阶段后经30日将茶叶烘焙,烘焙温度7(TC,持续5小时;间隔 30日再烘焙一次,温度、持续时间与前次相同; 第三阶段所述第二阶段后经180日将茶叶烘焙,烘焙温度90°C ll(TC,持续7 小时。 所述制作工艺步骤(2)中摇青共进行3次,第1次在摇青机中每分钟15 20转, 摇青2分钟,之后每次摇青的转数逐次增加、力度加强;摇青后凉青历时由短到长,摊叶厚 度由薄到厚。 本发明铁观音茶球是将一定数量的茶叶经过复杂的制作工艺,包揉成球状并烘焙 成型。该茶球摆放在室内造型美观大方,并且还能十分持久地散发芳香,改善室内空气。同 时,铁观音茶球的摧出代表了一种新兴的茶文化,它凝结了铁观音制茶技术的最高境界,有 力地展现了制茶领域的专业化程度,同时激发了行业内的创造热情,极大地促进制茶技术 的发展和革新。本发明铁观音茶球还丰富了铁观音产品系列,大幅提升铁观音茶的产品附 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本发明铁观音茶球的制作工艺复杂,特别是在炒青、初烘及烘干过程 中,须从横向和纵向合理、严格地把握烘焙温度和时间的关系,使茶球内部茶叶和外部茶叶 受热均匀,做到内熟而外不焦,整个球体的茶叶茶汤滋味醇厚甘鲜、茶香芬芳扑鼻且馥郁持 久,解决了本行业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获成功的技术难题。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铁观音茶球由一定数量的铁观音茶叶包揉成球状并烘干成型;茶球的球径 大小可根据产品要求制作。茶球不仅可陈放在室内以改善空气环境,还可根据需要不时从 其上取下部分进行冲泡,茶汤同样味醇甘鲜。
制作铁观音茶球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A、采摘茶鲜叶采摘成熟新梢的叶片2 3叶,必须在嫩捎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展 开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摘。 B、晒青、凉青晒青时间以午后4时阳光柔和时为宜,叶子宜薄摊以失去原有光 泽,叶色转暗,手模叶子柔软,顶叶下垂,并且失重6 9%左右为适度;晒青适度后,移入凉 青间进行凉青,作用是散发叶间热气,促进叶内水分重新分布平衡。 C、做青茶叶摇青与凉青相间进行;摇青的作用是使叶子在外力的作用破坏叶缘 细胞组织部分,使其溢出茶汁与空气接触而引起多酚类化合物局部酶促氧化,同时使内含 物质成分进一步分解。摇青共进行3次,第1次在摇青机中每分钟15 20转,摇青2分钟, 之后每次摇青的转数逐次增加、力度加强,使叶缘有一定的损伤,有青、臭气散发上来;摇青 后凉青历时由短到长,摊叶厚度由薄到厚。 D、炒青炒青要及时,当青叶青味消失香气初露即应抓紧进行;炒青温度200°C 230°C,时间持续2 3分钟,至叶片含水量48 55% ; E、揉捻揉压茶叶,挤出茶汁凝于叶表,增强叶子的黏结性,并初步揉巻成条;
F、初烘初烘是为了蒸发茶叶中部分水分、浓縮茶汁并凝结于茶条表面,同时茶条 烘热后,其柔软性、黏结性和可塑性都增强,便于下面步骤中包揉成型;初烘温度为8(TC IO(TC,持续时间8分钟,使叶片含水量降至45 50% ; G、包揉采用揉、搓、压、抓、滚等手法,用巾布将一定数量的茶叶包揉成符合大小要求的球状。 H、烘干该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将包揉成形的茶球烘焙,烘焙温度6(TC,持续3小时;之后再烘焙两次, 每间隔15日进行,每次烘焙的温度和时间相同。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烘焙后的茶球放置30日,然后把茶球放入烘箱中烘焙,温
度7(TC并持续5小时;间隔30日再烘焙一次,温度、持续时间与前次相同。 第三阶段将第二阶段后经180日将茶叶烘焙,烘焙温度90°C ll(TC,持续7小时。
实施例1 : 将采摘的茶鲜叶依次晒青、凉青、做青,当青叶青味消失而香气初露即进行炒青, 炒青温度20(TC,时间持续3分钟,至叶片含水量大约为52% ;揉压茶叶,挤出茶汁;将茶叶 放入烘箱中进行初烘,温度为80°C ,持续时间8分钟,使叶片含水量降至50%左右;采用揉、 搓、压、抓、滚等手法,用巾布将一定数量的茶叶包揉成符合大小要求的球状;将包揉的茶球
进行烘干,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将包揉成形的茶球烘焙,烘焙温度6(TC,持续3小时;之后 再烘焙两次,每间隔15日进行,每次烘焙的温度和时间相同。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烘焙后
的茶球放置30日,然后把茶球放入烘箱中烘焙,温度7(TC并持续5小时;间隔30日再烘焙
一次,温度、持续时间与前次相同。第三阶段将第二阶段后经180日将茶叶烘焙,烘焙温度
90。C,持续7小时。
实施例2 : 将采摘的茶鲜叶依次晒青、凉青、做青,当青叶青味消失而香气初露即进行炒青, 炒青温度22(TC,时间持续3分钟,至叶片含水量大约为50% ;揉压茶叶,挤出茶汁;将茶叶
放入烘箱中进行初烘,温度为10(TC,持续时间8分钟,使叶片含水量降至45^;采用揉、搓、 压、抓、滚等手法,用巾布将一定数量的茶叶包揉成符合大小要求的球状;将包揉的茶球进
行烘干,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将包揉成形的茶球烘焙,烘焙温度6(TC,持续3小时;之后再 烘焙两次,每间隔15日进行,每次烘焙的温度和时间相同。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烘焙后的
茶球放置30日,然后把茶球放入烘箱中烘焙,温度7(TC并持续5小时;间隔30日再烘焙一
次,温度、持续时间与前次相同。第三阶段将第二阶段后经180日将茶叶烘焙,烘焙温度
ll(TC,持续7小时。
权利要求
铁观音茶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球是由复数片铁观音茶叶包揉成球状并烘干成型。
2. —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观音茶球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 将采摘的茶鲜叶进行晒青、凉青;(2) 做青茶叶摇青与凉青相间进行;(3) 炒青炒青温度200°C 230°C,时间持续2 3分钟,至叶片含水量48 55% ;(4) 揉捻揉压茶叶,挤出茶汁凝于叶表,增强叶子的黏结性,并初步揉巻成条;(5) 初烘烘焙温度80°C IO(TC,持续时间8分钟,叶片含水量降至45 50% ;(6) 包揉采用揉、搓、压、抓等手法,将复数片茶叶包揉成球状;(7) 烘干该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包揉成形的茶球烘焙,之后再烘焙两次,每间隔15日进行一次,每次烘焙温度6(TC,持续3小时;第二阶段所述第一阶段后经30日将茶球烘焙,烘焙温度7(TC,持续5小时;间隔30日再烘焙一次,温度、持续时间与前次相同;第三阶段所述第二阶段后经180日将茶球烘焙,烘焙温度90°C ll(TC ,持续7小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观音茶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摇青共进行3次,第1次在摇青机中每分钟15 20转,摇青2分钟,之后每次摇青的转数逐次增加、力度加强;摇青后凉青历时由短到长,摊叶厚度由薄到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一定数量铁观音茶叶包揉成球状并烘干成型的茶球及其制作方法,该茶球不仅可陈放在室内以改善空气环境,还可根据需要不时从其上取下部分进行冲泡,茶汤同样味醇甘鲜;本发明的茶球制作工艺包括将采摘好的青叶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以及烘干等工序,特别是在炒青、初烘及烘干过程中,须从横向和纵向合理、严格地把握烘焙温度和时间的关系,使茶球内部茶叶和外部茶叶受热均匀,做到内熟而外不焦,整个球体的茶叶茶汤滋味醇厚甘鲜、茶香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从而解决了本行业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获成功的技术难题,具有独创性。
文档编号A23F3/06GK101703120SQ200910112838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6日
发明者林文侨 申请人:福建省安溪茶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