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菇多糖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354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茶树菇多糖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菇多糖及其应用,属卷烟增香保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减少卷烟生产中的造碎,降低卷烟吸食的烟气干燥感,增强烟气余味的生津度,需要在烟草中加入保润剂,以改善烟草的物理化学性能。我国目前卷烟工业中常用的保润剂为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多羟基物质,这些保润剂主要靠其吸湿性对烟草产生保润作用,而对于成品卷烟含水率的维持、吸食舒适度的改善则效果不太理想。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织中。按来源不同,可分为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藻类多糖和细菌多糖。多糖具有来源广泛,天然、无毒、可持续、使用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多糖分子呈无定形结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致密的三维网状结构,正是致密的网状结构使得多糖膜具有极好的防潮与保水性能,因此,多糖和糖醇类(单糖)也常被用作卷烟保润剂。易满锦等[1]报道麦芽低聚糖醇、NCS, D-吡喃半乳糖醛酸、PDSI-101和壳聚糖衍生物等多糖均具有保湿性能及对烟丝的保润效果。陈建军[2]报道天然戊聚糖可有效地减缓烟丝水分快速散失或过量吸收及致香物质挥发,评吸质量优于对照。查正根M报道罗望子种子多糖作为再造烟叶的粘合剂,不仅能起到很好的粘合作用,还能提高其耐水性。朱尊权M将羊栖菜多糖作为烟用料液加入到卷烟烟丝上,在卷烟燃吸时可产生特有的化学成分,明显改善或提高卷烟的质量品质,具有显著的生津作用和一定的利痰止咳作用,且能够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某些有害成分的含量。刘洋等M报道仙人掌多糖添具有较好的保润效果,能够在低湿条件下降低烟丝的失水率,减缓水分的散失,且能增加香气量,提高烟气细腻度,增强回甜感,减轻杂气等作用。食用菌多糖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健胃保肝等功效[6],在医药、卫生保健、食品饮料加工等行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果蝇为模式生物的研究表明虫草多糖能有效降低香烟对果蝇寿命的负面影响[7],显示了真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卷烟加工的应用前景。然而,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近乎空白。针对中式卷烟的风格特点,以食用真菌为资源,筛选适宜的真菌多糖产生菌,优化真菌多糖的发酵工艺和提纯工艺,开发能够显著提升卷烟保润性能的新型多糖类保润剂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能够为提升中式卷烟保润性能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参考文献I.易锦满.几种保润剂的性能比较.烟草科技,2006,4: 28-29.2.陈建军等.双向保润剂的性能及其在卷烟中应用.中国烟草学报,2008,14:21-24.3.查正根等.罗望子种子多糖的制备及在再造烟叶中的应用研究.烟草科技,2002,7:3-5.4.朱尊权,胡有持等.羊栖菜多糖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P]. 2006, CN200610128282.5.刘洋等.仙人掌多糖的提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烟草科技,2010,10:8-11.6.袁巍等.真菌菌丝多糖的提取研究进展.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318:576-579.7.安康等.虫草胞外多糖延缓果蝇衰老暨减轻香烟毒害作用的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 : 232-23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湿性能强、安全性高的茶树菇多糖及其应用。本发明具体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利用CA 培养基(NaNo3 3g, K2HPO4 lg, KCl O. 5g, MgSO4 · 7H20 O. 5g,FeSO4 ·7Η20 0. Olg,蔗糖30g,琼脂18g,补水至1000ml ),通过担孢子弹射方法,从云南哀牢山采集的食用菌子实体中分离到茶树燕Agrocybe aegirit Mo-Aa菌株。Mo-Po已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2年10月8日;保藏号CGMCC No. 6651。Agrocybe aegirit Mo-Aa在CA培养基上28 °C下培养7天,菌落圆形,白色至灰白色,直径50-65mm,菌落表面绒毛状,菌落背面淡褐色。利用引物5’ -TCCTCCGCTTATTGATATGC’,5’- GGAAGTAAAAGTCGTAACAAGG - 3’ 经 PCR 扩展该菌株的 ITS4基因,获得的序列提交到GeneBank公共数据库,其序列号为JX965388,此序列是鉴定该菌株的主要特征依据。利用Mo-Aa菌株人工培养的菌丝体制备的茶树菇多糖作为保润剂应用于中式卷烟加工中。本发明具有保湿性能强、安全性高、对卷烟原有风味无负面影响的特点,是中式卷烟高端产品生产加工中替代化学保润剂的天然保润材料。


图I显示烟丝在温度22°C,相对湿度40%时的失水率变化。
具体实施例方式I、生产菌株为茶树燕(Agrocybe aegirit)Mo-Aa,Mo_Po已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2 年 10 月 8 日;保藏号=CGMCC No. 6651。2. Agrocybe aegirit Μο-Aa 菌株的培养Mo-Aa菌株试管斜面种子培养将该菌株的菌体接种到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切碎,用水煮沸30分钟后过滤取滤液,蔗糖20g,琼脂20g,补水至1000 ml, pH自然)斜面上,20-30°C下培养4-8天后获得斜面种子,适宜的培养条件是28°C下培养6天。Mo-Aa菌株液体种子的培养将斜面种子接种到三角瓶中的PDB培养基(PDA不加琼脂)中,25-30 V,50-250 rpm条件下摇床培养4_8天获得。最适培养条件为28 V,200 rpm条件下培养4天。
Mo-Aa菌株的大量培养在20-1000升发酵罐中,将液体种子按培养基总体积的3-8% (V/V)比例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蔗糖60g,硝酸钾2g,酵母膏20g, MgSO4 7H20 2g, K2HPO4 O. 04g, FeSO4 7H20 0. 02g,水 1000ml,pH 6· 8 ;发酵罐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6-32°C,搅拌速度150 - 250 rpm,发酵时间4_8天;最适培养条件为5%的接种量,28°C,200 rpm条件下培养5天。2. Agrocybe aegirit Μο-Aa 真菌多糖的制备Mo-Aa菌株的大量发酵产物经板框过滤获得菌丝体,用高效组织捣碎机在10000-15000rpm下捣碎菌丝30-60分钟,按菌丝重量的25-35倍加入自来水,然后在水温为70-80°C的保温锅内保持2-4小时,过滤去除菌渣,然后在8000-10000rpm下离心去除水分后获得的沉淀为粗多糖。将粗多糖样品溶于热水,按多糖溶液1/5的体积加入氯仿,然后加入氯仿体积1/5的正丁醇,混合后振荡20分钟。蛋白质与氯仿-正丁醇生成凝胶,SOOOrpm离心20分钟,收集上清液;反复操作2_3次至氯仿-正丁醇层不浑浊为止。然后 在上清液中加入95%乙醇并置4°C冰箱中过夜,次日离心收集沉淀,60°C烘干至恒重后即获得茶树菇多糖。3.茶树菇多糖对烟丝的保润效果试验按烟丝重量的3%。称取茶树菇多糖样品,并溶于烟丝重量20%的水中,用微量喷雾器均匀地喷散在烟丝上,然后将添加茶树菇多糖的烟丝样品在温度22°C、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平衡48小时,之后置于温度22°C、相对湿度40%的干燥器中。以添加等量丙二醇化学保润剂的处理及未添加任何保润材料的样品作对照,每处理三个重复。每隔一定时间称量样品重量,计算其失水率,进而分析添加茶树菇多糖后烟丝的吸湿保湿性能。试验结果(图I):在温度22°C、相对湿度为40%的低湿条件下,未添加保润材料的空白对照样品中,在前100小时内烟丝失水率呈线性增加趋势,从8%增加到13. 94% ;在100^200小时内失水率增加趋于缓慢,从13. 94%增加到14. 88%,之后趋于平衡。添加茶树菇多糖和丙二醇的样品,烟丝失水率增加缓慢,前200小时,失水率仅从2. 17%和2. 41%增加到4. 62%和4. 55%,之后趋于平衡,维持在4. 6%左右。结果表明,茶树菇多糖表现的保湿性能与化学保润剂丙二醇相当。4.添加茶树菇多糖对卷烟感官的效果试验按烟丝重量的3%。称取茶树菇多糖样品,溶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并用微量喷雾器均匀地喷加于烟丝上。然后将添加生茶树菇多糖的烟丝在温度40°C下平衡4小时,再在100°C下烘至含水率为12. 5%,卷制成烟支在温度22°C、相对湿度60%下平衡48小时后由香烟品吸专家评吸。经过专家组品吸评定,添加茶树菇多糖的卷烟香气量增加,香气质丰富,掩盖杂气,口腔舒适性有改善,余味较干净,烟气略发甜。结果表明茶树菇多糖不仅保润性能好,还能改善卷烟感官效果,在卷烟加工中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茶树燕多糖,由生产菌株经试管斜面种子培养、液体种子培养、发酵培养、及真菌多糖制备步骤得到,其特征在于生产菌株为茶树燕(Agrocybe aegirit) Mo-Aa,该菌株2012年10月8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 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No.6651。
2.权利要求I所述的茶树菇多糖作为保润剂应用于中式卷烟加工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菇多糖及其应用,属卷烟增香保润技术领域。本发明由生产菌株经试管斜面种子培养、液体种子培养、发酵培养、及真菌多糖制备步骤得到,其生产菌株为茶树菇(Agrocybe aegirit)Mo-Aa,该菌株2012年10月8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6651。本发明的茶树菇多糖作为保润剂应用于中式卷烟加工中。本发明的茶树菇多糖具有保湿性能强、安全性高、对卷烟原有风味无负面影响的特点,是中式卷烟高端产品生产加工中替代化学保润剂的天然保润材料。
文档编号C12P19/04GK102952833SQ20121041977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莫明和 申请人: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