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膳龙虾调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473阅读:20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膳龙虾调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药膳龙虾调料配方,其原料组成为苏梗、大枣、山奈、苍术、陈、茯苓、桂皮、薏苡仁、木香、肉豆蔻、白豆蔻、藿香、香茅、小茴香、白扁豆、党参、北沙参、砂仁、丁香、炙甘草。使用时,按每1500g龙虾添加40-50克药膳调料的比例,将药膳调料添加入龙虾中烹制,就可以得到功能性的药膳龙虾,具有鲜香麻辣,美味可口,回味悠长,食用后不会令人口干舌燥,伤津上火的特点,并且具有芳香开胃,燥湿健脾的功效,同时兼顾益气养阴,保护脾胃。
【专利说明】一种药膳龙虾调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味料,具体说是一种由多种中草药组成的,专门用于烹制龙虾的,具有一定功效的药膳调料。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小龙虾已经成为广大民众喜爱的一道美食。每每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很多的爱吃小龙虾人都会迫不及待的想吃上一盆。龙虾的烹调调料有很多,不同口味的调料赋予了小龙虾各种不同的风味,但最受人们喜爱,也是使用最多的还是辛香麻辣口味的,如十三香龙虾,香辣小龙虾等。
[0003]但是现在使用的这些辛香的调料配方,过多的滥用辛香药料。导致了食用后容易口干舌燥,耗气伤阴,上火,损伤脾胃等缺点。
[000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人们都希望不仅要吃的美味,也要吃得健康。因此,如能针对现有龙虾调料的缺陷,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重新配伍组方,研制出既保留辛香可口的风味,又具有对人体有益功效的药膳龙虾调料,一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膳龙虾调料,该调料不仅能芳香开胃,燥湿健脾,还具备了益气养阴,保护脾胃的功效,同时香味醇厚,鲜美可口,回味悠长,而且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无副作用。
[0006]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药膳调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苏梗120-160份、大枣120-160份、山奈120-160份、苍术80-120份、陈皮80-120份、茯苓80-120份、桂皮80-120份、薏苡仁80-120份、木香80-120份、肉豆蘧80-120份、白豆蘧80-120份、藿香80-120份、香茅80-120份、小茴香80-120份、白扁豆80-120份、党参80-120份、北沙参80-120份、砂仁40-80份、丁香40-80份、炎甘草40-80份。
[0008]优选地,一种药膳调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苏梗150份、大枣150份、山奈150份、苍术100份、陈皮100份、茯苓100份、桂皮100份、薏苡仁100份、木香100份、肉豆蘧100份、白豆蘧100份、藿香100份、香茅100份、小茴香100份、白扁豆100份、党参100份、北沙参100份、砂仁60份、丁香60份、炙甘草60份。
[0009]其中苏梗味辛,温。归肺、脾经。善于行气和中,理气安胎。故为脾胃气滞所常用,又可解鱼蟹之毒。
[0010]其中大枣,性味甘,温。归脾、胃经。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功效,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
[0011]其中山奈,性味:辛,温。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的功效。多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0012]其中苍术,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等功效。主治脾为湿困弓I起的运化失调,食欲不振,呕吐烦闷,腹胀泄泻,关节疼痛。
[0013]其中陈皮,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多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0014]其中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0015]其中桂皮,性味:辛;甘;温。归经:脾;胃;肝;肾。温脾胃;暖肝肾;祛寒止痛?’散瘀消肿。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腰膝酸冷;寒疝腹痛;寒湿痹痛;瘀滞痛经等。
[0016]其中薏苡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适用于泄泻、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肠痛、白带等症。
[0017]其中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大肠、三焦经。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主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0018]其中肉豆蘧,性味:辛;苦;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的功效。主治: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
[0019]其中白豆蘧,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行气,暖胃,消食,宽中。主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
[0020]其中藿香,味辛;性微温。入肺、脾、胃经。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的功效。主治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0021]其中香茅,能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主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0022]其中小茴香,味辛,性温。入肾、膀胱、胃经。有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的功效。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
[0023]其中白扁豆,性味甘淡;微温;平。归脾经、胃经。具有健脾化湿,消暑解毒等功效。既能治脾虚夹湿,暑湿吐泻,还能解酒毒,治食物中毒。
[0024]其中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0025]其中北沙参,性微寒,味甘、微苦。入肺、脾经。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0026]其中砂仁,味辛,性温。归脾经、胃经、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0027]其中丁香,味甘辛,性大热。入胃肾二经。暖胃,温肾。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臭、牙痛。
[0028]其中炙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多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等症。
[0029]本药膳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组成原料,将苏梗、大枣、山奈、苍术、陈、茯苓、桂皮、薏苡仁、木香、肉豆蘧、白豆蘧、藿香、香茅、小茴香、白扁豆、党参、北沙参、砂仁、丁香、炙甘草混合粉碎即得所述药膳龙虾调料成品。药膳调料与龙虾的添加比例为每1500g龙虾添加40-50克调料。
[0030]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31]1、本发明提供的药膳调料组方合理,配合精当,符合中医基础和药食同补理论,,所选用的原料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性,按比例配比后,用于烹制龙虾,就可以得到功能性的药膳龙虾,具有芳香开胃,燥湿健脾的功效,同时兼顾益气养阴,保护脾胃。
[0032]2、添加本发明提供的药膳调料而烧制的龙虾,香味醇厚,鲜美可口,回味悠长,食用后不会令人口干舌燥,伤津上火。
[0033]3、本发明所采用原料均为无毒副作用的天然中药材料,未添加任何色素和有机提取成分,安全性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35]实施例1
[0036]本实施例药膳调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苏梗150g、大枣150g、山奈150g、苍术100g、陈皮100g、获茶100g、桂皮100g、薏该仁100g、木香100g、肉豆蘧100g、白豆蘧100g、藿香100g、香茅100g、小茴香100g、白扁豆100g、党参100g、北沙参100g、砂仁60g、丁香 60g、炎甘草 60g。
[0037]将上诉原料中混合粉碎。即得所述药膳龙虾调料成品。
[0038]取优质小龙虾1500g,处理干净,放入锅中,放入适量油、盐、姜、葱、花椒、豆瓣酱等调味料大火爆炒。炒至虾壳变色后,放入适量水以及50g药膳龙虾调料成品,共同焖煮。待龙虾焖煮完全入味后,收汁出锅。
[0039]本实施例制得的药膳龙虾。鲜香麻辣,美味可口,回味悠长,食用后不会令人口干舌燥,伤津上火。并且具有芳香开胃,燥湿健脾的功效,同时兼顾益气养阴,保护脾胃。
【权利要求】
1.一种药膳龙虾调料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苏梗120-160份、大枣120-160份、山奈120-160份、苍术80-120份、陈皮80-120份、茯苓80-120份、桂皮80-120份、薏苡仁80-120份、木香80-120份、肉豆蘧80-120份、白豆蘧80-120份、藿香80-120份、香茅80-120份、小茴香80-120份、白扁豆80-120份、党参80-120份、北沙参80-120份、砂仁40-80份、丁香40-80份、炙甘草40-80份。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膳龙虾调料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苏梗150份、大枣150份、山奈150份、苍术100份、陈皮100份、茯苓100份、桂皮100份、薏苡仁100份、木香100份、肉豆蘧100份、白豆蘧100份、藿香100份、香茅100份、小茴香100份、白扁豆100份、党参100份、北沙参100份、砂仁60份、丁香60份、炙甘草60份。
3.—种如权利要求1和2述的一种药膳龙虾调料配方,其特征在于,便用时按每1500g龙虾添加40-50克药膳调料的比例,将药膳调料添加入龙虾中烹制,就可以得到功能性的药膳龙虾,具有鲜香麻辣,美味可口,回味悠长,食用后不会令人口干舌燥,伤津上火的特点。并且具有芳香开胃,燥湿健脾的功效,同时兼顾益气养阴,保护脾胃。
【文档编号】A23L1/29GK104323196SQ201310306027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2日
【发明者】毛俊同 申请人:南京瑞真堂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毛俊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