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蜜枣芝麻粽子的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蜜枣芝麻粽子的加工方法,主要由糯米45-55、赤小豆5-10、蜜枣8-12、白砂糖3-5、芝麻3-5、木瓜叶1-2、五味子1-2、山楂叶2-3、串铃草1-3、峨参2-4、地丁1.5-2.5、生姜1-3、地黄叶0.8-1.2、苹果叶1-2、食盐适量制备而成。本发明提供的蜜枣芝麻的生产方法,外观别致、气味芬芳和润,粽肉鲜嫩,可口不腻。原料中加入的五味子、山楂叶、串铃草等中药成分,具有健脾养胃,排毒护肝的作用。
【专利说明】 一种蜜枣芝麻粽子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蜜枣芝麻粽子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在北方,以枣子粽子居多,南方则大多为豆沙、鲜肉做为馅料的居多。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蜜枣芝麻粽子的加工方法。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蜜枣芝麻粽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
糯米45-55、赤小豆5-10、蜜枣8-12、白砂糖3_5、芝麻3_5、木瓜叶1_2、五味子1_2、山楂叶2-3、串铃草1-3、蛾参2-4、地丁 1.5-2.5、生姜1_3、地黄叶0.8-1.2、苹果叶1_2、食盐适量。
[0005]所述的蜜枣芝麻粽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质量份的木瓜叶、五味子、山楂叶、串铃草、蛾参、地丁、生姜、地黄叶、苹果叶一起用水提取2-4次,合并提取液;将糯米与赤小豆一起,用清水淘洗后,用水浸泡3-5小时,捞出后脱水;
(2)将所述质量份的蜜枣去核后,切开,然后加入所述质量份的白砂糖,腌制5-7个小
时;
(3)将糯米与赤小豆和蜜枣一起,放入粽叶中包成粽子,放入中药提取液中焖煮,至提取液完全被吸收后,即得。
[0006]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供的蜜枣芝麻的生产方法,外观别致、气味芬芳和润,粽肉鲜嫩,可口不腻。原料中加入的五味子、山楂叶、串铃草等中药成分,具有健脾养胃,排毒护肝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0007]一种蜜枣芝麻粽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kg)的原料组成:
糯米50、赤小豆8、蜜枣10、白砂糖4、芝麻5、木瓜叶2、五味子2、山楂叶3、串铃草2、蛾参4、地丁 2、生姜3、地黄叶1、苹果叶1.5、食盐适量。
[0008]所述的蜜枣芝麻粽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将所述质量份的木瓜叶、五味子、山楂叶、串铃草、蛾参、地丁、生姜、地黄叶、苹果叶一起用水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将糯米与赤小豆一起,用清水淘洗后,用水浸泡4小时,捞出后脱水;
(2)将所述质量份的蜜枣去核后,切开,然后加入所述质量份的白砂糖,腌制6个小时;
(3)将糯米与赤小豆、和芝麻、蜜枣一起,放入粽叶中包成粽子,放入中药提取液中焖煮,至提取液完全被吸收后,即得。
[0009]本发明提供的蜜枣芝麻的生产方法,外观别致、气味芬芳和润,粽肉鲜嫩,可口不腻。原料中加入的五味子、山楂叶、串铃草等中药成分,具有健脾养胃,排毒护肝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蜜枣芝麻粽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 糯米45-55、赤小豆5-10、蜜枣8-12、白砂糖3_5、芝麻3_5、木瓜叶1_2、五味子1_2、山楂叶2-3、串铃草1-3、蛾参2-4、地丁 1.5-2.5、生姜1_3、地黄叶0.8-1.2、苹果叶1_2、食盐适量。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枣芝麻粽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将所述质量份的木瓜叶、五味子、山楂叶、串铃草、蛾参、地丁、生姜、地黄叶、苹果叶一起用水提取2-4次,合并提取液;将糯米与赤小豆一起,用清水淘洗后,用水浸泡3-5小时,捞出后脱水; (2 )将所述质量份的蜜枣去核后,切开,然后加入所述质量份的白砂糖,腌制5-7个小时; (3)将糯米与赤小豆和蜜枣一起,放入粽叶中包成粽子,放入中药提取液中焖煮,至提取液完全被吸收后,即得。
【文档编号】A23L1/30GK103431270SQ201310336246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5日
【发明者】柳培健 申请人:柳培健